促进农业科技革新扩散的建议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促进农业科技革新扩散的建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促进农业科技革新扩散的建议

1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建设资金到位不足,园区规划难以实现

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业科技园区,其建设资金来源一般由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及单位自筹资金共同解决。由于园区设施建设所需投入的资金总量很大,具有公益性质,应有由政府来负担;但政府财政拨款往往是一次性的,政府投资支持力度小且只能占整个园区建设的一部分,剩余部分由单位自筹解决的资金大多是靠银行借款,这对于单位本身来说就是一笔很大的负担。园区将来的发展还要靠自身的积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致使园区原有规划难以实现。

1.2扩散主体多元化,分工协作机制远未形成

在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中,参与技术创新扩散的市场化力量有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技术中介公司、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组织,而在以政府为主体的模式中,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等院校等新生力量的不断涌现,为园区发挥创新扩散作用带来了新的机遇。但随着扩散主体的多元化,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和统筹安排,相互间缺乏关联,各主体分工协作进行扩散的良好机制远未形成,驱动机制难以完善,各自的优势难以发挥,整体扩散效率较低。

1.3信息环境不健全,创新扩散渠道不畅

农业信息环境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一定时期难以建成能适应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功能强大、信息反映灵敏、组织严密的技术与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各相关主体很难及时得到来自政府的权威、准确、可靠的技术与市场信息,致使农业推广渠道的不畅、不同主体之间难以形成互动机制。而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流动的不畅,阻碍了创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农业创新技术的扩散。

2通过农业科技园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扩散的建议

2.1积极筹措资金,健全投资机制

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的前提下,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充分利用银行资金,引入农业科研单位的新技术、新品种等知识产权的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优秀的科技型企业参与园区投资建设。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则,完善市场经济导向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的经营机制。

2.2增强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出

在宏观有利的政策保障条件下,争取加大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支持力度,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列入国家农业科技基础性计划与地方科技发展计划,并作为农业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出。例如:江苏省财政厅设立的“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该创新资金的支持下,已与33个农业园区和100多家农业企业建立对接和成果示范关系,有效地提高了自主创新成果的显示度和应用水平,极大地促进了江苏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2.3提供科研平台,发挥成果示范作用

为科研项目提供展示平台,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利用园区将新品种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循环农业、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学科集中示范展示,为科研项目提供集中展示的平台,为植物新品种、循环农业提供示范平台,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业技术辐射。例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建成和使用后,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供给单位,带动了科技创新与发展。溧水基地的植物新品种示范,以优越的设施装备、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效的运营机制,通过技术创新和集成,推动许多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和示范。六合基地的现代循环农业示范,运用循环经济理念,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通过技术集成和机制创新着力构建农牧结合物质能量高效利用的循环链。

2.4发挥产业优势,提升示范带动能力

吸引科技型龙头企业,集农业科研单位进行科技合作,引进现代农业科研高效园艺设施、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扩散,从而形成以园区为技术核心主体,企业参股,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科研单位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扩散的模式,建设科技园区,创新集成带动模式,扩大园区对周边的带动作用和辐射力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5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园区科技素质

加强与技术依托单位、技术协作单位的密切联系和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鼓励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在园区内设立专门的教学、科研、开发基地,以吸引更多的科研技术人才入园工作。鼓励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以科技成果参园入股,以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通过多渠道培育方式,培养园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园区整体素质。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职能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示范和推广,以此完善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根据这一功能定位,农业科技园区在科技创新扩散过程中必须积极发挥科技服务的主动性,综合运用示范和推广2种方式,尽快及时地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向周边农村地区辐射,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调整当地农业结构、提供科技储备,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扩散作用,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最终促进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夏秋 许朗 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财务处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