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方农业科技发展问题及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近年来,福州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坚持“依靠科技、发挥优势、确立支柱、突出特色”的思路,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强化科研创新,狠抓成果推广,科技兴农取得了可喜成绩。其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一)科技环境得到优化
1.政策层面。近几年来,福州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加快福州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提供了制度保障。2.技术层面。近几年,福州市先后开展了农村科技建设年“、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千名科技人员下基层”等活动,充分发挥市科技局、市科协和市老科协“三位一体”大科技服务工作机制优势,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3.服务平台层面。福州市注重农业科技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的实施。通过开通“12396、110”惠农科普电话热线,在《福州科技网》开设“三农”实用技术、科技疑难解答、成果推介、专家服务等栏目,组建科技专家服务队,建设福州科技之窗等措施,形成较为完善的全市科技服务体系[2]。
(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福州市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鼓励并支持农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全市逐步形成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具备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为主的农技创新推广体系。目前福州市已经在畜禽、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花卉、竹木、水产养殖等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科研经验,再加上与台湾农业科技合作平台的建立,都为福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也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科技基础。2011年,福州市生产高新产品的企业达1016家,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2039.8亿元,拥有科技活动人员19.9万人。其中,涉农企业27家,科技活动人员1580人,产值5.4亿元。与上年比,涉农企业总产值增加0.6亿元,增长38.8%。
(三)科技推广硕果累累
“十一五”期间,福州市注重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2011年,全市共实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423个,有32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得部、省、市科技奖项,评出福州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奖87项和农业系统优秀农业科技成果33项。2011年,全市八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其中大棚蔬菜设施农业发展到7,8万亩,产量达25.6万吨。目前,福州市共建成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和农业行业技术中心39个,省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9家,市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80家。全市已建立9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78个农业科技示范乡镇、208个示范村、102个示范企业,培育了2782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和4000多名各类科技致富带头人、经纪人和创新创业人才[3]。
(四)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
据有关数据测算,当前农业科技对福州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达55%。“十一五”期间,福州市坚持以农为本,立足为农、重农、兴农和强农,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有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农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是助推现代农业进程。按照“大产业、大基地、大龙头、大品牌、大物流”的总体思路,发挥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二是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福州市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林牧渔结构趋于合理。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从2005年的30.33∶2.41∶16.41∶50.33变为2010年的26.23∶2.58∶13.19∶53.05。形成了以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与茶叶、花卉与竹木等为主导的区域特色产业。三是增加投入产出效益。全市积极建设并形成沿海三大水产品加工业产业群,在永泰、闽清、闽侯形成了李、梅、橄榄产业集群,为下一步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发展奠定基础。四是提高机械化水平。全市通过着力改进生产技术,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2%,全市农业机械拥有量4.6万台,总动力134.6万千瓦,比上年分别增长2.6%、1.3%。五是提升品牌知名度。2011年,全市累计有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达72家,有效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达66家、124个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达31家、产品96个;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5家、9个初产品和37个加工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6个,居全省首位;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福州茉莉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18.27亿元,列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茶叶类第四名。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8个,福建名牌产品5个[4](P92~104)。
二、福州市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福州市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但是,与全国及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福州市的农业科技还存在较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一)农技人员缺乏
福州市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人员不足,尤其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匮乏。目前,福州市每万名农业人口拥有科技人员数不到6人,低于全国8人的水平,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超过50人。农业科技人员人力资本含量低,复合型的高新技术人才相当缺乏;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经营管理、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短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专业技能落后等问题。
(二)科技投入不足
福州市农业科技投入主体为财政,有限的财政科研经费每年也只有30%用于农业科技项目和农业科研。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农业科研机构、教育、推广部门经费紧张,步履艰难,极大地影响了全市农业科研工作的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农业科研水平的提高。
(三)成果推广不快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0%~85%,其他如英国、法国、德国等也在50%~60%,但福州市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左右,低于全省40%的水平。这意味着全市近70%的农业科技成果研制出来或引进后被束之高阁,未能及时得到推广应用,因无形和有形损耗而丧失其价值。这种农业科学研究的无效输出,造成了全市本来就很紧缺的农业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5]。
(四)服务平台欠缺
2011年,福州市在基本单位名录库农业服务业经营单位中,各类乡镇农业服务站(中心)占总单位数的10.7%。此类单位的农技服务投入和人员工资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农业服务与技术推广带有行政性组织网络的性质,与市场的结合度不高。有部分农业生产户认为,“政府扶持的,不一定是农民想要的;农民需要的,政府服务机构不一定能满足”。在入库农业服务业经营单位中,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占总单位数的36.5%,其中专业服务型合作社在各类合作社中的比重为14.9%。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是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销售,为社员提供的服务内容更多的还是在农产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议价合作方面,服务的层次较低。
三、加快福州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福州市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和重视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加以解决,才能保证福州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抓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
正确的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提高农业科技重要性的认识,深刻领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实质,切实把握农业科技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等特性,加快农业科技改革步伐,贯彻落实好各项农业科技发展政策措施。要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宣传工作,进一步抓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等方面宣传,进一步重视对农业科技先进示范户、示范村、示范乡镇的典型推介,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农业科技发展氛围,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二)抓培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高素质人才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保障。一要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优秀人才。围绕传统农业优势,以产学研对接为平台,加强与国家、省级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涉农高校合作,尽快建立福州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引进农业科技优秀人才搭建平台。二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环境,在种业创新、农艺技术融合等方面培育造就福州市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建立健全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评价、选拔与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并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
(三)抓投入,抓紧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加大投入是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要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二要拓宽社会筹资渠道。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制定投资农业科技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者的积极性,让社会筹资成为农业科技投入的有效补充,实现农业科技投入多元化。三要探索市场运行模式。农业科研单位要改变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拿钱搞科研的做法,充分利用政府对科技成果、新产品和农业技术服务等政策,根据技术市场的需求确定科研课题,寻求投资主体,促进农业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四)抓改革,切实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步伐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环节,要按照多途径、多条腿走路的思路,建立适应福州市农业生产的多渠道、多元化、社会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一要完善推广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现有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以开展千名科技人员下基层等活动为载体,推广“专业农技机构+科技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新模式,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二要加快基层改革步伐。进一步明确县级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对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管理职责,落实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基层农技推广改革步伐;要拓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引导和鼓励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参与,形成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要加强农技推广宣传。积极构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平台,通过电视、网络、宣传单等手段强化农业科技实施效果宣传,让更多的企业、合作组织、农民主动参与到农业科技的推广过程中来,切实激发社会各界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的动力,全面推动福州市农业科技进步。
作者:刘平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统计局农调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