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现代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地方农业院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模式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旨在积极推进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多方面的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平台构建,以期对地方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地方农业院校;培养模式;创新人才
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意义
农业生产水平依然不高,“三农”问题依然严重,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不争事实。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科技的发展、创新的驱动,需要一大批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提供技术支持。地方农业院校作为为地方输送农业科技人才的主要基地,为我国农村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地方农业院校在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其人才培养模式,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落脚点其实应更多地落在地方农业院校农业研究生的培养上。加速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培养,应把农业院校最新的科研成果、技能培训与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重构与之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充分发展地方农业的同时服务“三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二、构建地方农业院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
(一)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三农情节不足
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在家庭物质条件丰富的同时,独生子女不断向往大都市的生活,连出身农村的孩子通过高考考上大学后也不愿意再次回到农村从事农业。
2.农村条件艰苦、环境落后,从事农业科技工作收入低
多数研究生对其所学专业兴趣不高,其上研究生的目的是获得文凭,因此排斥基层工作,缺乏吃苦精神,心里承受能力弱,不能承受从事“三农”的风险压力。
(二)农业硕士的数量与质量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制约
我国现如今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尤其是对农业方面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扩增,但农业院校的优质生源却没有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受传统观念和毕业后收入显著偏低影响,农业院校比其他类型学校更难以吸引到优质生源,这为培养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带来极大的困难。地方农业院校农科专业报考率低,未报到学生比例较高,一般多由调剂生完成招生指标,优秀生源较少。
(三)现有课程体系已不适合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兴起,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已不适用于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固化等都是影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各组成模块比例失衡
公共课和专业课学时学分比重较大,选修课可选范围和自由度较小。选修课比例的减少不仅限制了研究生学术视野的扩展,而且限制了研究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固定有限的范围内,不能发现创新点和突破口。
2.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教育
地方农业学校由于其师资、资金、设备、基地等不足,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实践训练,只能强调理论学习以弥补实践的不足。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接触农村、农民的机会太少,对地方农业的发展状况不了解,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难以在实践教育中进行培养。
3.专业设置拓展不足
涉农专业存在学科界限明显的问题,没有做到随社会进步而与其他学科进行相互整合、拓展。作物学、植物保护专业一直在从事农作物生产方面的研究,如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而忽略了植物营养、土壤方面的影响,对农业环境、农业工程等与农学相关的学科的研究几乎没有。
(四)地方农业院校师资力量不足
地方农业院校要想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农业创新型科技人才就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但实际上,研究生规模逐年扩增,师生比例不断缩小,一个教师兼职多门课程、一个导师一年招七八个研究生的现象比比皆是。专业学位招生规模扩大,但专业学位的师资却明显不符合专业学位培养的要求。专业学位导师的门槛一般比学术学位导师门槛低,一些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往往先从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这些年轻的专业学位导师们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创新创业能力不足,没有及时树立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五)教学方法仍需进一步改进
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合理的课程设置,而且还需要以适当的教学方法讲授课程,以便发挥课程本身应有的作用。研究生教学方法一直延续着本科阶段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填鸭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为讲台中心,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考问题,因此没有培养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培养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模式,因而造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不足。
(六)地方农业院校硬件条件限制了实践教学的需要
为达到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专业实践成为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项必要环节,但现实是地方农业院校缺乏规模化、稳定化的实践基地对研究生进行实践培养。研究生大规模扩招之后,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急剧扩大后,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基地难以满足研究生专业实践需求的现象。学校经费不足,资源短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投入大,实验对象周期长或易受环境影响造成损失,贫困学生较多等因素导致地方农业院校筹资困难、运行经费紧张。
(七)地方农业院校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制度是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就目前地方农业院校培养现状来看,教师职称评聘、聘期考核存在重科研、成果,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削弱了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创新的动力,导致教师指导研究生创新的愿力不足。教师管理死板化、教条化,灵活性和个性化不足,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地方农业院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
虽然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数目的持续增加为我国农业产量增加、农民创收和农村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依然供需不平衡,分布结构依然需要优化,综合素质依然不高,示范带头作用依然不明显。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村发展落后,农民素质不高,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医疗、教育严重滞后于城市,大量的农村青壮劳动力不断地涌向大中型城市,造成农村发展驱动力不足。要改变这一困境,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一大批能够积极投身“三农”、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地方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具有其他类型高校研究生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这些研究生很多将来会走向农村,走向基层,服务于“三农”。所以当前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定位要明确,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的本质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地方农业院校目前应转变过去传统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树立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地方农业院校首先应在学校内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意识与能力的氛围,让研究生无论在课程学习还是专业实践中都能感受到这种氛围。其次,应在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顶层设计的每一个培养环节中都融入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使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逐渐提升创新意识与能力。最后,贯彻落实创新理念,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符合“三农”需求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二)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
对于地方农业院校来说,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重点不应在课程体系之上,而是在于培养创新思维。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研究生本人的知识面和想象力,因此,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和培养研究生的想象力就对研究生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2016年农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将农业硕士的15个领域调整为8个领域。这8个领域的培养方案不仅保留了原领域的特色,还融合了新领域的特色,但是调整后的领域课程设置仍缺乏农业管理类课程。因此,地方农业院校在设置研究生课程时,应增加农业管理、经济等课程。除了课程设置以外,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会影响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传统授课方式主要为任课教师讲授,完全是一种“你说我听”的模式,久而久之学生便习惯懒于思考问题,求知欲望衰退,失去了创新的思维能力。研究生任课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授课方式,变主动讲授为混合式教学,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进而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促进研究生教学内容的更新。地方农业院校能否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满足“三农”需求的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内容尤为重要。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频率加快,陈旧的课程内容对研究生失去了吸引力。只有及时更新专业课程内容,介绍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才能使研究生的大脑兴奋起来,促使研究生不断产生新想法,从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三)构建实践平台,加强实践训练
研究生可与农民和基层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三农”的实际状况,让地方农业院校的研究生在坚实地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前接触农业生产,参与到“三农”中去。对于地方农业院校的研究生来说,专业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农业生产实际中的,因此要增加自己的实践机会,参与一线生产。地方农业院校应积极构建实践平台,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各种关系的合作。在构建实践平台时要注重研究生培养和联合培养基地的结合、校内外资源的结合。地方农业院校应积极举办学术论坛,不同学者以及不同专业的思维都会给研究生带来思想上的碰撞,从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精神,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建设
地方农业院校教师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教师本身的创新能力也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都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地方农业院校要花大力气把创新教育的理念贯穿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组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创新能力的培养来源于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培养。地方农业院校可选拔一批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或研讨式教学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要想使研究生时刻处于学术前沿,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钻研、探索的精神,这就势必要求研究生师资队伍应时刻关注学科前沿,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教授课程的教师应能对教学科研活动提出新问题,从专业和实践的交叉部分发现新问题。在农科专业的每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教授课程内容,还要注重教授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的方法和实践的间接经验的积累,同时也提高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在精通本身专业的基础上,吸收最新的前沿学科理论,学会运用学科交叉理论调整课堂知识体系,加入新的教育内容,选择科学互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这些都是教师的主观思维活动的结果。
(五)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的问题,地方农业院校应从学校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与模式,精准定位,着眼于“三农”的发展趋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科学制定适宜地方农业院校培养特色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人才培养目标,从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等多方面实现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优化学科结构与学科布局
在地方农业院校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对学科结构进行优化而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乃至融合,是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模式自身改革的迫切需要,同时也要求地方农业院校要突破传统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人才为目标,主动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形式,积极以学科、研究、技术为纽带,改变传统学科专业居于主流而新兴学科所占比例偏小的状况。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地方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需要地方农业院校校内校外共同努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培养过程都应突出为“农”服务的要求。地方农业院校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实践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科布局,从而探索并构建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玲,徐晓艳,管图华,等.地方高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0).
[2]黄妍妍,石亮.地方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0).
[3]罗莎.大众化背景下农科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4]蔡成涛,梁燕华.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7,47(11).
作者:杨平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