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装备使用问题及对策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机械装备使用问题及对策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业机械装备使用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保障粮食供给,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尤为重要。农业机械装备使用与发展,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释放农村劳动力的有力“武器”。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农业机械装备,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农业装备与实际农业生产工艺不相适应、涉农人才紧缺的情况。鉴于此,文章分析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情况,调研制约农业机械装备使用的因素,提出相关的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问题

1农业机械装备的作用

农业机械装备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装备。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的舒适性和生产效率,增强了农业抵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靠天吃饭”的程度。

2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情况

2.1传统农业机械装备使用情况。我国农业机械起步较早,1950年就出现了第一台马力拖拉机,1955年第一台联合收割机问世,插秧机、耕地机等其他农机产品也相继问世。在我国政策扶持、农机产品补贴的推动下,当时农机产品的使用普及率达到60%以上。传统的农机仅作为产品辅助、配合完成农业生产的部分过程,产品结构单一、功能单一、主机与机具配套率很低,虽然普及率高,却无法改变农业的粗放生产方式。

2.2农业机械装备使用现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农机产品已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高科技、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渗透农业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技术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液压技术、视觉识别技术等被广泛运用于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机械装备的运用使农业生产达到自动化水平,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现在市场上的农业机械装备仅有部分能被有效运用,主要包括自动化灌溉技术、自动收割机、旋耕机与农业拖拉机等,且都在农业比较发达的省份得到运用,如山东、河南、河北、吉林等。另外,我国很多地区受地域及环境限制,仍然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农业现代化配置,而且很多农业技术的运用是借鉴和学习国外农业发展模式,但我国地形复杂,环境多变,有些技术并不适合国内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这也是导致我国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使用有效率不高的原因。

3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使用的制约因素

1)农业机械装备“因地制宜”的创新力度不足。农业机械装备不同于工业控制产品,可以照搬国外先进成熟的系统。我国在引进农业装备技术后,并没有根据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地域特点、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投入更多的创新研究。因此在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上,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影响了农业机械装备大面积的推广与使用。例如:国外在灌溉技术上运用得较好,而国内受丘陵、山地等限制,无法满足运用灌溉技术的基础条件。因此,只采用了洒水灌溉与喷灌的方法,并不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导致了灌溉技术相关农业机械装备无法继续推广[1]。2)我国地域发展不均衡。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地形复杂,分布比较分散,且交通、水源、气候等都不尽相同。农业机械装备的购买有两点差异性,第一就是区域的差异性,不同地形对装备的需求不同;第二就是农民的富裕程度不同,更多地追求功能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农民整体的学历层次及消费结构,也是导致农业机械装备的应用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3)农业机械装备买不好,不会用。现阶段,我国农业主体依然是传统农民。大部分农民不曾接受过高等教育,不了解现代农业机械装配产品的使用方法。在购买和使用上出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①不了解现代农业装备产品,不能按需求针对性地购买农业机械设备;②买了不会用,用了不能因地制宜地用好,特别是在山区地带。因此,现代农业装备在推广至今,仅部分精细化的机械操作得以广泛运用。4)从事现代农业装备推广的技术人员极少。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现代化方面推出了许多新政,为广大农民增添了许多购机补贴。在实际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并没有一支高效的推广队伍,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无法被真正运用,整体的示范带动效果较差,以至于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推广极为艰难,导致从事相关产品推广的技术人才逐年流失[2]。

4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对策

4.1因地制宜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在从事农业生产前,需要根据土地、气候、环境等状况,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区域,尽量避免小作坊式的种养殖方式,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现代农业机械装备。选择农业机械装备时,并不是技术越先进就越适用,而是要根据具体的生产规模选择与地形选择合适的产品。例如:平原地区根据地形合理规划后,可以选择如联合收割机、自动灌溉技术等大型农业机械装备;而在丘陵及山区,可探索无人植保机、计算机视觉技术等小型且灵活的农业机械装备。

4.2提高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使用人员的能动性。要想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进程,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我国要想不断扩大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的推广面积,就需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人才从事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人员的编制和经费等方面做好统筹和协调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基层队伍无人可用、无计可施的现状,利用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青年农场主,使其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4.3加快建立农机自动化创新体系。农业产业属于受环境及地理因素制约的产业。我国地形复杂,气候环境各区域都各不相同,且受经济、交通等限制。推广现代农业装备时,应在每个区域制定专项研发目标,以各地区特色农作物为基础,成规模种植,推广使用新型农业装备产品,以区域经济带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创新示范团队。

4.4重视农业中机电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创新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对农产品的生产与管理方面,还应充分注重农作物质量检测与包装运输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探索农业施肥与灌溉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当下,将农业自动化灌溉技术中的传感器与计算机技术有效融合,根据土壤湿润度与作物生长周期,判断其是否需要施肥及灌溉。在作物的果实期,探索计算机视觉技术、农用无人机技术等,把控农作物的质量及效率的鉴定,通过对农作物生产信息的分析来提升管理效率、实现自动采摘等。在产品的运输期,建立农产品检测、包装自动控制生产线,采用大数据等信息手段有效节省农产品的运输时间,确保新鲜供应。最后,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发挥机械和智能化管理作用。在5G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应用5G技术的农业生产、加工新手段把智慧农业管理由设想变成了现实,在农业生产与销售的各个环节,5G技术的使用将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分析的速度、实时度及精确度。对于各种适用于农业生产的技术给予充分的肯定,设立对应的评价奖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人才从事农业技术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从而将上述各种高科技融入农业生产加工制造中[3]。

4.5重视职业教育中机电自动化相关专业的职业引导性。职业教育作为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类型之一,是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教育类型。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已经与传统农业机械化理念不同,智慧农业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应该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养殖方式,不能将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产品单纯地理解为农业机械,应该把它理解为有规模的“工业控制”,只是服务对象不同而已。农业机械装备产品应该涵盖机电专业在工业控制中的知识面,其中包括农业需要适应复杂的地形、多变的气候以及不同的生产工艺状况,创新更多的知识点。因此,在这种高素质“农民”的培养上,不能仅依靠传统的农机专业人才,而是要结合如今的时代背景,有针对性对培养机电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朝现代农业装备方向引导。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机电自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满足市场需求,甚至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只有合理地将人才分流培养,结合农业生产方式精准定位职业需求,培养懂农业且能运用现代农业装备产品的复合型人才以充实农业基层技术队伍,才能将农业现代化真正地扎根于农村,而非流于形式[4]。

4.6政府部门在农业机械装备上的推广与支持。在智慧农业的背景下,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广泛使用,切实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国家和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切实发挥政府的带头作用,在宏观层面落实相应的政策,研究相关农业装备自动化方面的课题,从职业院校、涉农企业、农业类科研单位等入手,着力培养一支高精尖的农业机械装备技术推广队伍,引导职业教育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培养现代农业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创业人才和高素质农民。根据各个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在政策方面为现代农场主搭建“绿色通道”,增加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购买补贴,对于贫困地区给予政策倾斜,切实为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与推广人员解决购买力及技术方面的问题。

5结束语

在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核心动力,而且重视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所在。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大范围推广使用的政策背景下,要掌握好涉农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确保现代农业机械装备能用且用得好,有创新、有特点,借助科技的优势力量打造独具农业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参考文献:

[1]冯荣华.武威市农业机械装备现状与推广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8.

[2]李祥龙.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10):27.

[3]谷兰菊.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15):138+140.

[4]周剑锋.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9,46(6):12-13.

作者:王华丽 杨光龙 单位:贵州农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