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机械分类与作用特点,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迅速发展我国农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效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农业机械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关键词:农业机械;分类;作用特点
按照农业生产的作业性质,广义农业机械主要分为农田机械、畜牧机械、排灌机械、果园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运输机械。按主要作业和用途可分为农田基本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机械、收获机械、植物保护机械、中耕机械。按耕作制度和地形可分为山地机械、水田机械、垄作机械、平原旱地机械。按动力可分为机力、畜力、人力[1]。
1农业动力机械
1)拖拉机。与悬挂式或牵引式农具配套,利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和动力输出皮带轮等工作装置,可用于脱粒机,驱动排灌机械等进行固定作业。2)内燃机。适应性广,机动性强,使用方便经济。作为拖拉机的发动机的同时,还能作为自走式或牵引式收获机械,植物保护机械等的有效动力来源。3)电动机。把电能变为机械能的电动机是拖动机械的原动机,各类电动机基本都可用于农业生产,其中大型排灌站装机容量最大,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容量最小。4)水田机耕船。利用船体支撑整机重量,通过楔形铁轮与土层作用推动船体前进。5)风力机。依靠气流吹在风轮叶片上,使得风轮旋转做功,主要可分为翼式、走马灯式、鼓型三种。翼式风力机的风轮叶片式为螺旋桨式,构造复杂,效率较高。走马灯式风力机风轮旋转方向与风向相同,旋转轴垂直。
2耕整地机械
1)耕地机械。土壤翻耕目的在于通过翻转和松碎土壤,恢复土壤结构,将杂草、作物残渣埋入地下,促进腐化,提高腐殖质含量。按工作部件可分为铧式犁、圆盘犁、旋耕机。铧式犁根据铧数不同可分为单铧、双铧和三铧。按犁型不同可分为铧式犁、深耕犁、滚子犁、双向犁、菱形犁等。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耕地机械一般不带动力,大多是由拖拉机带动工作,按其与拖拉机挂结方式,可分为悬挂式、半悬挂式、牵引式三种。2)整地机械。通过犁耕翻抛后土块体积大,土壤中较大空隙,地面起伏不平,进行播种前需松碎土块,压实平整地面。整地包括耙与镇压两个过程。耙作用在于破碎土块,疏松土壤,清除杂草同时兼顾混合表土,平整地面。其中,水田中使用的耙还具有搅拌泥浆、刮平田面作用。可分为圆盘耙和水田耙。使用镇压器目的在于消除土壤间空隙,减少水分蒸发,形成毛细管。镇压器分为表土镇压器和心土镇压器,心土镇压器可深入土中将心土压实,又在土地表层形成松软覆盖层,达到上松下实要求。表土镇压器有圆筒型和V型两种[2]。
3种植机械
1)播种机。按播种方法可分为撒播机、条播机、点播机三大类。按作物及用途可分为谷物播种机、中耕作物播种机、棉花播种机、蔬菜播种机、联合播种机。按动力可分为畜力播种机、机引播种机,其中机引播种机又可分为牵引式、悬挂式、半悬挂式三种。按排种原理可分为气吸式播种机、离心式播种机。2)水稻插秧机。按使用动力不同,可分为人力和机动。按插秧机工作部件秧爪不同,人力插秧机主要为夹式和梳式两种。按栽插是否带土与否,可分为带土栽培和不带土栽培。带土栽培也称小苗插秧机,为我国固有水稻栽培技术。
4收获机械
1)谷物收获机械。谷物收获机械可分为联合收获法和分段收获法。其中收割机械可分为人力收割机、畜力收割机(转臂,摇臂)、机力收割机。脱粒机可分为人力打稻机、畜力打稻机、机力脱粒机(筒式,立式,圆盘式)。联合收获机可分为牵引式(无发动机,有发动机)、悬挂式(全悬挂,半悬挂)、自走式(专用底盘,通用底盘)。2)薯类收获机械。单铧犁翻土:将薯块翻出地面,在进行人工拾取。简单的挖掘机:薯块和土壤一起被犁铲掘起,再由犁铲上部指状旋转器将土壤与薯块横向抛洒,在进行人工拾取。升运链式薯类挖掘机:薯铲将薯块掘起,经升运器抖动疏送,薯类上升至框中,土块被抖松后落下[3]。
5排灌机械
1)半机械化提水机具:半机械化机具有辘轳、解放式水车、龙骨水车、钢管水车、水轮车等。2)农用水泵: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式和叶片式,按水流出叶片的方式叶片式又可分为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按泵轴布置方式可分为卧式、斜式、立式。按泵内叶轮数目可分为单级泵、多级泵。3)喷灌设备:固定式整套喷灌设备都是固定的。在某些灌溉环境下,要求半固定式,即水泵和主管道固定,支管道和喷头具有移动功能。移动式整套设备都可移动。4)打井机可分为冲击式打井机、回转式打井机和半机械化打井机[4]。
6结束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农业机械现代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掌握原有简单农业机械的基础上添加自动化设备对农业生产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耿瑞阳.新编农业机械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高连兴.农业机械化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吴维维,马荣朝.现代农业种植机械使用与维护[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0.
[4]刘宪.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1949-2019)[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作者:范浩灵 岳书云 范伟玲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浙江省庆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