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分析了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教育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示范户等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现状,并指出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断层、事业经费不足,技术装备条件有限、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推广内容和方式有待改变等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技推广现状的对策,包括:提高认识、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功能、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等。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现状;问题;对策
2012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指出: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合浦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多年来积极开展推广活动,为加速当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率、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与现状
合浦县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在改革开放以后,合浦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发展,从单一的政府主导型的推广体系,发展到了以政府推广体系为主体,农业科研教育部门和社会团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劳动者等共同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初步形成。
1.1政府农技推广机构
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设立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是政府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合浦县目前在县级设立政府农业部门管辖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包括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县植保植检站、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县种子管理站、县水果生产开发办公室、县农村沼气办公室、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县畜牧兽医防疫技术推广站、县水利技术推广站、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县农机技术推广站等。乡镇级设立乡镇政府管辖下的农业服务中心。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由原来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技术推广站、水产技术推广站、乡镇企业管理办公室、农村经营管理指导站等单位合并而成。合浦县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373人。从学历上看,硕士学位研究生1人,占0.27%;本科206人,占55.23%;大专156人,占41.82%;中专及以下10人,占2.68%。从技术职称上看,副高级25人,占6.7%;中级232人,占62.20%;初级47人,占12.60%;没有技术职称69人,占18.50%。从年龄上看,35岁以下18人,占4.83%;36~49岁203人,占54.42%;50岁以上152人,占40.75%。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推广方式,一是以项目实施为载体推广农业技术。项目包括部级和自治区级粮油糖高产创建示范项目、财政支农项目、“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粮食及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扶持资金项目、科技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等。通过项目的实施,有针对性地推广配套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二是以农民培训为基础推广农业技术。农民培训包括农业项目实施的科技培训、绿色证书认证培训、农业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农广校中专培训及学历教育、村两委干部培训、农业职业教育学校专业培训及学历教育、阳光工程培训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三是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推广农业技术。以农民需求、市场消费需要决定推广什么样的品种和技术。四是以展示示范为手段推广农业技术。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进行集中展示和示范,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农民推广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五是以咨询指导为形式推广农业技术。农业技术人员直接进村入户到田,面对面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指导服务。
1.2农业科研教育机构
合浦县的农业科研教育机构主要包括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县经济作物场、县渔江水稻良种繁育场、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合浦分校、合浦县农机校、合浦县农业职业中学等。这些农业科研教育机构通过成果转让、技术承包、科技示范等形式,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千家万户。近几年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等科研院校也与合浦县建立科技结对关系,对合浦县农业发展规划、重大科技攻关、农业人才培养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等方面提供咨询、技术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海木薯综合试验站、广西创新团队合浦水稻综合试验站、玉米综合试验站、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合浦示范基地等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机构先后落户合浦县。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促进了相关产业科技发展。
1.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头连市场,一头牵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研制和生产,以优质品种投入和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服务于农户,形成“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纽带作用日愈增强。目前全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23个、家庭农场95个、涉农企业超过100个,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活动直接参与农户和带动农户超过10万户,人数超过30万人。
1.4农业科技示范户
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在村级按照“科技示范户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种植或养殖水平高,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能积极参加示范县建设的有关活动,能带头学科技用科技,能主动帮助周边农民解决生产上一般的技术问题,热爱农业科学技术”的标准遴选科技示范户。由县、乡镇级农业部门聘用农业技术指导员,每名农业技术指导员负责10个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每个科技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20户。合浦县从2010年开始实施该项目,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农机科技示范户超过1.0万户(次),带动农户超过20万户(次)。近年来,合浦县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在优质、高效、特色良种和配套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引进和示范推广等方面速度明显加快,增产增收效益明显,先后荣获“全区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区智慧兴农十佳县”、“全区牛品改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14年,全县建立农作物种植、水产畜牧养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4个,水稻、甘蔗、木薯、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8个,引进推广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新技术26项;免费为13.58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25万亩,“测土信息公示、施肥方案上墙”和技术推广覆盖所有行政村,实现亩均节本增效30元以上;建设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1万亩,实施水稻、花生、糖料蔗高产创建示范项目9个,实施面积9.2万亩;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200户,通过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户2.4万户,培训农民15万人次。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6%以上。
2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些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重要性和公益性认识存在偏差,对农技推广体系在引导结构调整、防范农业危机、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可有可无,基本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2.2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断层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机构改革中受到的冲击较大。特别是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受到了严重冲击。在最近一次的机构改革中,乡镇农业、水产、农机等技术推广站与其他事业站合并成为一体,建立农业服务中心,将“人、财、物”三权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这种合并设置的形式,实际上是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划归为乡镇政府的一个机构,从根本上打破了多年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双重管理运行机制。这种合并设置的结果,是使原有农技推广人员绝大部分离岗或转岗,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数量急剧减少,剩余的农业技术人员行政化倾向严重;出现政事不分、职能不明,多头管理而实际上无人真正管理的局面;农技人员常被乡镇政府指派的行政事务所困扰,被安排长期包村包片,或被经常抽调从事各项行政中心工作,行政事务性工作过重,“围着中心转,本职没空干”,没有时间顾及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业务工作;县农业主管部门由于只限于业务指导,“只管事不管人也不管钱”,无法调控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业务指导难以奏效,导致了县、乡镇两级业务断链,上级业务部门召集乡镇推广机构人员开会,如果没有发放会议费或车票费往往不参加;布置业务工作往往会以乡镇政府安排行政事务忙为由推诿,或干脆不理睬,处于业务工作“布置难、落实难、检查难”的被动局面。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技术力量和职能进一步被削弱,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出现了线断、网烂、人散的状况,农技推广已明显滞后于农业科技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3事业经费不足,技术装备条件有限
一是农技推广经费不足。农技推广部门得到的经费除工资外,用于推广活动的经费偏少,往往造成“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现象。近年来推广项目经费有所增加,但随着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农技推广事业经费仍然不足,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往往缺乏带动性物质补助资金保障,实施科研项目往往要自筹资金(也就是要自掏个人腰包拿出工资),开会培训或下乡往往无法按规定报销差旅费和下乡补助费,未能按国家政策兑现劳保福利待遇等,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的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广。二是装备条件有限。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由于经费有限,办公场所、交通及技术装备设施等得不到很好配套。尽管近些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对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武装,建设和修缮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办公用房,购置了一些仪器设备,但总体上看设施还相当薄弱,仍然存在配套不全、功能不整、学科不齐、场所不够等问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经常被下乡开展培训、指导、示范等农技推广工作没有车辆、技术性检测验证缺乏仪器设备等问题困扰,使正常业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4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一是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偏低。近些年来,由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管理不顺,有些领导随意向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安插非专业技术人员现象严重,由于编制有限,导致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而这些非专业技术人员缺失农业院校学习或正规农业科技培训经历,不懂专业业务,大都不能胜任基层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培训、咨询、指导等推广工作。例如,有一个沿海农业大镇,2014年人口9.8万人,有26个村委会,耕地面积12.56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20.27万亩,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共有11人,却没有1人是“学农出身”的。二是农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现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中,大部分都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末期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进入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比例很少。由于新的农业技术人员补充少,现在很多专业站所培训指导等农技专业工作都是经常只见50岁以上的“老推广”在忙活,存在着农业技术骨干人员严重青黄不接的问题。此外,近些年来,农业系统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相对比较容易,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70%以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60%以上,但是真正能够承担起相应职责的人较少,很多是徒有虚名,干不了与职称相关的技术工作。有些部门工作人员受“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等“大锅饭”现象影响,甚至认为“学多一样辛苦多一样”,那些“徒有虚名”者或非专业人员不想或不愿意积极学习专业知识,从而影响了整体形象和素质的提高。
2.5推广内容和方式有待改变
一些推广单位在推广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粮食而忽视富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作物生产技术推广,重视产中而忽视产前、产后服务,重视产量而忽视质量提高,沿用技术示范加行政干预推广方法而忽视农民直接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新技术推广没有真正增强对农民吸引力。
3对策与建议
3.1提高认识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强调要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加快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公益性定位和政府兴办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不动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并加快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3.2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3.2.1理顺管理体制
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有关文件精神,理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体制,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坚持“人、财、物、事”四权统一,上收归县管,加强和完善县、乡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3.2.2保障经费
要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法》,逐年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并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工作经费和办公经费足额、及时拨付到位。
3.2.3加快改善农技推广条件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站房和科技示范设施设备建设,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办公设施,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硬件条件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水平。
3.2.4建立健全运行机制
构建农业技术人员工作责任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明确不同职位的农技人员工作对象、范围和内容,建立以推广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工作成果数量化,以实绩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职务职称晋升以及工资、福利挂钩,以充分调动农业技术人员学科技推广科技的积极性。
3.3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功能
一是培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队伍。要对现有的国家农技推广组织、科研教学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农技推广组织、新型经营主体的农技推广组织、农业劳动者等农技推广要素和资源加以培育、集聚,并加强引导、鼓励发展,充分发挥多层次、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的功能,建立高效的农技推广体系;二是逐步改善农业技术人员工作条件,兑现和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待遇,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三是大力引进、示范先进农业技术,推进优良品种和适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4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素质
一是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科技人才。要做好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工作,采取定期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拓展知识面,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专业队伍素质;大力培养和引进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的中、高层次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实施更加开放灵活的现代农业人才激励政策;努力创设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不断优化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使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留得住、出成绩、出效益。二是大力培养新型农民。要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重点,以村干部、中心农户、示范户、骨干农民、外出务工和返乡农民工为主要培训对象,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国有与民办相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灵活开放、有特色、多元化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大力开展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农村经营管理技术、农村信息化技术、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造就一批观念新、有知识、懂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专业农民,增强农村劳动力农业科技素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和农民持续增收。
3.5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要把技术推广观念转变为农业推广观念,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内容和方式,有效扩大农业新技术覆盖面。一是建立专家培训农技人员,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农民的模式,每个农技人员联系1~2个村和10个科技示范户。二是建立示范基地、示范片、示范户三级示范网络,通过示范操作,组织农民参与到推广过程中。三是走访农民、培训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四是建立手机短信、电话联系、LED电子显示屏显示信息等农技信息传播服务方式。五是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的合作推广模式,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六是由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全程服务延伸,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到产前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产中指导农民生产,产后帮助农民销售.
作者:吴洁远 单位:广西合浦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第二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浅析
摘要: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关乎其他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当今,把农业与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所在,发展技术农业、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科学合理的技术推广体系有利于发展农业科技,增加农业产出,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基层是农业技术最为需要的地方,要把系统高效的农业技术带到基层,这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当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状况及发展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对策
1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性
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必然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通过科学和技术策略,以提高当今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如今,我国处于“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利用好农业技术去解决农民生产中的问题摆在突出的位置,注重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大力发挥基层农业推广的作用,可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激发农村生产活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关乎农业安全的重大举措,是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关键一步。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从而促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种形式的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在农村应运而生。在农业结构发生改变时,国家资金的支持、农业管理人员的培育、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带动了基层农业推广的发展。国家农业推广部门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投入大量资金鼓励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让农业发展有着坚实稳定的资金后盾,促进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农业管理人员的培育使得高学历、高能力、高敏锐性人才向农业产业流动,促进了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农民基本素质低、农业知识薄弱、不易接受先进种植技术和模式的问题得到改善。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林高校科研骨干等下乡下户,结合当地农时农事进行调查,慎重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在现场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建立示范田及样板场地,让农民对农业科技有了切身感受。在看到基层推广体系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了解它所欠缺的地方和出现的问题。首先是基层推广结构单一化,不同乡镇推广体系分布不合理。尽管目前技术推广广泛采取基地建设和示范、技术人员区域负责制,但是,农技推广工作尚未真正摆脱传统的服务模式,特别是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环节上,过分重视产中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没有很好把产前规划做好和产后跟踪服务落到实处。前期设计规划出现的漏洞,妨碍产中的建设和发展,影响农户使用效率和生产积极性,进而导致产后问题的频发。再加上产后服务没做好,让好的农业技术效益没能得到集中体现,造成推广困难和阻碍;其次就是推广人员年龄层次分布不合理,相关待遇较差,极大地影响了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造成无人愿意从事农业推广项目,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同时,基层推广的基础设施落后,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仪器老化、准确度较低的问题突出,影响了推广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3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发展建议
3.1思想重视,增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责任感。
农技推广体系很大程度依赖于基层人员的重视程度和推广力度,好的农技推广体系不仅与农业科学技术有关,同时也离不开基层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在基层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群众基础,在新技术运用方面农民更加信赖基层领导。同时,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得到重视,对于大面积推广具有很好优势。但农业技术推广没有得到基层科技人员的重视,新的先进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得不到充分体现,进而导致了巨大的生产和技术浪费。所以,只有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视程度,才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推动基层农业的快速发展。
3.2加强科技培训,提升农民基本农业技能。
国家连年出台农业相关政策,注重对农业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力度,突出强调科技兴农、科技扶农,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迈进更高的层次。在进行农业科技培训时应充分了解农村经济、农民素质等基本情况,根据不同人群采用最合适的培训方式,保证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坚持多措并举,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民骨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当职业农民。针对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根据农业季节的特点,结合培训课程和实地示范,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意识,提高农业服务的自我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3.3做好科技示范,促进农业推广的有序进行。
推广好的农业科技项目,必然离不开农业推广示范工作。农业科技示范不仅可以直接展现先进技术的实用性、高收益性、便捷性,同时可以让更多人去了解到这项技术,让农户充分重视利用科技种田的必要性。当前,农业研究和农业生产出现了脱钩现象,基层农民还是采用多年前的种植习惯和管理方式,没有把好的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大程度归根于科技示范工作还是没有做透、做实,没有切切实实让农户看到农业科技带给他们的收益。因此,只有做好农技示范工作,才会逐渐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经营,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3.4完善机制,建立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绩效考评制度。
激发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需要建立系统完善的农业推广绩效评估体系。建立多角度、多阶层、多效益的评价制度,让农户、社会、农业部门共同参与评价农业推广工作,实现合理绩效考核。针对考核成绩,优先提高优秀推广人员的福利待遇、职位升迁、表彰奖励,从根本上改变基层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工作积极性不够高的问题,实现从业推广人员的基本职业、技能的提升和改变,提高推广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管理能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到农业推广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目前,中国农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正在从传统农业向信息农业、现代农业发生转变。在新形势下,应加快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基层农业推广体系,让更多有效的农业技术紧密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农业的促进作用,保证我国未来农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郭永召 单位: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第三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及运行机制
[摘要]
在我国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农业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是陕西省神木县基础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由于技术推广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主要以陕西省神木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模式以及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运行机制
基层农业技术在农业的推广能够提升农业的整体产量和经济效益,从而使农业、农村、农民得到更好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但是由于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农民对基层农业技术的认识不充分,管理制度不规范以及技术人员的水平有限,从而导致其在推广和运行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基层工作设备不充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我国农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基层农业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必要手段,但是由于其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视度不足,所以投入的力度较小,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基础设备建设不足,从而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比较差,而且很多技术手段难以开展。
1.2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没有相关的法律保障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也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从而使陕西省神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服务水平跟不上,农民无法及时的针对相关农业问题进行咨询,技术推广人员也无法有效的回答和解决农民提出的相关的问题。
1.3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
通过对陕西省神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调查发现,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很多技术人员并没有相关的资质,所以在对农户进行基层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且这些技术人员在岗的时间比较短,服务态度有待加强。
1.4政府规章与法律方面还有待完善
虽然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基层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推广,但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强。这也使得我国基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投入的资金和技术人员较少,使农业技术的相关设备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造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有效完成[1]。同时我国法律规定不健全使得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内容得不到有效的规范,无法对农业技术进行监督和制约,而且对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没有进行严肃的处理,无法保障农民与技术人员的权益。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以及运行机制的对策分析
2.1完善农业方面相关法律法规
基层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竞争协作和激励考核制度作依托,这样才能够促进基层农业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而竞争协作以及激励考核机制都需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规做保障。第一,国家要鼓励农业技术推广单位间能够互相合作共商,互相学习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保证各推广单位以及技术人员间的竞争能够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第二,国家要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激励考核制度管理,使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服务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促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更顺利的开展。
2.2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基层农业技术人才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保障,所以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必要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从农业技术学校以及技术人才定期培训等多方面开展,从而提升农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2]。同时,加强对农民农业技术的培养,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农业资讯和农业技术,使农民自己就能够解决一些农业的问题。
2.3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农业技术推广
农户以及农业技术创新人员都比较注重自身的利益,所以为了使农业技术推广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必须要保障农民以及农业技术创新者的利益,这样才能够使农民以及农业技术创新人员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同时陕西省政府还应该为农业技术推广公司以及研究单位提供一个平等、安全的竞争环境,从而推动我国基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此外,为了使农业技术推广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陕西省政府可以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加大工作补贴力度,提供良好的晋升机会,为企业减免税收等。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时间尚短、技术人员水平低、国家政府对技术推广的重视不足等,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运行受到限制,所以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农业技术企业及单位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难题。
作者:王健 单位:陕西省神木县沙峁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杨登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7):5-5.
[2]安芳,刘国学,于洪斌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3):36-37
第四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措施分析
[摘要]
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素之一。对此,本文介绍了加快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农技推广的阻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这些因素探讨了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相关措施,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技推广;阻碍因素;措施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概念
顾名思义,所谓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指所有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机构及其之间的关系与制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指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研单位与高校、相关推广单位以及农民技术工作人员的有机组合,包括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与农业咨询服务等。其最终目的是让广大农民获得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提高其生产能力的同时提高农民素质,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义
胡总书记曾经说过“农业的希望在科技”,而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推广体系的建设。要想全面建设新农村社会,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加快农业技术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
要使科学技术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与实际生产产生关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可以极大加快农业技术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使农民用更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生产更多更优质的农作物。此外,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农业现代化的体现,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将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到广大农民中去还可以大大减少农业污染,在生产出绿色农产品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2.2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为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并且还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利于社会稳定。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可以大大减少农业生产中人力畜力的使用,改善农业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使生产过程变得更加“体面”,从而利于人民群众转变传统观念,更加愿意接受“农民”这一职业。这对于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农村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3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农业推广体系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模式,使之能科学合理地进行生产和经营。此外,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已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技术本身,还可以提供市场风险等咨询服务,指导农民及时根据市场动态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因此,农技推广能够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3阻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因素
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发展的,尚且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农技推广工作,大致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3.1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当前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大多依附于各级行政机构,相关工作更加倾向于行政而不是服务。部分农技推广机构在承担公益性推广工作的同时又执行执法监督职能,开展经营性服务也较为普遍。这些因素使农技推广工作大打折扣,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3.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当前社会的年轻人更向往城市生活,很少有中青年技术员愿意留在农村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产生人员老化、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而现有的农技推广人员又缺乏相应的培训机会,其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甚至与当地农民水平相当。
3.3推广机制不科学
当前绝大多数农技推广机构的推广机制仍采用自上而下的“任务式”推广,实际工作中只是按上级部门意愿执行,推广动力不足,农民缺乏积极性。这种不合理的推广机制容易使政府所推广的技术与农民实际技术需求出现错位,难以提高农民生产能力。
4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措施探讨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使科技更加高效的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相关措施。
4.1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
首先要明确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形成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政府为辅的管理体制,二者各司其职,主要推广工作由农技部门进行,政府只起监督与辅助作用。上级部门应对农技推广机构的经营性服务加以约束,使其以公益性服务为第一要务,杜绝因经营活动而影响农业技术推广进程的现象。
4.2全面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直接与广大农民接触的工作人员,农业部门要优化农技推广的人员结构,制定有效的优惠政策以鼓励优秀的高学历毕业生深入到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中,并逐步增加其工作比重。对于年龄较大、工作经验较长的推广人员,应为其提供培训机会以辅佐年轻技术员开展工作。对于非专业的人员,可以适当清退,确保专业的技术人员比例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80%以上。
4.3改革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所推广技术的选择不能仅以农业部门意愿为导向,而应充分考虑农民的切实需求,将“先进技术→农技站→农民”的单向推广机制转变为“先进技术?农技站?农民”的双向机制,农业部门应按照农民需求有选择地推广相应技术,对农民没有接触过的技术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状况,经过试验后再推广至广大农民。
4.4保障推广资金的投入
其实农业推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是由于经费紧张产生的,因此农业部门和各级政府应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规的要求,将农技推广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保证足额到位。对于经费的使用应做到人员、工作条件与设施、技术人员与农民的培训等首先得到充分的保障,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完备的软硬件基础。
5总结
农业技术的推广事关国计民生,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发展的,不能适应当下国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求。因此,各级农业部门要改善农技推广管理体制,保障推广经费,全面提高各级推广人员素质,采用科学合理地推广体制,以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使科学技术更加高效地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者:高玉蓉 单位:房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
参考文献
[1]王宇钢.贵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一以修文县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郭晋.潍坊市农业推广体系创新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文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2.
第五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探索
[摘要]
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对接科技的转化,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概念进行介绍,探讨了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推广方式与推广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1农业技术推广与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简称农业推广,主要指的是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科学指导,通过专业的机构与人员,将最新的适合农业发展的科研成果或者生产方法推广到广大农业种植户中,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从广义上说,农业推广涵盖了对农民的组织培养以及科学专业的种植知识的宣传等方面,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智能化以及科技化。农业推广体系不同于农业推广,其主要跟农业生产相关部门打交道,如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推广职责机构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是其主要管理对象。通过农业推广体系,在农民与相关机构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专业人员提供的传播、指导以及科学知识咨询下,提升农民科学知识水平,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推广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基层推广机制不完善
政策法规不健全一直是农业推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政策推动力度不够,执行不够坚决,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与政策的偏差,往往导致了政府协调管理能力低下。虽然国家已经颁布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相关法律,但其侧重点仍然是以农业技术提供为主,在技术成果保护、技术协调供给等方面仍然缺少重视。在基层推广方面,主要以行政区域划分为主要管理与推广范围,对于交叉重复的区域存在踢皮球等现象,共管则谁也不管的现象时常发生。管理体制与推广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专业推广人员在推广过程中积极性降低,无法有效的在农村以及基础单位中进行科学知识普及。
2.2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国家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投入方面严重欠缺,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农业技术发展,降低了推广工作的主动性。政策的不健全使得基层单位与政府不但要负担自身农业推广支出,还需要完成相应的收缴任务,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包干体制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在各地的财政投入中,其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是政府财政拨款,而政府的财政拨款经常出现供给不足情况。根据以往经验,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一般要达到农业总产值的千分之六到千分之十,而目前的资金投入仅占千分之二,远远低于平均水平,这导致基层推广活动无法全面展开。
2.3农业技术推广理念、推广方式局限
推广理念与推广方式的局限主要体现在推广理念落后,推广方式方法不灵活。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提升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但目前相关人员在推广过程中无法认识到这一点,仍在采用“技术+行政”的手段进行,推动成果的好坏、动力取决于政府的决心以及政府的办事效率,通常是自上而下进行,通过分任务、定指标的形式强制完成,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推广方式的单一性还体现在,其仍然局限在耕作技术的推广上,以试验示范以及咨询服务的方式进行,推广范围集中在生产环节,而农业生产其它环节基本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影响了生态农业的构建与发展。
2.4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水平低
通过调查与摸底发现,农业推广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低下,相关机构在人员储备与分配、推广知识水平、人员培训以及技术研发等方面无法满足市场的发展。统计结果显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的高职称人员仅仅占到所有推广人员中的百分之四,在人员培训方面,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能够达到每周培训一次的要求,这也间接导致了推广人员的素质水平低下,使推广服务无法有效进行开展。
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
3.1完善政府农业服务结构体制及政策法规
完善农业推广政策法规与推广机制,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手段,通过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中心,多元化发展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中心思想,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与结构体制,对不合理的机制进行改革,将公益性与经营性的推广活动进行分离,单独发展,并从技术引进、试验田示范、农作物灾害监测与产量提升等多个方面,晚上推广机制,保证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信息服务等多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3.2多途径解决资金问题
资金是制约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主要问题,政府作为主导,应从公共财政、经费预算以及基础设施投入等多个方面强化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通过改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的机构设施、工作条件以及设备引进与更新维护,采取服务型的推广手段、资格认证手段等,切实解决推广的资金问题。
3.3转变推广理念,完善推广信息渠道
推广理念的转变主要是指,将农业技术推广理念与区域性的特点进行结合,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生态型的推广方式,提高作物与当地生态环境的重复利用与循环,甚至构建新的生态环境系统。此外,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搭建相应的信息技术平台,将不同的专业与机构进行整合,提供动态的推广技术数据,达到针对性指导的目的。
3.4全面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民素质
通过农业教育与农业技术人员准入制度的建立,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手段,以提高农民素质知识水平为目标,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工作,同时吸收并引导大学生进入推广体系工作,通过激励手段与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民素质。
4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只有通过政府的推动、机制的改革与经济技术的发展,才能实现推广的现代化与专业化。
作者:李付英 单位:房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
参考文献
[1]杜丽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1(11):176-180
[2]王洪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5):318-319
[3]王胜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3):157-160
第六篇:农户分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探析
摘要
农业技术的推广机制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随着农户分化,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实现多样化,有个体小规模农户、集体农户、家庭农户等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但不论何种农业生产模式积极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既能有效提高农业经营的效益,又能实现农业发展的成功转型。首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现状进行分析,再结合农户分化的主要生产模式,分析不同农业生产主体所需农业技术的主要特征,并对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优化进行讨论。
关键词
农户分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
农业技术是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转型的核心推动力,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升农户的生产效益,更能实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使农业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产业。相比于外国的农场农业科技来说,国内的农业科技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农业生产中的推广程度不深,农业科技应用依然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1]。对于当前农户分化的背景下,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多样化,包括个体户、家庭农户和专业农户等不同的形式,形式的不同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却是任何一种农业主体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如何更好地将农业技术的力量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许多农业主体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丰富农业主体对农业技术选择的余地,是各个农户主体找到自己农业经营发展科学之路的根本途径。
1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的推广现状
农业技术的推广源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自上而下采取行政型推广模式鼓励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三十多年来,农业技术的发展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推广形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以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为重要发展标志。此后,农业生产量得到大幅度改观,农业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突破;而在农业技术的推广形式上,农业技术的推广从最初的行政或政府推广为主的推广方式发展成为农业科研教育部门、农民合作组织、企业组织、供销社等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乡镇的农业推广网。如今,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农业的推广主体在不断丰富过程中,农业科技的普及渠道在不断拓宽,推广力度在不断增强,农业主体在应用技术生产过程中,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2]。尽管农业科技在不断推广,但是农业新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却鲜有成效,这主要由于政府的财政投入不够,农业教育程度不高,经费不足、推广机构过于分散,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的支撑力量仍然不够强大;同时,推广的人群素质不一,推广体制不够健全等因素阻碍了农业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对提高人们的农业生产量帮助不大。在农户分化的背景下,农业技术的应用方式随着农户经营方式的不同也各不一样。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加强群众对农业技术的认识与运用对促进农业发展多样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运用的特征分析
在农户分化的背景下,农业经营的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包括个体农户、家庭农户、专业农户、集体农户等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对于不同的经营主体,由于农业经营的方式互异,因此在对农业技术的选择上也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下面笔者就以个体农户、专业种植大户及注册家庭农场的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为例,来看看不同的农户主体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情况[3]。对于个体小农户而言,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对种植良种及其繁育、栽培,肥料及其施用,植物病虫害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需求较为明显。对于个体户而言,农业生产领域中涉及到的仅仅是种子、化肥及农药这些十分浅显的农业技术,而对于气象条件,农业机械化信息、农产品的加工包装以及运输等农业生产领域都并不关心,也很少有农户会主动关心农业生产的技术性问题。对于专业种植户而言,良种的培育繁殖、化肥施用等方面也是十分看重的,但与个体农户不同的是,专业种植大户也同样看重对农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和储运等由农业而衍生而来的副业,对于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条件,水土变化等等也都比较重视。而对于注册了的家庭农场的农户,除了对良种的培植、化肥使用等基本农业培植技术比较重视外,更关注农业专业技术的发展,如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引入、农业资源的开发、农业的防灾减灾等方面。整体上说来,不仅生产规模更大,在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家庭农场农户更具有远见。
3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的推广机制的优化
针对农户分化背景下,农户对农业技术的不同需求及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机制主要从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加大投资力度以及针对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不同的技术推广方式三方面着手。开展农业技术教育是农业技术推广必不可少的环节,农业的技术教育是农业经营者熟悉农业经营技术的根本途径。因此,政府或是民间组织应该定期举行农业经营交流活动,在普及农业技术知识的同时,各个经营农户加强农业经营心得交流,增加农业经营知识[4]。当前,尽管农业技术推广的手段不断多样化,但政府的主导力量仍然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在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机制下,政府应该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资金投入,促进更多农业生产技术走入农业经营户中,提升农业生产量,促进农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此外,在农户分化的背景下,针对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政府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对农业技术推广侧重点也应该各不相同,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5]。
4结语
推动农户分化背景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发展,对促进现代化农业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的农户,政府在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时,不仅要加大投资力度,更要因材施教,从真正意义上推广人们所需的农业技术。
作者:翁方敏 单位:广西象州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赵玉姝,高强,焦源,等.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研究述评[J].东岳论丛,2013,34(9):178-183.
[2]赵玉姝.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3]王菊英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研究[J].大科技,2015(23):156
[4]焦源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研究——基于农户分化视角[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5]焦源,赵玉姝,高强,等.国外需求导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实践[J].世界农业,2015,(2):16-20.
第七篇:农户分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摘要:
农业科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农业科学技术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其最重要的是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农业经营者的身上。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落后,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
农户分化;农业技术;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并且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发展方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如何进一步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经济持续稳定,以及农村的不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1农户分化
所谓农户分化,是指在当今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由原来的大多数农业生产者以及农业生产户逐步进行分化而来,变为纯农户、兼户、和非农户的形式。而这种分化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促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其他产业进行转移。导致了农户分化现象的产生。但由于不同农户受到的教育、专业素质、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等方面是不同的,致使在分化的过程中出现差异。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根据自己所需进行的分化,大致可以把农户分化划分为小规模农户、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与农业企业签订订单合同的农户五种形式。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现状
随着我归队农业的不断重视,大力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我国在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必要的问题。
2.1农业技术推广建设存在资金投入不足
任何机制的健全都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据调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中仅有少数是中央财政下拨,大多数靠的是由地方政府的补贴。并且农业技术推广费的支出很大,基础设施不健全,再加上农民自身收入有限,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费用相对不足。
2.2农民自身素质有限
为了建立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需要求全体农民的广泛参与,真正参与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研发环节中来,及时地将先进的技术进行吸收和利用。然而现阶段大多数农村不重视教育,导致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吸收农业科技的能力有限、对待新事物缺乏不积极,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2.3激励机制不健全
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建立,不仅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还离不开健全且完善的激励机制的保障。然而,在部分农村农业科学技术得不到重视,对于支援农村技术经济推广的科研人员缺乏奖励机制和激励机制。
3农户分化背景下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3.1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到世界竞争当中,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农业技术及其设施落后、农民素质较低等因素,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帮助我国农业技术进行更新换代,从而提高农民自身的科技水平。另外,为了更好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还应该定期邀请国外相关专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以上做法既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又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
3.2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效与农民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知识、资金、土地面积等因素密切相关。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建立要求高素质的农民。所以作为生产经营者的农民不但要会使用手机、电脑等互联网产品,熟练掌握农业技术,还要具备超前的预测能力,准确预测未来农产品供求信息。首先,对农民进行培训,提升农民科技水平,培养新型农民。另外,部分农民,受自身经营规模和自身能力的制约,在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表现出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就需要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对这部分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帮助,让他们学会应用农业技术来进行农产品的生产。
3.3构建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为了更好的构建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首先,积极构建和完善农业技术市场。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保护力度,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技术成果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合理的转让。其次,创新激励机制。大力以优惠条件吸引各方力量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中来,并对这些投入力量和参与的农民进行奖励,激发农民学习新技术和进行农业工作热情,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最后,适当的引入股份制,鼓励拥有技术的科研人员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技术入股,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帮助农村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农业经济。
4结束语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建立,从总体上来看,推广机构正在逐步健全、工作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并且一些高产高效的重大技术在农民中得到推广,其成果显著。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特色农业经济。
作者:胡四清 单位:池州市贵池区梅街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
【参考文献】
[1]赵玉姝,高强,焦源.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研究述评[J].东岳论丛,2013(34):178-183.
[2]赵玉姝,焦源,高强.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供需契合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02-107.
[3]焦源,赵玉姝,高强.农户分化状态下需求导向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5(3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