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的强化论文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技术的强化论文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业技术的强化论文10篇

第一篇

一、加强聋生学农、爱农、务农的思想教育

1.班会、晨会课渗透学农、爱农思想

了解“三农”、分享农业科学家研究故事、述说农民创业的艰辛故事。向科学家、劳动模范、农民榜样学习。培养学生劳动最光荣、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与习惯。

2.教学中灌输务农意识

在果树修剪等劳动强度大的教学时,教育学生“人的生命在于运动,劳动可以强身健体,协调手眼能力、补偿缺陷、释放潜能。”在施肥时教育学生“虽然粪肥又脏又臭,但是庄稼喜欢啊,有机肥浇的蔬菜嫩、花大色艳、果子甜啊!”在蔬菜育苗时教育学生“种植蔬菜短时间就能赚钱,产量高效益大,学会了我们可以自给自足。”

3.业余时间了解农业信息

组织学生观看农业频道的科技苑、农广天地、致富经、每日农经等相关农业节目,订阅《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中国蔬菜》《中国花卉盆景》等图文并茂的农业期刊杂志等,了解成功经验,学习农业技术,感受经济效益,培养学农兴趣。

4.结合聋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课堂中的农业知识再怎么讲解,总是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农业技术课的内容较深,系统综合性强。只有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理解了,有兴趣了,自然愿学乐学。

5.编写校本教材,简化教学内容

聋生基础差、认知水平低,中职农业教材对学生来说确实较难,不易理解,需要降低难度,简化教材。结合学校特色和聋生特点,编写农业校本教材,教材中多以图片展现,文字简单易懂。实践操作性强,操作步骤概括几小步,清晰具体,易于理解和记忆。增加专业术语注释,引用生动的俗语加深认识。农业技术教学还要结合季节和动植物生长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二、教学方法直观、生活化,理论联系实践

聋生长期的以目代耳使得视觉功能超于常人。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出示图片和实物配合讲解,增强直观感性认识,让学生真正理解农业知识。将种植与生产应用进行联系,结合生活经验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将黑板直接搬至田间,教师边示范讲解,学生边观察实践,将理论紧密联系实践。如指导学生牡丹园中认识牡丹品种,实地观察牡丹生活习性,学习牡丹栽培管理技术。在果鸡生态放养区认识桃梨的品种特性,带领学生直接观察生长发育规律,学习果树周年管理技术。在无公害蔬菜栽培区观察蔬菜生长情况,实地指导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三、开展各类活动体验种植乐趣

学生通过自我展示、亲自参与体验,劳动有收获了,感受到了美丽与艰辛,先苦后甜,最终获得成功,得到老师、学校、家长、社会的认同,渐渐树立自信。

1.技能展示与比赛,展示自我

技能展示要求各专业教师集中对学生所学项目内容进行技能实训。严格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熟练操作步骤,掌握技术要点。最后分小组或个人进行展示,由技术员和专业教师进行技能考核,评出各类种植能手,给予生活和学习用品作为奖励。这样学生真正学会了实用技能,自信地说:“老师,我学会了果树嫁接。”“老师,我学会了月季扦插,回家可以自己扦插了。”“老师,我学会了插花,以后可以开花店。”

2.参与花果菜管理过程

通过花果菜的生长过程管理,让学生感受千树万树梨花开、人面桃花相映红;欣赏牡丹的九色十型、月季的花香袭人与四季常开;观察西红柿由青转黄变红,由硬变软逐渐成熟,西瓜黄瓜挂满藤、一天一个样。通过亲自参与采摘,将绿油油的青菜、刚挖出的大白萝卜、紫心山芋、鲜艳欲滴的水蜜桃、澄黄的黄花梨装满筐,分享丰收的喜悦,品尝瓜果的新鲜甜美。组织学生将亲自扦插成活的月季、亲自管理的山芋、新鲜蔬菜水果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学生露出开心的笑容说:“老师,我妈妈喜欢月季花。”“老师,我想学种小西红柿,产量高效益好。”“老师,我喜欢吃梨,特甜。”在大龄聋生学农的职业教育道路上,我们将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发挥专业教师的特长,不断研究、深入探索,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适应市场和聋生的发展,满足聋生生存与发展、就业和创业需要,使学生能够残而有位、残而有为。

作者:李飞凤 单位: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

第二篇

一、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优缺点

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不断阶段时间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在其生产发展实践过程中,二者表现出了各自鲜明的优缺点。

1.有机农业技术的优缺点

从有机农业技术的特点来看,其对促进化石能源的节约和农业物质费用投资效益率等,益处都是很大的,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问题发生、促进生态环境保持平衡。但由于有机农业的发展需要多部门在小范围内进行配合,故在促进农业生产向社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此,有机农业技术对资金供应较为紧张、化石能源较为短缺、工业生产较为落后,但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较好、合理轮作限制性较小、农林牧的结核性较好的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优势地位是很明显的。

2.无机农业技术的优缺点

从无机农业的技术特点来看,其对于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土地的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上,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同时,还能够极大促进当地农业产业朝着社会化和专业化方向迅速发展。但同时,无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和资金物质方面的投入,并且,还会使得土壤肥力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衰退,同时带来生态环境方面的损害,造成生态失衡现象的发生。为此,无机农业技术对化石能源供给较为充足、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情况较好的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优势地位是很明显的。

二、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应把握的关键节点

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将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发展,才能在充分依托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条件下,使农业发展取得最高的经济社会效益。在这一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两个关键性节点。

1.突出有机农业技术发展的主导性地位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比较弱、底子比较薄、农村地区的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很多农民的知识文化程度仍然比较低,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知识的认识程度仍参差不齐。短时间内,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的首要任务仍然是迅速解决广大农民的温饱和增产增收问题。另外,我国气候地形条件多样复杂,在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迅速推广开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显然是不现实的。故现阶段我们在促进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机农业技术发展为主和无机农业技术发展为辅的发展方式,才能高度契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才能最大程度的使农民在发展中收益。但同时,有条件的一些农村地区,政府应大力鼓励二者实现并重视发展格局,从而加快推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及早实现。实践证明,很多落后农村地区在突出有机农业发展的主导性地位后,当地农业发展状况都呈现出向好局面,农民在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并配合无机农业技术后,普遍都倡导了甜头。据农技部门估算,如果将现今正大力推广的农作物良种普及工程落实到实处,再辅之以农肥的科学充分合理利用,当期农作物产量在短期内就可以迅速提高10%—20%;如果扎实做好农作物调整优化工程,大力推广合理轮作与因地种植,那么全国农村地区作物产量就可以提高约10%,这充分说明了突出有机农业技术主导地位的重要作用。虽然无机农业技术的发展前景益处多多,但推广使用这一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工业行业也需要在优化自身工序、保证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等的条件下,为其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能源行业也需要为其发展提供重点倾斜,很显然,这些问题短时间都没有办法克服。并且,广大农业地区,特别是一些交通异常闭塞、环境异常艰苦的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壤有机质含量骤减,而这都需要采取有机农业技术实现对土壤、生态、水土等的回补。为此,各级地方农业技术发展管理部门必须本着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发展态度,在着力做好有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适时采取必要的针对性的无机农业技术,这才是最为契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国情的必由之路。

2.把握好二者间的协调性发展

从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的角度考量,在未来,实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并重式发展,保持二者间发展的持续可协调,仍然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最高目标。一是为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强劲动力归根结底,农业产业实现增产增收仍然离不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等投入。如果没有这些资源的持续性投入,仅仅依靠农业行业本身的发展潜力、资源,仅仅凭借农业自身的循环转化作用,是很难实现很好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的。特别是随着现代农技科技的普及,农业生产也大步向着商业化发展方向迈进。故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农产品,注定会持续不间断的被抽离出农业,如果再不予以“输血”,其发展前景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要想保持农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后续活力,就必须依托无机农业技术的优势,持续不间断的为其补充各种物理和能量等方面的损失,从而夯实农业发展的“内功”,才能确保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二是确保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率的显著提升必须看到,有机农业技术的主要动力仍然还是人与牲畜。如果过多依靠这种发展模式而不加改变,大量农民就无法从中解脱出来,靠天吃饭的局面就不能迅速得以改观,同时,还会因饲养大量役畜而耗费了很好饲料。以上问题的存在,都会极大抑制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率的显著提升,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型升级。而破除这一困局的有效手段就是实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的协调性发展。三是要对无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倾斜在促进无机农业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担当起首要责任,除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足额财政资金支持之外,还要在政策制定、税收倾斜、人才培养、设施建设、技术推广等多方面有所作为,要将其纳入到国家农业远期发展规划目标的重中之重加以界定,使无机农业技术的发展吃下“定心丸”。同时,工业界也要对其发展持支持肯定态度,在创新自身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要为无机农业技术的普及提供各种物美价廉、污染较少的现代化农用生产资料,才能使广大农业用得起、用得好,才能使无机农业技术更为被农村地区所接受使用。

三、结语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技术是较为落后的、发展底蕴也是非常脆弱的、各地区的发展情况同样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在实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结合式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发展脚步、发展状况也必将无法是整齐划一的。经济发展较早的沿海开放地区,可能在短期内就可以实现发展目标;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和内陆地区等,很长时间都不能实现发展方向转型,也是不稀奇的。为此,我们必须为促进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的结合式发展,不断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才能尽早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目标。

作者:叶美强 魏梅枚 邹岳威 崔红巧 王秀梅 单位:广东省龙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龙川县丰稔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第三篇

1、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主要内容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就是采用秸秆还田、深耕、镇压、播种等机械作业方式,加深土壤耕作层和培肥土壤肥力,达到增强土壤蓄水、保墒、保温、抗旱的功能,提高旱地作物产量的一种旱地耕作技术。原平市是以先玉335、晋单78号、大民420玉米为主要旱地优良品种;以粉碎还田、深耕(整秆还田)、镇压、播种等为主要机械作业方式;以大中型拖拉机配带1JQ-180还田机、滚筒式镇压器、V型镇压器、1LF-335、435型高柱犁及小四轮配带的2BJS-4型播种机、2BF-4型施肥机等为主要作业机具。此项技术适用与原平市自然条件相当的北方平川、丘陵区可进行大中型机械作业的旱地和半干旱地高秆作物(玉米、高粱)种植区。

2、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农艺要求

(1)种籽要求:种植作物的种籽,必须是包衣、抗旱、抗倒伏、抗衰老良种,种籽发芽率高,色泽光亮,子粒饱满,颗粒均匀。原平市旱作区一般种植品种,玉米为先玉335、晋单78号、高粱为晋杂7、11号等抗旱、抗倒伏产量高的品种。

(2)种植密度要求: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原平市旱作区的玉米种植密度一般为4400/亩左右。过去由于地力差、耕作层浅,种植密度一般为2000株左右,而现在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后,地力大大增强,有机质、含水量及土地温度大大提高,部分区域种植密度达到5000左右,因此,根据土壤含水量及养分合理密植,有利于高产及光合作用及养分、水分的利用。

(3)作业时间要求:1月20日~1月30日为冬压期;2月25日~3月5日为春压期;4月20日~5月10日为玉米、高粱播种期;10月1日~10月30日为秋耕还田期。

3、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机具选型

(1)主机的选择:根据我市农村中普遍应用的各种动力机械,笔者认为选择牵引马力大、附着力强、各种操作性能好的主机作为配带各种机具的主要动力。其主机为:沭河1004、904、东方红854轮式拖拉机和25-30马力的小四轮拖拉机。

(2)秸秆还田机的选择:秸秆还田机要选择打切秸秆破碎率高、故障小、操作简便、利于田间作业的机型。原平市引进石家庄中州IJQ-180、165型还田机,通过试验,该机故障少、操作简便、作业灵活,切碎秸秆有效长度为15cm,切碎率高,作业效率高,经济性好而确立为推广机型。

(3)耕作机械的选择:耕作机械要选择耕翻深度大、翻垡性能好、粉碎秸秆通过性强、便于田间作业、利于运输行走的耕翻犁。过去使用的犁为1LY-530牵引式五铧犁,在引进粉碎秸秆还田技术的同时,发现牵引式五铧犁的不适应性,一是地块不适应;二是粉碎秸秆产生壅堵现象而不适应。随后又从保定农机厂购回1LF-335、435高柱犁加以试验,并试验成功,从而确定了1LF-435、335高柱犁为还田耕翻机具。

(4)镇压机械选择:要选择破土性能好,压实力强而平坦,可进行重量调整,便于镇压作业和运输行走的镇压机械。原平市一直使用V型镇压器。实施旱作农业后,设计、制作了滚筒式可调整重量的镇压器,使用效果良好。

(5)播种机选择:要选择滑刀式或园盘式开沟器的播种机,播种均匀一致,适应性强,具有豁干种湿,不翻出地下秸秆,土块不堵不卡的机具。1986年引进新绛机械厂生产的2BJS-4型播种机,该机具有豁干种湿、不乱土层、不翻土中秸秆、省工、省时、省籽等优点,株、行距可调,非常适合原平市发民的需要,目前,该机在我市是一种主要的播种机械。2BP-2A型铺膜、打孔播种机是原平市近年来引进内蒙古农牧学院的机型,该机是适合在原平市的旱作区进行铺膜播种作业的一种好的播种机具。

4、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作业规范

(1)作业流程: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作业流程分别是:①粉碎还田作业流程:摘穗→粉碎还田→深耕→镇压→播种(施肥)。②整秆还田作业流程:摘穗→整秆直接耕翻还田→机械镇压→机播(施肥)。

(2)作业标准:①还田、深耕标准:在作物成熟趁秸秆青绿时,摘穗并使用秸秆保持站立状态,及时用180型还田机和1LF-4型高柱犁进行粉碎还田和机械深耕翻,还田秸秆有效长度小于15cm,留茬高度5cm,耕深为25cm以上。整秆还田就是利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带高柱犁对站立秸秆进行直接深翻,从而将秸秆翻埋入土实现整秆还田,整秆还田耕深必须在25cm以上。秸秆覆盖率不小80%,覆土深度不小于16cm。②耙耱镇压标准:秋深耕后进行耙耱保墒。原平市在每年的“三九”天进行冬压地,利用滚筒式镇压器加足重量,压实施土地,合墒防风,利于秸秆的腐蚀。春季清明前顶凌再压,压碎土块,保墒提墒,不使土壤内原水分蒸发。播前再压(或耙耱)整地提墒。③机械播种、施肥、铺膜标准:用2BJD-4型进行机械精量播种,要求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并对土壤进行防治病虫害的处理。播种量为每亩1~1.5kg,播种深度为5cm左右。用2BF-4型施肥机进行化肥种肥深施,深施深度在6厘米以上。二者要联合一体同时进行播种施肥作业。也可用2BP-2型施肥、铺膜、打孔、播种、覆土为一体的播种机进行铺膜播种。标准即质量要求,只有提高作业质量,按期实施作业才会充分体现出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先进性。

作者:郝高飞 白高萍 单位:原平市农业机械推广站

第四篇

一、建立健全的推广体系

依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民间技术服务组织,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农业推广体系,从而保证能将农业新技术及时地引进、示范、推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但要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除政府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外,还要抓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

二、建立完善的专业技术队伍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制度、落实农业技术推广责任,提高推广技术和致富信息的来源渠道、服务能力、技术宣传等,营造一个热衷于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同时本着自愿合作、平等的原则,发展由农民群众自愿组织的民间科技服务团体组织,它是最能直接代表群众的切身利益,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点

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种植大户应运而生,他们也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也是农业技术推广最具活力的突破口,他们承包大面积土地耕种,如果利用先进农业技术,得到好的收益,在农村会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既富裕了自己,也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因此在全镇范围内每个村有目的地选择3—5户(或更多)种植大户担任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员,作为农业技术推广试点户,利用他们的资金、场地优势,用项目推广资金进行适当补助和指导,并由县乡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指导。这样以点带片,进行示范面对面、效果看得见式的推广,使推广项目技术很快传到群众手中,用于大面积生产。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把“号召农民干”变为“干给农民看”创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就是要给农民树一个样板,通过示范园区中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自己干,让农民亲眼目睹示范种植效果.吸引农民照着学、跟着做,使高新技术尽快尽可能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这种示范式推广模式很受农民的欢迎。

四、搞好农业技术宣传工作

在农业技术推广三要素中,农民即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在部分农村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科技意识淡薄、思想比较保守、接受新生事物慢、种植观念陈旧、担不起经济风险,这就要求搞农业推广工作的人员,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标语、建立QQ群,培训会等多种形势的宣传方式,加强对农业新技术的宣传,让农民认识农业技术、了解农业技术、关心农业技术、支持农业技术、使农业技术在农民心中生根发芽,再对农民因势利导,用科技知识武装农业。改变他们的小农经济思想,提高他们参与农业技术的自觉性、主动性;在农闲季节,多举办一些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业新技术培训班,农忙季节农业技术人员走上田间地头,实地开展技术培训,让农民亲身感受先进农业技术的巨大作用。

五、搞好农业技术信息服务、提高新技术传播速度

现在是信息时代,农业技术推广也离不开信息支撑,如何更快、更好、更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及时为民间合作社、协会等团体和种植大户提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市场需求、产品购销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信息内容,服务好农民、引导农业技术推广全面发展,并应组织编写农业技术手册,提供给农民,并设立本地农业技术服务联系电话,定期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信息,通过多渠道丰富信息来源,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通过信息服务,拓宽推广视野,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运用农业新技术。推广人员要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二十一世纪是知识时代,需要大批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复合型、适用型、创造型人才,农业新技术能否顺利地普及推广与是否拥有相应的技术人才密切相关。现代化的技术,必须是掌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来推广,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必须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相结合,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

六、结语

总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实际推广时能讲解、能指导、会排难,会现场示范,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更新新知识、新技术,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更上一层楼,促进农村经济高速发展。

作者:陈春霞 单位:黑龙江省庆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第五篇

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可行性

商城县农业生产以优质粮油、畜禽、蔬菜、水产品、茶叶、蜂蜜、中药材等为主,全县已有40万亩土地用于规模经营,拥有各类种养大户、流通经营大户近6000人,已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0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32家、县级示范社34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家庭农场26家。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基本上都是各产业的代表,他们既有规模的办公场所、生产基地、机械设备,还拥有大量的实用技术人才,软硬件水平都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可以承担起农民技术推广服务的重任。商城县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它可以实现上联县、乡农业推广单位,下联组织成员,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在农业新品种推广、技术集成、机械使用等方面起着示范带动作用,弥补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断层”问题,成为农业科技入户的有效载体。

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几种形式

1.通过农业部门技术人员指导农业生产参与技术推广

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指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进而将先进技术扩散至全县,是现阶段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主要形式。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基本上和农业部门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关系,县农业科技人员对其生产经营给予指导、建议并提供技术支持,有的生产经营主体从成立到壮大都伴随有农业科技指导人员的辛勤汗水。另一方面,科技人员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的生产操作平台,可以不断开发、引进农业新技术,推动全县农业技术实现跨越发展。

2.通过直接从事农民科教培训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直接参与农民科教培训工作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作为学员实训基地。商城县农广校每年都会根据开展的农民科教培训工作,选择一批综合条件优良的生产基地供学员实践,生产基地为学员提供教学设备并指导学员实践活动,农广校按照签订的协议给予生产基地一定的培训经费。二是被选拔为农业科教培训基地,直接承担学员培训任务。

3.通过实施农业项目来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实施农业项目是目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另一重要方式,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可以有力提升生产经营者的技术水平。例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示范县建设、粮油高产创建,这两个农业项目已在商城建设多年,项目涉及乡镇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家庭农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有力地提升了全县农业科技综合水平。在当前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央逐步加大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扶持之际,农业部门的项目建设正加快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倾斜,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整体水平基本上代表了这个县的农业科技水平。

4.通过开展有偿技术服务促进农业技术推广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专业服务公司等生产经营主体利用人才、机械等资源优势为普通农户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可以让农业科技的提升惠及到商城县山区广大农业生产农户,尤其是在当前农村越来越空心化、老龄化,普通农户通过购买社会化、专业化的农技服务,农村“3860”部队种好田也不会只是梦想。商城县有国家级示范社高科农机农艺公司,该公司建有大型的育秧工厂,组建有专业的农机服务队伍,为全县农户提供育秧、机械作业社会化服务。

5.通过出售生产资料来推动农业科技推广

现阶段,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示范下,农民的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等生产资料逐渐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渠道来购买,有些产供销一体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了能收购到品质好的农产品,都选择将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提供给农民,并传授农民适用的生产技术,这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推广。

作者:张积彬 吴燕 单位:商城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第六篇

一、采用高新农业技术

在养殖水产品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有关水产品培植的一些机械设备,不仅要掌握好水产品对水酸碱度的适应能力和最适生长温度,还要适时适度的保证良好的水质环境,积极采取消毒和换水工作。定期检测苗种的适应性,了解并反馈苗种的生长密度和健康情况,合理进行科学施药,从根本上利用疫苗来提升水产品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提升水产品的成活率。要增强水产品的机体免疫能力可以使用适量的微生态药剂,还可以有效防止有害藻类及病菌的生长繁殖。

二、推广农业机械的使用

农业机械是指在农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生产过程中,对畜牧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处理加工而使用的机械。畜牧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农田建设机械等机械都是主要的农业机械。其中畜牧机械主要用于家禽养殖场中对鸡舍的温度控制方面,农产品加工机械主要用于对收获的农产品进行原材料的加工方面,农田建设机械主要用于挖掘水井和平整土地方面。经过组织训练、演示,大力宣扬农业机械的实用性、便捷性、科技性,并对人们产生的疑难进行解答和指导,向人们灌输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农业机械渗透于农业生产的每个步骤之中,以达到新农村的生产和建设标准为目标。

三、农业机械与农田保护技术的使用

3.1农业机械与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

如今,在面对水资源贫乏紧缺的严峻环境下,要学会利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来节约有限的水资源。例如,农田排灌机既可向农田内供给水分,又可排除农田内多余的水分。在农作物灌溉中,最常用的两种灌溉方式是喷灌和滴灌,根据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以压力为动力源,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给予充足的水分,不仅节省了用水量,还满足了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在灌溉期间同时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的治理和防护工作、合理施肥等,既省时省力又优化了生产的质量。

3.2农业机械与农产品的加工技术的使用

某些农产品需要在刚收获时对其进行加工才可使用,因此农产品加工机械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玉米剥皮机和玉米脱粒机是在玉米刚收获时对玉米进行加工,这样才能获得优良的玉米产品;为预防谷物发潮发霉,可使用谷物干燥设备,对谷物没有污染和伤害性;经过茶叶初制和精制设备进行加工的茶叶,加强了茶叶质量的同时还节省了农民的体力和时间。

3.3农业机械与农田保护技术的使用

这些年来,因为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及过量的施用化学农药,而造成农田产量值每况愈下、土壤肥力流失等严峻状况。如果对农田施用秸秆还田的策略,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还增加了土壤的肥力,所以这项措施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秸秆还田机使针对这一措施创建出来的农业机械,它可以粉碎秸秆,通过抛撒和翻土进行使用,秸秆可以进入土壤之后,进行腐化作用融为土壤基肥,从而达到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这项新型农机化技术比传统方法更为便捷易操作。

四、完善推广农机化技术工作模式

一个合格的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不仅要创建试验性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引领农民群体活动,做好他们对农业知识结合农业机械的教育工作,提升他们的农机化思想意识,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传统理念及心态;而且采用举办现场演示会、开展技术培训班等方法,加深农民对新机械、新技术的运用和认知记忆,引领他们在实践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熟练运用农机化技术。

五、营造推广良好的农机化技术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要强烈认识到机械化农业技术在农业产生中产生的重要作用,深刻加强推广农机化技术的领导作用。一方面着重贯彻机械化农业技术的指导思想,建立服务发展新农村的创新理念,各级领导要监督自身的工作职责,利用技术推广这项工作提升宣传影响,从而赢取农民的支持和信任;另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改革运行机制,自我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提升自我发展的机能,开展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为发展优秀的农机化事业而服务。

六、结语

如今,农业机械在比较发达的国家中,都向着高速化、自动化、高效率的目标发展,同时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的结合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业发展、提升了农民收入。推广使用农业技术,不仅提升了农业作业速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还有利于节省农业资源、实现农业产品高产高收、维持生态的稳定性。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明确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价值点,紧密结合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的运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化农业技术。

作者:孟祥凯 单位:河南省鲁山县瓦屋乡人民政府

第七篇

1、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的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少,淡水资源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从而决定了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路线,要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其次,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我国的农产品和制成品得到国外绿色认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最后,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概况

2.1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特征

一是通过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实现资源合理开发、环境保护、生态调节与循环作用;二是采用节能、节水的保护性技术措施,提高生态效益,增强生产创收;三是在方法上,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工程技术、人力资源开发与体制保障相互配合,合理组织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2.2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主要内容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发展生态技术,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取其精华构成具有系统综合性特征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我国生态农业技术包括:生物共生互惠及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农业资源保护与农业生产自净增值技术;水土流失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开发等技术;物质与能量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立体种植与庭院相结合的综合利用开发技术;资源多层分级与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开发的生态工程技术;农村能源互补型综合建设;能源副产品循环再利用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技术。2.3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原则尽管生态农业模式多种多样,结构有繁有简,但是均遵守以下各项基本原则:地域性、层次性、战略性、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整体与协调性等,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产品数量稳定增长,产品高质量,经济上高效益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3、生态农业的技术

3.1生态农业接口技术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是指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连接技术。它主要包含:饲料接口技术、贮藏工程技术、肥料接口技术和加工工程技术。

3.2庭院生态农业技术

庭院生态农业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产物,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农村充分利用庭院的设施、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从事适宜的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该技术包括庭院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这样可以改善小范围内的人类生活环境,如净化空气、美化生活、陶冶情操、防止噪声等功能。

3.3高效立体种养技术

高效立体农业是相对于单一种植或养殖的平面农业而言的,是指在单位面积上,一定的区域或不同海拔高度内,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充分利用温、光、水、气、土等条件和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投入,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其特征是能实现生物种群间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生物间的相生相克作用;实现农田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生物产品的多层次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保持土壤肥力的永久使用。

3.4农业水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供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节水农业是以提高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为目标,以各种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为手段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本质是提高应用于农业的单方水的经济产出效益,包含工程节水技术、化学节水和管理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等多种节水技术。

3.5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农村资源短缺,利用水平低下,阻碍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应节约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尽最大地可能开发和利用的洁净能源替代含碳量高的矿物燃料,这是我国能源建设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有关部门目前高度重视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因地适宜地积极发展秸秆气化、风能和太阳能的清洁能源,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

4、结语

生态农业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但仍存在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整理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找出我国生态农业实践中出现的技术类型,总结成功的经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立,使生态农业产业化走向好的发展道路。

作者:李世楠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第八篇

1、农业技术创新特征

1.1周期长

农业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具有较长周期。农业技术创新,比如植物新品种选育,既需要一定时间来实现筛选,新品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自然环境,因此农业技术创新具有周期长的特征。

1.2非理论性

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常通过电脑进行虚拟技术方案实施,比如进行植物新品种种植后产量等数据的搜集。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新的技术或品种在电脑模拟中表现出的优秀能力可能在实际种植中因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降低。所以,农业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非理论性。

1.3必须具备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一项新的农业技术能够生存下来所必须具备的特性之一,也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与基本要求。农业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表现在:资源利用可持续性,农业技术创新须以生产力提高、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肥力提高为基础,力求实现技术创新对环境无污染,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创新理念,农业科技创新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成果投入使用后应达到无公害、对食用者身体无影响等要求。只有符合以上特征才能被视为合格的农业技术创新。

2、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我国农业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缺少强力的科技技术支撑,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也相对较弱,即便有了好的创意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来实现。早在20世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总值和劳动生产就提高了1倍左右,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总值也只是增长了一倍而已,这其中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2.2单产水平低

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够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少之又少,且分布较为分散,土地单产能力较低。土地单产水平低的不仅体现在农作物种植上,经济作物上也表现明显。

3、总结

通过农业科技创新特征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生产较发达国家还相对落后,只有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才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

作者:李菲 单位:平泉杨树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第九篇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待遇差

农业技术人员整体待遇较差,特别是在基层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工资,而在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的经费是紧缺的;而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对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都无法保障,更不用提到在技术推广过程中的经费。这就导致越来越少的专业人员愿意去参加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技术推广的队伍质量越来越低,具体工作人员各项能力越来越差,最后造成农业技术推广整个队伍都失去了意义。

1.2 农业技术推广的企业发展缓慢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企业数量比较少,目前拥有的企业一般都是小规模的,并且农业企业一般在经营和管理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几乎起不到带动的作用。有一些小的企业自身能力有限,不能提供科技服务,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更是无能为力。此外,农业生产的周期比较长,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风险大,企业在发展中可能会维护自己的利益把损失嫁祸给农户,从而失信于农户。

1.3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从事农业科研的专业人员一般都不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这就存在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科研与生产实际脱节,真正适用于农业生产的技术太少。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科研部门忽视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多数的科研成果都成为评职称的工具。目前科研工作人员和推广人员之间没有很好地沟通,科研人员无法及时的了解生产中急需的技术,这导致科研与生产实际相背离,那么研究出的科研成果也就失去了推广的价值。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紧缺,推广经费更加紧张,很多有潜力的科研成果还在开发中,无法及时用于农业生产,这也间接的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2、促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研究

2.1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目前,一些基础性的、公益性的农业技术他们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这样关键技术的推广必须由国家来承担。主要包括动植物的检疫、疫病的防控,还有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解决农民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难题等等。而一些科技含量高、市场价格高的水果、蔬菜还有一些其他的农产品,可以交给市场来安排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让有实力的企业购买技术成果,聘用专业人员就农民进行培训,采用统一的技术教程,把这项农业技术推广给农民,这样企业和农民都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2.2 引导企业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投资、企业的投资还有农民的投资。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大部分靠政府的投资,但是政府支出往往需要经过审批的众多环节,具体施行起来比较麻烦,所以依靠政府的投资来推广农业技术不适合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得出,我国现在需要引导企业对农业技术的推广进行投资,主要包括民营资本、工商业资本还有外资资本。当然,政府应该给与企业优惠政策,要向企业提供实际生产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引导各种企业进入农业技术推广的领域。

2.3 对农业技术推广实行扶持政策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公益型,二是公益和市场结合型,三是市场型。对于公益型的农业技术推广,要提高对资金的利用率,要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这样可以促进所推广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公益型和市场结合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要通过了解农民在生产中的需要,及时向农民提供有用的科技服务。对于市场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府只有不断扶持各种农业技术推广的手段,农业技术的推广才能更加积极。

2.4 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发达国家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选拔都有统一的制度,那些通过考试的人员会颁发农业技术推广职业资格证书。我国可以参照国外这种方式选拔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各个级别的农业技术推广单位都要设定专业人才的聘用,对学历的标准一般定在大专以上。对于聘用的人才要使用竞争和激励机制,扭转以前技术推广人员不积极工作,职权和岗位混乱的局面,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建立工作评价机制,主要是农民对专门技术人员的评价,对于获得良好评价的工作人员要开表彰大会,充分调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5 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投资

只有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充足的经费,推广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公益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国家拨款,财政投资在经费总数中应该占到95%左右,这样才能保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具有必备的设施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推广队伍才会稳定发展。在增加总体经费的时候要加大对业务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在宣传培训和试验示范方面。

3、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形势不容乐观,尚且存在存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设施落后,经费不到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待遇差;农业技术推广的企业发展缓慢;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通过分析思考,笔者建议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引导企业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对农业技术推广实行扶持政策;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投资。一句话,只有通过与时俱进的改革,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才会越来越广泛。

作者:马慧敏 韩伟伟 任庆亚 单位: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第十篇

1、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强化路径

1.1重视并做好农技推广人才培养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人才属于不可或缺的主动性因素,换而言之,转化成效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类人才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构建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过程中,应重视并做好农技推广人才培养工作,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打造一支优秀的职业化农技推广队伍。为实现上述目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充分发挥农业教育优势,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农技推广人才;严格落实农技人员准入制度,进一步明确农技推广人员的准入资格;提供有利条件,鼓励并引导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投身到下乡支农工作中去;建立农技推广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并予以不断完善;建立农技推广人才考评机制,并予以不断完善。

1.2加强农技推广机构硬件建设

无论是农业技术推广,还是动物疫病防控,又或者是农产品质量监管,上述工作的正常开展均需要依靠以信息传播为代表的一系列先进手段的运用,所以,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农技推广机构硬件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相关设施条件建设。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保证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保证建设用地的及时、有效划拨,从而为农技推广机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包括办公场所以及推广设施等。建立健全村级服务站点。以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为纽带,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农技员以及科技示范户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有步骤、有目的地建立健全村级农技推广服务站点,从而推动农技推广工作向着基层不断延伸和落实。积极引入和应用现代化技术,如建立健全基于3G的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网络平台,让农技推广人员以该平台为基地和工具高效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将相关信息及时而高效地传达给每一位农户,转变传统的“一张嘴,两条腿”模式,采用更为高效的“信息化专家”这一现代化农技推广模式。

1.3做好农技推广的试点工作

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对那些增产潜力巨大、经济效益良好、适宜推广的农技项目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有目的、有规划地扶植一批具有示范意义和价值的农技项目,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先进农技推广企业提供更为优厚的政策条件,投入更大的扶持力度,鼓励那些原本属于公益性质的农技推广机构不断朝着科技推广型的农业企业迈进。通过农技推广试点工作的有效落实,让农民有了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方向,从而教育和促进农民转变传统低效经营方式,使其采用现代化高效经营方式,从而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

2、结束语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重视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了。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迎来了新的局面,遇到了新的挑战,若想将该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则需要完善推广体系,重视并做好农技推广人才培养,加强农技推广机构硬件建设,做好农技推广的试点工作等。

作者:裴玲美 单位:东港区石臼农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