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共6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共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共6篇)

(一)

一、世界优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特点

1、推广主体的多元化

以日本和荷兰为代表的国家采用政府专职部门主导推广的工作方式。由政府农业部门着手建设农业推广体系,根据明确的上下级来分工,体系建设已经较为完善。农业科研单位帮助推广工作的具体实施。以韩国为代表的国家采用的科研单位来主导推广的工作方式,将推广的工作职责赋予科研单位,有利于一体化工作的推进,省去了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时间,更加简便。

2、推广形式多样化

第一,推广员主导的方式。将推广工作具体到基层的推广员身上。农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向推广机构反应推广员的工作情况好坏,农民的意见对于推广员的工作成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推广员在工作时不会有丝毫懈怠。第二,农民参与式。将农民主动吸引进入到农业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中来,推广人员和农民共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将农业技术较好地传递到农民手中,保证了推广工作的效率。第三,培训结合访问。先由推广人员向专家学习先进的科技,再由推广员向农民服务,这一方式已经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开来。

二、建设离石区农业技术推体系的建议

离石区为了推动农业技术的推广,已经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从现实效果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推广体系呈现出“一元化”,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农业推广需要。我们必须要结合离石区的现实情况,将“多元化”概念灌输到推广体系建设工作中去。

1.将农业科研单位确立为主体

农业科研单位中有着众多的科研人才和大量的先进农业技术,有着软件方面的独特优势,我们要充分借鉴世界上先进的经验进行实践探索。首先,农业科研单位是创新的开端,离石区要以优厚的条件吸引大量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单位,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农村地区进行广泛的讲座和宣传,必然会对当地的农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农业科研单位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根据调查显示,离石区的农业推广体系在政府主导下,由农业科研单位积极负责具体工作,并号召农业企业和农业组织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为多元化的推广体系建设筹措多方力量。离石区政府应该从制度上给予农业推广机构相应的保障,并供应充足的资金供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农业科研单位积极深入到农民家中和田间为农民朋友热心讲解新兴农业科技,并全程指导农业科技具体生产。寻求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大型农目并积极引入,以大型项目的实践带动农业科技在本地快速贯彻。

2.重视农业组织的作用

农业组织广义上包括农业企业和农业产业以及经济组织等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它们是与农业生产和农民朋友们关系最亲近的组织,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用。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组织资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将变得更加容易。目前,这些组织并没有统一工作的协调结构,它们的工作更多地显示出各自为战的特点,因而容易出现片面性和随意性的缺陷,其工作效用并没有得到最大发挥。离石区政府应该充分扶植农业组织发展,鼓励农业组织与农业科研单位强强联合,为科研单位的技术推广做好辅助工作。具体来说,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秩序,督促其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基础上讲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推广上。其次,提供相关的法律保护,确立农业组织工作的合法性,尽快出台保障农业组织快速发展壮大的章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及时转变,以农业科研单位为工作主导,结合农业组织的辅助作用,保障现代化农业生产更快在离石区开展起来,为离石区的粮食安全与农业经济贡献坚实的力量。

作者:任文斌 单位: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畜牧兽医局

(二)

一、模式选择的原则

1.以农民为导向

在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是农业技术潜在的巨大客户,农民对技术的选择,对农业技术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单位不能够满足农民的购买要求,那么农业技术体系就很难能推广下去,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创建以农民为导向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将利益作为桥梁,促使相关部门依据农民对相应技术的需要,进行农业技术的研制和引用。

2.针对性质

很长时间内,农业技术推广目标不明确,不具备针对性质。农民经济水平不高,农业技术能力也不高,素质参差不齐,接收教育水平不高,拥有的土地也不同。因此,农民农业技术选择上是不一样的。在推广过程中,根据农民的不同情况,实施针对性的选择、推广。3.主体多元化创建主体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发展的趋势。政府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过不是全权参与,而是呼吁社会人参与进来,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创造一些机会等,进而促进农业技术发展。2建立模式的思路组成的主体,包含教育、科研部门,参与的企业、农民,其中以政府推广部门为主导,参与的主体多元化,共同推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相分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提供公益性的服务,涉及农民的一些非政府组织,同样可以提供公益性推广服务。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不再包含经营性职能,经营性职能则按照市场化运作。或在社会上创建监督的组织,接收社会人士的举报、投诉,对得到的消息进行核实、调查、处理,这是对于公益性质的服务而言。经营性服务,因为是根据市场的机制进行调控,所以不同于公益性服务的监督方式。

二、创建相应的机制

1、分工明确、协调合作

在主体多元化模式里,各个主体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互相协调合作。各个主体的相互配合对这个模式的推广起到极大的作用。所以,需要创建有效的工作机制。第一,将各个主体进行明确的分工,主要在公益性技术上和经营性技术上得到体现。第二,根据技术的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公益性质的技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推广,而经营性制的技术,则需要投放到市场上。最后,在各个主体协调合作的同时,政府依据行政力量,进行有效地协调与管理。

2、风险贴补

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企业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同时,农民也会面临一定的风险。风险与收益同时存在。政府需要建立风险预防机制,在面临风险时,让农民尽量减少损失,将农民的风险转移出去。政府部门可以倡导保险形式,或者信贷形式。前者是将损失作为支出去的经费,后者是采用低利息的贷款形式。

3、实行激励机制

相较于之前,政府相关部门间接实施有偿服务,进行经济性经营。当前,公益性服务已脱离经营性服务,针对从事公益性质的员工来说,无疑会降低其积极性。所以,必须实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不但要有物质上的奖励,而且也要有精神上的激励。

三、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农业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对于我国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依据我国当前的形势,农业技术推广面临很多问题。在农业技术推广上,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还有资金的投入,农民的参与,政府的推动等等。相较于我国农业的传统模式,发达国家已经实行现代农业模式,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上的应用,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作者:郑鸿远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王尹乡人民政府

(三)

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义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动力,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有健全的农业技术发展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构。我国是一个实行科教兴国的国家,农业技术只有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前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理念不够重视农业主体——农民,其管理体质和运行机制都适应不了当下的社会经济体质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不够紧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必须把农业发展强大作为国家坚实的后盾。

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

政府扶持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得,但是遇到的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推广办法、推广组织形式等与时代步伐不一致,需要做出相应改变,下面主要在这3方面的优化做出探讨。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改革探索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从推广体系体质下手。农业技术使用承包制,让经营性技术推广与公益性技术推广相分离,从而农业技术从无偿变为无偿与有偿相结合。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质改革,完善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

2、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培养科技特派员是地方农业部门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非常实用的创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所谓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政府或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根据乡村农业发展科技要求,进行人才筛选,选拨出的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到乡村里参与农业发展,科技特派员作为一种最直接的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桥梁。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分赴全省各地,分片开展科技培训与技术服务已经很多年了。这种做法既调动了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还促进了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3、推广组织形式优化探索

在早些年,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形式主要以农业科技园的形式出现,但是农业科技的名称各不相同,有的地方叫现代农业科技园,有的地方叫现代农业实验区,到目前为止,它们的数量在我国是庞大的。农业科技园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把分散的农业技术规模化,由零到整,对农业科技更好的管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形式的优化依赖与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因此要想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就要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科技园只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之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科研教学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机衔接,实行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很多形式。

三、结语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经验,总结我国为推广创新农业技术体系所要做的准备如下:强化政府推广农技创新的公益性,改善推广体制,优化推广方法以及推广组织等,加快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

作者:张玉乐 张洁 李丽霞 单位: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四)

一、当前我国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缺陷

1、推广队伍的机构及方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当前我国县乡级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中存在诸多专业结构不合理,且非专业技术人员较多,所具备的知识也相对老化,号召力不足,工作落实难,无法满足农业技术推广的技术需求。

2、推广服务功能与市场经济发展脱节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但我国多数县乡仍采用传统的推广方式,农民无法及时从中获取信息,做出准确的决策,无法及时向农民传授安全技术,降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出口、流通受阻,影响农业外向的扩张速度。

3、资金投入量与设施建设水平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资金是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的基础及重要后备力量,受到资金不足的影响,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仍采用传统设施,多是七十年代购买,由于资金的影响,配套设施不足,同时老化严重,无法满足服务需求,所以,无法满足县乡级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制约经济水平的提高。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我国县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作用被削弱,无法得到发挥,这就要求必须要击打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二、我国县乡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方法

与我国相比,国外的县乡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较快,我国要调整发展步伐,吸收国外先进经验,转变当前的推广理念,明确职能定位,理顺财政关系,创新管理体制,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的扶持等方式,动员多方力量,合理配置资金,为我国农业就技术推广提供高效且高产、生产且安全的支撑。

1、结构设置创新,理顺管理体制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中机构设置不合理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上下贯通、网络健全,发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功能,创新设置,打破传统的单一格局,整合资源,优化人员配置,建立现代化且合理的网络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2、管理体制的创新,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建立并完善我国当前的人事管理机制,更新用人制度,取消终身制,建立岗位责任制目标,以岗定人。同时要建立并完善考核机制,根据工作的特征进行职能分层次,全面考核评价。最后,要创新分配机制,打破平均分配模式,采取与绩效挂钩的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3、推广理念的创新,增强服务意识

唯有观念创新,方式才能得到创新,这就要求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创新服务理念,以技术作为主要的形式,转变观念,强化推广机构的职责,以提供农民综合素质为己任。同时,要创新服务方式,发挥农业推广机构的信息、技术与行业优势,增加培训力度,促进农民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另外,改善当前的服务方式,加快现代化手段的方式,尤其是网络与媒体技术的运用。最后是拓宽服务领域,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当前形势下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服务能力,延伸服务链条,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结语:综上所述,我国县乡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诸多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必须要引起重视,不断创新,改善我国县乡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不足,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农民提供切实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农业技术的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作者:徐艳 单位:黑龙江省勃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五)

一、推广方法之培训主导型

这种方法是指充分发展师资力量和教学技术设备,根据该地区的发展及生产现状和特殊情况进行技术人员的培训,这类培训主要是关于农业产业方面的。一般的培训方法将采用集中训练,现场指导以及网络指导等方式进行。培训的资金来自于政府的专项资金和企业的培训资金。这样的模式可以使农民、相关领导、示范人员和企业家在自己的视野和观念上都能有所提升,在短时间内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了解国家发展的重点和热点,正确面对在发展中出现的技术类问题。

二、推广方法之培育农协型

这种方法主旨是指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进行培植,让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升弄明的市场思维,为农村培养该素质的技术人才,经过农协的指导与技术人员的帮助,加大其影响力,让农民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市场的需要和投资的风险,同时将科学的农业知识进行普及。他们的资金主要由相关会员和捐款提供。

三、推广方法之项目带动型

项目带动型的推广方法主要是指将相关农业专家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的农业产业推动剂发展综合在一起共同来考虑,把该农业企业发展项目作为主要的运载体,开放展开新的技术创新,将农业技术的示范工作和农业技术的拓展工作经行深化推广,用当地政府提供的支持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相关产业企业的开发严谨资金作为这个项目带动的主要经济支柱。推广方法之项目带动性的主要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农业专家和专项农业项目以及相关农业企业,另一种则是农业技术专家和他们的研发项目与相关农产种植户。这种推广方法之项目带动型的运营方式包括四项,他们是政府对待相关重要的农业项目的有力支持、把银行的信用贷款和水利治理以及相关农业部门结合在一起,让农民大胆启动农业相关的一些类发展服务,通过项目向外进行招标的方式,当农企出现了重要巨大的技术类困境之后,由当地政府想办法组织召开对外招标大会,这样既可以为当地政府减轻负担,又可以为农户们分担风险,开拓更大的农业市场。

四、推广方法之农民参与型

此推广方法,重点是将农户组织到其中。当需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是或者调查技术效果时,将农户加入其中,参考农户的看法,这样做可以让农户和技术人员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的改善,增加农户的见识,种植时遇到的问题也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也能使相关技术人员更加了解到农户遇到的实际问题和一些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提高和进步。过去的落后做法,一般都是将技术员诸位主体,直接将技术传授给农户,而不是将农户的需要和市场需要结合在一起,没有给农户尊重和关系,新的推广方法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农户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新技术,而是主动的加入到农业发展当中,这样无论是对技术还是农业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邓闯 单位:辽宁锦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六)

一、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其农业技术服务需求

(一)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基本的农业经营制度,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全国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大大提高,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快递的发展。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推进,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力度已经逐渐减弱,甚至衰竭。因此,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农业,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新时期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出现“家庭农场”,这为我国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虽然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出现“家庭农场”这个概念,但是在上海、吉林、湖北、浙江、安徽等省(市)的一些地区早已出现这种经营模式。据统计,在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中,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就我国目前的家庭农场来看,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虽然家庭农场才刚刚起步,但是它适应了当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对改变我国目前小而散的农业经营格局,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以及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家庭农场农业技术服务需求

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使粮食增产的利益驱动力不足,存在着生产投入承担能力差,科技成果应用能力差,生产经营抗风险能力差的因素,不能满足市场化的需求,不利于保障未来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经营组织势在必行。我国的家庭农场目前正是大力发展阶段,需要农业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在很多领域都需要探讨和实践。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的创新,促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适应当前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形势的需要。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公益性社会化服务机构建设比经营性机构的发展较慢。比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基层农业技术员的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和手段单一等问题,不能满足家庭农场发展的需求。家庭农场的技术服务工作,不同于其他农业产业组织,应把区别的把握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相比,农业生产和经营已成为农民的固定职业,农业生产和经营是家庭农场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意愿更加稳定,积极性也更高。因此,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家庭农场,提高农业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家庭农场技术服务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农业体制的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

(一)科技推广资金不足

我国在农村科技推广中的资金投入较少,仅为农业总产值的0.2%,低于发展中国家0.5%的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在农村科技服务的资金投入则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8%左右。而且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均经费稀缺。由于资金投入的缺乏,使我国农村科技推广服务陷入了有心无力的被动局面,农民无法及时接受并使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从而造成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表面上成果丰硕,实际上农村生产力依然较为低下的局面

(二)部分农民对科技接受能力差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以及农村教育没有受到重视,导致我国目前农民文化素质不高。部分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表示不情愿,甚至是抵触。而农民所能接受的是直接的,易懂的科技推广方式。(三)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积极性不高在现行体制下,农业科技发展程度较高,但是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上,被农民所接受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对科技接受能力差;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的积极性不高。农机人员工资低,养活家庭都困难,对工作的积极性也难以提高。所以导致好的农业技术在农田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四)集中培训在农村科技推广中难以实施我国目前农村的科技推广服务站是以地区为单位的,基本上是一个科技推广服务站负责一大片农民的科技推广工作。还有农民自身学习能力差,闲暇时间难以统一,居住的也比较分散,因此在农村进行集中培训的方式比较困难。

三、改善家庭农场技术推广服务的几点建议

如何才能发展好家庭农场,应坚持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农民自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尊重和保护农民群众的意愿,确保不损害农民群众的利益。根据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实际状况,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以农为本”的推广理念

这里的“以农为本”是指“以农民为本”。多年以来,由政府一手包办自上而下的普及推广方式,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民自身的想法。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因此一切农业技术服务都应该以农民的需求为主。具体来说:首先,应该满足农民的需求。作为农业技术的推广人员,在推广农业技术时,应在与他们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农民的真实想法,以便使农业技术推广达到理想的效果。其次,应该尊重农民的意愿。在农业技术推广计划的制定以及在农业技术效果的评价上,要全面的听取农民的意见、知晓他们的看法,农民是新的农业技术的采用者,农民的意见和看法极大的影响了推广效果;另外,要保证农民的自由选择权,对于农民是否选择采用有偿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应该对他们加以强制而应该完全由农民自主选择,以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途径

据普遍调查,农民接受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主要是通过示范法、宣传法、培训法以及咨询服务等基本途径来实现的。然而这种传统的推广模式,必定会影响到推广效果,因此要改变这种推广模式,逐步建立双向互动、自下而上的现代化服务方式,建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型、龙头企业型、涉农企业型等非政府推广组织,寻求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多元化。同时,各地相关政府或者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引进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三)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在推广经费上,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以避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推广的步骤,出现推广效果低下的局面。在推广内容上,要以农民的实际需求为主,并不是依据高产的要求来选择推广技术,以便实现以农民为中心而非以技术为核心。在推广人员素质上,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需要特别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工作。根据不同农户的农业技术需求不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注意加强与农户的沟通,以便了解农户的实际需求,及时为农户提供技术上和信息上的服务。

作者:罗方圆 李新然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