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2012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518万亩,总产30.7万吨,比上年增长7.8%;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明显,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8%,大豆45厘米小垄垄上双行条播技术、玉米密植技术、水稻大中棚育苗,水稻“三化一管”,测土配方施肥,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和深松整地等一批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措施
1.科学核定编制
结合各镇(区)原有农技人员情况和新时期农技推广工作需要,遵循“定编、定员、定岗、定责”的原则,在人员配置上,保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原有编制不变,11个区域服务站根据土地和农民人数,经市编委核定,除城关社区、大榆树镇、上街基镇三个区域服务站人员编制5人外,其余各区域服务站人员编制为7人。区域站人员由市农业技术中心统一派出,在人员选聘上,坚持公开、平等、公正的原则,实行考试与考评相结合,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杜绝非专业人员、专业不对口人员占用推广人员编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允许在编不在岗,不得与经营性服务人员混编混岗。目前市推广中心编制50人,11个区域站74人,全市实有技术人员130人。
2.加强财政保障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11个区域服务站科技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财政统一支付。
3.理顺管理体制
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机构不变,主管部门为富锦市农业委员会,镇(区)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上划,编制、人事上划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建农业技术推广区域服务站,为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统一领导。市(区)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保证经费,列入预算。驻各镇(区)农业技术推广区域服务站办公场所由各镇(区)无偿提供,并负责水、电、取暖等相关费用,同时结合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镇(区)农技服务站的设施建设。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任务根据不同农时和不同情况确定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由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安排,统一调度指挥。在装备使用上实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实行岗位聘任制,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实施“十个一”工程,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建立双重考核机制,建立农技人员工作考评制度,实行农民、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三方共同考核,农技人员的工资报酬、晋职晋级、业务培训等与考核结果挂钩。
4.组建区域服务站
根据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特点和农作物布局情况组建11个区域服务站,分别为:富锦市农技推广城关社区区域服务站、富锦市农技推广锦山区域服务站、富锦市农技推广上街基区域服务站、富锦市农技推广长安区域服务站、富锦市农技推广砚山区域服务站、富锦市农技推广头林区域服务站、富锦市农技推广兴隆岗区域服务站、富锦市农技推广宏胜区域服务站、富锦市农技推广大榆树区域服务站、富锦市农技推广向阳川区域服务站、富锦市农技推广二龙山区域服务站。各区域服务站目前办公场所已经确定,业务工作开展有序。
5.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人员培训。2012年11月初富锦市举办了全市性的农技推广队伍培训班期,聘请了黑龙江省大豆首席专家刘忠堂教授和全国大豆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大庆分院、佳木斯分院,水稻所的专家对全市科技人员进行培训;二是按照省农委的要求,全市农技人员学历提升计划已经实施,3人参加了全省重点班培训,97名农技人员到黑龙江农业职业学院进行系统培训,加强了沟通,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知识,对自我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是一次有力的促进。三是富锦市将与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及省市业务站联系,送部分技术人员进行短期和不定期培训,同时积极到兄弟市县学习借鉴好经验、好作法。
本文作者:纪红英、付振涛 单位:黑龙江省富锦市向阳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