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和方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和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和方法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乡镇推广人员推广积极性不高、推广的技术与农民需求脱节、推广方法不被农民认可、推广对象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农业技术成果的认可度低且承受能力差等问题,针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两个主体的问题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持续有序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镇;农民;农业技术;基层推广;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农业现代化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农业技术推广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目前,农业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与推广人员和农民有很大关系。本文通过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两个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推广人员问题分析

1.1.1开展推广工作积极性不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施范围一般为偏远农村,推广对象多为文化程度低且接受能力差的农民,这对推广者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对乡镇推广人员来说,除了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工具不完备、技术工具不齐全外,单位对技术人员的管理及相应的福利待遇也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另外,目前基层农业推广体系职能不清、体制不顺、推广力量分散、用力不集中,基层农技人员多数时间和精力用于乡镇工作,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间少。这使得推广人员无法全身心投入推广工作,推广人员的积极性难以提升。农技推广是一项长效工作,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和补助机制很有必要。有了足够的物质和资金保障才能激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推广的内在动力。

1.1.2推广方法难以被农民认可。目前,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主要是广告宣传、技术讲座、现场指导和试验示范。随着实践的发展,这几种方法的弊端日渐凸显:一是广告宣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需要周密的规划,一旦规划不当便收效甚微;二是技术讲座、现场指导需提前组织人员,并且培训对象有限,试验示范周期长且风险控制难。传统推广方式存在较多限制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均与农民的需求难以达成一致。因此,这种推广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难以得到农民的认可。

1.1.3推广技术与农民需求脱节。农业技术成果的研发应当基于农民的需求。作为农业技术成果的最终接受者和使用者,农民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心,技术人员的研发成果应该基于实际农业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只有某项农业技术是农民当前迫切需要、关乎其利益的,他们才会主动学习、掌握,然后更好地运用。符合当地生产条件、生活经济水平的技术成果更易被农民接受并应用。目前,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推广的技术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存在脱节,未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农业技术的应用频率。因此,建立一个以农民为中心的有效反馈机制十分必要,便于农民将农业生产技术需求及时反馈到推广机构和研发部门。

1.2推广对象问题分析

1.2.1年龄结构老化,学习积极性不高。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年轻有知识的农民大多外出务工,以外出务工收入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家中仅剩老弱病残,从事农业生产的成员以50~70岁年龄段的弱劳动力群体为主。他们不注重经济效益,多数人认为只要土地不撂荒即可,对农业技术成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农业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导致新的农业科技难以普及。

1.2.2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可度低,承受能力不够。对于农民来讲,农业科技成果只有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才会得到广泛的运用。由于当前科研人员对市场不够重视,多数科研成果停留在理论层面,加之转化成本高,农民承受负担较重,因而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低。大部分农民对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被动接受,内心不认可,甚至质疑其实施效果,这直接影响现代化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结合实际效益来看,农业科技成果趋于商业化形式更利于其长久性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农业技术成果面对的客户主体是农民,农民资金基础有限,对这些成果并不具备相应的承受能力,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商业化的进程。

2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2.1强化基础保障,完善推广体系

2.1.1强化基础保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应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日常业务经费;基层推广机构为推广者开展农技推广提供服务支持,将基层人员经费和履行职责所需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乡镇农技站拨付一定的研究经费,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激发推广人员研究的积极性。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其研究成果的普适性,符合基层农民的需求,有利于提升技术的成果转化率,也利于在基层推广。

2.1.2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资金保障良好的基础上,还需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改良和完善[3],引导社会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发展;基于农民、立足市场需求,建立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农业合作社为基础,科研、教育、涉农企业、农业致富能手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业推广体系[4-5];整合农业推广机构、科研和教学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农、科、教部门联合优势。另外,根据农业技术推广特点以及各成员职能的差异性,在农村地区构建推广工作管理体制,明确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职责范围,落实相应的经费和福利待遇,激励工作人员专心研究农业技术,促使推广工作高效开展,为实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系支撑。

2.2大力宣传政策,实施奖励机制

要深入乡村做好宣传工作,向农民分析务工与务农的利弊,阐明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大力宣传科技致富、自主创新致富的先进典型,让农民逐渐主动接受新技术并参与新技术的实践。另外,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经过培训取得证书和农民技术员职称的农民,在农业项目贷款、土地流转承包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将一些特别优秀的学员聘任为村级农技指导员,并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实行培训、考核、聘用、待遇相统一的政策,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习运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2.3建立以农民为中心的反馈机制

最终接受和受益农业技术的是农民,农民应成为主动反馈信息的主体。目前,农民作为惠农政策实施效果的第一反馈者,受到自身文化水平限制难以准确反馈信息;地方政府作为信息传递者,注重向上反映成绩而对农民反映的问题不够重视。这样便忽视了农民的真正技术需求,从而降低了农业技术的实际应用频率和效率。因此,建立以农民为中心的有效反馈机制十分必要。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以研发机构、各级推广机构、农业合作社、农民组成的信息平台,各部门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农民可以通过平台反馈信息,将农民对农技的需求和技术的实施效果及时反馈到平台,让农业技术研发更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农民需求。这样可以使农业技术更利于推广,更广泛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

2.4建立多元化的推广途径

2.4.1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推广。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给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新的探索。比起枯燥无味的听课,农民更乐意观看网络直播。为顺应时展,推广机构可以组织开展“互联网+”农业技术培训,安排农业专家每周举办几期农业技术服务直播及在线解答,主要包括农民最关心的农机具、化肥、农药购买和使用,动物防疫,苹果、蜜桃、花椒建园管理,养殖技术等最贴近农民日常生活的内容。同时,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直播培训课程,以此推动数字农业快速、高效发展。这样以点带面扩大培训受众群体,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4.2建立以农民能手为骨干的技术协会,促进农业技术交流。以“善学善用”为标准,选拔一批高素质农民能手作为主力建立农业技术协会,引导农民能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开展农业技术交流,依托技术协会举办技术培训,以培训为纽带促进参训农民交流合作,在社会范围营造农业技术学习交流的良好氛围。

3结语

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离不开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只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提高基层推广人员的待遇水平、建立以农民为中心的反馈机制、挖掘市场需求、建立多渠道的推广途径,才能让农技推广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实现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作者:李红果 单位:秦安县刘坪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