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农业经济政策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抗战时期农业经济政策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全国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通过研究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状况来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经济政策,深刻理解中共成功的秘诀,仍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

陕甘宁边区地处中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自古以来交通闭塞,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然而经过八年抗战时期的建设,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全国先进模范区,成为全国优秀革命人士热切向往的革命圣地,这与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密不可分。而本文则是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经济政策进行研究

1陕甘宁边区的农业经济建设实践

1.1变革农村土地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土地制度是否合理,关系到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深受地主剥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发展滞后,因此必须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配给广大农民。但是,为了适应抗日形式的发展,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同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必须与地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进行联合,这就不能完全实行原有的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式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即农民还是交租交息,但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还指出:“一般实行二五减租原则,到群众要求增高时,可以实行倒四六分,或倒三七分”。“经过减租减息,农民得到经济实惠,提高了他们参加生产和抗日斗争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2实行农业集体化生产

陕北地区几千年来一直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力底下,粮食产量十分有限。进入抗战时期,由于大量男性青壮年参军上前线,实际留在土地上进行生产的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而此时,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保障粮食供给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上述情况,认为必须首先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而其关键就是农业的集体化,即废除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组建劳动互助组来发展农业生产。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一直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从理论上来看,这种生产方式不仅限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更造成了农民贫困、闭塞,是封建社会赖以存在的根源。从现实的因素来讲,这种生产模式使得本已十分缺乏劳动力的陕北地区农业生产更加分散,生产效率更加底下,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更会对陕甘宁边区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失。因此必须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实行集体化生产,“目前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就是合作社。”在人民群众自愿参加的原则下,边区通过组织“变工队”、“扎工队”等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有效地整合了边区农业生产劳动力,边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1.3实行军民互助的生产方式

经济与政治从来都是相互关联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不仅仅是一项经济问题,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在劳动力十分缺乏且生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果仅由农民单独进行生产实践,不仅边区的供给无法得到可靠保障,甚至可能引起农民的不满,从而引发边区的稳定问题。说:“如果不自己生产,则势必饿饭;如果取之于民太多,则人民负担不起,人民也势必饿饭。”既要满足边区群众和各党群机关、部队的生活需要,又要保持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实行军民互助的生产方式,以军队参加生产为条件实现二者间的平衡。军民互助式的生产与中国历史上的屯田制不同,屯田制在本质上任然是封建式的生产方式,仍然带有很大的剥削成份;而军民互助的生产方式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其本质是通过军民间的相互平等的帮助解决所有人的生活问题,带有一定的集体化程度,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通过这一方式,陕甘宁边区不仅大大地提高了自身的供给问题,还进一步在军民之间建立了良好的鱼水之情,人民军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同时,军民互助的生产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反映这一时期军民关系的脍炙人口的作品也大量涌现。

1.4鼓励实失业人群参加生产

进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内仍然存在一定量的失业人员。他们在社会上无所事事,又无法很好地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便成为当地的“二流子”,这对边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这部分人中有许多是因为没有土地和生产工具才出现这种状况。在发展生产、保持边区稳定的要求下,对社会上的事业人群进行教育、改造就具有迫切的意义。主张:“妇女群众也要全部动员参加一定分量的生产,所有的二流子都要受到改造,参加生产,变成好人。”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二流子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改造工作。不少人的思想觉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主动要求参加社会生产。而且由于这部分人从原先的没有任何财产的状态转变为有地可种、有衣可穿甚至是丰衣足食的程度,并且在农业生产中受到他人尊重而获得内心的自我满足感,因而也乐于过上这种生活。由此看来,这一政策对于发展边区农业生产,维护边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陕甘宁边区的农业经济建设经验

2.1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

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地处中国西北,各方面来源的基础是农业,因此农业问题至关重要,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成败。指出:“吃饭是第一个问题,自力更生、克服困难。”他号召“一切可能地方,一切可能机会,一切可能种类,必须发展人民的与机关部队学校的农业、工业的合作运动,用自己动手的办法,解决吃饭、穿衣、住屋、用品问题之一部或全部,克服困难,以利抗战”。正是中国共产党抓住了当时陕甘宁边区农业问题这一主要矛盾,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战胜边区经济困难,并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2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给广大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经济建设才能取得成功。在边区的经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山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从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方面入手解决群众的问题。人民群众受到鼓舞,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而实现了党群之间的良性互动。

2.3合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内矛盾关系众多,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深入实际进而制定合理的政策。面对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既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从而赢得双方的支持。面对粮食负担重与劳动力缺乏的矛盾,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行集体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军民互助的生产模式和劳模制度、生产竞赛等方式,充分调动了边区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新型的互助合作的生产关系。

2.4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从民生的角度来看,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支持。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而要取得民众的支持,最基本的就是要满足民众的生活问题。因此,发展农业生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共中央的每一项政策,都要求各级组织给予思想上的重视,当作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将经济与政治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得重要方面。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陕甘宁边区的农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今人的视角去审视那段历史,对于我们加深对中共夺取全国政权的必然性的理解,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传 单位:延安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翔.论延安时期的经济思想[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2]闫庆生.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J].固原师专学报,1999(10).

[3]李云霞.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