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区域农业经济精准的创新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数据下区域农业经济精准的创新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数据下区域农业经济精准的创新策略

摘 要:大数据、物联网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价值日益显著,尤其是大数据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借助大数据技术可充分发挥当地区位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科学配置和优化调整,因此,借助大数据技术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当下加快区域农业经济精准化发展的主流共识。基于此,笔者结合赣州市的实际情况,探究大数据统筹下区域农业经济精准发展模式的创新策略,以期为促进农业经济深入发展、充分发挥区域农业优势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区域农业经济;赣州市;创新策略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保证民生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大众生活水平及社会稳定发展有紧密联系,在大数据统筹背景下,区域农业经济成为发展主题,精准发展成为重点方向,与此同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的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涌现出了很多新模式,比如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施网络定向营销,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实践证明,集中当地优势产业和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是强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1支持区域农业经济实现精准发展的大数据统筹方式

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考虑到农业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制约因素,在利用大数据统筹方式强化区域经济精准发展过程中,预判大数据统筹机制、收集大数据信息、分析获取的信息是重点研究内容。

1.1精准引导区域农业种植的市场预测

首先,需要结合市场发展情况,对某区域内的农业经济进行全方位预判。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和农业相关机构都可以收集农业经济发展信息,应灵活利用大数据手段分析农业生产数据,然后结合实际情况精准定位当地农业发展主要业务,从而引领农产品生产营销活动实施。其次,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土地情况等精准定位种植类别,引导农业生产人员实施科学配套种植,从而打破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种类单一的经营模式,助力农民规避农业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农作物的特性得到全方位利用,在生产种植中可结合不同作物之间的“特殊关系”,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例如,利用一种作物对另外一种作物具有治疗病虫害的作用等措施,实现科学化、技术化病虫害治理。最后,利用大数据技术,精确引导农作物种植数量,坚持科学理论依据,不断提升作物产量,通过大数据统筹规划,避免出现盲目跟风的投资行为,防止农业生产者过度追求利润而盲目进行理想投资。例如,在水果种植区域,可结合不同水果数目、水果种植规模、水果树木高度等进行科学搭配,或者结合水果成熟季节等进行品种分流和产量分流等,这都是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策略,也是保障区域农业作物品种多样性、满足市场多样性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

1.2精准主导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农业指数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国内外经济影响,同时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比如气象部门的天气信息等便会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利用大数据统筹后,可以精确地从多渠道收集信息数据,然后详细分析获取的数据信息,可从中掌握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市场情况,从而对相关农产品进行科学指导。具体来看,大数据可从以下两方面精确指导优势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一是应用大数据精准导引区域农业生产需要的信息流及资金流,例如,根据当地的耕地面积、主要经营农作物品种等,精准预判相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信息,为区域经济发展引导更为贴合具体需求的资金流,从而在精确信息基础上实现投资者、生产者及营销者合作共赢。二是以大数据信息为基础,精准确定区域农产品的原产品、初加工品等之间的比例,以最大化经济效益为目的,科学规划各部分生产加工比例和数量,从而有效避免出现产品堆积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结合大数据相关信息,为农产品市场开辟活动提供支持,合理选择市场发展方向,这可为区域农产品市场多元化发展夯实基础[1]。

1.3精准整合农业资源的技术参数

近年来,乡村振兴是重点任务,在此背景下,产业兴旺是重点建设方向,而想要实现产业兴旺,加强农业资源整合、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升级是关键。而这也是大数据统筹下推动区域农业经济精准发展模式创新的思考重点,想要精确整合农业资源技术参数,需要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利用大数据整合土地资源,全方位结合区域政府的农村建设方案和土地综合治理相关举措,在法律基础上,有效对当前存在的空心村、废气河道、废气坑塘等进行治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大农场等现代农业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优势,保证土壤的生产效力。二是应用大数据整合升级农业生产技术,借助大数据的强大分析能力,预判各种土地资源的最优生产模式,然后进行实践,例如推动大农场建设、信息化耕种技术、污水治理等,灵活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势进行综合思考,并预设相关模型,这可为农业发展实现绿色环保、高效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2赣州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结合上文关于支持区域农业经济实现精准发展的大数据统筹方式的阐述,赣州市基于大数据统筹优势,创新区域农业经济精准发展模式,正确认识当前赣州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在探索中充分融合大数据统筹优势是提出科学、可行措施的关键。

2.1赣州地区农业优势概述

赣州是赣江、东江的源头,森林覆盖率高达76.4%,享有“生态家园”的美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禀赋孕育了赣南脐橙、赣南蔬菜、赣南高山茶等大批绿色安全的优质农特产品。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赣州地区有大面积的天然富硒土壤资源,这为当地发展富硒农产品、助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现阶段,当地的粮食产业、脐橙产业、蔬菜产业、家禽养殖产业及白莲产业等是重点项目。当地的粮食企业主要产品有宁都富硒有机大米、崇义高山梯田有机米、会昌米粉、定南面条、赣县面条、赣县黄元米果、石城米粉、大余黄元米果等。近年来,赣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天然富硒土壤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富硒产业发展,打响富硒品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2]。

2.2赣州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赣州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农业总人口681万人、占总人口的69.3%,耕地面积660万亩(1亩≈667m2,下同)。202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674.4亿元、农业增加值425.86亿元,分别增长3.21%、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6元,增长9.2%,增幅连续8年全省第一。现有国家命名的“中国特产之乡”14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3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8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件,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475个。全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01家、省级113家、国家级5家,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678家。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12家,主营业务收入282亿元,比上年增长6%,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2.16%,比上年提高2.13%。2.3充分融合大数据统筹优势2.3.1利用大数据技术摸清赣州地区农业发展“家底”灵活利用大数据及其他先进技术,经过调查可知,全市共发现富硒土地面积1117.61万亩,占调查面积的47.04%,圈定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区169处、98.52万亩。同时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摸清主要农产品的硒含量。为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聘请了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分三批次对全市脐橙、蔬菜、茶叶等主要农产品的含硒量进行抽检分析。在全市抽检的1842批次中,含硒467批次,抽检的368批次稻谷中,含硒的达到349批次,占比高达94.8%,通过抽检发现,赣州市有大量天然富硒茶叶和富硒稻谷[3]。

2.3.2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对硒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目前,当地富硒产业发展良好,为了加强保护力度,按照“七个有”(有办公室、有组织机构、有技术规范、有发展规划、有管理制度、有产品展示柜、有注册品牌)的标准打造示范基地74个,同时加强对贫困户的关注,从利益角度加强联系,并充分发挥构建的示范基地作用,通过基地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致富。同时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富硒产业生产经营,赣州市兴国县丰硒农业公司以自主研发的“生物硒”技术为基础,发挥自身龙头企业优势,带动周边的贫困户参与种植富硒脐橙、茶叶、水稻2000余亩,这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4]。

2.3.3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当地打造知名品牌

赣州借助丰富的富硒土壤,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发挥统筹优势,引导企业注册富硒农产品品牌商标85个、完成富硒农产品品牌认证100个,引导132家企业经检测达到富硒标准的产品,推出“硒”字样标识的外包装进行宣传。全市培育富硒蔬菜、富硒大米、富硒脐橙、富硒茶叶、富硒禽蛋、富硒深加工产品等十多类近百种富硒农产品品牌。其中,定南县梦江南公司精心运营“梦江南”富硒脐橙及富硒脐橙果酒等加工产品,被博鳌论坛指定为唯一供应商,获得“中国十佳”富硒食品品牌荣誉[5]。

2.3.4利用大数据统筹发展,助力市场开拓

赣州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市场,携手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开拓赣州市富硒农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的销售渠道,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赣州配送分中心已基本建成。组织赣南富硒农产品通过专柜形式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交会、江西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上海、广州、深圳)展销会,开拓外销市场。通过展示宣传,赣州富硒农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江西虔农公司在宁都种植富硒“虎蛙稻”2000亩,出产的富硒大米在北上广市场卖到60多元一斤,年销量400吨[6]。

3大数据统筹下赣州市农业经济精准发展模式的创新举措

基于赣州市实际情况,在新时期背景下,科学高效地发挥大数据优势,利用大数据的强大功能,实行与之相匹配的新模式,发挥农业经济优势是实现区域农业经济精准化发展的有效举措。

3.1赣州市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结合上文赣州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目前赣州市农业经济在以下三方面问题较为显著:一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低。虽然赣州市的产业园区、示范基地等不断建设,但从整体来看,产业园区经济仍有待提升。同时大数据技术应用不够普及,尤其是农村地区对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力度缺乏,政府等部门也没有充分发挥大数据统筹价值,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的信息指导,本地资源特色优势不明显。二是当地产业链有待深入发展。虽然当地有了很多优秀农业企业,但从整体来看,经营模式仍较为单一,不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缺乏紧密联系,产业链发展较为缓慢。三是产业结构布局结构存在不足。当地农业优势产业明显,其中的蔬菜、稻米及脐橙等均是代表性产业,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但在新时期,随着产业融合趋势发展,实现多产业精准协同发展成为重要目标,而赣州市的农业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布局存在不足[7]。

3.2基于赣州地区农业发展的不足,实施农业经济精准发展模式的创新举措

3.2.1依托本地资源调整作物种植,加快农产品精准特色发展

目前,粮食企业、家禽养殖产业、茶叶产业及蔬菜种植等是赣州市优势发展项目,这些内容是农业发展的支柱。在此利用大数据技术,有效结合赣州土壤成分数据及当地的气候数据,并结合当地市场发展情况、农作物种植种类、种类范围等,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选择最适宜的优良品种,选择最佳的畜牧养殖类别,从而帮助当地农业人员扬长避短、以当地的自然气候和地质条件等为基础确定发展特色。同时在政府部门、科技部门等相关单位的协同支持下,运用科技手段,定期对区域土壤及畜牧场所的土地进行检测,确保土地保持生产肥力。例如赣州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当地的水稻种植比例大约在90%以上,但不同地区由于土壤条件的差异,导致可种植的类型存在差异,同时不同区域土壤情况存在差别,要想实现经济最大化效益,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灵活性地选择水稻品种,从而充分发挥区域优势[8]。

3.2.2打造交互式作物链,促进多作物精准互助发展

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赣州市的土壤、气候等条件进行全方位收集和分析,可精准了解适宜当地生产、养殖、种植的产品类型,尤其是在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支持下,传统农业产业条件的限制被打破,构建新型发展产业链成为现实。在此背景下,赣州市结合实际情况构建最佳作物链,例如“山上栽脐橙、田里种蔬菜”的产业富民格局、“公司+小区+农户”生猪养殖格局等,这些新模式的应用全面提升了资源应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将农业创收与精准扶贫、社会效益提升相融合。通过这些措施促进多作物精准互助发展,极大地助力当地农业生产者打造交互式作物链,从而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9]。

3.2.3完善产业结构布局,推动多产业精准协同发展

在当前背景下,“互联网+”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结合网络资源优势,推动多产业实现精准协同发展成为完善产业结构布局的有效途径。以赣州市为例,当地土地肥沃,具有种植农作物的优势条件,同时赣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且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当地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当地植物、动物资源丰富,这些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结合上述优势,推动赣州实现“旅游业+农业”整合发展有实际价值。利用大数据技术,可全方位收集赣州植物、动物及地理资源等,为修建旅游景点、打造农业度假村等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这是提升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10]。

4结语

基于大数据技术,推动区域农业经济精准发展是一项长期化、系统化、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保持活力。基于此,笔者先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系统阐述了支持区域农业经济精准发展的大数据统筹方式,以赣州市农业发展情况为基础,提出针对性很强的大数据统筹下区域农业经济精准发展模式的创新举措,以期为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陈丹 单位:赣州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