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发展产业融合解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农村和农业,因此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历史的缩影,二者的发展步伐是一致的,没有经济体制的变革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农业。从1978年以来,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实践层面基本遵循以下两条发展轨迹:首先,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农业发展中所呈现出的各个相关环节被人为割裂的体制特征被逐渐打破,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的有机联系在市场体系的作用下得以重新确立与加强,农业发展实现了在以农产品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上的一体化发展。其次,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不仅仅是农业产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传统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孤立发展的格局也被逐渐打破。这就为农业在横向上与观光业、信息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交叉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它们互相融合,并由此形成了观光农业、信息农业等一系列有别于传统农业的新新农业产业,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农业发展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从理论层面剖析这两条发展路径,究其本质,前者对应农业产业化理论,而后者对应多功能农业发展理论。其中前者即农业产业化理论注重从纵向一体化角度去分析农业产业化组织,而后者则侧重于对农业与传统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多功能横向一体化分析。因此,从一个理性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关于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理论解析框架。二战后,世界产业发展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产业间的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浪高过一浪。中国政府自实行改革开放,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产业发展环境大为改变,由之前的产业分立,走上了产业融合的发展道路,由封闭的产业发展环境转变为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春天。因此,处于开放产业发展大环境下的现代农业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必然会呈现出与其他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的局面,具体来说,就是发展路径“两维”化。所以运用产业融合理论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建立起统一的理论解析框架是恰当的、合理的,这对于准确认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具有鲜明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产业融合理论解析
(一)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
根据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将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定义为:以实现农业产业创新为目的,农业的发展在技术进步和市场开放的逐渐影响下,通过相关技术、业务、市场的相互渗透影响从而与工业、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产生联系,使得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在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发生改变,得到拓展,从而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过程。,
(二)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因
研究产业融合理论可以发现,导致产业间发生融合的主要原因是技术革新和放松管制。我国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了生产力,同时也变革了切断产业关联的落后生产关系,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孤立发展的格局,使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迅猛发展。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只有不断科研创新,研究出新的农业技术成果,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此外,具体到农业发展方面,一方面,农业发展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之间的产业关联得以重新确立和加强,改变了以往互相独立的状态。与此同时,在横向发展上,农业与其他产业间条块分割、彼此分离的局面也被打破,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更加重视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协同发展,有意识地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也离不开宽松开放的发展环境,二者缺一不可。
(三)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类型
我们在对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进行分类时,应该遵循“科学严谨、以实践为基础”的原则,体现科学性、客观性。我国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最大的特征就是发展路径呈现“两维”化,据此可将其分为纵向产业内融合与横向产业间融合两大类,这与产业融合发展理论的分类方式是一致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纵向融合是指企业以农产品为核心,打通供应、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拓展农业产业在纵向上的增值空间,实现“供产销一体化”发展,从而将农业产业增值从原来单纯依靠农产品生产拓展到加工服务等多个领域。而横向融合是指以农业资源为核心,通过与旅游业、信息技术业等产业共同发展,吸收其他产业的发展理念与技术等,拓展农业在横向上的发展空间,把农业产业增值拓宽到旅游业、信息技术业等其他产业领域。
(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容
系统论对系统的定义是:由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融合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有其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企业融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产业融合自然也包含着以上四方面的内容。
1、企业融合。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单位,同时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具体表现为企业之间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不同产业间的市场交易实现了企业内部化。
2、技术融合。
技术融合主要指现代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业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于传统农业在生产技术以及发展理念等方面进行渗透和改造。
3、业务融合。
技术融合是业务融合的先导,通过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融合,农业中的农产品生产和业务经营的性质与特点和技术融合之前先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协调农业生产中的生产方式、业务流程等,必要时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以适应技术融合所带来的改变。
4、市场融合。
市场融合是指在之前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的基础上,农业与相关产业相互融合创造出新产品,从而引发产品市场的变动与整合,培育出新的市场需求。
(五)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
1、农业产业创新效应。
研究产业融合理论可以发现: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创新功能。经过不同产业间的企业融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后,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这种产业业态具有至少两种及以上的产业属性。从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来看,典型的如:在纵向融合上,农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形成具有农业和服务业双重产业属性的观光农业;在横向融合上,农业与信息业相互融合,形成信息农业,兼有农业和信息业的双重属性;其他还有旅游农业、生物农业等等。这些经过产业融合所形成的创新性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2、农村生态改善效应。
农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它既是农民生活所处的客观环境,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更是整个社会群体赖以生存的屏障。传统农村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农药化肥使用无节制、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导致农村卫生环境差、生产生活用水的水质得不到保证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而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应,使农村的生态环境得以大幅改善。它在发展过程中大量运用环保技术,倡导绿色消费,提供绿色产品,满足人们对于更高品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这些都深深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3、农民收入增加效应。
在传统农业发展中,农民增收空间有限,大部分农民往往只局限于单一的种植业或单一的养殖业,收入来源相对固定,只能得到单纯农业生产领域的经济利益。然而经过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农民收入来源日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在纵向的产业融合上,农民可以沿着产业链获得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等收入,如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可以进入农产品加工厂,成为产业工人,提供劳务等;在横向的产业融合上,农民可以获得更加多元化的经济收入,如旅游农业的发展,农民可以通过开“农家乐”的形式,获得餐饮、住宿、娱乐服务等收入。
三、结语
我国的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与相关产业在纵向融合与横向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发展路径呈现出“两维”化的特征,其本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开放农业。对此现象与特征,从之前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产业融合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通过对于现代农业发展中产业融合理论的认识与分析,有利于我国更好地调整与制定农业产业发展政策,认识农业科学发展规律,提高本国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浪潮中占得先机。
作者:王栓军 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