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农业发展战略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常态农业发展战略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常态农业发展战略思考

一、积极抢抓“新机遇”

1、多重政策叠加的机遇。

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多重国家级战略在湖北叠加,势必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同时,这些国家级战略会带来更多农业发展政策和项目,直接促进湖北农业更好发展。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遇。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速增长期的“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将更加依靠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一方面,扩大内需更加注重农民收入增长,直接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利好政策;另一方面,扩大内需带来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发挥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而扩大生产、改善农业生产结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

3、“外向型”农业的战略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重振“万里茶道”的重大发展战略。这对加快湖北外向型农业发展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要积极争取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项目,积极承接国家向中亚、西亚援建的农业国际合作项目,利用“汉新欧”班列经由新疆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出境,开拓湖北特色农产品出口欧亚市场;并通过策划重走“万里茶道”,恢复史上久负盛名的湖北羊楼洞青砖茶、红茶在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的市场份额。

4、改革释放制度红利的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全面深化改革,针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这将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改革,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释放更多的制度红利,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

5、各种要素资源进入农业的机遇。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给农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工商资本的进入将带动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的劳动力等各种要素进入农业领域,给农业带来了发展的希望。同时,信息技术将深度改造农业、互联网和农业的融合,使得各种先进技术在农业中充分应用,对劳动力数量的依靠将大大降低。

二、妥善应对“新挑战”

1、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与成本“地板”抬升效应双重挤压,快速压缩我国农业发展空间。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开始明显高于国外农产品进口到岸完税以后的价格,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开始出现倒挂。有一些农产品,比如棉花、糖料,价格已经顶破了“天花板”,导致国内农业连年增产的大好形势下却出现粮棉油糖肉奶六大农产品进口数量不断增长的尴尬情形,国内产量、国际进口、国内库存“三增加”,国内外农产品价差已经形成“堰塞湖”,中国成为世界库存地。受全球粮油周期性变化、石油价格下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短期之内下跌的趋势仍然非常明显,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倒挂可能会成为常态,国内农产品涨价的空间将遭受严重挤压。而同时,由于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农业生产中农机、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越来越多,农业的成本处在快速上升的通道。不断下压的“天花板”和持续抬升的“地板”导致国内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正在快速压缩我国农业的发展空间,面临被国际产品挤出市场的巨大风险。

2、农业补贴幅度逼近国际贸易“黄线”,增长空间有限。

农业在入世过程中做了重大承诺,取消了数量配额、许可证等所有非关税措施,关税和关税配额制度成为调控农产品贸易的唯一手段;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仅15.2%,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关税形式单一,并且极其透明,实施税率与约束税率同一;很多重要农产品实现配额管理,配额关税只有1%,粮棉糖配额外关税最高也只有65%,总体上看,我国已经是世界上农产品贸易开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面临的竞争压力正在不断加大。根据加入WTO承诺的农业产值8.5%“黄箱”补贴上限,现在也已逼近黄线,未来增长空间有限。在目前的贸易保护政策下,农产品价格触及“天花板”以后,价格驱动性的进口会不断增加,进口对我们国内农业造成的冲击会难以避免。

3、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与机械化水平不够,适度规模经营受限。

我省人均耕地1.3亩,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2亩,家庭分散经营仍处于主导地位,土地流转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实力不强,目前我省农字号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只有稻花香和中兴能源(洪湖浪),而江苏省2011年过100亿元的企业就有4家,河南省仅双汇一家企业产值就过400亿元。我省平原地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70%以上,但山区和丘陵地带还不到40%;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快,经济作物和设施种植生产机械化滞后,种植业与养殖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技术环节方面,油菜机收、晚稻机插、马铃薯机械播种收获等“瓶颈”问题未完全解决,农机农艺有机融合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缺少烘干、产地冷藏、仓储设施。

4、信息化发展滞后,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仍需增强。

我省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网络还没有延伸到最急需信息的基层乡镇,乡镇一级网站还不到4%,对生产的指导作用弱小;信息质量不高,农业网站的农业信息产品中,生产信息多、市场信息少。我省涉农信息部门基本上都是各自为阵,整体推进的合力不够。我省受限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先天不足”,公益性的农业推广体系尚不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目前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国家重大财政专项和各类科技攻关项目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在种植、养殖技术上实用性成果少;在农产品加工环节,大多停留在初级加工状态,深加工技术缺乏,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种业发展方面,我省除了油菜、棉花品种具有较大研发优势以外,其他农作物的品种研发和生产应用优势仍然不突出,特别是在中稻、小麦、夏玉米、平原丘陵地区的马铃薯育种方面,研发能力不足,缺少有突破性的大品种,滞后于生产需要,适于轻简化栽培、机械化作业的油菜、棉花品种短缺。

5、资源环境亮“红灯”,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省农业发展已进入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双约束趋紧的阶段。耕地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和非农化、非粮化,水资源短缺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长期以来,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产量,靠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增长方式,导致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6、城镇化的繁荣与农业效益低下形成巨大反差,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失衡。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严重失衡。我省农村空心化的程度已经达到了0.3,妇女、儿童、老人成为农村的“三留守”人员,50-60岁,甚至70岁的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知识型人才流失严重,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下。务农人数减少、种粮农民减少、青壮年劳力短缺,农村劳动力在总量过剩的局面下,又呈现出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素质结构等的结构性短缺问题和农业用工季节性短缺问题。同时,粮食生产补贴的边际效应在递减,粮食生产成本和风险在上升、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受挫。

7、稳产量、保供给与提质量、保安全的矛盾更加凸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更大挑战。

我省千家万户小生产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庞大、分散,生产环节多、链条长,监管难度很大,而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相对薄弱,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后的保安全面临更大挑战。不可预测风险加大,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呈频发重发态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易碎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效应放大、风险增加。

三、科学谋划“新举措”

1、坚持把稳粮增收作为首要任务。

要在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上下功夫,在数量上,坚决守住“一条红线,两个底线”,保证口粮的绝对安全,调整种植结构,注重数量与质量、区域与结构、开源与节流并重,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推动马铃薯等替代性品种,缓解主粮压力。利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水平,积极鼓励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目标价格制度、农业保险降低经营风险,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提高粮食产业增值效益,广泛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加快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2、坚持把提质增效转方式作为发展主线。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健全产业链的方向调整农业结构,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向市场紧缺产品调,向优质特色产品调,向种养加销产业链调,以“连二接三”作为增效途径,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要由“内部优化”向“内外联动”转变,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全面保障”向“重点突出”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构建优势产业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

3、坚持把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作为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农业世界的关联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必须改变传统的保持“高粮食自给率”的惯性思维,以全球视野确立自身粮食安全框架,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农产品市场的视野,在保障国家安全与农民经济利益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多元化进口,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全面提升农业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合理安排国内农产品生产的优先顺序,建立需求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机制,战略农产品自给水平。

4、坚持把农村改革与科技创新作为不竭动力。

用农村改革的制度红利破解发展的红线约束,实现农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变为改革创新驱动,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改革增强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通过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投入方式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准确把握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特别是着力攻克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突破性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强开放合作和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农科教、育繁推有机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对接技术、资本和市场,实现专业化、品牌化和全链条增值。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开放竞争合作用人机制,为农业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环境。

5、坚持把农业法治建设作为根本保障。

加强和改进农业立法,加强重要改革事项立法,推动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努力提高农业立法质量。加强和改进农业执法,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科学有效执法,强化执法投入和保障,进一步整合完善执法体系,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农业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监督制度体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

作者:彭玮 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