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现代农业发展策划研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关于地方现代农业发展策划研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关于地方现代农业发展策划研讨

1农业基本情况

2011年,原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4亿元,年均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358元,年均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41元,年均增长19.7%。粮食生产始终稳定在2.5亿kg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2位数以上增长。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4.7亿元,其中农业,畜牧业各占48.9%、40.4%,合计约占农业总产值的90%。2011年人均地区GDP为19106元,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049元,可支配收入达到173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41元。近5年来,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均有增长的趋势,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高于农民收入。经过多年的发展,原平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显著上升。原平市从2006年开始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村推进工作,到2011年已完成152个。按照“产业连片、设施连通、服务配套、管理有序”的思路,计划再启动新农村重点推进村50个,共完成202个,占全市的38.8%。经过长期的发展,原平市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导、畜牧业和林果业特色发展、休闲旅游等逐步发展的农业结构。依据地形、海拔、土壤、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的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位、交通、科教等社会资源的状况将原平市农业发展划分为“一带、两翼、一心、四组团”的空间格局,即“原平现代农业高效产业带”、“西山生态涵养、东川经济林果”、“原平市高新农业科技核心示范区”、“高效设施农业组团、都市休闲农业组团、生态循环农业组团、加工交易物流组团”。

2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2.1环境资源

2.1.1耕地资源原平市辖区农业耕地面积为7.39万hm2,因耕地的土壤类型与土壤养分的差异,农田产量有很大差异。针对该情况,应该努力提高中低产田的土壤肥力,注重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2.1.2水资源

原平市水资源总量分布特征是西部大于东部,盆地区介于两者之间。原平市的水资源相对丰富,是山西省的富水县(市)之一,开发利用有较大的潜力。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系数为0.62,估算原平市地表水可利用量为9950万m3。原平市水资源的特点有:水资源总量少,人均资源量偏低,局部地区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富水区开发利用难度大;降水与作物生长需求不吻合,影响农业生产;盆地经济核心区地下水超采,须防止环境地质问题的出现。

2.1.3畜禽的环境容量及承载力

对于原平市城镇居民区附近的农业,需要综合考虑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避免地下水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由于畜禽粪便可以通过收集、加工处理制成有机肥,通过市场手段将超出承载力的部分售出系统,所以部分养殖大镇仍有发展规模化、规范化养殖的可能性。

2.2农业产业结构

经过长期的发展,原平市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导、畜牧业和林果业特色发展、休闲旅游等逐步发展的农业结构。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原平市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现代农业发展基础逐步稳固,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增速,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

2.3农产品物流配送与加工

目前,原平市地市级龙头企业有4家,其中3家以饲料生产为主,还有其他一些新的加工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市场辐射窄、品牌效应差、融资难、用地难等原因,原平市农业企业发展缓慢。

2.4科技服务体系

原平市把科技兴农作为发展农业、扶持农业的突出手段,坚持完善农业科技体系,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投入,为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产量的提升提供了保证。原平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体制的建设,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当前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子主要有:(1)缺乏大型的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科技园区;(2)科技资源利用不充分。原平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1)现有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已无法满足高度分散、经营多元化的兼业农民的技术需求;(2)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不足,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力量薄弱;(3)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不够,知识更新升级速度慢,缺乏花卉苗木、籽种繁育、物流配送等的专业人才。

3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与布局

3.1规划布局原则

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任务,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产业适度集聚、项目优先发展和基础设施集约配置、生态环境良性化和区域经济活动有序化为基本思想,制定具有较强战略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市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规划具体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可操作可实施原则、协调统一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3.2规划定位

农业产业在原平市总体经济中占有较小的比重,但是农业在社会稳定、粮食安全、生态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原平农业发展应具备示范引领、生产增收、生态涵养和促进城乡居民生活和谐等四大功能。

3.3规划总体目标

3.3.1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原平市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经过对产业现状和资源禀赋的科学分析,结合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采取合理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和产业发展策略,将原平市打造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3.3.2全国知名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市

原平市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迅速,种植业产生的大量秸秆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应用,同时畜牧业的污染问题也日渐严峻,必须通过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引入,实现种养加的优化配置,建设全国知名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市。

3.3.3山西省“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先行试点中的农业发展典型县

为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山西省确定了22个扩权强县试点县和11个转型综改试点县,原平市做为双试点县,因其农业发展基础较好,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优越,经过合理规划和重点扶持发展成典型县。

3.3.4山西省重要优质农副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原平市目前农副产品生产企业较少,生产规模不大,市场化程度较低,需要通过统一规划设计,根据产业现状和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逐步将原平打造成山西省重要优质农副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3.3.5面向忻州市域、辐射华北地区的重要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中心

原平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不断发展的农副产品生产,以及农业各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打造面向忻州市域、辐射华北地区的重要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中心提供条件。

3.4产业选择

现代农业形态众多,包括都市农业、城郊型农业、无公害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精确农业、持续农业、设施农业等[13-15]。围绕原平市农业规划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紧抓“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试点县的历史机遇,立足原平现有农业发展基础和今后发展需求,将全区农业产业定位:(1)支柱产业。粮食(玉米)产业、畜牧(禽蛋生猪)产业、经济林果业。(2)主导产业。加工物流、籽种苗木、特色杂粮。(3)新兴产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花卉绿化苗木。

3.5产业布局与发展根据原平市的农业发展定位和功能要求,将原平市农业发展划分为“一带、两翼、一心、四组团”的空间格局。

3.5.1一带——原平现代农业高效产业带

(1)区域范围。主要是海拔1000m以下的盆地平原地带,呈条带式穿过原平市中部,总面积约563km2。主要涉及阎庄镇、王家庄乡、新原乡、解村乡、西镇乡、大林乡、崞阳镇、沿沟乡等8个乡镇。区内有观上水库、阳武河、滹沱河等重要水利资源和设施。该区域地形平坦,地下水相对丰富;土壤肥力较高,农作历史悠久;是原平市区和中心镇所在地,也是原平市人口主要聚集带。(2)产业定位与发展。根据该地带的特征,主要在粮食产业高效提升、畜牧养殖业规范化、籽种苗木做强、加工物流业做大等方向进行发展。在原平市中部,滹沱河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乡镇作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带”优先发展;主要涉及以玉米粮食、畜禽养殖为主的支柱产业,以设施农业、苗木籽种等为主的新兴主导产业。

3.5.2两翼——西山生态涵养、东川经济林果

(1)区域范围。主要是海拔在1000~1500m的低山、丘陵和山地地带,分布在原平市西部的山区和东部的丘陵山川带。呈条带式分布于原平市东西两侧,总面积约1997km2。主要涉及楼板寨乡、大牛店镇、长梁沟镇、轩岗镇、段家堡乡、苏龙口镇、中阳乡、子干乡、东社镇、南白乡等10个乡镇。该区域地形复杂,水利灌溉设施不健全,土壤条件差异较大,日照较长昼夜温差大。(2)产业定位与发展。该功能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是以生态林为主的林业,以经济林果、设施农业、有机杂粮、林下经济为主的复合生态农业和乡村度假旅游业。在低山、丘陵和山地地带发展果树、小杂粮;在靠近盆地平原的低山平坦地区,发展阳坡日光温室;在海拔1500m以上的地区阳坡面宜林地进行生态林建设。本区有集中连片的果树和林地,适宜发展林下经济,包括林菌结合和林禽结合的复合生态农业。

3.5.3一心——原平市高新农业科技核心示范区

(1)区域范围。该区分布在农业基础较好、自然资源丰富的沿沟乡,该区域海拔在500m以下,总面积667hm2,地势平坦,水力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备发展成为原平市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区的条件。(2)产业定位与发展。该区以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示范为核心,引进国内外农业先进技术及品种,孵化现代农业企业及品牌,培育示范农业产业集群,实现示范区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引领推动原平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根据原平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方向,该功能区主要通过示范适用农业技术、优新种养品种、先进设施设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兴涉农企业,建设原平市乃至山西省现代农业的典范。

3.5.4四组团——重点发展组团

(1)区域范围。主要是海拔在500m左右的平原地带,呈环状分布于原平市城区周围。主要涉及解村乡、王家庄乡、新原乡、西镇乡、子干乡等5个乡镇。该功能区地势平坦,农田水利设施完善,产业基础较好。(2)产业定位与发展。该区已开始发展生态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绿色苗木业、籽种繁育等现代农业产业,该区发展的重点是高效绿色生产主导的设施农业,以循环高效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增值的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及拓展农业功能的都市休闲农业。

4现代农业发展策略及措施

根据现有产业的基础及未来的发展目标,按照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总体构想,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土地的承载能力,本着构建现代农业优势产业形态和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原平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发展策略以及实施措施。

4.1统筹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中的5个统筹,即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4.2市场导向

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来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从而扩大销售,获取最大利润。重点发展有本土优势并且潜力巨大的农业产业。按照市场导向型经济的运作模式“市场—技术—资源”进行运营和管理,实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且更具灵活性、竞争性;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健康畜牧业要实现小区化、规范化、标准化,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本土养殖企业,引进大中型养殖企业,规范本土养殖规模户/场,进行订单销售以免资源浪费。

4.3科技支撑

要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积极运用生物、信息等技术,加快农业技术升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实现信息化、高效化、科技化的现代农业。高效种植业要坚持做到品种良种化、耕作规模化、服务组织专业化;设施农业的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日益完备。

4.4生态循环战略

以保护原平市的环境资源为基础,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理念,选择产业类型,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种植业产生的大量秸秆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实行秸秆还田;畜牧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可以通过收集、加工处理制成有机肥,引进循环发展策略,逐步形成有规模化、规范化的养殖模式。

4.5品牌农业

根据原平市已有的产业基础,注重品牌的打造,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可以更为有效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原平市是山西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中小杂粮的发展要提质增产,优质化加工、专业化包装并且进行品牌化销售;山西省的梨果驰名也要做精品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休闲观光业以温泉生态休闲体验为亮点,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完善现代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为打造“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丰富旅游元素和旅游产品。

5小结与展望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要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对于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支撑,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支撑。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必须是合理科学规划,有了科学的规划,再加上政策、人才、科技等方面的支撑,才能保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文章从原平市农业的基本情况出发,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作了一个总体的规划,确定了原平市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战略、依据的规划原则、采取的规划定位、以及进行的产业选择和布局,摸索了原平市现代农业发展相对完善的一套模式机制,可以早日实现原平市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同时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域特色的制约,规划中存在或多或少不尽不详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以期可以为现代农业规划提供借鉴的经验和参考的模式。

作者:马珊珊 白春 明王柟 张天柱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