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差异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化效率较低、产业布局不合理、农业经济投入不足等问题突出,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要想促进农业经济良性发展,必须结合各地农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证农业产业布局科学合理,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济;制约因素;农业产业结构
很多地区对农业经济发展并不重视,出现农业投入少、农业产出少、土地利用效果差、农业结构单一、缺乏特色农产品等问题,导致农业效益整体低下,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劳动力大量外出,从事农业劳作的人员以老弱妇孺为主,文化水平较低,劳动力有限,影响了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从现有情况来看,不少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外迁户较多,出现了“空心村”,没有人员支撑的农村难以发展、壮大经济,因此必须想办法留住村民,吸引外来人口,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1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农业产业布局逐步形成,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业经济指标得到提高。然而,农业经济发展稳定性差,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较多。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自然因素。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土地、气侯条件与水资源。农作物种植或水产养殖离不开上述3项资源,受其影响,部分农村地区难以发展农作物种植与水产养殖,因而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域,满足其生长条件。在家庭经营模式下,农业土地资源被分割成多个零星小块,给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带来诸多不便。种植工作没有统一规划、农户独立经营、种植品类多样、管理分散,不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小块土地无法使用大型机械,只能依靠劳力或畜力耕作,农业劳动力投入成本高,收益低。许多农村地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存在“望天收”的情况,出现旱涝灾害后无能为力[1]。
1.2农业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随着农村发展步伐加快,农村道路网已经形成,然而部分农村地区的道路设施并不健全,到达农田的路基存在隐患,大型农业机械难以进入田间作业,导致农产品收获和运输困难。农田水利设施较为落后,灌溉成本较高,水渠蓄水能力弱,大中型调蓄水工程少,没有配备节水灌溉设施或者设施不完善,灌溉方式落后,仍然以大水漫灌为主,缺乏科学管理。
1.3农业从业者文化水平不高。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智力投入,在当前农业科技发达、应用十分广泛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对农业科技理解不深,没有农业科技的概念,在从事农业生产与管理的过程中以传统经验为主,农业的科技含量低。同时,农业从业者以老人为主,劳动力不足,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率的提升。此外,农业科技人才与农户没有对接,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专业能力差,缺少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人员待遇低,难以留住人才,农业科技人员推广农业科技的意愿不高,没有用心为农户的生产活动提供专业指导[2]。
1.4农业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作为基础产业,农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例如部分农村的农业底子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完善的配套服务。主要是由于地域差异对农业产业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阻碍了农业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基础相对较强,农业配套服务更优,农业产业化水平更高,但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农业发展条件落后,产业布局不合理,二三产业发展不完善,与第一产业发展不配套,从而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农业种养殖区域农业产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缺乏知名的区域性农业品牌,导致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农业产区就地加工生产能力弱,农产品难以就地“增值”,只能外运,且外销渠道不畅通,农业收入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些农业加工能力较强的企业远离农业种植区域,需要通过中间市场获取“农业原料”,导致运输成本增加。由于农业产业种植与农业转化不配套,影响了农业产业发展。
1.5农业经济发展政策不完善。目前,政府加大了农业补贴力度,农民从中得到了一定实惠,但由于补贴对象非常广泛,最终分配到农户手中的资金很少,对于农户来说,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部分农村没有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流转由农户私下进行,没有村组织鉴证,农田抛荒和闲置浪费情况严重,缺少制约机制。二是农村保险政策不完善。农业保险没有大面积推广,农业风险较大,风险保障力度小,出现自然灾害后农民得不到补偿。三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小。商业银行对农业的贷款投放少,能够获取经营贷款的农户少,农户获取贷款的担保条件高,农业企业获取支农贷款的额度较低,农业贷款贴息政策兑现不及时,存在资金投入需求量大但投入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3]。
2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2.1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降低自然因素的危害。要想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就应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农田,将先进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降低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如在部分地区推广塑料大棚,减少气温对作物的影响。根据农田的地理位置,完善排水系统建设,做好水灾预防,加强节水灌溉系统建设,在降低用水成本的同时,保证灌溉用水。虽然短期投入的成本高,但从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角度来看,短期投入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在推广过程中,要对传统耕种模式进行改进,由农户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管理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2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农业经济发展要提速,没有完善的配套服务难以实现,加强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刻不容缓。一是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水电路设施,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二是做好蓄水与排水工程建设,保障农田生产能够旱涝保收。
2.3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促进劳动者文化水平提升。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通过农业实践为农民提供示范,使农民能懂会用,熟练掌握相关技术。为农民提供专业指导,不仅要培训技术,还要帮助农民增强市场观念,培养一批种田能手,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同时,要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建设,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激励,给予经费保障,使农业技术人员能够专心工作。要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建立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对接的有效机制,加大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力度,使他们能够安心为农民提供专业指导,从而促进农民生产技能提升。
2.4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保持产业平衡发展。要结合各地农业生产实际,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以县域为单位做好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细分到乡、村,根据农业资源状况做好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推行“一乡一品”种植模式,形成规模种植。二是实行集约化管理,对农作物种植品种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保证同一区域农产品的质量。三是以市场为导向,推行“订单式”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四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以农业为依托,围绕农业生产推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保证各产业合理布局、平衡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要以农引工、以农引商,完善农业配套服务;以工带农、以商促农,使农业产品增值,推动农工商一体化发展。为此,各地要优化产业,充分发挥特色产业的优势,在区域形成聚合效应,引领农业经济向前发展。
2.5完善支农政策体系,扶持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要不断完善支农政策体系,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一是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由村组织主导土地流转工作,不允许农户私下流转,高度重视土地抛荒、闲置问题,由村组织回收、代管外包,防止资源浪费。二是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全覆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防止灾害风险。三是金融机构要加大农业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农户贷款担保标准或者根据其承包面积给予一定贷款免担保额度,满足农户的经营需要。给予农业企业更多贷款优惠,支持农业企业发展壮大。
3结束语
与二三产业不同,农业经济发展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较高,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如土地环境、气侯条件、所处的地理位置、农业基础及配套设施等,还与劳动力素质、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等关联极大。为此,各村应结合当地特点,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保产业平衡发展,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彦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财富时代,2019(11):209.
[2]梁晓武.低碳经济背景下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中国林业经济,2018(3):89-90.
[3]汪卫民,吴保新.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转型之路[J].中国农业信息,2017(13):43,48.
作者:王灿 单位:枣庄市峄城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