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互联网下农业发展帮扶平台新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2016年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国家林业局等共同研究制定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大数据时代下,将互联网引入农业领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通过对“互联网+农业”发展帮扶平台的概述、发展现状以及对现存的帮扶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帮扶平台的创新设计及未来发展策略。
2012年,于扬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互联网+”的概念。所谓“互联网+”,即任何传统行业或服务通过与互联网进行协作,开创新的发展模式。例如:“互联网+”安全=360;“互联网+”信息=百度。2015年3月,总理确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从此“互联网+”逐渐深入各行各界。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发展仍存在信息资源滞留、农户不集中、初级农产品经济价值偏低等问题,这就为互联网介入农业提供了契机。因此,“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形成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虽然“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帮扶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且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的背后仍存在不足。由此,新模式下“互联网+农业”发展帮扶平台的创新研究亟待探索。这将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进一步转型。
一、“互联网+农业”发展帮扶平台概述
“互联网+农业”发展帮扶平台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O2O、B2B等形式,将农业发展逐渐实现网络化、精确化、现代化转型,争取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其中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产物,在其基础之上又进一步进行了延伸与扩展,通过设立设备共享端,合作销售端将对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农产品的提供、加工与销售情况等进行实时监督与控制。同时利用大数据和移动物联网信息等对技术咨询端进行加持与更新,同时提供物流相关信息,让平台持续稳步的运行下去。最后通过帮扶平台的广泛应用促使农户形成互联网思维,加快传统农业的转型,提高实时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总值,落实农业扶贫政策,打破“三农”局面,加大农业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形成农业发展新局面。
二、平台发展现状及问题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农业亟需前所未有的巨大转型。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互联网+农业发展帮扶平台应运而生。但目前对于该类平台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平台的各项薄弱环节也日益暴露。本项研究应用问卷调查对黑龙江省部分地区进行了农业帮扶平台相关问题的调查,据不完全统计1分析,对于现存的农业帮扶平台,近60%的人群不了解且未使用过,剩余40%的使用者中有49.1%的人使用过“农业信息化”平台,19%的人使用过“本来生活”平台,13%的人使用过“农医生网”等等。这些平台虽然有着互联网强大信息的加持,但在农户中的普及率比较低,平台内各类板块还不够完善,板块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同时也缺乏能够熟练操作这类平台的新兴职业农民,严重阻碍了帮扶平台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本来生活平台只涉及农产品的销售,不利于加强农户与工厂、企业等的联系等。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业发展帮扶平台普及率低。现如今由于农户、工厂等生产、销售方较分散,信息无法及时统一,尤其是部分经济较为落后地区互联网普及度较低、农业现代化水平较差、机械化利用率不高,导致农户无法获得有效信息,农产品产量及加工程度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经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有68%的人认为将互联网引入农业生产十分必要,但只有50%的人在线上购买过农产品。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有高达60%的人不了解农业帮扶平台,甚至只是听说过;其二农户由于现存的农业发展帮扶平台普及率低不相信帮扶平台的信息而不愿意使用,导致平台的利用率不高。
(二)业务关联性弱。经调查,有50%的农民在生产加工时出现问题无法在互联网上得到有效帮助,有高达85%的人愿意使用一个供产销一体化的农业帮扶平台。我国已发展了很多农业互联网平台像农医生、本来生活、物联网等等,主要提供农业生产加工知识、农产品交易信息等服务,但都存在功能单一、业务关联性弱、无法达到供产销一体化的问题。而初级农产品较其他商品相比又存在保质期较短、利润空间小、相应设备短缺等问题,这就造成部分农户因加工困难、销路单一存在大量农产品浪费及利润低的情况。业务关联性弱,使得农户无法及时了解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信息,也就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缺乏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发展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农业人员流失严重。经调研发现,黑龙江省依兰县团山子乡劳动力大量外流,青壮力都外出务工,田地一般承包出去或是荒废,导致农产品产量不高。这就使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团山子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这不是特例,而是现在的普遍现象。要想生产加工好农产品,必须具备相应理论知识,但农户普遍存在学历较低、思想固化、不愿意接受新鲜时代产物等现象,无法从复杂多元的互联网信息库里获取有效信息,无法灵活操作帮扶平台,这就急需新型职业农民有效利用互联网帮扶平台来发展新型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三、“互联网+”农业发展帮扶平台的创新设计
(一)生产互助提高农业经济价值。通过对“共享工厂”的有效利用形成生产上对农业的互助,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还能为相关企业与工厂带来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当地农业经济价值。创新性: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的发展理念开始,共享潜移默化影响着国民的生活方式与水平。例如“共享单车”影响大众群体的出行方式,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方便了居民的短途出行,“共享充电宝”等等。在这种“共享”的大环境下“共享工厂”应运而生。它不仅提高企业、工厂闲置设备的利用率,更能通过初加工,再加工等方式提高初级农产品的自身附加值,延长不可长期存储农产品的保质期,从本质上增加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启示性:前期可能帮扶平台只是联系企业已有的加工厂,发展中期在我们的“共享工厂”取得一定效果后,平台可以联系当地政府和合作社进行“共享工厂”试点工作,由他们牵头建立属于本地自己的加工厂,在提高当地财政收入的同时,还能创立属于当地农产品的自有品牌。工厂运营过程面对的各种情况都会为“共享工厂”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行带来参考,最后从整体上提高农业总产值,为今后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一定启示作用。综合性:本平台会利用互联网自身的优势,筛选整合有助于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信息和国家出台的各类惠民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实地情况进行相关的具体介绍与推荐。最后综合所有信息与资源给当地农业的发展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与参考。综上所述,将互联网引入未来的农业发展,农户可以获取更多有用的资讯,并从中获得务农相关的经验与技巧,在此基础不断调整自己的耕作方案。“共享工厂”施行不仅为企业带来收益,更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库存农产品的保质期,为农产品带来双重保障,进而带动农业进一步发展,提高当地整体农业经济价值。
(二)技术咨询互助调整农业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中,无论是早期农业的男耕女织,还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帮扶平台通过创建技术咨询端对有意愿从事农业的各业人士与当地农民开展公益性不定期的专业技术指导和实用方法的培训,包括线上开展专家讲坛举办相关专业讲座,线下通过联系当地政府、合作社、企业机构等为农户、工厂进行生产加工的创新型培训,聘请技术人员为企业、工厂等进行设备上的技术更新,并在平台相关视频方便各界人士对本平台的进一步了解。培训帮助相关人士了解农业概况,适应农业发展趋势,加快农民的职业技术转型。另外,平台还可以联系相关大学,不仅给大学生们实地学习的机会,还能便于当地农户与学校农业专家交流学习,发挥各自的特长。以人为本,最终推动农业发展的整体现代化转型。
(三)业务关联拓展农业销售渠道。农业电子商务已成为广大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动力。帮扶平台通过业务关联窗口,尽力解决农业电子商务缺乏统筹领导,缺少标准化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致力于打通农业电子商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进行一对一帮扶,一个学校助力于一种农产品,帮农户做好销售的第一关,尽力扩大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最后达到拓展农业销售渠道、降低库存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天猫猫生鲜、淘宝村、帮扶助农平台等电商交易平台的性能,解决销售与购买上的问题,真正便利买卖双方。
四、“互联网+”农业发展帮扶平台未来发展策略
(一)开设设备共享端。要想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就必须进行资源共享。通过平台与工厂合作,利用互联网为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进行线上设备租赁或代加工服务。对各种农产品及半加工产品进行加工,节约农民生产成本,农民有过剩的农作物时可以租赁设备进行产品加工从而增加其保质期,一方面避免花高价购买不必要的机器,一方面可以较少损失,扩大利润。平台与工厂签订相关设备租赁合约,不仅可以提高工厂闲置农机设备的利用率达到“共享”的效果,还可以减少平台经营成本。另外,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经济职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并进行再分配。同时为合作工厂提供部分资金支持,鼓励更多工厂选择合作。
(二)开设技术咨询端。在农业发展中,要想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具体措施为:平台与合作社合作,聘请专家定期为农民等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系列讲座进行种植农作物等方面的介绍,同时其他农业生产者也可以在平台上传种植经验等与其他人分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水平是一国之根本,因此应当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使农民具备更高的素质水平,进而将其转变为新型的职业农民。政府可以加强农户的管理,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帮助进行专家团队的组建,便于有效指导农民,进而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
(三)开设合作销售端。要想加强农产品的销售情况改善农业经济,必须跟紧时展,对互联网进行有效利用,使电子商务融入到农业当中。政府部门出台有效的帮扶政策,对农业方面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大力扶持,对合作企业农业经营收入进行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也降低农民成本。通过合作社向农民宣传新型销售模式,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积极应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探索农户创业创新新模式。与媒体平台、明星等进行合作,促进销售,通过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充分利用,使相关资金流以及物流处于一个始终流通的状态。其次,打造绿色原生态独特品牌,扩大农民的销售渠道,打造联合企业的知名度,达到合作共赢。
(四)物流信息流始终处于动态平衡。在农业发展中,农村存在的交通不便、物流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也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因而,应当做好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协助农产品加工、销售及运输等供产销一体化,彻底解决其存在的网络通讯、物流运输等问题。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科研人员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结合农村特点建立农村地区专属的客户端,并解决网络受限的问题;各省直机关加强协同配合,积极落实开展相关政策鼓励农业、商务、交通等领域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从而增加农村资源促进其发展;引导大型物流企业例如顺丰、邮政、中通等在农村开拓农村物流业务,解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中的快递限制、地区限制等问题。
五、结语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范应用,可以基本维持人手一个手机的大环境下,农业亟需引入互联网,将传统农业模式尽快转进行现代化农业的转型。为此互联网+农业发展帮扶平台的建立为农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帮扶平台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发展帮扶平台仍然需要进行不断完善,不断从已有的信息中总结相关经验,为在实际上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总产值而共同努力。
作者:那鑫 王雨微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