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发展问题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设施农业发展问题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设施农业发展问题思考

近年来,瓜州县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设施农业成效显著,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瓜州县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瓜州县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希望可以对各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瓜州县围绕“建大基地、树大品牌、育大龙头、占大市场”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高效农业,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瓜州县已建成日光温室2537座,占地4695亩,年产量达1.3万吨,建成钢架大棚4241座,占地6255亩,年产量1.4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于日光温室812元,钢架大棚587.5元。1.1生产规模稳中有增瓜州县设施农业主要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现已建立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对产业资源的不断整合,进一步提高了当地设施农业发展水平,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乃至全县设施农业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总产值年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农民人均收入15%以上,综合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75%以上,全县设施农业产量、产值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1.2标准化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瓜州县围绕高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和土地条件限制,重点引进试验示范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和现代生物科技技术等高效、节能、高效益的新技术,开展了节水滴灌应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基质配方、新型保温抗寒材料应用等试验示范;在塑料大棚建设中重点对新型塑料大棚的骨架材料进行对比示范,针对不同通风方式、不同蔬菜栽培模式、立体栽培模式等进行进一步探索。通过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研究、示范和推广,有效的提升了全是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2存在的问题

2.1生产投入大

与传统农业生产相比,设施农业的前期投入相对较高,以瓜州县普通2代简易日光温室来说,前期建设成本每亩在13万~16万元,按照2017年日光温室平均效益4万元来计算,成本回收时间长达3~4年,再加之市场风险等其他因素,有可能要5年左右才能收回成本。而当地政府在设施农业建设补偿方面只有2000元左右,其余所有资金都需农户自行筹措,而且设施农业贷款困难,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内部设施作为可抵押的固定资产,因此就造成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这成为当地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

2.2标准化生产覆盖面低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本身的行业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大、农业生产周期长,效益相对不显著,因此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在瓜州县很多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不高,这也给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很大难度。

2.3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滞后

瓜州县虽然在2016年已经开启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但是由于建设时间短,当地已有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合作社数量较少,规模不大,且组织化程度不高,造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带动能力弱。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造成市场信息传递不畅通,市场集约化规模化效应较差,产品外部市场拓展不足,进一步压缩了设施农业产业的利润空间。

3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建议

3.1进一步增强产业扶持力度

一是制定相应的奖补政策。提高日光温室园区、标准化基地建设等的奖补机制,鼓励标准化建设,对规模效应较好的园区和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大农业贴息贷款和涉农保险保障工作。二是争取项目帮扶资金。通过对已有涉农资金、财政资金、社会资金以及部门资金的高效整合,建立起“政府补助、部门扶持、农户自筹”有机结合的资金筹措机制。三是引导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建立奖励机制,重点引导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支持产业链延伸和发展,提高农户的效益,从而提高农户设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3.2进一步引导多主体参与

鼓励土地和日光温室流转,不断培育、壮大设施农业经营主体,鼓励中大规模集中生产,积极引导和探索多主体经营模式,如以村为单位的集体经营模式、以合作社为主体的合作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经营模式和以多户联合经营的家庭经营模式等。

3.3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

抓住县、市现代农业发展契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产地品牌创建工作。积极开发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培育一批优质、高效、安全的名牌产品,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瓜州县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保证。

作者:刘新玉 郭丽琢 单位:甘肃省瓜州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甘肃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