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城市农业发展及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为了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从传统农耕农业时期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的结合,而未来的农业将又如何发展,城市农业的提出就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如何结合城市现状与农业发展值得我们去探究。
关键词:城市农业;传统农业;发展探究
1城市农业简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年粮食总产量约5亿吨,中国的耕地面积121亿公顷,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8.0%左右。农业在我国占领着主导核心地位,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城乡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涌现:城市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居民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不同,城乡劳动分工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大量劳动力滞留农村[1];城市居民的诉求要远远多于农村居民,以及社会阶层存在于城市,人口涌向城市,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在城市,城乡矛盾慢慢在放大。由于国家建设重点偏向于城市发展,这些矛盾带来的后果直接导致我国就业结构存在缺陷、农村居民收入低速增长、农村消费市场萎缩,以及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有巨大差距等现象。中国的城市化的特点是:以小城镇快速扩张,人口聚集密度高速增长,城市用地规模也在慢慢扩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了第二、第三产业生产劳动力[2]。也就是说城市与农村农业的关系脱节形成两个差异巨大的制度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中劳动力资源缺乏;城市中人口高度集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公共服务的短缺;土地资源的浪费;就业的压力等。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与农村原本独立的两个区域如今也变得联系更加紧密。城乡交往越发密切,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迁入小城镇,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无论是就业、食品、环境、还是经济上,人们对新鲜安全的食品需求量急速增长,城乡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城乡之间形成离不开的城市,回不去农村的现状。现如今国家要求城市经济、环境、社会之间协调有序发展,也就是近年来一直在强调的可持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与社会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食品安全、生态、能源等新生词汇逐渐闯入视线也证实了居民意识的提高,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农业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被提出的概念,它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采用结合的方式,把分散于城市或者周边郊区的城市废物和自然资源都被利用起来种植和蓄养农产品,形成加工和销售的产业[3]。这个时候城市农业被提倡,这种能够融入城市经济的方式不仅能给城市提供有机食物、农业需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提供就业机会解决部分人口就业问题,并且能改善环境节约土地资源创造生态旅游点,形成地方具有特色的景观来汇拢人气,而且避免了城市化过快导致加剧能源危机,无形之中生成生态效益价值,还能在城乡互动之间产生积极的作用。城市农业规划趋向高端产业,从2015年以来农产品流通北上广地区现状来分析,农产品物流也在脱离传统农业模式,新型的农业模式被广泛运用。此外北上广地区对于城市周边度假的需求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城市农业如需要满足北上广地区需求,城市农业更趋向于高端化,应打造以有机、生态、高科技创新为支柱的高端生态农庄,私人订制农产品以及有机蔬菜大棚水果市场需求量仍然火爆,这种创新的模式更加适合高端人群的日常居住和消费需求。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不小的成绩,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全国消费水平提升,所以针对的不仅仅是北上广地区,其他地区也都有这样的需求,因此,新型城市农业的前景不可估量。
2城市农业现状
城市农业和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相比较而言,城市农业的重点放在对于生态资源保护和农业生产创新上;传统型农业生产特点主要是使用人工操作或者畜力为手段进行劳动耕作,采用由历代前人积累流传下来的培育农艺技术为主要形式,因地制宜,精耕细作。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且不注重生态环境易造成生态失衡,生态环境遭遇破环,传统农业生产遇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科学有效地发展农业成为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新型的城市农业是有效利用城市废弃物和城市中的资源,在城市的郊区或者角落里生产农产品供应城市,利用城市的物流运输、机械加工、废物回收利用等手段运作,它的发展也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如何打造科学合理的城市农业发展模式需要借鉴前人的成功的案例经验以及结合本土实际发展需求来作文章。荷兰的城市农业以园艺和畜牧业为主,利用发达的花卉培育技术以及天然的优良草种,培育出了世界上最好的花卉和奶牛。日本则以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和加工、设施农业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并且创造了生态旅游点供游人参观游赏;法国的城市农业模式值得借鉴与学习,本着经济生态的目的打造以大面积田地作物为主,大规模的机械专业化农场为城市提供数量足够的农产品,农业发展在工厂与高速公路之间,还满足了绿色环保功能,给城市降尘降噪,是一种非常环保的新型农业模式;德国采用了以休闲农庄和服务市民的农园为主的城市农业模式,规划后的区域包租给市民,让市民享受耕种与接近大自然的乐趣;美国人坚持农业的生产本质,农业经济模式采用与各农场间建立起合作经济的方式,通过供销一体化来实现农业经济[4];中国台北的城市农业模式主要有市民农园和休闲农场模式。市民公园。分布在郊区农村,由农民出租土地,由城市人民参与耕作并获取作物成果,是一种能够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城市农业模式。休闲农场。结合了农业和旅游业,一种为游客提供住宿、度假、游乐的综合性休闲农业,这种模式大力推动了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发展;每个国家(地区)都是以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为基础,根据每个国家(地区)的情况明确城市农业的发展趋向[5]。在中国发展新型城市农业要结合城市资源和自然经济环境以及人群消费能力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如何发展城市农业。如城市农业有着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区位和市场优势明显,在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已经形成特色,那么只需结合产业化管理、市场运作手段、科学加工技术等建立农业发展模式。如城市农业没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区位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那么发展特色观光农业,由市民参与也能建立新型的城市农业。
3结束语
城市农业与传统农业相同,有非常多的障和风险,因此需要对城市农业的功能和城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针对每个城市、每个地区的不同情况,经济基础的差异、区位和市场的差异、分析农业水平的差异,人口密度以及对农产品的需求度调查等诸多因素,进行比较、实践和总结如何发展新型城市农业的模式,以城市农业的相关理论作为依据指导,强调可持续发展为方针,大力推进城市农业发展,开创创意型农业即便面对高消费人群各类不同人群仍能保证城市农业的高效率高保障。
作者:饶银龙 邓青霞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