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辽南地区在自然区划上属于华北暖温带地区,在经济区划上属于东北地区,这在客观上为辽南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的比较优势和产品结构的互补优势。本文由此探讨辽南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辽南地区几大主要区域为例,进行讨论。

关键词:辽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1特色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纵观我国历史,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的稳步上升,农业在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解读。近年来国家再三强调“三农”问题,基于这点,应运而生了很多有关农业的新名词,“特色农业”便是其一。[1]对特色农业概念的阐述,目前官方尚未有给出一个统一的说法,个人认为较为精准的一种解释为:特色农业是在具有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围绕着产品的“特”来选择、开展项目。在区域的资源、地理、气候、人文条件优势的基础上,注重农业的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性,将市场竞争力作为主要发展目标。

2辽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辽南,指辽宁南部地区即辽东半岛大部,依山傍海。其中包括大连市、营口市、鞍山市、丹东市。接下来分别对这四座城市以及其下属地区的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1大连地区

大连地区随着新技术的引进与设施更新,一些原产地并不是大连的农作物也得以大量培育生产,大连作为辽宁省第二大城市交通环境海陆空三线并存且设施完善,凭借这一优势可将产品及时销售至全国各地。除了有名的樱桃种植产业外,大连的西芹、西红柿、无刺黄瓜等农作物也已经成为了大连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品牌,腌渍、即食蔬菜远销国内外。目前大连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对农民家庭收入的带动作用。大连地区农民纯收入虽然相比城市居民仍有差距,但已经明显在全省的平均水平之上,尤其是庄河、金州等地区,农民家庭收入的水平增长速度是其他地区的数倍,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对该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效果显著。[2]

2.2鞍山地区

鞍山地区从市场上,充分利用当地环境特点、物产资源、历史文化等区域优势,选定五个特色产业,通过合理规划将其发展为具有市场竞争力与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产业。分别是:南果梨产业、食用菌产业、柞蚕产业、君子兰产业以及观赏鱼产业。在南果梨产业上,鞍山具有绝对的区位优势,南果梨身为四大名梨之首,原产地就是鞍山;岫岩作为“滑菇第一县”是鞍山食用菌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柞蚕产业则主要分布在岫岩与海城东部山区;从产业规模上看,鞍山具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君子兰培育基地与观赏鱼养殖基地。从政策上,落实标准化的基础工作,设置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并对现有的检测中心加以完善。其次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品牌意识,通过品牌效应来带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拓宽产品的销路。

2.3丹东地区

丹东地区特色农作物有小浆果(草莓、蓝莓等)、山野菜、烤烟、甜瓜、辽五味等,因特产众多,以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推进经济转型的计划得以落实。政府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各类特色作物的产业结构,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措施推进这些特色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同时,依托新技术引进来优化现有产业,不断扩大产业生产规模,使丹东地区特色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2.4营口地区

营口市主要发展的是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形成了以赤山、黄丫口为中心的自然风光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区,其中大多是以葡萄、樱桃、苹果、香瓜、草莓等采摘为主题的四季果蔬园;以鲅鱼圈、盖州为中心的海滨休闲旅游区;还有以熊岳、双台子为中心的温泉休闲旅游区。

3辽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现存问题

辽宁省自响应号召发展特色农业以来,设施农业的占地面积已经位于全国第二位,日光温室设施蔬菜面积更是位列全国第一。但这其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辽南地区分别以各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所发展的特色农业虽然侧重点与产业链由于地域、气候等原因都各有不同,但目前为止所面临的问题是大同小异的。(1)虽然各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都已经在几年里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但是这些品牌目前都是利用地区产品集聚和产品差异形成的品牌,如我国的广东芦柑、海南菠萝等。[3]但是特色农业是一种市场指向性农业,市场重视的是品牌差异性,如何通过品牌效应来提高产品价值,打开市场就成为了目前辽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难题。(2)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如今对特色农作物的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为了在特色农业发展中获得充足的经济效益,产品深加工是必不可缺的步骤。但在实际中一直存在着产品深加工程度不足、农产品产业链较短的问题。特色农产品经过简单包装以“土特产”形式外销便突出了这一问题,特色农产品停滞在初级加工阶段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十分有限。(3)虽然一直在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但普及程度远未达到理想的标准。传统农民并不重视农业信息化,依旧按照传统方式获取信息,而通过这些渠道获取的信息往往存在滞后性。现今的农业信息化体系也仍不完善,一些农业网站只对当局政策稍作解析,并无过多可让农民获取的有效信息,而且更新周期长。[4]信息滞后、科技服务不到位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与特色农业的发展。

4辽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趋势与对策

4.1针对品牌效力不足问题

辽南地区当地政府应尽早树立地域名牌,加强特色农产品地方品牌保护,为了能最大限度的维护当地品牌的利益,当局应密切关注特种农产品产地申报。各特色产品原产地都应该在壮大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塑造统一品牌、完善加工标准,以开发特色产品占领市场,以突出品牌特点巩固市场,以营销手段扩大市场,推进特色产品经营品牌化。

4.2针对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问题

深加工程度不够则说明当地特色农产品地产业链较短,政府需进一步延长特色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是与农产品初步生产加工密切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关联的多家产业所组成的网络结构,延长产业链则是要加强建立产业中游的整合链。扩大产业链可以削弱市场波动对农民利益的影响程度,给农民带来更大的利益,对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4.3针对信息化推广不足问题

各级政府应该优先改进市场信息服务系统,优化当地农产品市场信息交换网络,及时更新官方网站上关于农产品的流通数量和价格信息,引导农民合理确定生产行为。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展多种渠道的宣传方式,包括官方微博互动转发、官方网站通知、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等服务,第三产业通过多方宣传得以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5总结

特色农业是促进农业升级转型、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对于辽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职能,与相关专业人员保持定期有效沟通,为辽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专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与自主知名品牌,结合当地人文历史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竞争优势,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华,马永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析[J].农业经济,2009(2):3~4.

[2]张云松.辽宁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5.

[3]李海洋.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科技和产业,2017.

[4]尹辉.农业从“特色”到“产业”[J].当代贵州,2012.

作者:周楠 于欣波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