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与标准化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产业化与标准化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的有效帮手

1.1农业标准化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的成长

实施农业标准化,要求农业产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作相应的调整,使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分工协作的需要,适应程序化管理和市场化发展的需要。这种调整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改变为集团化集中经营的大生产。只有建立了这样的生产关系,才能为农业标准化的实践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提高、调整的过程中,产业集团不断形成,自然而然地促使农业实力的提升。由于产业规范化运作体系的建立,农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农业发展就能够实现全球一体化。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高效配置有限的资源,不仅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档次,更能有效地促使农业在市场中逐步完善、规范和壮大,从而切实提升农业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缩小外部性对农业产业的影响,降低该产业的依赖效应,使之成为真正独立的新型产业。

1.2农业标准化能够推动专业化的生产

农业标准化凭借先进的技术以及可靠的调查结果,不断优化完善,以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针对某一具体标准化对象进行的协调化、系统化处理。我国以紫菜为研究对象,建立的紫菜示范区即是依赖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成功典范。紫菜示范区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标准,对紫菜生产的每一环节都实施动态跟踪监控,利于及时对生产需求进行调整,并立足于全局的角度,构建了完整的紫菜培育供销产业链,与传统零散买卖,以小作坊为生产单位的粗放型生产经营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规避了原始经营模式的缺陷与弊端,其完整的产业链将农业生产提升到专业化的层次。

1.3农业标准化能够促进农业的科技化

依据标准化原理,将先进经验、科技成果、新技术等以标准的形式加以规定,严格参照科学标准,统一把关监控,形成全面规范的流水线,使得生产、管理乃至销售的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各要素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效用,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从而使得劳动者主动接受并学习新型知识,掌握先进技能,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就是要将先进的技术通俗化,深入浅出,使得经营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在迅速掌握技术标准后,将适用的科技科技成果投放于市场,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且标准化下的生产使得原先的粗放型模式淡化,继而被集约化模式所替代。

1.4农业标准化能够助推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企业化的经营模式主体界限规划的十分明确,大致可以划分为“公司”、“企业”与“农户”,其主体层级分明,功能完善,旨在形成一个多功能集聚的整体,利用合同契约制度、全面经济核算制度,实现组织形式上的农业产业化转型,而标准化则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手段,以企业管理为切入点,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运行与发展。作为龙头企业既要保证内部机制的有序运行,保证公司管理有条不紊,又要处理好外部基地以及所属农户之间的关系,如果墨守成规,依照传统模式进行管理协调,不仅耗费资源成本,且成效甚微。若采用标准化管理模式不仅节约资源,更有效的提高了成果的显著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企业标准化管理即是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建立起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等科学体系,促进农业的有序化、规范化、产业化和规模化。

1.5农业标准化可以推动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过剩现象。市场的不断变化及信息滞后、不对称导致农民的盲目生产,加剧了各地农业结构调整的脱节、不到位,而以标准技术组织生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品质农产品脱颖而出,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给不完善的农业结构调整带来亮点与希望,凭借资源利用的高效性和区域的优势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指引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利用地域优势,依靠标准化农业的规范与兴起,为农业产业化带来革新,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增强产业化发展在市场中的稳定性,是农业结构调整在市场经济循环更替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1.6农业标准化能够促进社会化的农业服务

农业标准化具有稳定的特点,其流水化的生产和严格执行的数据指标使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井然有序,这一良好稳定的特征恰好为农业服务的社会化提供了坚实的依靠,在相对稳态的环境下,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增产项目的落实状况负责,有利于系统化管理。诚然,健全制度的建立以及其今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密不可分,农业服务机制良性运行的重点即是标准化的规范落实,故应顺应标准化的工作思路,构建稳定的、能够给予农业服务依赖的保障,从而更好的实现其社会化服务的功能。

2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基本途径

2.1加强领导,提高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

领导对农业发展的方向起指导性作用,正确的理解农业标准化有助于其落实工作的开展,领悟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与积极性。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从全局出发,深入了解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升级的重大意义,明确何为农业良性发展的道路,同时强化对农业标准化的研究、规划和实施。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共同推进标准化工作。将标准化落到实处,在实施“丰收”“、星火”等科技发展计划时须同步考虑标准化。

2.2将农业标准化建设落到实处

农业标准化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机制,将其落实到农业发展的各环节存在一定现实阻碍,每一个环节均有其独特的元素,元素之间的协调工作琐碎而繁复,仅凭标准化行政部门是独臂难支的,必须把涉及农业标准化的有关部门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完备的整体,借助各个部门的特长优势将标准化生产深入实践,共同为农业产业升级作贡献。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担当好各自在标准化工作中的角色。在其位谋其职,在履行好各自分内工作的同时,尽量做好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降低低效率的返工,避免重复劳动和无用功,良好的沟通能够拉进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2.3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农业标准化领域走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发展之路,尤其是在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程序上,形成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作为我们的经验借鉴。例如,美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主要围绕促进农产品的营销、加工和出口来开展,并且制定了“联邦谷物标准法”“、农业营销法”“、联邦种子法”“、联邦食品药物化妆品法”等相应法律法规来保证标准的实施。欧盟有比较健全的农业标准化法律,并且直接采用ISO、CAC等国际标准作为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依据,使成员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从而获得了国际贸易的主动权。日本就采用标准化农业,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特性试验方法和方案,到品种育成后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工艺规程,以及农产品的收获、加工和贮藏方法等都有非常具体的标准。如能借鉴这些实践经验,并很好的运用到我国农业的实际发展中,可以让我们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少走弯路。

2.4加强宣传和人才培养

农业经营者特别是广大农户对标准化的认知程度目前还处在低水平阶段。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标准化宣传活动,向农业生产经营者宣传贯彻国家的标准化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将标准化的概念根植于受众的意识中,使其主动学习新兴技术,调动起生产热情与积极性,做到懂标准、会用标准、会研究标准,真正实现标准化管理。另一方面,要组建一支热心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这一途径培养优秀人才,壮大复合型人才的队伍,推动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作者:王晶 单位:江苏省标准化研究所科研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