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杂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杂粮杂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杂粮杂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分析

[提要]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地区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当前扶贫开发任务的主要抓手和战略重点。本文以长岭县杂粮杂豆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对其在产业扶贫视角下的建设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长岭县产业建设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对长岭县杂粮杂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模式进行分析规划,并且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提出在产业扶贫视角下产业园发展应从聚焦主导产业,推进优势产业引领;升级产业链条,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聚集生产要素,探索科技应用机制;助力农户增收,深化经营体系改革;号召绿色扶贫,建设农业生态体系等五个路径推进的建议。

关键词:长岭;产业扶贫;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前言

全面脱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密不可分、相互承接的。决胜脱贫攻坚阻击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艰巨任务,而乡村振兴则是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实施方略。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与各贫困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脱贫攻坚战已然取得全面胜利,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长岭县应在自身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继续以当地粮食生产产业发展为抓手,探索产业扶贫模式,扩大扶贫成效。

二、长岭县杂粮杂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状

(一)长岭县概况。长岭县位于吉林省松原市西南,地处科尔沁草原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当地土地资源丰富,但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风沙干旱频发,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严重,不可避免地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著名省级贫困县。以来,长岭县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给予高度重视,提出“打造具有吉林省西部草原生态经济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基于此,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长岭县作出建设杂粮杂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要举措。

(二)杂粮杂豆产业发展优势。长岭县年均日照时数 2,885.8 小时,光热条件优越,夏秋降水丰沛,膜下滴灌、高光效栽培等农业新技术在当地集成推广,自然条件、技术条件优越,适宜粮食作物及豆类作物生长。与此同时,本土农业专家辛孝良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了耐干旱、能分蘖、产量高、质量好的优良谷种,命名为“孝粮香谷”在当地大面积种植,打造了独特的杂粮杂豆和稻米品牌,在消费者间广受好评和喜爱,存在发展潜力。

(三)产业园建设现状1、政府引导,政策优势显著。产业园形成以政府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建设布局,县政府在政策、资金和生产条件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园区建设政策优势显著,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功能拓展型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引领全县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龙头。2、布局合理,区域特色突出。产业园建设以松原兴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辐射太平川镇下属村落,构建“一核、多点、扇形分布、集群发展”的产业布局。依据其总体布局和市场需求,在杂粮杂豆种植的基础上,每村突出一至两个品种,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形象,区域特色鲜明,形成相互助推、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3、效益良好,利益机制健全。现阶段园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在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益,并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形成以农民为主体,合作社与农民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发展具有突出贡献。4、生态发展,改善生产环境。产业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相结合,走生态经济之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通过温室大棚改良碱化土壤,养殖“稻田鱼”“稻田蟹”,将畜禽粪污还田,利用秸秆生产沼气发电,使得农业生产活动真正地被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良性循环当中。

三、长岭县杂粮杂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

(一)创建思路。长岭县产业园创建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三农”工作思想为指导,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工作和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工作为主线,以多元化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和建立横向共生、功能耦合、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为重点,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加快创建具有吉林省西部特色的杂粮杂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创建基本原则方面,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通过落实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引导技术、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集聚,把市场需求的变化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利益联结、惠农富农,建立健全入园企业、项目与农户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坚持产业引领,融合发展,立足本地生态资源禀赋,进行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切入点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坚持绿色发展,质量兴农,发展绿色产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机械化,增大绿色产品产能;坚持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创新经营模式,发扬敢闯敢试精神,着力在提质、增产、加工等方面加强科研攻关,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园发展动力的重中之重。

(二)发展定位。长岭县产业园致力于成为贫困地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基本出发点,带领农民坚定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不断提升产业园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效益,以农民在参与三次产业全过程中的最佳收益为核心任务,进而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脱贫的基础上走向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之路。长岭县产业园定位为科尔沁草原生态脆弱地带绿色发展质量兴农的示范区,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相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科学运作生态资本,全面开展盐碱地治理,推行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测土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建立农牧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绿色创新武装园区,以绿色技术治理盐碱,以绿色生产发展经济,以绿色产品服务社会,以绿色形象融入市场,成为绿色转型融合发展的先行区。长岭县产业园以建设成为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绿色有机杂粮杂豆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立足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禀赋,提升生态种养业,做优第一产业,围绕农业加工业,做大第二产业,拓宽农业多种功能,繁荣农村第三产业,成为规模化、绿色化、专业化的绿色有机杂粮杂豆生产加工基地。

(三)规划布局。长岭县产业园建设模式规划综合考虑产业园发展潜力、经济区位、产业优势、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结合产业园实际,在“一核、多点、扇形分布、集群发展”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对产业园核心区和生产基地进行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将产业园划分为以松原兴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核心区和以太平川所属的 10 个村为主的生产基地两大板块。核心区划分为种植区、加工区、物流区、服务区、生态养殖区、农民社区六个功能区;生产基地主要承担杂粮杂豆种植功能,同时承担部分农产品初加工功能。

四、长岭县杂粮杂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发展“孝粮香谷”杂粮杂豆等种植业,围绕农业办工业,产业园加工业将进一步发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活性服务业,将使产业园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未来几年内,长岭县将通过完成“孝粮谷香”杂粮杂豆规模化建设项目、设施农业建设工程、农产品深加工工程、现代冷链物流配送工程、品牌农业工程、乡村旅游建设工程、养殖业规模扩大工程、双创孵化基地及人才培训工程、生态修复及环境美化等九大重点工程,来助推产业园的经济总量、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二)社会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长岭县“孝粮香谷”杂粮杂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完成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各项任务的同时,将为产业园本地返乡就业、创业人员提供平台,点燃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群众的返乡、就业、创业热情,也将为其从一二三产业不同层面提供大量的发展方向、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同时,产业园的创建将在全县起到广泛且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推动长岭县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全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

(三)生态效益。在生态效益方面,产业园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工作导向,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循环型、产品安全型、收益高效型的绿色有机农业,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以农业绿色化治理盐碱化,推进资源利用节约化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将有效改变当地脆弱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通过重塑自然的乡野风景,能够让游客在尽享自然之美的同时,激起其珍惜农业农村的自然生态资源、热爱大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性。

五、产业扶贫视角下产业园发展路径

(一)聚焦主导产业,推进优势产业引领。聚焦主导产业,发挥“孝粮香谷”杂粮杂豆特色产业优势,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推进种养有机结合,对产业园生产基地实行统一规划促使其规模化发展。还需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和环境承载能力,以“孝粮香谷”、杂粮杂豆发展为重点,适度发展有机水稻、绿色有机果蔬等绿色有机功能食品,构建主导产业引领、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的产业格局,提高农业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配置效率。建设规模化的绿色优质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加速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打造产业园“孝粮香谷”、杂粮杂豆等农产品品牌,形成区域性农产品生产加工集群和品牌,将产业园打造为品牌优势突出、业态结构合理、产品优质安全的特色产业示范区。

(二)升级产业链条,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产业园建设应顺应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新趋势,在农业内部三次产业之间建立功能耦合、协调共赢的产业链条。产业园将在未来几年新建大米生产线、鲜食玉米生产线、小米加工生产线,同时延长产业园养殖业产业链,推动粮食生产产业链、高品质原材料和终端产品供应链以及整体产业园区价值链的重构和升级。与此同时,产业园应着手拓宽农业经济功能,做强农牧产品精深加工业,有效掌控市场,引导消费;拓宽农业观光功能,发展体验旅游、休闲旅游、创意文化旅游、观光旅游等多种游览模式;拓宽农业市场功能,根据产业园区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进程对包装、运输、装卸、仓储和销售等方面的需求,发展以创新融合转型为特色的物流业,以整体提升农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

(三)聚集生产要素,探索科技应用机制。聚集土地生产要素,广泛租赁农户承包地,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农民可与产业园签订合理的承包合同,共享收益,调动农民增收积极性;聚集资本要素,采取多种入股方式,广泛筹集资金,实行股份制经营,积极创造股份公司上市条件,解决产业园经营规模、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聚集科技与人才要素,从吉林大学、省农科院等多家单位引进人才,组建顾问组,在专业技术、规划计划等方面搞好顶层设计,发挥“田间学校”的功能,培育新一代职业农民,为产业园创建提供人才保障,以人才为引领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推进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产业园农业信息化、机械化水平。

(四)助力农户增收,深化经营体系改革。深化农业经营体系改革,推进长岭县杂粮杂豆现代农业产业园走现代化大农业规模发展之路。加快培育和壮大有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的经营主体,鼓励引导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依靠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唱响“孝粮香谷”杂粮杂豆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提高经济效益,靠规模化经营让小农户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助力农户增收,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五)号召绿色扶贫,建设农业生态体系。针对产业园所处科尔沁草原盐碱地带农业生产环境比较脆弱的实际,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在完成扶贫目标的基础上不破坏原有环境,实现产业发展、绿色扶贫双轨同行。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全面建立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市场所需相适应、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与现代化大农业和小农户相衔接、与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相统一的农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可持续农业生态体系。

六、展望

在脱贫攻坚战中,各地方政府将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把培育地方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点,有效增强了自身的“造血”能力。诚然,脱贫已经成为过去,扶贫之路还需要继续前进;扶贫若要长远且坚固,还需从产业扶贫入手。产业扶贫是进一步增强弱势地区造血能力,帮助群众提升生活水平的有效路径,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将会成为全国各地进一步发展的最有力抓手,让脱贫群众的持续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作者:李怀玉 唐天伟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 江西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