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分别从乡村的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等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时期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金融业应在这一战略的引领下,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找到金融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
关键词: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的和谐稳定繁荣。2019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13277亿斤,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19年已达到2.46:1,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我国“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各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差距较大,依旧存在大片的贫困农村地区。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产业发展缺乏有效支持,农产品供给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城乡差距依旧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形势仍十分严峻。“三农”问题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新时代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产业的发展要开启一个新的征程,尽快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体系,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培育农村发展动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
一、农业产业化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部门,而传统农业的发展依托的是土地等自然资源,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而农业产业化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产业和优势农产品为重点,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借以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实现产业的最优布局,以此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农业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有如下特点:1.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生产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利润,通过面对市场来进行生产要素的分配,得以实现农产品的市场销售,实现利润。2.规模化。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其规模效益,达到降低总成本,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的目的。3.专业化。通过资源有效分配,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农产品的市场化率,达到契合市场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目的。4.企业化。在农业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龙头企业往往能够充分契合市场需求,寻找到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加之本身所具有的规模效益,龙头企业会更好的发挥其带头作用。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农业产业化的生产要素投入需要金融支持。资金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具体来看,首先充足的资金将会改善农村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效率化。其次利用充足的资金可以引入更加高精尖的农业技术与更加优质的生产器具,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从而带动农产品产量的增加。最后利用充足的资金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之更加契合现代农业,更加有力的促进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生产化的经营管理需要金融支持。作为农业产业链的主体,龙头企业、中介机构和农户的发展更需要金融的相关支持。从龙头企业看,龙头企业作为当地企业的佼佼者,它具备一定的市场议价能力与市场掌控力。它在收购基础农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与精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同时可以有效带动农户,提高农户收入。龙头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仅靠自身的资金支持不足以实现龙头企业扩大规模的需求。从中介机构看,也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作为有农民之间的自由组织,可以有效地将本地区的农户联合起来,进行规模化运作和生产。同样,农民专业合作社仅仅依靠自有资金无法进行有效的发展,急需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从农户本身来看,农户是农业主体中最主要的微观主体,对于资金的需求也是十分旺盛的。综上所述,充足的资金将会有力的促进整条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的风险管理需要金融支持。农业生产的主要活动在露天土地上进行,这是农业生产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点。正是因为农业生产的特性,导致农业生产更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产品因不同的自然条件而丰产欠产,质量上下波动。同时,农产品的发展还会受到市场因素的制约。从经济学上分析,丰产并不意味着丰收,农民在丰收年获得的收入却比平常年低,这正是因为市场的需求弹性的问题。而农业产业化发展,从供给端考虑,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将会提高农产品的规模效益,降低其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从需求上看,农业产业化为农产品的产销提供了稳定的渠道,契合市场需求,进而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管理水平。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兜底。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挑战
(一)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不足。我国广大农村域内存在大量的金融机构,主要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近些年对农村市场的金融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仍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中国农业银行近年来将其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服务对象也从农户或农业组织逐渐转向了城市居民及大规模企业,对农业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减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与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银行不同,其主要目的在于积极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但是其金融支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业务范围较窄,服务对象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为其提供粮食、油料等农产品收购相关的农业贷款服务。非正规金融机构例如小额贷款公司由于其利率较高,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并不愿意去贷款。
(二)涉农企业贷款较难,融资能力有限。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越来越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效果明显增强。但从整体上看,真正起带头作用的企业仅限于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龙头企业。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发展空间较小,很难吸引大型龙头企业入驻。而小规模农业企业由于融资难,农业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产品加工利用率较低,无法实现对农产品有效的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因此,仅仅依靠这些企业难以起到带动作用,难以进行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在农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融资难是现阶段需要重点深化改革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涉农企业获取信贷的方式通常是通过资产抵押,尤其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抵押。而小规模农村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规模较小,以此为抵押品获得的贷款无法满足生产需求。除此之外,涉农企业的短期性融资需求较为旺盛,然而贷款服务流程过于繁琐,手续复杂,不能有效满足企业的即时性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具有不稳定性,小规模涉农企业经营存在风险,且金融担保体系并不完善,导致金融机构并不愿意承担经营风险为这些企业提供大额度贷款,同时在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时,也会严加管控。这就使得小规模涉农企业陷入融资难的困境,阻碍了农村企业的正常经营,抑制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农村信用环境较差。当前我国农村总体信用环境较差,征信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并不愿意承担风险为其提供信贷支持,从而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于金融机构的新产品与新服务缺少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对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责任风险等相关知识并不了解。而金融机构在为农业经营者提供服务时也无法获得贷款者的全部信息,包括还款能力,信用水平等等。另一方面是由于现有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农村的信用环境较差。首先,由于农业生产具有不稳定性,大部分农户的还贷能力较弱,信用水平普遍较低。其次,大多数农民合作组织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和法律法规的监督,信用基础同样较为薄弱。最后,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融资较难,经营风险大,效益具有波动性,内部资信等级低,很难满足金融机构对其进行贷款的最低要求。而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说,虽然已初具一定规模,但由于管理模式较为混乱且缺少相应法律法规的引导,很多企业没有树立起责任意识,存在故意拖欠金融机构债务的现象,破坏了农村融资的信用环境,降低了金融机构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信贷服务的积极性。
四、对策建议
(一)深化农村改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的载体。农业作为我国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何有效的保障好农民的利益,实现农业农村的长效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从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需要利用政策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时利用有效的资金供给,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农业大户的经营能力与效率,实现各主体对于农民的带动。同时,我国应实行更多的惠农助农政策,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助力农民脱离纯粹靠天吃饭的困境,实现农村农民收入的有效提升。再次,应该针对农村地区,推行有效的制度支持,提高农民抵御天灾的能力,减轻农民收入的波动程度,实现农民增收。从金融制度上看,应该推动农村地区保险制度的发展,实现金融对于农民损失的抵消效果。从政策制度上看,应该推动灾害损失的救助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
(二)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有效供给。针对农村地区各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从以下角度进行改善。从供给角度分析,充分发挥资金的市场化配置作用,充分吸收社会各界投资,扩大农村贷款资金来源,吸引除银行体系外的新型投资主体的资金进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各方主体的投资渠道,有利于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完善和补充,促进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供需平衡。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领域融资的优惠贴息,降低农村贷款利率,引导农村社会融资成本降低,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活力。从需求角度分析,融资主体不应局限于传统金融体系,从商业银行获取运营资金,更应该开拓新型融资渠道。例如通过网商银行、典当行等新型机构进行多渠道融资,满足自身的短期性融资需求。
(三)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产品体系农村金融的发展应该抓住互联网金融的契机,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赋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状况。一方面,大力推动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结合新兴技术,充分分析农村各融资主体的信用数据,提高农民的信用等级,从而提高各主体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推动金融机构进行创新,推出契合本地农村融资需求的新型产品,使农民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贷款的审批、放贷等流程,为农村新型融资主体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提高农户贷款可获得性。
作者:马静 单位:青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