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笔者针对岐山县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解析,提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技术服务跟进等方面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共谋破解之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对策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扭转农业发展滞后局面的治本之策。为了正确指导岐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助推乡村振兴,笔者对岐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几点建议,供各级领导决策农业农村工作时参考。
1岐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现状
1.1特色果菜苗木规模逐步壮大坚持板块布局、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优质高效发展定位,优化品种结构,建设标准化果园1.13hm2,种植蔬菜0.73hm2,果菜总产达36万t,享有“西府大棚西瓜第一乡”美誉。
1.2畜牧养殖新模式初步形成以小区大场、标准化规模养殖为主攻方向,建成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2个,年生猪存栏18.2万头、牛存栏5.2万头、羊存栏3.8万只、家禽132万羽;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2.1万t、1.5万t和6.9万t,畜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1.3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建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96个,一镇一业示范镇5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81个,认定注册家庭农场136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44名,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岐山县在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发展特色农业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实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笔者走访群众,与镇村领导座谈,深入农业园区、畜牧养殖场、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实地调查,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岐山县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如地处渍雍塬的雍川镇何家村,由村委会协调流转土地133.3hm2,66.7hm2有灌溉条件的地租给浙江台州商人发展大棚西瓜。2019年大棚西瓜平均亩产4520kg,亩产值14040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另外66.7hm2地由于缺水,只能种耐旱作物大葱和花椒,不能发展设施农业,效益相对偏低。还有一些贫困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地处偏远地区,由于田间道路是土路,遇到下雨天气,客商望路兴叹,生产的果菜难以运出,使合作社社员蒙受损失。
2.2主导产业规模不够大,优势不明显。岐山县就种植业来讲,规模小,效益差,设施蔬菜管理粗放,病虫害较多,品质较差;就畜牧业而言,牲畜存栏量少,畜牧业产值偏小;就乡镇之间来说,发展极不平衡,有的粮经比达到60∶40,有的仍在80∶20左右徘徊。虽然农业产业种类比较多,但规模小而散的问题仍然存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趋势还不明显。
2.3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一二三产融合不紧密。岐山县现有龙头企业3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个、市级31个。现有的龙头企业均为地方传统老企业,加工转化能力不强,龙头引领作用不明显。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产业之间融合度不高、融合水平低。一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偏低,产业链条短;二是利益联结松散,合作方式单一,多数农业经营主体是以“种植+加工”“种植+销售”模式进行二次产业简单融合,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名无实”,参与、融合能力差;三是农产品加工深度不足,产业链条不长,在农产品加工业内部,40%的企业为面粉加工业,产品附加值不高。
2.4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效应不强。虽说近几年通过多方努力,农业结构已逐步优化,初步形成了大棚西瓜、中药材、苗木花卉等优质产业,但总体上产业规模偏小,再加上受传统农业影响,农民思想观念仍比较落后,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缺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应有的超前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虽然岐山县也打出了几个农业品牌,如“周原红”苹果、“天缘”醋、“岐安塘”猕猴桃等,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打得响、过得硬、能代表岐山农业形象的品牌。品种的多乱杂、产业的小而全,无疑影响了主打产业的规模发展。
3对策建议
目前,振兴乡村经济的大政方针已定,配套政策已出台,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阶段,只要抓住农村产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3.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保障目前,岐山县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改变,必须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起,扭转“人促天控”的不利局面。基础设施建设要向大的园区进行倾斜,确保水、电、路畅通,做到镇镇有重点农业项目,村村有特色产业。如在旱腰带缺水的地方,以打井、兴修水利为主;在有水有林的雍川、凤鸣、青化等镇,则以解决交通为重点,兴修乡村公路,确保交通便利。另外,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要与脱贫攻坚、农村“三变”改革和“六美”乡村创建相结合,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打好新时代农业农村繁荣发展的“组合拳”。
3.2强化主体带动,壮大产业规模。一是抓好产业布局调整,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方向,以“一村一品”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对布局不合理、衔接有断档的区域进行适当调整,建成一批集中连片规模大、品种优、质量好的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二是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大力流转周边村组土地,吸纳群众以土地、资金入股,努力探索“村党支部+合作社+特色产业+贫困户”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三是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引领作用,突出示范带动、规模连片、产业集聚,在相继建成了启航阳光、海升苹果、丰林庄园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基础上,再建一些中药材、食用菌等现代农业园区。
3.3抓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农业效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一是按照“市场化、园区化、专业化”的思路,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二是加强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按照“孵化培育一批,择优扶持一批,扶强做大一批”的原则,充分利用好相关扶持政策,重点培育一批产业代表性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骨干龙头企业;三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为主导,以农业园区为引领,以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为载体,以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为方向,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形式和典型模式,争创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3.4加强技术服务,提升产业水平。一是加强宣传培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在培训内容上突出结构调整后的种植、设施农业等专业技能,培育认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在关键农时季节,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三是实行技术包抓,结合全省农业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大行动,及时组建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实行技术单位包抓镇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成立技术包抓小分队,深入镇村广泛宣传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和重点任务,充分动员各方力量投入产业结构调整之中。
作者:杨玉萍 雷锦飞 牛卫兵 李花利 单位:岐山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