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科技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传统农业保险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仍面临着相关问题的制约。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其已经成为引领农业保险领域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保险科技为传统农业保险的创新带来了新动力,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驱动力。因此,文章结合现有研究和实际分析,指出保险科技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以帮助保险公司通过科学技术实现对农业保险的风险控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关键词:保险科技;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0引言
党的报告中强调,要坚定实施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围绕创新型国家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石作用,更加需要借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现有环境和资源的约束。正如指出的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农业保险作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主体,在管理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障方式,其发展仍处于传统模式,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融合还处于个别保险公司或地区的尝试阶段,没有大范围的实施,这不利于农业科技保险发挥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在现有农业科技保险中,农业保险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通过保险公司和保险科技创新企业等主体推出契合消费者和实体经济需求的产品。因此,本文对现有研究和实际分析,指出保险科技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帮助保险公司通过科学技术实现对农业保险的风险控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1文献分析
1.1保险科技的概念界定。保险科技这一概念取于金融科技之中,故保险科技定义也引申于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最初定义为“应用于金融行业的信息技术”,所以可以将保险科技类比为“应用于保险行业的信息技术”。但是,许闲等[1]指出保险科技诞生于金融科技却又不同于金融科技。张永珠[2]也提出保险科技是从金融科技框架里衍生出来的一个独立的新兴分支,它起源于金融科技,又区别于金融科技。
1.2保险科技助推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1.2.1保险科技提高保险公司经营效率。Cortis等[3]认为保险科技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保险过时的业务程序和销售渠道,互联网技术使保险经纪人可以更好地为投保人提供咨询和服务,打破地理界限。保险公司通过保险科技的应用实时监测互联网搜索数据,提高保险公司获取目标客户的效率和准确性,进而降低销售和服务成本。由于保险科技的应用降低保险公司经营成本,进而降低保费,吸引更多潜在客户。1.2.2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赵思健等[4]提出利用遥感等技术解决农业保险产品定价、承保粗放、理赔粗放的经营难题,实现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的主要应用模式是用技术手段促进农业保险承保和勘损理赔业务能力提升,当前在农业保险领域的主要保险科技包括大数据分析、遥感技术、区块链技术、无人机技术等。
1.3保险科技对农业保险提出新的挑战。1.3.1保险科技导致的权责不清。唐金成等[5]认为,保险科技打破了行业界限,引入其他行业技术和风险,加大农业的风险区域。并且,我国现有法律体系滞后于保险科技的发展,保险公司会因权责属性不清,只在小范围内试点尝试。1.3.2保险科技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周雷等[6]提出,保险科技的亮点在于精准挖掘客户需求信息,形成客户画像,但随着用户信息被大量获取,用户隐私泄露、滥用风险也会越来越大。该现象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会打击用户对保险科技的信心,加大保险科技的推进难度,更不利于保险科技口碑。所以保险科技与农业保险的结合,也给予相关保险公司和机构一个重大挑战。1.3.3缺乏复合型人才深度融合保险科技和农业保险。赵思健等[7]提出,农业保险科技创新应用人才不仅精通信息科技,也要精通农业保险。缺乏农业保险知识,无法精准把握科技需求;缺乏信息技术,无法有效将保险业务需求转化为科技需求。而现阶段,既精通农业保险又精通科技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相当缺乏,制约了农业保险科技创新应用的深化[8]。
2理论基础
2.1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指交易双方对彼此及市场信息了解程度不同,掌握信息较多一方可通过信息优势占据交易中有利地位。而传统农业保险,由于投保人放松生产,往往会增加保险公司赔付率,从而提高经营成本,导致承保、定损和理赔中的困难。
2.2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理论。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现象具体表现为,交易双方在农业保险市场中无法获得供给-需求均衡,此现象是由传统农业保险市场供给和需求双方各自特性决定的。在传统农业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会因信息不对称导致过高的赔付率,农业保险项目往往会有超赔情况。同时,传统农业保险市场缺乏足够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再保险体系不健全,面临经营风险。所以农业保险公司会减少农业保险的供给或提高保费,无法形成有效的农业保险产品。而我国农户收入有限、保险意识淡薄,对农业保险购买意愿低。当农业保险公司提高保费或出现利用合同条款信息不对称因素时,更会减少农户投保意愿。但保险公司建立大数据库,可掌握农业保险市场环境变化、实时监控投保农户的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可降低资源浪费、防止信息不对称事件,减少市场失灵状况及阻止保险优惠政策失灵。
3应用现状分析
3.1保险科技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应用。3.1.1防止虚假承保。难点和核心是确定大田作物种植面积,通过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简称“3S技术”)结合作物多光谱特征,在承保前,实施非现场非接触大田作物识别,将结果与国家基本农田结果叠加,生成农户实际大田作物播种地图。农险公司根据地图与农户确认投保面积,防止虚假承保。3.1.2控制虚假理赔。难点和核心是确认发生了理赔事故,对于种植业/林业险种,借助“3S技术”,应用作物生长模型,对种植业/林业受灾后开展非现场非接触式损失情况分析,对损失情况按照轻、中、重3个程度或者按照每10%为一个单位损失级别估计损失,农业技术专家再根据损失评估结果现场验证详细损失比例;对于养殖险,对鉴定发生损失的事故照片在后台应用大数据筛复照片,规避查勘人与被保险人串通骗赔。
3.2保险科技在提高效率方面的应用。3.2.1电子地图。应用手机端地图软件,现场与农户确认标的面积及所属空间位置,现场生成电子地图,通过网络传输保险公司生产系统。效率远高于传统现场纸质手绘图材料流转速度。3.2.2智能调度。应用网络智能系统,对于农户通过电话、微信、APP等报案的信息智能识别,直接调度至前端查勘员开展查勘,自农户报案至查勘无缝连接一步到位。效率远高于传统电话的层层调度。3.2.3实时传输农业保险查勘人员查勘定损资料,通过手机端直接传输经办公司中台系统审批,无须与中台人员通过电话沟通,大大提高处理效率。效率远高于传统相机拍照面对面交接材料流程。
3.3保险科技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应用。通过使用移动终端享受便利农业保险服务。手机建立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服务“窗口”,降低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成本。在科技支持下,通过运用“3S”、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技术,更直观、及时、有效地发现农业保险运行中的诸多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循环往复式科技应用,形成农业保险信息科技化管理数据思维,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4结论
(1)保险科技的应用减少了农业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状况。保险公司可借助“3S”等技术,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减少市场双方信息不对称,降低农业保险公司超额赔付。这些保险科技的应用,有利于助推保险公司厘定符合市场均衡的农险产品,使市场趋于供给均衡,有效解决农业保险市场失灵。(2)保险科技的应用降低了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成本,提高效率。保险科技的应用优化了农业保险业务流程,实现产品创新、科学定价、精准承保、精准快速查勘定损、智能理赔。同时保险科技的应用还降低了人工和时间成本,降低农业保险经营费用,提升农业保险经营效率。
5展望
通过上文分析,发现科技可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经营成本等方式助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但科技与农业保险融合时,仍有部分因素阻碍发展,以下为未来农业科技保险发展展望。(1)加大对农业保险财政支持力度。首先,对开展农业保险的公司给予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减少经营风险,提高积极性。其次,减少农户保费支出,可将保费补贴作为普惠金融等惠农措施,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功能。(2)对农业保险进行“扩面、增品、提标”三方面改善,即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品种,提高赔付标准。利用大数据分析、“3S技术”以及区块链保险科技,在不同区域对此三方面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农业保险将会以更大的地域范围、更全面的农产品种类、更高的赔付标准,真正做到防范农户的经营风险。(3)建立健全有关农业科技保险的法律体系。农业保险与科学技术的融合,会将新技术带入保险领域。法律不健全情况下,保险公司和农户无法明确权责范围,导致保险公司缺乏开发新型农业科技保险积极性,也会让已开发的农业科技保险在理赔时出现纷争,从而有损农业科技保险名誉,加大推广难度。所以,在新型农业科技保险处于萌芽期,甚至在其出现前,相关法律法规便应给农户和保险公司一个明确的权责关系。(4)培养科技、保险复合型人才。正如上文所述,单一的人才无法满足农业科技保险市场萌芽时期的发展,保险行业应培养复合人才,解决实际问题。政府也应注重对农村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农业人员,以免日常无人可以操作相关农业科技,使实际保障效果大打折扣。
作者:刘晓明 陈乾坤 刘晓玲 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分公司南京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