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影响农业信贷的机制及实证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保险影响农业信贷的机制及实证,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业保险影响农业信贷的机制及实证

[摘要]农村保险是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出现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业保险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农业保险为入手点,介绍了农业保险的内涵,阐述了农业保险影响农业信贷机制,并利用实际案例,对农业保险影响农业信贷机制的实际价值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以期为农业保险行业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信贷;实证

农业保险具有吸收资金、配置资金、稳定收入、分散风险等功能,在客观层面有望代替信贷行业,缓解农村信贷市场融资抵押压力大、信息不统一情况。因此,为明确农业保险对农业信贷影响程度,利用农业保险影响农业信贷机制,对农业保险体系及现有运行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农业保险概述

农业保险是一种资产责任保证、信誉证明有机整合的金融活动。农业保险是信用借贷活动的主要担保[1],农业信贷机构是农业保险的主要经营模块,利用农业保险,可以在降低农业信贷机构经营风险的同时驱动农业信贷良性发展。

2农业保险影响农业信贷的机制构建

2.1农业保险对农业信贷规模利率影响

保险对借贷利率水平的影响程度判定是农业保险影响农业信贷机制的重要模块,其直接影响了与农村经济体相关的贷款需求。首先,若农村区域内无农业保险介入,则农业信贷利率水平与农业相关经济主体投资项目平均贷款额度、农业信贷机构贷款利率、投资项目平均成功概率、同期无风险概率具有一定联系,即农业信贷机构贷款预期收入=与农业相关经济主体投资项目平均贷款额度×投资项目平均成功概率+与农业相关经济主体投资项目平均贷款额度×投资项目平均成功概率×农业信贷机构贷款利率。此时,只有农业信贷机构贷款预期收入在农业信贷机构贷款无风险收益时,农业信贷机构才可以满足与农业相关的经济主体的贷款需求。这种情况下,农业信贷机构向相关经济主体提供贷款利率为农业信贷机构贷款无风险收益与预期收入的比值。其次,若农村区域内存在农业保险,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信贷机构预期收入:R=m[n(1+w)+(1-m)2](1)农业信贷机构贷款无风险收益为m(1-w1)。其中:R为农业信贷机构预期收入,m为与农业相关经济主体投资项目平均贷款额度,n为农业投资项目平均成功概率,w为农业信贷机构贷款利率,w1为农业信贷机构无风险贷款利率[2]。由此可知,只有农业信贷机构预期收入大于农业信贷机构贷款无风险收益时,才可以保证在农业保险介入的条件下,农业信贷机构向与农业相关经济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在农业保险介入背景下农业信贷机构向与农业相关经济主体发放贷款利率其中:k为农业保险利率,只有当r1>r2时,农业保险机构才可以有效分担农业信贷机构信贷压力,即降低农业信贷利率限额。

2.2农业保险对农业信贷市场信息效率影响

一方面,在农业信贷市场中,农业信贷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存在严重不对称情况,双方信息不对称则会影响信贷行业稳定运行。通过农村保险,可针对借款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问题,设置适当的信贷配给,缓解与农业相关经济主体的融资困境。同时农业保险可以通过专业化农户信息搜集,突破借款人、信贷机构间的信息壁垒,保证信贷机构在预期获得相关收益。另一方面,农业保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农业信贷的正向作用,但是农业保险机构特有的资金吸收、资金配置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业信贷机构市场份额,即农业保险机构对农业信贷业务具有一定替代效应,此时整体农业信贷市场综合效应取决于农业保险机构正向、负向作用比值。

2.3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借款人信用等级影响

在农业信贷活动中,除借贷利率以外,与农业相关经济主体的信用等级也是约束借贷人行为的主要因素。为保证借贷人具有履行信贷合约的能力,农业信贷机构可在借贷合约中增设担保、信贷配给、抵押等合约。而农业保险的存在,主要是在特定自然灾害中为借贷人提供赔偿。这种情况下,若借贷人在特定自然灾害中无法偿还贷款,农业保险就需要为借贷人代偿一定金额,在降低借贷人违约风险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农业信贷机构对农业信贷的信任值。

3农业保险影响农业信贷的机制实证探讨

3.1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XX地农业保险费用收入作为判定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依据,同时以农业贷款余额衡量我国农业信贷发展水平。考虑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农资金支出与农业信贷的联系,实验控制变量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本次试验主要借鉴《XX地区金融年鉴》《XX地区统计年鉴》《XX地区保险年鉴》的相关内容,选择XX地2014-2017年共20组数据,以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控制变量分别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财政支农力度。同时为消除通货膨胀对样本数据的不利影响,本次试验以2014年为基础时期,采用居民消费指数对以往数据进行合理调整,以获得真实的农业保险费用收入、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农资金支出及真实农业发展水平。

3.2农业保险影响农业信贷模型构建

XX地主要以农业为经济发展模块,由于区域自然灾害较多,对整体区域内经济发展及群众生活造成了一定威胁。2014年,XX地农业人口占区域内总人口的91%,农业增加值占GDP的44.1%,为保证区域农业经济稳定发展,XX地财政部门了保费补贴政策,在XX地设置了保险分支机构。2014年8月,人保财险企业XX分支机构设置了繁育母猪保险业务,2016年8月已承包繁育母猪3800头,签单保费23万元,保费中央财政负担45%,省市机构负担25%,农民负担30%。若出现疫情,保险公司需赔付每头母猪1500元,2016年已赔付19万元[3]。依据以上数据,利用Eviews8.0计量软件,对XX地2014-2017年数据进行参数估计,经最小二乘法检验后,得出计量模型:Y=f(X1,X2)(3)随后依据XX村2014-2017年经济发展水平及保险财政支出时间为序列,对相关财政支出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由于控制变量均为二阶单整训练,因此,在1%、5%、10%三个显著水平下,t统计量均不存在单位根,即呈现平稳增长状态。从短期时间进行分析,XX农业保险可能出现失衡情况。而在给定单位根在1%水平下,经济发展水平、保险财政支出t统计量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通过t检验可得出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农业贷款额,对农业总产值具有较大影响。从模型经济价值层面进行分析,在假定其他控制变量一定的情况下,预期农业保险费用收入每增减1%,整体农业生产总值会增加109.687%;在其他控制变量一定的情况,若预期农业贷款额度增长1%,则整体农业生产总值会增加0.2658%[4]。

4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合作措施及效果

一方面,依据农业保险影响农业信贷机制实证分析结论可知,为保证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机制良性发展,区域管理人员需在企业担保的基础上,设置保险公司承保+农户信通卡质押的方式,以弥补农业信贷保险漏洞。如XX村部分农户由于种植面积无法达到保险公司标准,各金融机构无法为农户提供抵押贷款,随后XX地政府设置了保险企业+农户信通卡的形式,构建了一体化XX区域种植协会,邀请农业企业或农业半成品加工企业入驻农户成为协会成员,共同制定了种植协会章程,同时将区域种植户划分为了若干贷款互帮互助小组,分担了部分农户信贷风险[5]。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信用联社组织,以农户互保小组内部担保协议签订的方式,对XX地农户进行了信用评级及授信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农村信贷市场,避免了农业保险对农业信贷机构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签发信贷担保责任书的基础上,政府机构可依据阶段农户信贷申请情况,制定规范的制度投放体系。如XX村在2014年初投入生产周转信贷资金130万元,随后依据农户需要,依据入住户每户6万元的标准,调整种植户投放资金至200万元,促使区域养殖户贷款投放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增长。如在2014年8月,区域农户年经营收入为900万元,经营支出为800万元,纯收入为100万元,其中贷款经营收入为500万元,经营收入为300万元,经营毛利为200万元。

5结论

在农村现有的经济风险分担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的组成模块,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农业保险可为农村经济风险及农业信贷提供风险保障,促使农村稳定发展。但是通过以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限度内农业保险深度的提升,可以促进农业信贷效益提升,而若超出一定限度,农业保险将与农业信贷增长呈反向发展,即农村保险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信贷发展。据此,为保证农业保险、农业信贷协同发展,区域政府应合理利用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全农业保险组织,规范农业信贷市场,保证农业经济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阮贵林,孟卫东.农业保险、农业贷款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6(5):69-76.

[2]康芳丽.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发展实证研究:1995-2014[J].中国市场,2016(17):197-198.

[3]谢泽林,永春芳,郭晖.新疆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效应关系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J].区域金融研究,2016(2):58-62.

[4]安冬,张元波,陈思齐.农业保险影响农业信贷的机制及实证研究[J].开发研究,2015(1):44-47.

[5]祝国平,刘吉舫.农业保险支持农业信贷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5(6):26.

作者:程伟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