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8篇

第一篇

一、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特点

1.水利工程的服务性以及公益性

我国现在的农田水利工程,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国家投资建造的,有着必然的公益性质。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兴建许多新的适应发展需要的水利工程,但其资金的提供就显得极其匮乏,政府很难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对于这种政府自助,发动群众共同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其性质属于富民公益工程,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但其服务性质难以显现出好的市场价值,直接经济效益不高。所以此类工程基本上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只能通过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投资。此外,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并非是一劳永逸的,也需要同步的管理和定期的检查维修,这一部分资金该由谁出也面临着极大的困境。现如今,物价的上涨导致地方政府很难承受此类大的工程建设,因此可能会忽略对水利工程的维护,水利工程因为疏于管理而容易被逐渐损坏。

2.小型水利工程的无差别性和共同利益

所谓无差别性,是针对于受益的农民来说的。由于当地兴建的水利工程对于当地的受益农民来说,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老百姓都认为自己使用,别人也使用,所以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来对其进行维护修理。这就造成了水利工程无人维护,特别容易损坏;但是水利工程建设,大家是受益人,享受其共同利益,就需要大家来共同维护好这一工程建设。而且对于这种地域性特别强的工程来说,其实可以共同修建大型的设施,从而使更大地域的百姓受益,提高用水效率。科学地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加上科学的管理和维护,不但可以使更大范围的群众受益,而且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管理改革措施

1.加强成本管理,降低能耗

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之前,首先要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以及相关建设标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核查,以确保该工程的建设能利国利民,政府必须提供相应的资金来管理和指导水利工程的建设。建立健全小型水利工程的审批和管理制度,从工程的科学性、环保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特别要分析研究工程建设给民生和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时对水利工程的节水性和建设成本进行研究和审核。项目通过审批后,要求政府出资且对企业招标,选择建设工程团队资质雄厚且能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施工队来进行施工。该方法可以避免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进行承包等相关问题的出现。最后,在对竣工工程的验收工作中,要求水利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必须配备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工程的材料以及建筑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监督,确保工程的可靠性。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因为工作条件或薪酬的影响,很多此行业的优秀人才都转行到别的单位,这就使得人才严重不足,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水利工程公司应把专业人才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合理安排绩效工资,对人才要从实际行动中进行关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相关职工组织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工程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

3.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工程质量

水利工程质量不仅是企业立业之本,更相关百姓的生计和生命安全,必须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管制度和落实。建筑工程的要求和规定,应根据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对于质量监管漏洞要及时弥补,保证质量监管制度的完整。同时,对于已经制定好的相关质量监管制度要真正落到实处。把质量安全问题放在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首要位置,要重视质量问题的潜在风险,不能因为个人因素或利益因素而忽视制度的监管落实。

4.加强工程后期维护,明确责任制

对于已经完成的农田水利工程,还需要后期的及时检查维修等维护工作。政府部门不仅在前期的施工中投入资金,而且在后期的维护工作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支持。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制,政府安排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明确做好水利工程的看护和维修工作。建议对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进行分级,比如由村级进行相关维护工作或管理工作,而由乡级或以上部门对其进行监督。这种分级管理制度有利于水利工程顺利的实施。

三、结束语

通过对当今中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点的分析和探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改革措施,既要管理好水利工程的前期建设工作,也要保证后期水利工程的良好运作。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作者:夏宝妮 单位:西安市临潼区水利工作队

第二篇

一、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设与管理方案滞后

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建设与管理方案的筹划工作非常重要。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前提,就是必须做好规划和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案。然而实际的工程中,往往存在建设与管理方案的制定落后于现实的发展,这样在施工建设中会引发很大的麻烦,不但会影响建设进度,还会造成管理秩序的混乱,最后演变成严重的拉后腿行为。这样不仅不能提高设计结构以及工程建设效益,反而会浪费投入的资金和材料,甚至给完成的工程留下隐患。

2.施工质量问题严重

施工质量问题是任何工程建设过程中都会反复强调的问题。作为国家高度重视的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勘察是重中之重。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调查中发现的农田水利建设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农田水利建设的设施、配备硬件质量严重缺失,影响了施工进度,将会在后期引发更大的问题。大多数因为施工倒塌引起的事故都是由于施工时设施的配置问题,这也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效益的最大问题。

3.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

如果说工程建设的施工水平是先决条件,那么资金投入就成为了必要条件。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管理资金投入过少。虽然国家对于农田水利工程非常重视,但由于国情或其他原因导致经费不足,这些问题也造成了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高。在以前建设的工程中标准普遍偏低,这些都是受到了投入资金偏低的限制。

二、应对措施及建议

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笔者在整理资料文献的时候发现,一些农业生产部门重粮食产量,而忽视水资源的利用率。其实,不管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还是水资源稀缺的地区,都应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地球上的可用淡水资源本身就很少,如果不对其有效利用而造成浪费,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2.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

造成现有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原因,一是施工建设中要求不高,二是建成后管理维护不善,其基本原因就是投入不足,包括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一样的是,农村基础建设的可用资金不多,所以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应该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在乡村,可以引导和带动地方各级财政和受益农户的投入,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带来更多可用的资金。

3.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

水利设施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施规划中的重要硬件,也是基层水利部门管理和规划的重心。硬件是很重要的,软件也要跟上。首先必须提高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采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只有基层管理队伍得到整体提升,才能使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得以完成并发挥作用。

三、结束语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保证农业稳步发展的基本条件,合理规划设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事关国家大计,功在千秋,利在百姓。

作者:孙阿妮 单位:西安市临潼区水利工作队

第三篇

1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相应的科学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有效而科学的管理能够促进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体制指的是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组成方式,这样的组成方式和组织结构要能够结合成为一个有机而合理的系统,并且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的帮助之下实现管理任务和管理目的。对于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提升来说,需要建立一定的科学的水利管理体制促进各项工作及时到位和保质保量的完成。

2加强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对策

2.1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可持续发展

节水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倡导,对于政府来说,需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的奖惩机制。对于灌溉超过额定用水的水费要加价收取,对于能够节水的农户给予补偿,这些都是有效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除此之外,节水农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做好节水灌溉规划,摆脱农业发展的盲目性和粗放性。对于很多中低产农田的灌溉,需要选择相应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节水农业的计划,不能盲目地引进样板工程,让中低产田也能不断地改善本身的土壤,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提高效益。另外,节水农业的发展还离不开其他产业的支持。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田水利的建设需要多开辟融资渠道,加大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变过去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过分依赖政府的状态,为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2.2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加大资金的投入

虽然发展农田水利建设需要拓宽融资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中来,但是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还是主要依靠政府和国家的投资。另外,节水农业中的奖惩机制也需要资金来支持对农民节水行为的奖励。只有投入相应的资金,才能够很好地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促进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提高,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相关体制的改革

要想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就要不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制度。过去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使得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维护的责任无法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者组织身上,这是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无法提高的关键原因。推进农田灌溉工程的管理体制,就是要明确这些水利建设的职责,让每一项农田水利灌溉的任务都能够找到相应的负责部门或者组织。只有推进体制改革,促进责任分配到位,明确分工,才能够不断促进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提高。

3结语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正在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管理不善、资金不足、体制不健全等一系列的原因,这些不仅仅是我国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提高上的阻碍,更加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在未来的农业发展道路上,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才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国的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严小利 郭智旭 严小龙 单位:河南中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河南直管项目建设管理局

第四篇

一、施工材料

在该工程施工建设中,整个渠道都是采用坚硬的花岗岩作为主体材料,而填充浆料则是以混凝土为主的,这种施工方法与传统的土渠相比较有着渠道稳定性高、防水系数高以及节能性强的优势。在施工中,都是按照设计标准先行在现场试配,在抽样检查达标之后才进行施工的,在工程施工中整个施工标准都是完全按照砖砌体的施工标准进行的。

二、渠道设计

在渠道工程施工中,整个渠道施工涉及面都采用了端面形式,至于渠道的尺寸则完全按照宽一米、深一米的设计标准进行的。

三、施工工序

在该工程从测量放样至施工竣工只用了半年时间。在工程施工中,第一步就是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这一环节的工作则完全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并且对放样中存在的不明确环节及时的加以指出,并通报设计人员进行审核,在审核结束之后方可再次进行施工。第二部就是严格按照先进行渠道模板支撑,然后在浇筑混凝土。第三就是对机耕路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模板支撑和拆除环节。尤其是在斗渠开挖的过程中,对于混凝土底板浇筑必须要严格控制,尤其是混凝土压实,更是要避免砂浆产生动荡。

1.清理场地

场地清理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常都是将区域存在的障碍物及时、科学的清理结束,并且在完成之后做好相关的维护工作和前期准备工作。比如供电、供水以及现场整体布局。

2.测量放样

2.1施工图纸是测量放样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必须要严格遵守设计图纸,但是并不是完全不对设计图纸进行评估,而完全按部就班的进行放样。在工作中对于不明确和存在质疑的环节要及时的指出,并且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审核,在审核完成之后方可再次进行工作。在测量放样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做好基线、水准点控制工作,并且在工作中我们根据数据以及其他的一些施工测量内容按照现有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管理,争取做到准确无误、科学严谨的放样工作。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劲性复测和审核。

2.2在工作中,对于施工开挖边线要及时的做出显眼、科学的标志,为了能够科学、充分的开挖或者填筑渠道端面,在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填筑轮廓进行设立样架为了更好的进入和通视,也为了避免测量网点遭到缺失或者损坏,一定要对测量基本的控制点和渠道基线水准点做好保护工作。

3.沟槽开挖

这项工程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土方进行开挖,开挖的土类都是一二类土,在开挖过程中既不做支护也不进行放坡,只保留需要进行施工的部分,至于在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淤泥全部采用自卸汽车进行处理。由于当地是旱地以黑土为主,再加上气温相当寒冷土地非常僵硬。如此恶劣的条件在进行开挖时近一步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为了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对于硬度比较严重的地方可以用强度高的挖土机进行挖掘。在夜间工作时一定要把工作安排好,以免出现错挖或者超挖的情况,需要施工的地方一定要有光,危险地方一定要设立相应的指示牌。

4.垫层铺筑

4.1渠道开挖完成并且基座都夯实以后,需要在渠底铺设大约五厘米的石渣垫,层,采用人工辅助与机械夯实相结合。

4.2做完上步工作后马上浇入十厘米C15用混凝土做成的底板,由于这些工作非常重要在施工过程中绝对不能出错。由于有些建筑用料需要现场拌制,所以必须要在施工前将它们调兑出来。a.这项工程主要的工作是自落式搅拌机。一定要使用印有出场合格证与进场实验报告的水泥,按照先石子后水泥最后砂的顺序进入上料斗。通过试配得出混凝土中水与石灰的比例为。0.7,并将坍落度保持在一厘米到三厘米之间,在浇筑的过程中随机抽取样本。b.每次工作之前一定要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比如搅拌机与上料设备。计算器具以及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产地及牌号。检查完毕后与施工的比例进行核对,检查沙石的含水量,一旦不合格马上通知人员进行调整。在确保安全无误的前提下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拌制工作。

5.渠道砌筑

砖一般砌筑在底板之上,至于墙面的砌筑原则上用M10的水泥砂浆,将所有的砌块都洒上水保持湿润,所浇的砖以砖的吸水程度能够提前一天基本饱和就行,在砌筑时尽量保持砖的表面稍微风干。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粘土砖中所含的水分一般控制在10%~15%最好也就是说达到自身六面体表面的一到两厘米。砂浆的稠度严格控制在7~9之间。每次施工前都要拉好底角线与平角线。砌面一定要保持平整并且砂浆要饱和

6.压顶浇筑侧墙砌筑结束就要用砼压顶模板进行浇筑。注意在浇筑前一定要用墨斗在模板上打好线以确保压顶外观平直。

四、结论

今天的农田水利建造的灌溉渠道不仅要质量高而且要实用性强,随着更多的砖砌渠道广泛应用于农田水利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质量,只有这样才能长久使用。

作者:庞洋 单位:黑龙江省香坊试验农场

第五篇

一、东北部分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资金投入少,建设标准低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政府都会投入资金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但是大部分建设资金会被用到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只有少部分建设资金会被用于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此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资金的投入,比如,周围居民的拆迁费和安家费、聘请专家等一些额外的费用的支出,所以等到工程实际建设的时候,建设资金就会出现匮乏的现象,由于没有充足资金的投入,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部分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标准就会降低,建成之后的管理也得不到相应的改善,这样就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过早的达到使用老化,失去其使用价值,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比较缓慢,老工程严重失修

由于东北部分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责任落实不明确,很多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找不到相关的负责部门,建设问题得不到解决,工程的工期就会被拖延,这样将会对农业的日常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此外,建筑队伍管理不规范,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合格等诸多问题也将会导致水利工程的延期,使建设进度缓慢。一些使用了十年二十年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后期的管理中得不到妥善的修复,部分老工程已经不能再投入使用,新工程的建设缓慢,老工程已无法使用,这样很容易造成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方面的断层,这必将会大大影响到正常的农业生产,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对东北部分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问题相应解决措施

1.建立完善的建设与管理机制,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前期建设与后期管理的过程中,都必须由系统的规章制度,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结合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规划布局,要保证建设材料、建筑队伍、专家验收等方面都达到标准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体制。在后期的管理中,要定时的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检查与维护,及时的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全面做好后期的管理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延长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运行。

2.提高建设队伍的专业水平,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建筑队伍以及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的前期建设与后期管理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建筑队伍与管理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提高建筑队伍的专业水平,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建筑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能够保证水利工程前期建设的质量,还可以减少建设资金的投入,大大增加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定期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及考核,可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质量,促进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

3.建立严格的竣工验收制度

在小型农田项目竣工的时候,还需要经过严格的验收,验收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如果没有通过验收的工程项目,要找到其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加以改进,之后再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直至合格才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在验收的工程中,验收人员要严格的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按照要求进行工程质量验收,万不可以权谋私,一经发现并将接受严格的处分。验收工作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程序,只有经过严格验收的农田水利工程才能对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就是质量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与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严格进行验收工作,完善后期维护才能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力,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作者:修娟 单位:前郭县长龙水利管理站

第六篇

1全县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1.1田间工程不配套。由于长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全县黄灌区斗渠有一部分仍维持土渠继续运行,一部分衬砌配套渠道也是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使用二十多年了,冻胀、冲刷破坏、老化失修严重,田间配套达不到标准,设施不配套,建筑物破坏严重。

1.2投入资金不足。自从中央、省、市各级财政同时拿出一部分资金先后扶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后,全县农田水利建设有所好转。但是,由于兰考县80%以上的乡(镇)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县乡镇财政上很难筹集足够资金用来搞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工程各项设施的维护上。

1.3工程技术人员短缺,给工程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兰考县技术人才短缺断层,是由于兰考县经济长时间发展缓慢,县财政收不抵支,技术人员待遇偏低,每年大专院校优秀毕业生都是因待遇低不愿回县里工作;只能对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以老带新或进修培养。这样一来致使各基层(乡、镇)水管站技术人员更加缺乏。

2改进措施与对策

2.1摸清实情、科学规划

首先县水利部门要成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队伍,并做到深入各乡(镇)甚至到自然行政村搞好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摸清实情,做好全县小型水利工程整体长期、中期和短期科学规划。其次是对全县所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编制出详细地施工进度流程和施工要求,以及工程建成后的水利设施管理规程。再次是各乡(镇)级政府要依据县里的综合规划,紧密结合本乡(镇)实际情况制订出具体实施计划,实施计划要具体到村组。

2.2政府积极引导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都是由上下各级政府规划组织及具体实施,工程从建到管一般都是政府说了算。这种管理机制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管理体制,它既有优点,也存在严重不足。这些年来相继建成的各种水利工程政府既担负管理责任,还背着沉重的投资债务。而作为使用者的农民则是光用不管,从而形成了水利工程使用者与管理者相脱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广大农民参与的小型水利工程新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发展趋势。

2.3各级地方财政大力支持

自从2009年中央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在兰考县实施以来,县政府相继出台制定了相关建设项目扶持政策、补助政策和奖励政策,从多角度扶持农民管好用好水利设施;针对个别特困乡(镇)县政府也制定了特别的扶持措施,尽量发挥兰考县农民特点,在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中少出点钱、多出些力,让农民对建设项目资金的份额能够接受。总的目的是通过政府制定既合情合理,又便于操作的扶持政策,逐步引导农民从过去被动参与转换到如今主动参与。

2.4逐步建立农民兴建水利的自主机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最显著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量大、工程管理复杂,有一定难度。最好由地方各级政府引导,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农民兴修水利积极性,依靠并汇集农民大家的力量,建立健全一套适合兰考县农村形势发展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水利工程从建到管的自主机制。

作者:刘振华 单位:兰考县规划管理局

第七篇

一、进一步提高对农田水利工程重要性的认识

农田水利是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关乎到整个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没有防洪除涝基础设施的保障,就没有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和社会的稳定。

二、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投融资政策研究和机制改革,拓展社会、企业和群众投入,努力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新机制,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具体措施:

2.1加大中央、省财政资金争取和投入力度,保证和扩大中央、省农田水利资金投入额度。

2.2积极建立水利建设基金制度。垦区各级要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责任,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年度投资计划,加大总局、管理局和农场资金投入。

2.3加强整合各部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区域集中、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发改、财务、水利、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扶贫开发、农水专项等有关部门水利建设专门资金,使水利资金充分发挥资金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形成合力,重点打造现代化灌排渠系示范区、节水工程示范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示范区。

2.4广泛吸纳社会各界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吸引更多的个人、企业或社团体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

三、加强农田水利管理机制建设

一是加强各级水务部门管理机制建设,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和各部门相互协作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领导机构,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纳入各级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分工,齐心协力,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二是严格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建立完善的初步设计审批和项目审查、监理制度,规范化操作,所有工程全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工程建设任务,并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实施工程监理。严格把关,切实做到质量、进度、效益的有机统一,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质量。三是严格资金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资金,足额和专款专用,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农场和职工长期受益。

四、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制定并依据《黑龙江垦区农田水利规划》、《管理局小型农田水利规划》和《农场水利规划》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把农田水利规划与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结合起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和农场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优化布局,确定建设重点。二是由单纯的工程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建设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推广“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模式,许多水土流失治理区变成了山川秀美的观光风景区。

五、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保护

一是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提高农业生产力。二是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三是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积极治理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六、强化水利工程设施的日常监督管理

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日常工管理及养护,强化防洪除涝工程的管理,保证水利工程有效发挥作用。结束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工程必须狠抓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每个环节,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应加强资金投入,注重开发人力资源,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

作者:隽红卫 单位: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供热公司

第八篇

一、陕西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1)小型水利设施配套程度低。全省有效灌溉面积数量还不到耕地面积的1/3,由于田间配套不完善,设施灌溉面积与实灌面积差距很大,旱涝保收面积仅为123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

(2)建设年代久远,自然毁损程度高。我省绝大多数小型农水利工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许多工程超期服役,长期以来受自然作用力(如风蚀、水蚀,地震等)影响,加之,缺乏维护管理经费,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小隐患变大隐患,毁损数量不断增多,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全省在册的机井、抽水站因配套不全、设施老化、设备被盗等原因一半以上不能正常运用,导致灌溉面积逐年萎缩。

(3)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管理不善,人为损坏较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绝大多数由村组集体进行管理,水利部门给予技术服务。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名属集体,实际管理缺位,盗窃破坏水利设备现象严重,虽加大了产权改制,因效益低下,管理者积极性不高,也疏于维修和管理,效果不显著。横山县原有抽水站700多处,现仅存100多处,5条国营灌区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代,均带病使用,80%以上渠系建筑物破烂不堪,跑冒渗漏随处可见,有限水资源浪费严重。

(4)水利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农民对民办公助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认识模糊,积极性不高。虽然各级水利部门每年通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进行集中宣传,但宣传的深度、广度不够,相当一些干部和农民对民办公助兴建小型水利设施政策知道甚少,主体意识不清,尤其是“两工”制度的取消,国家免除农业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农村公益性设施几乎都是国家主动上门投资建设,使农民存在依赖思想,不愿出资出劳,忽视了自身是最终受益者,主动建设积极性不高。

(5)只建不管,建成后使用效率不高。由于项目管理和投资体制的原因,一些部门和地方对争项目、管项目、建项目积极性高,而对己成工程管理因缺乏经费不够重视,重建轻管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涉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其他部门,仅热衷于管投资、管项目,缺乏水利技术知识和管理水利工程的实践,建设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后期管理无人问津,投资与效益不对称,资金浪费很大,工程效益不高。

二、我省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机制的现状及导致的问题分析

2.1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机制现状

据初步统计,2001年~2007年财政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总量达52.9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6.25亿元,省级资金10.99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最大年份增幅达到16%。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基本农田建设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三大块。投入机制主要有:

(1)建立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补助资金。2005年,在中央建立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每年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中拿出1个亿,设立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补助资金项目,从2006年开始实施,改善了面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缺乏投入的状况,基本形成了以中省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为主体,其它项目为依托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格局,支持力度逐年增大。

(2)项目多部门管理,不断探索项目整合有效途径。目前,我省从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的部门众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投资重点略有不同,按照各自渠道和办法进行运作,建设投资标准和质量要求各不相同,缺乏协调和沟通,重复安排建设现象普遍。为此,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项目整合、捆绑使用的新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

(3)大力实施项目带动,调动群众积极筹资筹劳进行建设。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两工”制度的取消给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我省各地积极调整思路,依托中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采取项目建设与地方积极性挂钩,坚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和先干后补、多干多补的办法,实行项目带动战略。同时,一些市县根据财力状况,加大以奖代补力度,激励和引导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年均投工3000万个。

2.2现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机制导致的问题及成因

(1)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快速发展。目前,国家投资水平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省市县财政尚未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纳入年度预算,缺乏长效机制,投入无法保证。85%的市县无力给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仅依靠中省项目投资进行发展,建设速度缓慢。户县每年用于农田水利以奖代补资金仅有50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0.4%,要维持现有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每年至少需投资800万元。

(2)项目多头管理,整合捆绑使用难度大,资金效益发挥不够。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国土资源等涉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部门,各自为阵,项目资金均为财政资金,同一类型工程补助标准差异很大,国家和地方、群众配套比例都不一致,相当一些部门无技术力量,建设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建设市场混乱,影响了水利行业队伍和群众积极性,基层干部意见很大。

(3)项目确定缺乏科学依据,存在重复现象。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确定上,一些部门和地方缺乏严肃的科学态度,未能严格遵循省政府颁布的《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随意安排和确定建设项目,使下达项目与实际脱节,在工程立项中部门缺乏沟通,没有做到科学综合规划,统一实施,多部门重复安排或年年都考虑的现象。

(4)项目规划设计深度不够,设施建设不完善。由于工程前期费缺乏,前期工作不扎实,对项目实地情况不清楚,凭经验和书本进行规划设计,理想主义成分多,结合实际考虑少,超前意识差,造成设施建设不完善。一些主管部门,只卡项目投资,不考虑项目设计的必要性,随意砍压项目设计内容,造成设施建设配套不全。由于市县配套资金难以落实,整体项目仅靠国家投资,项目建设任务难以完成。

(5)农民“一事一议”筹劳筹资难度大。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的公益性建设活动规定必需民主决策,虽然中央和省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但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外出务工增多,利用“一事一议”制度动员群众出工难度很大,基本名存实亡。同时,也给完成在建国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带来困难,除土地整理项目外,其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均为民办公助,地方配套不好落实,群众投工也无法保证,要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实际是不现实的。

(6)缺乏事后监管,无法评价资金投入绩效。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一般财政投资量少、建设周期短,项目建成按相关项目规范要求验收后,大部分直接交由村组和群众管理,财政投资量也相对较小,不是监督重点,因此,不关心项目建成后运行使用情况,缺乏事后监管和追踪问效,无法评估资金投入效益。

三、建立“国家引导,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引导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1)增加财政投入。一是以建立专项资金为突破口,尽快形成稳定增长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长效机制。逐年增加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补助资金规模,扩大扶持范围。督促市县两级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增加资金规模,加大奖补力度,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多渠道、多层次的多元化投入的体系。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省份的扶持力度。中央小农水专项资金要向西部省份倾斜,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县的地方配套,提高中央资金比例。

(2)规范管理,对拟定项目予以公示。要全面总结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措施,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计划的严肃性。要进一步增强项目的透明度,对拟定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要在受益区进行公示,明确国家扶持政策和群众的权利义务,引入公开竞争机制,择优选择群众积极性,实施效益好的村组,放大民办公助小农水项目效果,从而扩大群众知情权,接受群众监督。

(3)搞好前期规划,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量大面广,科学规划是建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前提。进一步健全规划编制机制。各分管部门要在实地勘测和调研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地水情,科学的编制各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规划,对单一项目要科学选比,使之既适合实际,又经济实惠,建立起完备的各类型项目库,作为今后项目安排的共同遵守的依据。

(4)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一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从项目立项、资金使用、项目效益等各环节,加强监督管理,真正建立起资金使用的问责制。二要下决心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多头管理的问题。依据省政府颁布的《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以县为单位,整合各类涉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验收,提高投资使用效果。三要调整投资方向,优先解决老化失修工程。维修改造现有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小,见效快,作用更为显著。

(5)发扬民主,确定因地制宜的筹资筹劳政策和合理引导资金比例,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一要加大民办公助政策宣传。重点要让广大群众明白在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自己的事,不可能国家大包大揽,增强参与的主动性;更要让基层政府明白组织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自己的职责,踊跃担负责任组织群众,积极开展建设。二要根据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分区域合理确定引导资金比例和群众筹资筹劳政策。

(6)加强项目的验收,确保项目质量。一要健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验收制度,制订相对应的质量标准要求,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验收体系,按工程大小、性质规范验收程序。二要简化验收程序,实行分级负责,对于一般小型水利工程在县级自验基础上,市级验收。重点资金项目在市县自验基础上,省级验收。三要把项目验收与资金拨付挂钩,真正实行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建立起一个可信赖的激励机制。

(7)加强项目建成后的使用监督,提高使用效率。一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档案,对现成工程完好情况、效益发挥情况,实行抽检制度,每年抽查1/5数量,平均5年轮查一次,并把抽查情况和效益评估报告报分管部门。二要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加强建设管理和后期工程使用的监督,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三要大力推进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类型和所在区域实际,以改革促管理,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责任,确保长效利用。

作者:李坤 单位:陕西省水利厅农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