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贯彻生态理念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推动农田高标准建设在提升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益方面有重要作用。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要积极贯彻落实生态理念,加强环保管理,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主要探究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如何贯彻落实生态理念,在分析其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生态理念;高标准农田;环境保护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构建生态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推进高标准农田的过程中,应全面贯彻落实生态理念,指导农业生产高效有序进行,在增强和巩固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驾护航。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概况
(一)科学规划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前提是科学规划。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时,要与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农产品产业规划相结合,把握区域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区域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1]。
1.坚持高标准建设。高产农田改造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高标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中,要严格执行和落实建设标准,提升整体建设质量。
2.坚持规模开发和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坚持规模开发和综合治理原则,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升农田产量和效益。实践中,在土地治理项目方面,严格控制项目数量,精准连片治理,逐步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
(二)实践成效
1.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增强自然灾害抵抗能力。通过完善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在提升区域农业装备水平同时,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2]。
2.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通过连片治理和综合开发等措施,实现了农业结构调整,为大力推动发展特色农产品提供了保障。
3.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适应区域农业生产情况,优化产业格局,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对于增加农户收入有积极作用。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贯彻生态理念面临的挑战和要求
(一)挑战
建设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提高农户收入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但由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系统性较强,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在建设中进一步渗透和强化生态理念。很多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缺乏生态环保理念,绿色发展意识淡薄,重建设、轻保护思想根深蒂固,没有选择相应的生态环保治理措施。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过程中,不完善、不合理的工程建设会导致当地植被遭受破坏,使土壤肥力下降[3]。部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后,未能落实配套的管护措施,致使工程使用生态环境寿命缩短。另外,配套的灌溉排水设施不完善,无法抵御洪涝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力度不足,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发展速度缓慢。
(二)要求
在农业综合开发背景下,应该兼顾农业生产和管理要求,在生态理念下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生产品质和产量,助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1.树立新理念。以往农田建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生态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前为了提升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同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在农业综合开发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农业发展中落实环境保护理念,突出环保内容,解决农业发展中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最终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
2.坚持绿色环保发展。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贯彻落实生态理念,要明确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管理、技术等创新优化,避免破坏农田生态系统,为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提供支持和保障。
3.发挥自然优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贯彻落实生态理,要充分发挥自然优势,整合当地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包括农田格局、河渠等,遵循自然规律推动现代化农田建设和发展。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生态理念应用出现的问题
(一)忽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导致人们的绿色发展意识弱,生态管理措施未能贯彻落实。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但不当的工程建设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不仅破坏环境,而且影响农田的生产力。
(二)项目建设计划不合理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节水建设主要是指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建设。部分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了美观,在灌溉排水渠建设中采用大量混凝土,不可避免地对当地农业生态系统产生破坏,与生态理念背道而驰。
(三)重建设、轻管理
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未能建立对应的管理保护体系,后期管理维护资金不充足的情况,导致部分项目受损后无法及时修复,项目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并且降低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另外,农业生产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四)投资分散,重复建设
项目开发和建设离不开充足资金,而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到诸多环节,包括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相关部门尽管明确了各自职责,提出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目标,但实际上由于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认知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投资过于分散,后期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浪费资源。
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贯彻生态理念的路径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应积极改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改善农户收入水平。对此,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农田建设的具体情况,全面贯彻生态理念,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一)因地制宜,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农业综合开发背景下,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积极渗透贯彻生态理念,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素,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农业现代化生产中的问题,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如,衡阳地区推广应用的“稻稻油”耕种模式,有效调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种植收益。因此,农业综合开发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区域优势产业,打造更具区域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积极推进落实生态理念,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
(二)总体规划设计,合理运用农艺措施
在生态理念下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该对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进行充分调查与分析,整合资源,合理运用农艺措施,稳步实现项目建设活动。结合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要求,有机融入生态理念,确定适宜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和重难点内容,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在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选择合理有效的农艺措施。首先,完善土地流转体系,积极推进土地连片作业,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其次,加强技术推广普及,尤其要重视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应用。提升高标准农田良种覆盖率,根据高标准农田区位状况、地质条件和生产环境等条件,推广农药减量、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最后,结合城市化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改善和落实旱田改水田工作,建立农田人工湿地,有效协调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三)完善农田设施,综合开发地区优势
新形势下,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融入生态理念,要注重综合开发区域优势,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积极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部分区域农田灌溉设施年久失修,挫伤了农户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改善农田水利设施,能减少水资源损耗,有助于水利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环保措施的落实。
(四)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对于一些农牧交错区域,可以大力推动防护林建设,秋冬季节选择秸秆覆盖地表,最大程度减少风蚀沙化带来的影响;合理安排坡地排水系统建设,减少区域水土流失。遏制土壤退化趋势,加强盐碱地区的地下水位控制规避土壤再次盐渍化。加强土壤酸化防治,着力培育健康肥沃的土壤;减少除草剂使用,避免农药残留危害农作物质量和安全。目前很多地区建设了生态排污工程,优化排水沟结构,形成农田保护区,可以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在生态理念支持下,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切实提升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
(五)建立农业清洁生产体系,绿色防控病虫害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思想在于协调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充分考虑到项目建设规模,积极推动农业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建设,大范围推广优良品种,选择先进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模式,形成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完善配套的农业清洁生产认证制度。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科学施肥,鼓励农民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增强土壤肥力,改进施肥方式来提升肥料利用率;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绿色防控结合,选择生物农药和先进的植保机械,减少农药用量;引用先进的节水技术,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五、结语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应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践行生态理念,建立完善的建设和管理体系,整合优势资源,完善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在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同时,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芳,乌亚汗,王川.基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分区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 (15):264-272+313.
[2]马雪莹,邵景安,曹飞.重庆山区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综合成效评估——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J].自 然资源学报,2018,33(12):2183-2199.
[3]李义龙,廖和平,张亚飞,等.乡村振兴背景下镇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及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19,41(2):90-99.
作者:杨晓玲 单位:高台县友联水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