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灌区水环境治理方案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型灌区水环境治理方案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型灌区水环境治理方案探讨

一、灌区水环境恶化成因

1.城镇生活垃圾、污水不断增加,而配套处理设施不全

近20年来灌区沿途乡镇人口增长数倍,人口密集,再加上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都逐年增多。相比之下,乡镇配套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增加缓慢,导致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没有出路。部分乡镇将渠道两岸当成垃圾场,大量垃圾堆放于渠堤内坡及近岸土地上,甚至直接扔入渠道。这样不仅影响景观,发出恶臭,更严重的是垃圾渗滤液流入渠道会造成长期污染。一般暴雨过后,垃圾随地表径流进入渠道水体,会造成直接污染。灌区渠道因水量控制并非常年流水,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4月渠道断流,往往被居民倾倒的垃圾充填,不仅造成触目惊心的污染,也严重影响4月之后渠道的正常通水。

2.企业废水迅猛增加,污水净化技术配套不足

为了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大量引进外商筹办企业,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又估计不足,废水净化处理工作步伐没有跟上,导致大量废水未经处理即排放到灌区。某些企业主缺乏环境公德,即使购置了污水处理设施,也在利益驱动下不用,采用隐蔽的排污管道向渠道排污。据灌区管理部门调查统计,目前主要污染源来自鞋业、矿业、塑胶业、陶瓷业、养殖业,其中仅锦惠干渠1条渠道沿线就有鞋业1家、塑料粒子厂6家、养猪厂13家、矿厂2家、瓷厂1家、生猪屠宰场1家、水蚌加工厂1家,多数以渠道为污水出口。

3.农业化肥、农药的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灌区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灌溉方式又以漫灌为主,化工肥料并没有全部被田间作物吸收,残余化肥、农药经排水系统进入灌区水系。这种化肥、农药面源污染十分普遍,以致20世纪80年代田间水沟里能够捞到的鱼、虾等现在已不见踪影,甚至连蚂蟥都很少见了。农田氮肥带来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以及使用杀虫剂带来的难降解有机物和其他毒性物质,都能够渗透到地下水并可能排放到无衬砌的渠道中,随渠道水流向其他地方迁移。

4.外来物种侵袭

水葫芦于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20世纪50—60年代作为养殖饲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普遍推广。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养殖业特别是肉猪养殖业的农户分散,水葫芦的生长繁殖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目前出现了肉猪工业养殖与集群养殖,为了提高肉猪产值,养殖户大量使用加工饲料,如糠、玉米、黄粉虫、化工激素等。水葫芦逐渐退出中国养殖业的历史舞台,其生长繁殖不再受人为约束,因此大量出现在河道、水沟中,严重影响水生生物。在受到污染的渠道中,因营养充足,水葫芦过度繁殖,容易造成堵塞,威胁灌溉渠系工程的正常运转。

5.监管、处罚力度不够以牺牲环境来追求经济的发展

是过去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管理部门没有做好应对环境恶化、水污染的准备。有些管理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自流,即使是上级检查或是地方群众意见过大,也只不过象征性地罚款了事。环境管理的弱势无法形成对违法排污的威慑力。锦北灌区管理局水行政执法大队(以下简称水政大队)是渠系水环境的监督员,曾多次向各地有关部门协商解决渠道内工业与生活污水排放问题,但很难得到配合。

二、灌区目前水环境治理措施

1.加强水政执法巡查目前锦北灌区的主要水环境监察

机构为水政大队。灌区管理局通过加强渠道的日常巡查、收集地方群众举报等手段来实时掌握沿渠排污情况,一旦出现排污事故,就立刻组织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判定,涉及违法行为的,将对当事人或企业下达违法告知书,责令停业整改。不过水政大队仅有违法告知权,并无行政处罚权,难以做到处罚到位,对即将发生或刚刚发生的违法事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对时间较长和既成事实的问题收效甚微。

2.加强水环境治理政策宣传

灌区管理局每年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具有法定意义的时间,对灌区地方政府与群众进行水环境治理的宣传。另外,在日常工作中,巡查人员经常向地方群众说明水环境治理的意义和采取措施的必要性。通过宣传,逐渐改变了灌区群众的公共环境意识,提高了维护水生态环境的自觉性。目前,水政大队在发现水事违法行为对当事人进行劝解时,多数群众能给予理解。

3.加强渠道清理

灌区渠系线路长、沿渠污染物种类多,包括鸡、猪、狗、牛等禽畜尸体,还有树枝、水草、水葫芦等,时常阻碍渠道输水功能,并对渠道附近居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解决此问题,灌区管理局在各主要节制闸位置布置专人打捞,并自费研制割草机对水草、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进行破碎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加强与地方环保部门联合执法

灌区水政大队自身无行政处罚权,应对水污染事故力不从心。为此,水政大队加强了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充分利用国家政策配合当地环保部门进行联合执法。近几年,借助大、中型水库不得进行污染性人工水产养殖的国家政策,对灌区内蓄水水源工程附近的养猪厂进行全面拆迁,解除多个利用库区水域进行水产养殖的合同,有力地解决了98处蓄水水源的污染问题。

三、完善大型灌区水环境治理方案的建议

锦北灌区水环境治理可以总结出3条经验:①水环境治理必须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应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由地方政府牵头,多头并进、齐抓共管;②须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现有政策、条例,配合集中整治行动清除灌区水源污染隐患;③灌区管理单位自身要有能整治、处理水污染的设备和经费。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大型灌区水环境治理应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完善:

1.采取措施增强灌区民众自主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管理部门过去对水环境公共利益的宣传力度不够,灌区群众自觉维护水环境的觉悟还比较低,往往存在事不关己无所谓的态度。为此,从灌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加强水环境宣传工作。以锦北灌区为例,灌区渠系长,以往沿渠村庄与城镇的主要生活用水都来自渠道,而现在因为渠道水污染问题逐渐改用自来水解决饮水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加强进行水循环、水资源方面的科普宣传,增强灌区群众维护渠道水源的自觉性;另一方面积极整合项目资源,配合城镇规划建设需求改造、净化渠道水源,实施干渠渠系整治和保护工程,达到农饮水源工程标准,使渠水与饮用水水源保障一体化。

2.与地方政府建立水环境治理统一战线

由于渠系是灌区管理部门的管辖对象,在多头治水的大背景下,地方乡镇缺少参与渠系水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为调动灌区受水乡镇政府的积极性,灌区管理部门一要关注地方乡镇的行政需求,及时配合地方乡镇的环境治理行动,提高灌区水环境治理效率;二要提高对地方乡镇建设项目的敏感性,对于可能发生水环境污染的项目,提前发出预警,促使乡镇机构在项目评估阶段更多地考虑水污染后果,采取预防措施;三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章第三十四条“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过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的要求,积极参与关联建设项目的审批过程。

3.提高灌区管理部门的水环境治理软硬件水平

大型灌区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实施者还是灌区管理部门,其管理手段依赖于软件、硬件水平。软件水平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人才队伍上。提高硬件水平:一要有适用的渠道水污染治理工具。锦北灌区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得益于自主研发的割草机可以对河道水草、漂浮物等进行破碎、打捞,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节制闸、泄水闸进行水位调配,为人工打捞漂浮物创造条件,另外合理设置拦污栅,定期进行打捞,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要合理安排灌区项目建设资金,对渠道整治工程进行更加科学的规划,鼓励地方政府参与到规划中来,工程设计要考虑与当地水塘、水库等的衔接,设置生态水草坡、人工湿地等水污染净化项目,对渠道回水湾进行改造。以上这些措施都可以提高灌区水环境治理能力。

作者:王亚立 胡安民 饶奇磊 王永荣 单位:江西省宜春市锦北灌区工程管理局 江西省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