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生活垃圾污染
由于农村城市化,各种不易降解的工业制品大量进入农村并被广泛使用,如电子产品、塑料和注塑产品等,但对于这类难降解工业制品却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给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此外,我国农村生活垃圾还具有随意露天堆放的特点,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天约有1.2亿t生活垃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全部露天堆放,这不仅占用了大限的土地资源,同时还使垃圾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不断向外界释放,污染周边环境。
2、活污水排放
由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和不足的问题,污水的排放也是农村的另外一个污染源。每年农民日常生活产生超过2500t的生活污水全部直接排入周围的环境,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构成了极大的环境隐患。
3、工业污染
(1)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工业污染。由于地方财政需要,乡镇企业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但由于乡镇企业在创办时缺乏统筹规划、布局不合理,加上某些乡32020镇企业为获取最大利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肆意排放污水、废气等,使得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环境的最主要污染源。有数据显示,全国乡镇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已经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
(2)城市工业污染转嫁农村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随着全国环保工作的稳步推进,很多在城市或其近郊无法生存的污染企业,借着农村招商引资的东风,纷纷来到广大农村安营扎寨。由于相应的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的缺位,这些外来的企业在成为一个个地方财政利税大户的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污染大户。
4、毁林造田,占用耕地,兴建土木
由于农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为增加经济收入,部分农民将树林砍伐作为农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分能力降低,水土流失严重。此外,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多,许多农民将自有耕地擅自作为宅基地,导致农业用地大量减少。同时,经济水平的提升,农民对住宅要求更高而重建住宅,但住宅建设无规划,阻断小区域地表层流,导致部分天然水渠水位下降或干涸,修建的人工河渠变成臭水沟的现象产生。同时住宅建设还导致了局部性灰霾产生。
5、生物质燃烧导致大气污染
我国广大农村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燃料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时间是以秸秆甚至乡间杂草作为主要燃料。这些秸秆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烟尘,成为农村一个重要污染源。
二、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1、经济单一,收入低
经济来源单一,收入低,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只顾当前利益,没考虑子孙后来的未来生活,此外当前的农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以人工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虽然已经有部门机械化,但不能工业化发展或大面积发展。
2、环保不重视,教育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
(1)基层干部对环保意识的重视不足。地方基层干部一味追求经济发展,没有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农村环保工作没有被提上重要日程。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环保规划不够重视,环境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盲目地引进许多污染型企业,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乡镇企业对环保意识的淡薄。企业是追求利润的主体,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缺乏清洁生产的环境保护意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二是治污意识不强,不能从源头与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污染源;三是缺乏环保法律意识,对污染事故没有引起重视,存在侥幸心理,使得环保部门行使监督执法权时遇到重重阻力。
(3)农民对环保意识的淡薄。一是农民缺乏大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污染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环境破坏现象无动于衷,比如滥用化肥、农药,并使用毒性强、难降解或国家禁止的药品,不按国家规定或药物的使用规范,大剂量盲目使用等。而且随着经济条件变好,一次性消费品增多,特别是塑料制品的使用更为突出。二是对环境保护的概念仅停留在表面上、直观上的感性认识,其治污措施也仅仅停留在“卫生意识”的层面上。三是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比如污染产生前没有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在污染事故发生后才采取补救措施。四是农民维权意识比较薄弱,缺乏遏制环境污染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当侵权行为发生时,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农村环保投入低
由于城市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政府对城市的规划、环境的治理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视,而地处偏远的农村却很难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同时,乡镇财政很难通过财政渠道得到污染治理及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和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4、农用环保产品及环保农业技术滞后目前我国农业技术较为落后,包括除虫/草技术、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等都较为传统,使得资源浪费较高,污染较为严重。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采用大量肥料、农药、塑料薄膜等都具有一定毒性或难降解性,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5、环保法规不完善,监管缺失
农村环保相关的环律法规不完善,而且缺乏监管机构。此外,在发现环保问题时处理不及时,失职和不作为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对策
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一旦农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污染,农村经济发展就会严重制约。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作,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不仅要向农村基层干部宣传,而且还要强化广大群众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同时,还要加大农村中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环保教育,加深学生的环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能自觉地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提倡文明生活方式,逐步营造一种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荣,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耻的社会氛围,为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奠定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2、有效控制工/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
在全国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和污染防治示范,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和监管体系。加强农药和化肥使用安全管理,制定农药和化肥使用的标准体系,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积极发展农村沼气,使畜禽粪便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3、加快环保农业技术的发展,加大环保农资用品的开发
根据农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整理农民的需求信息,并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推动环保农业技术的发展,加大环保农资用品的开发研究,做到因地制宜,将农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加大对农业技术、环保农资产品开发及推广的资金扶持力度。在发展先进农业技术使用的同时,也要发挥政府机构、农业科研部门、农业环保监督部门以及与农民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并成立有效的监督部门
目前,我国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及地方法律,但就整体而言,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也缺乏可操作性,此外,在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不少领域,我国还存在着法律上的空白,因此,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监督的力度,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
5、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加大农村环保投入
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加大农村环保资金的投入,成立专门的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并建立监督机制,对环保资金的流入以及人员的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保证物尽其用,人尽其职,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农村污染的治理和防治工作。
四、结语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而且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的治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调整工作路线,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国政府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农村地区的土地生态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有效地防止土地污染的进一步蔓延,维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作者:袁园 单位:广东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