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

[摘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仅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对生态环境及人们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本文以皖北地区灵璧县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重点探讨工业化进程下的灵璧县乡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主要原因,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及应对措施,为实现美好乡村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灵璧县;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

1引言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带动经济高速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破坏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主要有工业“三废”任意排放所带来的工业污染,科技进步加大了农药、化肥、薄膜的使用力度,由此引发的农业面源的严重污染,以及农村农民的日常生活垃圾乱丢乱弃、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的农村生活污染及家禽无秩序、分散养殖导致的养殖业污染等几个方面。这种通过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即使短期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放眼全局来看,结果必将造成农村生活环境的急剧恶化,威胁人们身心健康。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更是将建设美丽乡村,开展农村环境治理“三大革命”,全面提高农村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上日程。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落实落地,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争取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文通过对灵璧县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分析,阐明造成污染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建议及整治措施,努力为农村居民营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2灵璧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2.1农村生活污染

农村生活环境污染主要有农村生活用水污染和农村生活废弃物垃圾污染两大类。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崛起,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较之前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物质条件的改善,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农村生活用水量的急剧增加,自来水、热水器、冲洗马桶等一系列新型生活用具的出现无不改变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从洗衣做饭、洗漱沐浴到厕所粪便冲洗,这些新型生活用具的广泛使用,在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加剧了生活用水量的急剧上升。但农村排污水处理设施并不完善,导致这些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流入地表或沟渠,严重的污染了地表水与地下水源。灵璧县作为农业人口大县,辖19个乡(镇),农业人口众多且比较分散,全县农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数以吨记。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垃圾回收利用率几乎为零,再加之多数农民受教育水平有限,导致自身素质较低。因此,农村农民的日常生活垃圾便随处乱丢,任意堆放,以至于农村中的河沟已然成为农民日常垃圾的回收站,严重污染农村生活环境。特别是一些废弃塑料袋及废弃电池等不可再生降解材料,如果不合理回收处理,不仅会污染地下水源、破坏土壤酸碱度,而且会减少农作物产量,一旦加以焚烧,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及微小颗粒状有毒物体将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威害人们身心健康。

2.2农业面源污染

2.2.1化肥、农药大量使用。近年来,科技的进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化肥、农药的使用缺乏科学系统的认知,只是单纯的加大投入量,导致化肥、农药的利用率较低。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导致土地肥力减弱。同时,由于化肥、农药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因此会严重污染水源与大气环境。不仅如此,人们一经食用这些带有化肥、农药残留的农产品,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2.2.2畜禽养殖污染。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不再满足于之前的温饱,而是注重营养均衡,因此,对肉蛋类的食品需求逐渐加大。近年来,根据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现状,加之政府的政策扶持,灵璧县的农村禽畜养殖业规模逐渐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由于农民自身思想局限性,环保意识较差,只是单方面的考虑自己的经济收益,却忽略了禽畜粪便随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些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禽畜粪便直接流进土壤表面,或者通过一些简易管道装置直接排放进入农村河沟之中,遇上多雨时节,蚊虫滋生,臭气扑鼻,不仅污染了土壤和水源,还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严重的影响了人民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

2.3工业“三废污染”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城市的第一、第二产业开始不断向偏远落后的小城市和乡镇转移。乡镇企业纷纷建立,虽然带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了多数农民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但由于这些乡镇企业缺乏一定的资金技术支持,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排污处理设备也比较落后。所以,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部分有毒物质甚至严重污染土壤与水源,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给农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伤害。

3污染原因分析

3.1农民自身素质不高,缺乏环保意识

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大多数农民自身素质较低,对环保意识比较淡薄。目光比较短浅,只注重眼前的蝇头小利,意识不到环境污染对子孙后代的危害。因此,在农村中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日常生活垃圾乱丢乱弃,禽畜粪便排入河沟,滥砍、滥伐树木,焚烧秸秆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3.2地方政府重视不足,环境监管体制力度薄弱

我国现有的环境监管体制主要还是针对大城市所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建立的,对农村环境污染现象还没有出台比较完善的防护体系。而且,县级监管机构的人员储备相对匮乏,监管力量比较薄弱,没有明确的整治任务方向,经常出现监管盲区,这与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种类多、范围广有直接的关系。

3.3环境治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政策法规本身就不完善,而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象又非常严重,类别多、范围广,如:农业面源污染、乡镇企业的工业“三废”污染、农村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污染都是亟待解决的污染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依法监管,才能保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3.4城乡二元化发展,农村治理资金不足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防护资金主要应用到大城市和工业上,经济发展呈“城乡二元化”结构,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严重低于城市。乡镇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县级财政机构的拨放,但大部分县级财经资金都比较匮乏,因此,投入到乡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经费更是屈指可数,这些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4对策建议

4.1破除当地政府GDP崇拜

在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中,政府发挥着关键作用,如若没有上级政策制定的考核标准,农村环保问题难以被有效重视起来。政府不关心、不重视的问题,也难以被农民重视。目前针对于环境治理的法律主要是《环境保护法》,然而这一法律法规是否被大多数农民所了解,这些都需要当地政府对农民积极进行引导,开展各式各样的宣讲、文化活动等让农民意识到坏境问题的重要性。而在实际中,多数地方政府只将重点放在提高当地的GDP中,非但不重视环境问题,可能还会以牺牲环境来发展GDP,这种做法必须严格取缔,破除当地政府GDP崇拜,使得当地政府和农民齐心合力增强环保意识。

4.2完善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

环境治理问题不仅要农民和政府的双双重视,更要有切实的物质保障,如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如若没有集中的垃圾处理点,农民的生活垃圾只能随意堆放在无人的田地,进而导致污水横流,遍地垃圾。灵璧县多数街道已经有多个垃圾桶投放在居民住处附近,每天会有人集中处理垃圾,街道环境尚好。然而在农村由于村落居民住宅较为分散,导致垃圾桶摆放也较为分散,许多居民已养成随地乱倒垃圾的习惯,又不愿意走的很远去倒垃圾,所以生活垃圾处理起来较难。且农村的下水道系统并没有城市完备,许多家废水直接排入田内或路上,导师废水横流,时有恶臭。又加之家禽较多,粪便处理的不及时,夏天一到,恶臭吸引各种昆虫,造成农村整体环境脏乱差。所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使环境治理得到有效得贯彻落实。

4.3加大环境整治资金投入,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农村环境污染种类多、范围广,致使治理起来非常困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需要法律约束与上级政府监管,更需要投入大量环境治理基金进行环境防治。为了避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当地政府积极开办各种工厂民营企业,吸引外资等,将较多的资金用于招商引资,为了追赶城市经济发展的脚步,从而大大降低了环境治理资金投入。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无论是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还是积极呼吁农民的环保意识,以及上文提到的逐步完善农村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切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综上所述,政府需合理的分配资金到农村的环境治理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

4.4积极引导,唤醒农民环保意识

由于受自身文化知识与经济水平条件的限制,多数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意识不到环境污染治理对人们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上级有关部门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如:组织相关人员到定期农村对农民进行环境保护知识普及,让广大农民了解到环境污染的重要性,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此外,各级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群众监督奖惩制度,借助违法严惩进一步约束农民破坏环境的行为,从源头治理环境污染,共创农村美好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家铜,王珏.农村水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58-58.

[2]李华.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71-71.

[3]孝义市人民政府.攻坚“五个专项整治”强化“四项精细管控措施”[N].吕梁日报,2019-04-04(002).

作者:王凯旋 江雪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