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镇化建设继续教育发展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在给继续教育发展带来众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对这些机遇与挑战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探索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实现继续教育与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继续教育
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城镇化不仅是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破除其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边疆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来自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支撑,在整体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现实条件下,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将是实现为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依托。云南省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重要的构成,其城镇化是在“山区、民族、边疆、贫困”四位一体的基本省情下推进的,具备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典型特征。因此,选取云南省为代表,对其城镇化进程中的继续教育发展进行研究,阐述继续教育享有的新机遇、分析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并以此为基础探索继续教育在云南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发展策略,这对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人的城镇化”以及解决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以及“城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一)新市民的学习需求增大
随着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市民的学习需求在规模与内容上都在极速增长,这是继续教育发展所拥有的最重要的机遇。近年来云南省在“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城镇化发展新思路的指导下,人口城镇化增速明显。据统计,2011—201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36.8%上升到40.48%,年均上升12.3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16.5%上升到27.2%,年均上升5.35个百分点。①按照2013年底统计数据(全省常住人口达4686.6万人,全省户籍总人口4604万人)计算,云南每年新增576.4518万常住城镇人口和246.314万户籍城镇人口,这些新市民进入城市之后迫切地需要融入新的生活,在生产技能、行为习惯、娱乐生活等方面都需要不断的学习,这给云南继续教育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市场。
(二)政府政策支持
1.各级政府普遍重视“人的城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央政府在总结以往城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虽然我国城镇化建设已取得突出成就(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6%左右),但这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并且存在着诸如“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①等诸多问题,为了实现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适时地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充分肯定了“人的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并将“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而在云南省政府印发的《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人为核心”,对“人的城镇化”同样非常关注。人的城镇化就是指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市民化,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特别是继续教育的支持。
2.各级政府关注继续教育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在我国广泛传播,并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继续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在新形势下引起了各级政府的普遍关注。一方面,在国家层面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但制定了“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宏伟的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继续教育发展阶段性目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由2009年16600万人次增至2015年的29000万人次,到2020年达到35000万人次”②,并在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中设专章对继续教育进行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等发展任务,对继续教育的发展从国家层面上进行了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在地方层面上《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同样的制定了继续教育的发展目标,即“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45%③。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同时也立足于地区发展实际设专章对继续教育发展进行区域规划。从以上政府文件可以看出,继续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这给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
(三)继续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1.政府办学体系不断优化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理念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边疆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对继续教育的关注程度逐年加深,在这些区域逐渐形成了“由国家教育部统筹、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各办学单位实施教育”的继续教育办学格局,其中有政府主导的办学形式有:开放大学、职工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所属的成(继)教院等多种形式。在云南省,经过建国后6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高校成(继)教院为龙头,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等为辅助,开放大学、职工高等学校、农民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等为重要补充的政府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政府办学体系逐年优化。
2.市场办学蓬勃发展
随着边疆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而以政府为主体办学的继续教育由于体制、运行新模式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表现出专业设置较为死板、对社会需求反应过慢等问题,不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这一大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在市场广泛需求的支配下出现了大批的市场继续教育办学机构,各种民办的培训班、总裁班、证书班、职业学校层出不穷,极大地补充了继续教育发展的不足。以云南为例,在2011—2014的三年期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由32358人增至41629人,三年来共增加9271人,平均每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3090.3人;而民办中等职业在校生人数由原来的92234人增至102929人,三年来共增10695人,平均每年增加3565人。由此,我们可以管窥边疆民族地区市场办学之蓬勃发展。
二、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一)特色城镇化建设挑战继续教育办学模式
在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各地区依托自身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背景对城镇化建设路径进行不断探索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云南,人们也取得了众多突出成果:其一、从全省国土面积94%为山区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云南特色的“山地城镇化”之路;其二、立足于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全国53.73%的平均水平的发展阶段,提出要持续推进特色小城镇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能动性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其三、从省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聚集的实际出发,提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保护与发展,保护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其四、从25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现状出发,提出积极推进沿边和少数民族城镇村寨发展,充分展现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如此众多颇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给传统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探索出与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继续教育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挑战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规模
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依托自身优势逐渐探索出适合自身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在云南,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以每年12.3%与5.35%①的速度增长,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市区,他们原有的知识技能无法满足新的生活,因此人们选择参加继续教育以提升自身的生存生活技能。在这些区域,由于少数民族聚集,这就使得继续教育在面临人口城镇化快速增长挑战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团结各民族共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的使命。这一现状是边疆民族地区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挑战,如何在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新的资源,以满足来自不同民族与文化的“新市民”的学习需求是继续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挑战继续教育专业设置
在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城镇化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产城分离的发展模式是制约城镇化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阻碍,因此不断对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进行探讨,并及时的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布局。产业的升级直接影响了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强度,这给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确保自身所开专业是“市场所需、人们想学”,这是边疆民族地区继续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挑战。
三、继续教育服务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探究
(一)探索适应特色化城镇建设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
边疆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独具特色的,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山地城镇化模式“”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沿边和少数民族城镇村寨发展模式”等多种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很显然,成熟于平原地区和大城市的传统继续教育发展模式不能够满足特色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因此继续教育为了实现自身与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必须积极探索适应特色化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二)重视新市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新市民的学习需求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人口的城镇化”。在边疆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来自农村的人员向城镇流动,并决定在此长期或永久定居下去,这一大批新市民的融入给城镇的各个方面带来巨大的挑战,继续教育当然不能视而不见。因此,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新市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新市民的学习需求,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出发不断优化自身的课程与专业设置,切实地为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所需人才。
(三)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倡导城镇要延续自身文化特色,反对走“千城一面”错误路线,这在边疆民族地区显得更为重要。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任务面前,继续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继续教育的对象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创造和传承着民族文化,因此继续教育在服务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不仅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意,更是边疆民族地区作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点区域,维护国家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独立的有效措施。
(四)注重与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社区的合作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康,而人们的幸福安康离不开所处社区的和谐发展。因此,边疆民族地区继续教育为了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必须重视与社区的合作,特别是少数民族社区的合作。少数民族社区的稳定发展关乎着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边疆的和谐稳定,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推动社区内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调动社区成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社区整体素质,为社区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
作者:朱胜晖 宁莎莎 潘艾伦 单位: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忠明,肖菲.新型城镇化使命下,成人教育何去何从[N].光明日报,2014-4-29.
[2]张璐.城镇化:农村职业教育不该袖手旁观[N].中国经济时报,2014-6-16.
[3]朱涛.城镇化———成人教育提供强力支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4]郭莲纯.城镇化背景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6).
[5]刘征.城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5).
[6]杜睿云,安树伟.人口城镇化战略下的职业教育发展———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19).
[7]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8]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
[9]朱东辰,李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5).
[10]朱胜晖,毛艳.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