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镇化下乡村非遗数字化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基于城镇化背景下乡村非遗面临的困境,阐述乡村非遗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借鉴已有的非遗数字化实践经验,提出完善乡村非遗数字化平台、合理运用数字化媒介、乡村非遗进校园、打造乡村非遗品牌等建议,以期促进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乡村城镇化;乡村非遗;非遗数字化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乡村城镇化进程日益加速,城乡格局变化加剧。据联合国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将在2050年达86%,我国的城镇化率将在2050年达71.2%。乡村的城镇化建设事关重大,与改善村民的物质生活、精神诉求息息相关,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乡村城镇化的快速行进对社会整体经济有着重大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传统农村经济日渐式微,这对起源并依托于乡村环境的非遗资源造成极大的冲击。
1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非遗面临的困境
1.1非遗相关建筑遭受破坏
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是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显著标志。规划齐整的钢筋水泥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大量“小洋楼”“联排别墅”的涌现直接造成了不少地方“千村一面”的现象,这种模式化、套路化的建筑规划对有着鲜明个性特色的非遗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直接在村落原址进行新居改建的,不可避免地对那些与非物遗传承相关的“老旧”建筑物造成大面积破坏。另外寻觅新址建村则会导致大量“无人村”的出现,短短数年后只有一堆堆被植物缠绕的断壁残垣,如此境地下对非遗相关建筑的保护只能是一纸空谈。
1.2非遗生存环境遭受侵袭
乡村城镇化除了让村民的居所有了显著变化外,其生活方式也逐渐城镇化,导致以往的传统习俗渐渐无人遵循。以江西传统戏剧采茶戏为例,这是一种以江西地域内十多处地名为前缀的地方戏剧,在以往的江西乡村文化史中具有浓重的色彩。但随着乡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少的人会花费时间与精力去筹办采茶戏。采茶戏剧团由时常受邀下乡表演逐渐变为仅在年关庙会活动中偶然一现,生存环境被侵袭的采茶戏正面临逐步没落、无人问津的境地。
1.3非遗技艺遭受冷遇
除了建筑居所,村民的生活方式在乡村城镇化的大潮中也随之改变。村民的市民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村民尤其是青年群体的生活观念,也淡漠了他们对家乡传统的兴趣。非遗技艺在他们心中只是个落后的、要长期辛苦学习的“土玩意”。此消彼长之下,现在的乡村中还能安心守着传统技艺的年轻人已是少之又少。
1.4非遗文化内涵遭受削弱
城镇化的乡村受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即便有些乡村非遗活动还在延续,但早已似是而非。比如在江西的“烧塔”习俗中,由村民一起用残砖断瓦垒起的“宝塔”改为水泥浇筑,“烧塔”习俗虽还延续,但以往那种全村老少聚集搭建的凝聚力,瓦片被烧透形成红彤彤的美好寓意却荡然无存,其中的文化内涵被大大削弱。
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非遗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非遗数字化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重新进行排列、分类及制作,并以图文、影音、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数字形式建立存储数据库,同时具备数字化交互再现功能的过程[1]。乡村非遗的数字化建设为传统文化尤其是乡村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1降低乡村城镇化的影响
从前文可知,城镇化对乡村非遗带来的影响很大,数字化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非遗文化的留存与再现。例如虚拟占增强现实技术能将非遗活动中的生产劳作、唱颂演绎等动态再现,数字化的乡村非遗传播将不再受地域、时间、环境、人物等系列条件的限制。
2.2拓宽乡村非遗的传播途径
传统的乡村非遗传承大都限定在父子、师徒间,这种单线传承模式在灾祸、学艺不精等因素中飘摇不定,导致许多非遗走向变异乃至消亡。而数字化大数据的使用能让有志者轻松查阅非遗相关资料、接受文化熏陶;还可以通过数字终端自由穿梭于时空的彼岸,以虚拟“亲临”非遗现场的方式领会非遗精髓、学习非遗技艺。
2.3激发乡村非遗的跨产业合作
乡村非遗大多时候都被冠以民间技艺的名头,这种沿着历史长河流传下来的技艺,在当世人们眼中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数字化建设能使其以便捷的传播形式展现,吸引民众观摩、探寻的目光,继而烘托出以乡村非遗、民间技艺为主题的文创、旅游市场。非遗文化与文创旅游产业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反哺,共同推动跨产业联合发展。
3 非遗数字化建设现状
3.1国内外非遗数字化建设
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就开始了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如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建立了不少数字化的非遗资源库,主要包括加拿大铁路史、葛伦·顾尔德档案库、家谱与家族史、加拿大影像、虚拟留声机等[2];法国非遗数字化项目“加利卡”,已经完成了包括14世纪法国古籍中的1000幅插图和历史事件介绍[3]。我国非遗数字化建设最早是1998年敦煌研究院对敦煌莫高窟进行数字化测量和研究;2000年故宫博物院也提出了“数字故宫”的计划,在构建出的虚拟故宫中展示数字化存储的建筑及文物[1];2002年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数字化的多媒体方式展示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精粹;2006年6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开通,随后我国多个省级非遗资源网站开始建立,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非遗数字化建设场景。
3.2非遗数字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各省市乡镇在非遗数字化方面的建设已略有成效,但综观全局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对非遗数字化存在误解,将数字化停留在最初级的图片拍摄、影音录制、网站建设上,忽视大数据信息、5G技术的冲击。其二,很多非遗建设单位尚停留在等待政府拨款的老旧思想上,未在争取民间资本、融资引流上下力气。其三,只顾着对非遗进行数字化建设而忽略传播,建设与传播的不对等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极为不利。其四,许多地区打着申报非遗名录、推出非遗特色产品的旗号,重商业开发,轻文化内涵,忽略了保护与传播非遗文化的核心使命。
4 乡村非遗数字化建设建议
4.1完善乡村非遗数字化平台
数字化平台绝非只是几页与非遗内容相关的网页、网站,而是一个跨区域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既要建立与完善非遗数字化网络服务体系,又要融合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公共机构的服务功能。
4.2合理运用数字化媒介
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呈现出多种媒体形式,乡村非遗的跨媒介传播成为一种可能。其一,乡村非遗与影视媒介。将乡村非遗的历史典故、制作工艺以及传承人的生活周边作为素材用影像摄制的方法将其记录,就像红极一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传播。还可以与综艺栏目结合,通过邀请嘉宾到乡村参与非遗制作,带给观众寓教于乐的感受。其二,乡村非遗与游戏媒介。网游、手游爱好者是如今新媒体时代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大多为年轻的受众群体,他们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人群,将非遗技艺及产品与游戏内容融合,通过道具组建、闯关答题等游戏环节可实现非遗文化对年轻一代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三,乡村非遗与实体场馆媒介。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文物的平面静态展示向立体动态化转变,在实体场馆安装配置数字化设备,参观者可以在虚拟现实设备的帮助下进行沉浸式浏览,“身临其境”地领略非遗文物背后的奥妙,大大增强了非遗文化的感染力。
4.3乡村非遗进校园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专业机构,无论是依托高校建立的非遗研究中心还是教学部门,都具备开展非遗数字化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便利条件。一是专项课题的大数据分析使科研与实际项目密切结合,成为高校师生参与乡村非遗数字化研究的一线阵地。二是将乡村非遗中的工艺品、演艺民歌、说唱鼓乐等项目以数字化形式引入美育课堂,既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又加深了学生们对乡村非遗的了解。三是开设非遗文创设计课程,将非遗文化中的图案、造型等视觉元素经过数字化提炼、转化为新的创意作品。
4.4打造乡村非遗品牌
非遗的活态发展应该符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非遗产品的市场开发对乡村非遗活性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打造乡村非遗品牌。以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合理有序地对特色资源进行开发,形成具备优势特色的乡村非遗工艺品品牌,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形式进行活态化发展。第二种是进行多媒介平台的品牌推广。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便利,由官方提供或是挂靠官方数字化平台构建乡村非遗工艺品互联网专卖店,亦可加入淘宝、微店等电商平台进行推广与销售。同时鼓励非遗传承人推出个人公众号,通过微博、抖音等网络自媒体获取客户。这种线上推广、销售模式将大大降低因为乡村边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制约。
5 结语
面对城镇化大潮,乡村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应当全面转换思想,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乡村非遗活性,完善非遗数字化平台建设,促进非遗品牌跨媒介推广,实现乡村非遗数字信息多元化的融合发展,使乡村非遗顺应城镇化大潮步入新时代,实现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作者:温强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