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海绵城市建设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型城镇化的海绵城市建设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型城镇化的海绵城市建设探析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到2018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58%。城镇化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也因此出现了一系列诸如人口增长、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水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而建设LID理念下的“海绵城市”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城市防洪排涝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海绵城市;LID;关键措施

1“海绵城市”建设背景

目前,在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已进入“人水争地”的境界,如何实现人水共存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推进“海绵城市”的全面建设,为结合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将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高可将70%的雨水就地消纳和利用。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遭受自然灾害和恶劣环境变化时,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能够通过生态措施,提高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传统城市已不足以解决城镇化进程带来的问题,阻碍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已经不仅仅是文化、政治和经济问题,还有生态环境等问题。如由于下垫面形式的改变和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城市地表径流量的大量增加,而引起内涝频发,同时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海绵城市”建设以遵循生态优先为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2快速的城镇化带来的问题

(1)传统城市灰色基础设施过多,不利于雨水的排放。至今,我国许多城市还在坚持热衷于利用单一功能的工程措施通过构建灰色基础设施来解决生态水环境问题,反而最终导致问题日趋严重,从而逐渐演变成恶性循环。随着“绿色浪潮”席卷全球,绿色基础设施已得到了广泛的认证。城镇化和灰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了不透水路面的增加,植被破坏,水环境恶化,湖泊减少,打断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通道,极大地影响了径流和汇流的水文条件,出现了汇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增加的趋势。在高密度的城镇建筑物情形下,应结合不同的自然和环境条件,将灰色基础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协调结合,增加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雨洪管理模式,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构建科学合理性格局。(2)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污染。2018年8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正在经历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截至201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9.58%,比1949年末提高了48.94%,年均提高0.71%。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以及有些城市对人口的宏观管理不科学,从而导致缺水问题和水资源污染愈来愈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稳定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猛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剧烈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人均用水量逐步增加。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也在增加,已经超过传统城市排水设施的处理能力,这使得城市的河流水源和地下水等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的污染间接的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3)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提高了发生洪涝内涝灾害的频率。我国大部分城市都临近江河湖泊,在特定情况下,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威胁,包括洪水和内涝。由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建筑物的扩张,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在遇到强降雨时,地表汇流加快,绝大部分雨水未得到利用和无法下渗,再加上传统城市的防洪排涝设施不健全,从而导致了洪涝内涝灾害的发生。传统的“快排”模式主要是对短历史重现期降水而设计的,随着当今城镇化快速发展,传统“快排”设计理念已与城市的发展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突出矛盾。由于硬化路面表面径流增加,传统排水口以及管道的设计标准有限,灰色排水基础设施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加。

3“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

(1)多部门应协调联动建设海绵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过程中,各部门应当相互配合,多献决策多提意见,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设计生态建设方案,加强在建设过程中胡改乱造的监察力度,确保是以低影响的开发理念为准则。多部门配合有利于城市规划建设体质的创新,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多方指导,统筹规划,避免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宗旨,亦采用低影响开发设计为理念,遵循城市健康发展规律,建设城市生态廊道,避免出现“机器式”的建设,减小“热岛效应”带来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依存的局面。(2)有效修复被破坏的水生态系统。在传统粗放式城市的建设背景下,城市中的水体和绿地已被严重破坏,水资源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城镇化下的人工建设已经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湖泊被填埋、建筑物的扩张,不透水路面已经逐渐替代了可以自然渗透的绿地,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已经变得愈来愈脆弱,甚至完全丧失。城市雨水循环的通路已经越走越窄,无法形成可持续的良性水循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当建设以生态景观为载体的生态设施,以水生态系统为主体如建设生态廊道、人工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逐渐净化原有受污染的水资源,通过源头径流控制,对已有河道生态环境进行环评和水质监测,对于环评不达标的河道,相关部门应科学性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治理方案。增加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灰色基础设施,将“生态、绿色、安全、和谐”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理念中,从而构建一个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水生态格局。(3)完善城市雨水管理,充分利用和回用雨水。“海绵城市”的设计就是明确处理雨水资源化与防洪排涝之间的关系,提高雨水利用率,推广和研发雨水利用和回用技术设施,科学合理地建设LID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目前研究表明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源头就是城市下垫面的材料,而现在城市下垫面主要是以水泥和沥青材料为主,已经极大程度地影响了雨水的自然渗透。因此,在城市的建设中,应当研究和改良城市下垫面的材质和特性,增加雨水渗透率,减少地面径流量,防止内涝。完善城市大(小)排水系统,鼓励建设单位使用蓄水系统,改良已有的灰色设施,形成衔接纽带,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雨水利用和回用设施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和说明进行使用和维护,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定期对设施的工作状态进行完善和检查,避免遇到强降雨时无法工作的情况。对于自然降雨,可通过城市周边的乡村、湖泊、农田等调控水量,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雨水管理理念和措施,改善我国的雨洪管理技术,如人工雨水渗井技术和人工雨水湿地技术等,提高雨水利用率,可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农田灌溉、喷洒植被以及冲厕所等,这样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也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

4结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是以人为主体,推动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城镇化的发展已是必然,是历史所趋,在带来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如何能协调人类活动与生态自然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常态化健康发展,还需要充分发挥机制保障对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的协同支撑作用,确立共同目标,协同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我国城市分布较广,各地生态条件差别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管理也不同,所以,应当结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因地制宜,运用科学合理的生态观建设集和谐共处和绿色健康的人文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2]廖朝轩,高爱国,黄恩浩.国外雨水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水资源保护,2016,32(1):42-45,50.

[3]张旺,庞靖鹏.海绵城市建设应作为新时期城市治水的重要内容[J].水利发展研究,2014,14(9):5-7.

[4]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39(6):26-36.

[5]刘昌明,张永勇,王中根,等.维护良性水循环的城镇化LID模式:海绵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初步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6,31(5):719-731.

[6]季璐,陈一希,李晓宇.“海绵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思考[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32-33.

[7]毕桂平,陈嫣,徐存福,等.城镇化大背景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资源协调发展——以上海市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6,25(1):24-26.

[8]刘国成,完颜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0):26-27.

作者:罗义 赵世高 苏梦 赵丙昊 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