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

摘要: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不断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了核心任务。如何做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这是有关人士需要清楚认识的。对此,本文就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当前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探讨一些先进的模式,最后提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议,希望可以给有关人士一些参考帮助。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在2014年,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公布,标志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到实质性阶段。2019年3月,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2019年4月8日,发改委《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重点突出指明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未来方向。在未来的一段较长时间内,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核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就成为了必须要关注的要点,这是城乡统筹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常见问题

规划建设美丽乡村,这是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协调的关键性工作,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但是,从目前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讲,还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这导致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没能达到理想中的效果。(1)规划设计不科学。从目前实际来讲,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存在明显的模仿城市问题,也就是按照城市的格局,来规划乡村,过于强调乡村规划的布局,反而与农村实际体现出来了一些差距。过于“城市化”的乡村规划,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还会导致效果不佳。盲目模仿照搬,并不能达到理想中的效果。(2)缺乏特色。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族和风俗习惯,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的时候,就需要将地方特色体现出来,对一些传统文化和风俗实现传承。不过,从目前实际来讲,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同质化的问题,不同地区的乡村规划建设,在建筑风格、结构布局等方面存在雷同化的问题,没有将地方的特色融入其中。这不仅使美丽乡村规划效果不佳,同时也导致传统地域文化和风俗的传承断代。(3)缺乏统筹协调。美丽乡村规划,需要遵循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要确保乡村规划建设和城市形成统一,协调发展。但是,在目前的乡村规划中,一些地方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未能和城市统筹协调,一方面缺乏产业上的联动,乡村仍旧处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状态,另一方面则是对区域内各个不同乡村缺乏统筹关联,导致区域内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没有成为一个整体,未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先进模式

农业部于2013年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在2014年总结美丽乡村建设十大先进模式。对于全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而言,这些先进模式具有参考借鉴作用。下面,就针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模式简单剖析。(1)产业发展型模式。这种模式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是以经济产业发展为核心,将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作为核心,构建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城市企业形成对接,构建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聚集性、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乡村建设也就围绕具体的农业产业来建设。这一模式在东部沿海地区较为常见,典型代表就有以渔业为载体的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冯马三村,以农业为主的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以旅游为主的婺源县江湾镇。(2)文化传承型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文化作为核心,在乡村规划建设中融入地区传统文化,来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在一些地区,具有地域性的特殊人文景观,如古建筑、古村落、古民居等,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和相关非物质文化,给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以立足于此将优秀的民俗文化利用起来,建设文化传承型的美丽乡村。(3)城郊集约型模式。在广大的乡村中,有一些乡村的地理位置靠近城市,因此和其他远离城市的乡村相比,这些近郊的乡村,具有公共设施条件好、交通便利等特点,和城市具有紧密的关联。因此,就可以立足城市需求,针对性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如上海松江区泖港镇,就是瞄准了城市蔬菜供应,构建起了以蔬菜种植为核心的美丽乡村,成为了上海市的一个“菜园子”,受到了城市的带动作用,达到了城乡统合发展的效果。(4)环境整治与保护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还有一种关注环境建设的模式,其将重点放在了环境的整治与保护上边,对农村脏乱差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同时挖掘乡村优秀的环境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创造新的契机。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建议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具有多样化的不同模式,对于有关人士来讲,就需要对此形成深入认识,切实理解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内涵意义,认清目前尚且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对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建设效果,使其能够符合新时期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

3.1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讲,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因为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只能借鉴不能照搬,比如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合理借鉴,融入本地的特色,这样才能让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首先就需要对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比如人口分布、经济水平、主要产业、交通情况等等,这些都是必须要调查的对象,也是进行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基础。其次,要结合时展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基本需求,将本地的特色元素融入进来,确定初步的美丽乡村规划基本方案,然后对该方案进行验证,确定其合理性与可行性,为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打下基础。

3.2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从目前实际来讲,美丽乡村对于城乡统筹的体现并不到位,主要是城市近郊乡村可以受到实惠,而远离城市的乡村,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往往就较为封闭,未能和城市形成统一。所以,在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就需要着眼于城乡统筹。具体来说,就需要向全程化与多层次转变。要结合“农村、农业与农民”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要求,立足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互补关系,对乡村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对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还需要在城乡之间构建起一条沟通桥梁,以文化、经济产业、民俗活动等为依托,将城乡联系起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

3.3优化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需要关注到各类资源的利用,以及乡村环境保护问题。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保证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时,首先就需要对各类资源充分利用,如土地资源,减少浪费和闲置,使其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其次,要对生态环境加强保护。比如人畜粪便、生活废水等,就需要进行集中处理,最好结合农业生产,将其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绿色经济,这样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确保乡村的美丽。

4结束语

美丽乡村,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全新阶段,尤其是在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的背景下,打造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各地农村发展的重头戏了。所以,对于有关人士来讲,就要认清目前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有效手段优化相关工作,最大程度提升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亮,尤德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主要指标研究———以长兴县为例[J].浙江建筑,2017(6):5-7.

[2]吴月琴,甘露.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贵州美丽乡村建设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贵州省天柱县地湖乡岩古村为个案[J].明日风尚,2018(14):335-336

作者:冯? 单位:平凉市泾川县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