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下耕地保护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镇化发展下耕地保护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城镇化发展下耕地保护路径

【摘要】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社会发展水平。但是,城镇化发展会占用一定耕地,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我国十分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但是,城镇化发展对土地的利用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政府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积极探索城镇化发展视域下的耕地保护政策,以保障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研究城镇化视域下的耕地保护路径不仅能够规范城镇化发展,提高耕地利用效率,而且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耕地保护;影响;问题;路径

1.城镇化发展对耕地保护的影响

1.1积极影响

首先,城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利用节约程度。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耕地面积越来越少。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积极探索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以求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其次,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减少人口对耕地土地的压力。在城镇化发展环境下,很多农民都选择了进程打工,希望融入到城镇生活中。而这些农民打工之后,所留下的农村土地便会转让给其他农民耕种,降低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最后,城镇化发展促进了耕地的规模化经营。大量农村人口流进城市之后,农村的人均耕地面积会逐步扩大,有利于农民进行大面积的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和机械化发展。

1.2消极影响

首先,城镇经济发展对耕地面积的变化有着一定的影响,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之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需要土地作为支撑,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并且,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发展,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城镇土地的压力不断增大,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而土地生态环境污染的扩散也会影响耕地的质量;其次,城镇化规模的扩张也会对我国耕地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城镇扩张必然会占用耕地面积,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

2.城镇化的土地利用问题

2.1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人们对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等的需求,而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城镇化必然会占用周边农村地区的耕地。但是,城镇化发展也会使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有利于将农村的居住用地和耕地置换出来,用于城镇化建设。但是,现阶段,大批农民进城之后仍然保留了农村的居住用地和耕地,并没有将农村的居住用地和耕地用于城镇化建设,严重影响城镇化的发展。

2.2占用大量农业用地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城市为了提高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而盲目建设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占用了城镇周围的大量耕地。甚至有些城镇的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建设周期较长,导致耕地长期处于荒芜状态,土地利用率不高。并且,还有一些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一味扩大城镇规模,强调外延式扩张,导致大量土地浪费。还有一些城镇在划分行政区域的过程中将一些范围较大的耕地划分为城市用地,用于建设形象工程,耕地面积大大减少。

2.3土地浪费现象严重

我国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小城镇建设的用地标准较高,土地运用十分不经济。有很多小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无序扩张建设、土地床经营的现象,导致用地结构不合理。并且,小城镇缺乏对土地使用的约束,导致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盲目发展,随意建设建筑物,造成土地大面积浪费。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单位或事业单位在发展工程中占用了大面积土地却没有在土地上进行建筑,导致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土地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3.城镇化发展视域下耕地保护路径

3.1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政府应积极转变土地观念,加强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发挥政府部门在土地管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制定耕地保护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确保充足的耕地面积,以保护我国粮食安全;其次,政府应积极宣传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加强全社会对耕地保护的重视。并且,政府应积极制定耕地保护责任书,加强对耕地变更的动态监控和记录,实行耕地占用的硬性考核指标,切实保护耕地面积;最后,政府应积极鼓励农民参与耕地保护工作,积极向农民宣传我国关于耕地保护的相关政策规定和耕地保护的相关措施,保证农民的耕地面积,使全社会参与耕地保护。

3.2优化耕地保护

首先,我国应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对农业发展的监督和管理。为此,我国应积极开展农田保护动态管理工作,在农田保护过程中运用高新技术,建立农田保护监测网络,运用卫星技术、导航技术等对农田使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另外,我国应积极建立农田保护网络信息平台,将农田保护的相关信息到网络平台上,实现农田保护管理的信息共享;其次,我国应积极完善农田保护标准,加强耕地的标准化建设,确保耕地保护工作的规范化。为此,我国应制定完善的农田档案,加强对农田数据信息的管理;最后,我国应不断优化农田保护措施,加快研究农田保护的相关工作标准和规范,树立农田保护典范。

3.3加强行政管理

首先,我国应积极将耕地保护纳入政府管理战略规划之中,保证稳定的耕地数量。并且,我国应加强对农田保护的目标管理,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农田耕地保护政策的监督,制定严格农田耕地保护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各级领导对耕地保护的重视,促进耕地保护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王迪,聂锐,王胜洲.耕地保护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0).

[2]邓春燕,廖和平,姚玲,杨伟.基于外部性理论视角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测算——以重庆市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

[3]肖丽群,吴群.基于脱钩指数的2020年江苏省耕地保有量目标分析[J].资源科学,2012(03).

作者:邵秀梅 单位:松原市扶余市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