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新型县域城镇化发展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城镇蓝图规划化
1.中心城区为纽带:辐射各乡镇、辐射周边各县
道县自古以来是湖南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在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协作中,发挥了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枢纽作用,被誉为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道县中心城区面积33.6平方公里,辖一个工业园区、5个街道办事处、两个郊区乡,总人口近20万。近年来,道县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打造文化与生态融合的特色新城、永州次中心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东拓、西扩、南延、北进、中改造”,中心城区的规划与建设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打造好中心城区,是道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重点,它可以通过来自湖南永州市、郴州市中心城区,广西桂林市、贺州市中心城区等的直接辐射,不断强大自身,同时又起到辐射周边十几个县、辐射全县十几个乡镇的目的。道县中心城区的规划,包含老城区、工业园新区以及郊区乡镇三部分,目前其架构和蓝图是清晰的,但具体完成还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
2.个性化乡镇为原则:特色农产品、特色发展路径
除了中心城区,道县有十二个人口超过3万的建制镇,不过,这些圩镇上的人口大都在3000人左右,周边有连绵的村庄环绕。随着村村通公路的实现,各镇与各村的联系便利而通畅,这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如何规划建设这些镇,目前县里并没有前期的调研和宏观的前瞻。基于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经验以及道县各镇的现实状况,特色化、非统一模式化无疑是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如仙子脚镇是道县黄豆、红薯之乡,清塘镇盛产红瓜子、清水鱼,蚣坝镇盛产家鹅等,对这些镇的规划就可以因地制宜,打造乡镇特色。在我国“千城一面”的教训下,像道县这样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自然资源优势的县域城镇化发展,必须要坚持统一规划和保持乡镇的个性化特色。
二、农村人口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县域城镇化之关键在于人的城镇化。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关键还需要不断地转移农业人口,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不仅来城市打工就业,而且还能扎根城市生活并定居安居。对道县而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1.城郊农业人口的市民化
十八大之后,新型城镇化建设在道县加快了发展步伐。鉴于县城城关镇与郊区五个乡,已经融为一体,道县先后把三个郊区乡都改为街道办事处,另外的东门乡、万家庄乡也在合并之列。这样一来,县中心城区的面积比原来扩大了4倍,居民人口数也比以前增长了1倍多。如果这个中心城区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能实现在2020年,市民人口达到50万、成为永州市副中心城区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大突破口就在于县城工业园区的大力发展。五个郊区乡的农民已经有三分之一在本地成为了市民,剩下的三分之二,约6万人口,一部分要充实到工业园区就地就业,实现由农民到工人的转变;另一部分可以满足城区各种服务业和商业的用工需求。
2.镇郊农业人口的市民化
县域城镇化要重视乡镇行政中心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道县而言,乡镇的行政中心所在地,一般也是圩镇集市所在地,是周边贸易往来的聚集地。它有很强的城镇化功能,对农民吸引力很大。如果利用政策平台,有效地把周边农民集聚起来,引导他们逐渐转型,不断扩大集市的规模、拓展城镇化的诸多功能,就能吸纳更多的农民实现身份转换。此外,由于道县五分之四的乡镇(场)都在中心城区一小时车程范围内,能与中心城区形成良好的辐射和互动,这也为中心乡镇的壮大发展,提供了区位优势。
三、农业机械化产业化
就我国欠发达地区而言,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它的首要步奏应该是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在中央以及省市县的农业政策引领下,就道县而言,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已经具备了相应的主客观条件。
1.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的可行性
道县多山窝型盆地,因此道县的田地多处于地势最低处或渐高处,田地之间成片连绵,最低处与最高处差距较小,少有梯田的陡峭。这种田地形态,稍微加以整修,就可实现机械化耕作,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客观条件。随着道县的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的妇女、老人与小孩只能种植少部分供自己生活需要的田地,田地的闲置荒芜现象很普遍,这为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提供了必要的主观条件。再加上根深蒂固的对农业和农民的观念偏见,大多数农民都急切希望改变身份。
2.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零散的家庭农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在农村田地大量闲置,农村大部分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找发展机会的当今,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已经是一种势在必行的举措。“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处理等,都应当在农业中广泛使用。我们所具有的科学知识,所拥有的耕作技术手段,如机器等,如不实行大规模化的耕作,就不能有效加以利用。”道县是农业大县和农产品输出大县,也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县。全县70%左右的人口为农民,市民化程度很低。因此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无疑是城镇化建设的最大重点和首要突破点。目前来看,道县最大的机械化产业化难题就是如何把田地化散为整,化多家经营为数家管理。这里面有土地政策的问题,也有观念改变的问题,更有政府引导和长期利益分享和生活保障的问题。当然,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的空间布局是多样的,可以是龙头带基地联农户、市场带基地联农户、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带基地联农户等。
四、企业“引”、“育”一体化
企业是县域城镇化的主要支撑力量。招商引资是县域城镇化吸引企业落户的途径,但另一方面更要催生和培养与本地经济相关的本地企业。与其想方设法、连哄带骗,引来一些观望或者挂靠的车间式企业,不如引进技术,自己建立与本地产业密切相关的乡镇企业。
1.工业园区企业特色化
道州工业园是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十个重点园区之一,也是湖南省县级开发区设立海关办事处的唯一园区。工业园区内企业的健康发展是道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目前而言,园区内的企业与本地市场和经济产业联系不大,大多企业只是一个加工车间,生产的也多为半成品,企业本身并不系统完整,难以成长壮大起来。企业招进来了,如何留住企业,让企业安心发展、成长壮大是政府比较头疼的事。因此应该有一个准确定位,争取把一批能够充分利用本地区资源和发挥本地区特色的企业招进来,实现产业与资源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特色系统化、产品集群化。比如针对道州皮鞋曾经是湖南省免检产品,工业园就可以大力引进一些皮鞋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以此形成合力,集团化推出,更有利于市场开拓,打出品牌。
2.潜在乡镇企业培育化
农业产业化可催生乡镇企业化。“要推动小城镇发展,必须强调县域内的工业发展。通过降低税收、降低工商部门的‘门槛’,特别是政府在金融方面的扶持,让县域内想创业的人顺利实现创业。”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潜在产业,有效引导并提供相应资金和技术支持,乡镇企业便可逐渐成长起来。道县盛产几十种瓜果产品,其红瓜子、黄豆、花生、脐橙、柑橘等在周边县市独具优势。可建立一些相应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其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苦于没有先进技术,则可以把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科学技术引入进来,以合作的方式,让乡镇企业与外地企业合作发展。
五、人文生态可持续化
“城市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发展的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生态城市则是人类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探索过程中所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理想形态。”县域新型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在城镇化还未充分发展起来的县城区域尤其是乡镇地带,完全可以在保护自然环境、优化人文社会环境的前提下,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镇化。
1.打造山水相宜的自然生态环境
道县属南岭地区,是一个“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它四面环山,河流密布,境内有潇水、泠水、淹水、?水、泡水、濂溪六条主要河流。国有林场三个,国家森林公园一个,道县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繁茂,有罕见的福建柏群落,长袍铁杉群落等。但位于村庄周边的山陵却人为砍伐严重,许多山只见草丛,不见树木。因此,要尽快把林木种植起来,更好地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另外,县城区的濂溪潇水河段,一到雨量集中时节,容易导致城区水灾,虽有上游下游的系统原因,但本县河渠的疏通整治不容忽视。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修缮事关国计民生,但又是一项不能立即凸显的“政绩”,因此相关部门更要特别重视。
2.优化美丽家园的人文社会环境
生态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也是人的城镇化。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本地人营造,如果外地人来到这,感到便利和舒畅,对本地就有美好的印象,这对道县招商引资是最好的宣传。道县是劳动力输出大县,青壮年劳动力在城市的打工生活,为他们积累了回乡创业就业的必要经验,改善与营造良好的创业和就业环境,就能让他们退城返乡。道县空心村大量存在,留守的老幼病穷极度缺乏娱乐休闲,如果建立一些积极健康的公共娱乐场所,对成年人有好处,对成长中的小孩也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此外,道县的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整合,政府应在如何创新做大做好旅游产业上多加思考。有了好梧桐,就有众凤凰,这是一句老话。但太多人急于求成,缺乏所说的“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和事业观,也缺乏宏观长远、科学发展的理念,导致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没有维护修缮好,优美的人文社会环境也没有呵护发展好,最终难免会错过许多优先发展的机遇。
作者:何东升 单位:中共道县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