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效益审计下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浅析效益审计下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浅析效益审计下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方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词汇。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审计部门承担着重要的监督职能,在确保各项政策有效落实,财政资金高效实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阐述效益审计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分析了效益审计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重点从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效益审计的关注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效益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加强效益审计工作队伍建设等层面提出了发挥效益审计优势推进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的具体路径,为确保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审计支持。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效益审计;创新发展

0引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一概念,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城镇化建设工作是国家发展步入现代化的助推器,呈现出强劲的内需潜力与驱动力[1]。新型城镇化是指城乡协调、综合体系、产业融合、环保健康、共享发展等现代化理念的城镇化,涉及的范围极其宽泛,是各级各类、不同规模的城镇携手共建、共同发展的城镇化。必须致力于区域协调性推进,不断优化城镇化建设质量[2]。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审计部门作为对国家财政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的机关,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审计监督在助力我国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效用。

1效益审计的基本内涵

效益审计是国家审计体系中经济审计的一种,其主要是从经济性、效益性两个层面对政府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性评价,反馈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及其效益。效益审计的提出建立在经济责任审计基础上,在坚持重要性、实效性及科学性的原则下开展审计工作。

2效益审计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的最大优势是建立在保护自然、保护有限资源的基础上,涉及范围极其宽泛,从农村到城市,追求高度的均衡、共享发展,助力经济的飞跃,最终达成共同富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应用效益审计强化对国家投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各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以及监管情况等进行审计监督[3]。效益审计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应用效益审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领导干部的个人审计,侧重责任履行,是一种监督方式和评价手段。而效益审计关注投入、产出和管理,重点在于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提出配置的最优建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审计中,效益审计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提供依据,通过二者的紧密结合,及时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审计层面提出优化建议,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

第二,通过发挥效益审计理论和方法的优势,可以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效益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可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各项财政资金预算、资金管理,以及资金使用效益等多方面问题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从而提升财政资金预算分配的合理性,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程度发挥效益审计的监督作用,避免国家财政资金损失和浪费。通过开展效益审计工作,对财政预算及决算从合法性、效益性等层面进行审计,及时发现潜在的财政风险。同时,针对重大投资项目、公共教育项目、医疗卫生项目,以及住房项目涉及的各项资金的效益审计,从合规性、效益性,以及合法性等层面做出审计评价,及时识别风险,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健康有序推进。总之,为了走出城镇化发展困境,在新时代下必须要优化城镇化发展思路,提升建设效率,要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精准预测区域城镇建设工作的推进态势,积极更新建设理念,为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指明前进方向。效益审计作为一种兼具先进性和科学性的审计手段,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的应用先例和成功经验,通过开展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益审计工作,从经济性、效益性、合规性等多个层面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的各类项目及各领域的政策落实情况,对推动新时代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效益审计视角下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的具体路径

审计部门承担着审计监督的职能,在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准确把握效益审计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的现实意义基础上,从效益审计的角度出发,探讨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的具体路径。

3.1明确效益审计工作的关注点,强化对关键领域的审计监督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涉及诸多领域的系统性工程。而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益审计工作,其关注点理应全面涵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从审计层面强化对国家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的监督,更应从风险防控的角度出发,及时通过效益审计发现现有实行政策中存在的漏洞与风险,形成对应审计建议,促进相关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应将效益审计的关注点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

第一,关注对新型城镇化政策落实的具体情况的跟进审计。重点关注相关管理权下放是否得到有效承接,相关人员配备是否到位,政策是否落实到具体实处。

第二,关注国家财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各专项资金的拨付情况和使用效益。例如,财政资金分配中是否向乡镇地区适度的进行了倾斜;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是否规范、资金的使用审批程序是否规范等。

第三,关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各类融资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金融机构为农村发展提供的金融服务的具体情况等。例如,关注乡镇融资的方式及是否有社会资本的参与等。

第四,关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例如,关注土地的需求情况、利用情况,以及利用效果等。同时,要关注是否存在土地利用效益不高、发展建设过程中资金浪费等问题。

第五,关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实效。例如,关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文体服务、便民服务、社区服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针对各项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维护情况,相关经费的使用情况,相关设置的运行情况等进行深入的审计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和方案,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在效益审计的过程中,还应关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做到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实现项目建设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等多项目标的共同推进和协调发展,推动城镇的高质量、高素质以及可持续发展。

3.2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效益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随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效益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在逐步提升。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开展针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及管理情况的审计工作,有效减轻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最终获得的审计结果更具准确性和客观性。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给效益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大便利。大数据技术具有数据处理量大、数据类别多、数据处理速度快等特点,效益审计过程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可发挥大数据技术在数据处理分析及数据挖掘等领域的优势,实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的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公共服务等诸多领域的资金使用效益进行深度分析,识别其中的风险,从而提升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例如,将大数据技术引入效益审计过程,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对项目涉及的大量不同类别信息进行快速梳理分析,从而快速明确审计方向并精准定位审计目标,为后期审计工作的顺利推进夯实基础。同时,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入地剖析,统筹梳理,深度挖掘数据之间存在的联系,精准定位审计的重点、核心信息,达成重点明确、过程简洁、成效显著的审计效果。也就是说,在审计过程中,要围绕核心线索展开深入分析与调查,从各个方位展开审计,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找到相关信息间的关联性,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让事实说话,对疑点信息、疑点对象进行反复核实,要抽丝剥茧,揭露事情的真相,完成取证工作。

3.3加强效益审计工作队伍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审计提供人力保障

效益审计是对政府投资的经济性、效益性做出的综合性评价。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而言,通过效益审计,可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益。要求审计人员在实践中要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标准、程序、方法,从而界定经济责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力争做到客观、全面、可靠、权威。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打造一支专业过硬、业务精通的效益审计队伍。通过加强审计机关专题式培训,积极为审计人员创造实践机会,鼓励审计人员重视自我提升,从组织层面、制度层面、个人层面等,全方位推进效益审计工作队伍建设。具体而言,可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审计人员对效益审计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审计人员应具备对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准确区分的能力,在审计过程中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效益审计的工作方法,如访谈、利用专家和社会力量、问卷调查、文件审阅与研究,以及数据资料的整理与预测等。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具备对效益审计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实效性等基本原则进行准确把握的能力,确保审计过程和结果的公正、客观。这是审计人员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审计工作必须具备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

第二,培养审计人员的大数据审计意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益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必须树立大数据意识,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审计工作更好开展,进一步拓宽信息搜集、梳理、分析的路径,合理运用审计成果,增强审计的实效性,最终达成审计的宗旨———寻找疑点、预测风险、探寻制度弊端,进而为相关部门改进管理措施,更好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在效益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效益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各项政策制定提供审计方面的支持和依据。

第三,鼓励审计人员重视自我提升。审计机关要鼓励审计人员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水平。通过一系列制度措施,鼓励审计人员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积极性,主动学习效益审计理论方法,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解和把握,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在效益审计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深入思考如何运用现有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更好地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益审计工作,进而实现自身审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此外,审计人员要高度重视自身审计文化素养、政治素养、法律素养、责任担当、创新意识等方面素质的提升,进而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素养。审计机关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教育活动,让审计人员产生归属感,培养和提升团队成员的团队意识、大局意识,进而坚定为审计事业奉献终身的信念。

4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审计部门承担着重要的监督职能,在确保各项政策有效落实、财政资金高效使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下,为加速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保证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审计部门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要用现代化的、最前沿的审计理念武装审计人员头脑,高度重视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益审计工作,高度重视对重点领域的效益审计,重视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审计工作方式,以及加强审计工作队伍建设等,强化审计功能,提升审计效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相江.浅谈新型城镇化建设审计的关注点[J].中国内部审计,2015(12):80-81.

[2]马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21(8):82-85.

[3]刘达,康波,熊旭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20(1):24-32.

作者:于重阳 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