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下乡村建设探思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镇化下乡村建设探思,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城镇化下乡村建设探思

摘要:在当前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议题。但由于现阶段乡村建设过程中,产业单一、缺乏健全的政策保障体系、基础设置建设落后,使我国乡村建设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要立足于城镇化建设背景,更新乡村建设模式,做好乡村历史文化保护,构建多元化的乡村空间格局,积极利用传统的乡村技艺,建立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建设;问题;建设策略

在新时期,城镇化建设是以均衡呈现发展态势,提升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首要目标。在此目标下,乡村建设工作应积极更新理念,引入新型科技成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传扬农村传统艺术,建设城市化和特色化的农村。为保障乡村建设过程中各项方针政策的合理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当以人为核心,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逐步缩短城乡差距,最终提升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一、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下,乡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带来了诸如发展粗放型农业造成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房屋和土地闲置、农业工业化发展速度减缓等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三个问题,也对乡村建设工作的展开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1.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乡村在城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大多是以向城市盲目扩张、增加城市人口数量的形式呈现,缺少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作支撑,导致乡村产业规划中,发展模式单一,各类资源的配置也不合理。具体在两方面呈现:一方面,各地区政府部门在制订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时,没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从所在辖区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产业发展模式,导致地区的乡村产业建设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当地各项资源、特色文化等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综合发展指标的过度重视,使各单位在布置乡村建设任务时,未能对产业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准确的定位,导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乡村产业建设较为单一,乡村工业化发展因此受限。

2.缺乏健全的政策体系保障。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建设工作须依靠政府的相关政策保障。目前,我国现有的乡村建设政策体系无法对建设工作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乡村建设也无法快速进行。以农业人口转移为例,在朝着城市居民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政府部门制定的户籍改革制度缺乏灵活性,城乡户籍制度差异较大,使部分转移后的人口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导致小城镇产业发展期间劳动力供给缺乏。农村宅基地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原本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针对宅基地建立配套管理准则和科学的规划要求,导致一些“小产权房”产权不清问题频频发生,农用地做住宅使用、宅基地变为商用地等行为也是屡禁不止。上述问题影响了乡村建设中产业发展对土地的集约化使用需求。

3.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受过去一段时间内城镇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政府部门将大部分财政都投入建设城市周边地区,很少会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投入资金,农民无法享受到同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同城市周边地区相比,农村经济水平不高,农民平均收入较低,无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多的资金,这也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我国乡村建设中还未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明显落后于城市,乡村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偏低。

二、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建设方法

1.更新乡村建设发展模式。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因此,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通过资金投入、政策优惠等方式积极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缩短同一辖区内的城乡差距时,也要考虑乡村建设工作。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来带动乡村建设,不是强制性地将城市文化和建设方案“移植”到农村地区,或者是将城市搬到农村地区;而是以城市为中心,逐渐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1]从乡村的角度看,在国家大力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传统建设模式必然会受影响,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也会发生改变。为保障乡村在城镇化影响下“不走歪路”,在编制乡村规划建设方案时,相关单位应当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对待传统乡村建设模式,在尊重乡村原本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制订拆迁改造方案,使乡村传统建设中的空间格局得到再生和延续。城镇化只是现阶段国家的发展要求,也可以说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是国家的终极发展目标。相关单位必须慎重面对乡村建设,因为每个乡村都是其在同周边自然生态环境长久磨合之后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空间特色和民俗文化特色,也是乡村本身的地域特色。如果全部按照统一标准规划建设,必然会损害地域特色。相关单位应着重规定基础性内容,即划定乡村建设的大方向,对于建设的细节,可以不给予明确要求。[2]为保障制订的乡村建设方案具体内容和最终呈现效果满足城镇化建设目标,相关单位可以通过提高审核规划建设方案难度,对规划建设方案进行等级划分的方式,帮助提升各地区乡村规划建设方案的编制水平,从而确保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居民利益得到保障、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短。

2.保护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是将乡村地区和城市社区区分开来的关键因素,也是乡村文化、特色的体现。同城市社区相比,一些村庄中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农民,已将自己生活的环境变成了包含多种文化元素的空间。也就是说,对部分乡村来讲,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3]在乡村建设中,如果贸然改变村民的生活环境,可能会让当地居民生活出现巨大的变化。乡村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人类聚落,因此,相关单位制订规划建设方案时,应考虑村民的情感、生活习惯和当地历史文化等因素,慎重对待农村拆迁与合并问题,不能机械化地执行乡村建设要求,要注重建设中的社会人文。在设计乡村建设细节时,必须先详细解读村庄的社会结构,对社会成员的构成、村民生产和劳动习惯、公共生活方式等展开细致分析,慎重考虑村庄社会人文中较重要的因素,保障制订的规划能够尊重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促进乡村地区良好发展。

3.积极利用传统技术建设乡村。作为规划建设人员,应当重视乡村传统技术的继承,学会利用古人智慧的结晶,借助传统技艺辅助现代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对农村居民来讲,在其生活需求依靠传统技术已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则不需要再进行统一的规划处理。如某村庄淡水资源足够,农业生产污水处理方式合理,就不需要再规划给排水系统,只需要对原本基础设施进行简单改进。[4]对当地几代人保留下来的住宅建设技术,也可以酌情保留,尽可能沿用或对原建筑简单改造,不要采用“大开大合”的方法。在乡村地区,传统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方方面面,应尽可能保留有历史人文意义和传承价值的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适合的区域推广和普及。

4.建立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结合辖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储备情况等条件,制订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借助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产业形态,促进乡村地区的健康发展。其次,根据乡村地域特色培育特色化的产业链条,借助城市的力量延长这一产业链条,在产业建设上尽可能做到城乡融合,避免出现产业空心化的情况。再次,带动乡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联动发展,通过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方式,让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充分发挥出产业集聚效用,让乡村的各类资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与合理的配置,以达成建设美好乡村的目标。

5.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做保障。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建设工作来讲,健全的政策体系是相关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先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土地利用和财政投入政策保障体系,以此为基础,促进乡村地区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有效应用。在土地利用方面,政府部门可以从规范乡村地区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流转、使用要求入手,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在财政投入方面,政府部门一是要增加在乡村产业发展建设方面的专项投入,有效解决乡村产业建设发展中缺乏资金支撑的问题;二是要增加产学研究合作方面的资金投入,使科学技术得到不断创新,提升农业工业化发展水平。在户籍制度方面,政府部门应不断弱化城市和乡村在户籍制度要求方面的限制,通过推行“居住证”,让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可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以此来保证城镇化发展中劳动力供给数量。[5]

6.提高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首先,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库、颁布优惠政策的方式,增加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其次,政府部门应单独设立监督部门,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和监督制度,确保专项投入资金能够以合理、切实的方式运用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避免出现资金挪用、滥用的现象。[6]借助监督部门的力量,还可以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和不定期核查,确保乡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环节的资金都可以得到科学使用。

7.尊重乡村建设中空间格局布置的艺术性。乡村建设要充分尊重乡村原本空间格局的艺术性。乡村的形成都是没有统一规划设计的,其空间布局多样且富有情趣。在生活形态上,乡村和城市有本质的差异,乡村广阔的田园、错落的房屋、参差的树丛,在空间格局上都有艺术价值,因此,可以借鉴乡村原本的空间格局,将村庄原本的世俗文化、地域特色、人文信仰等保留下来。确保建设之后的乡村不会成为“缩小的城市”,也不是城市外围的社区,而是“原汁原味”的乡村物质景观。[7]

三、结语

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加快乡村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对乡村有正确的认识,明确乡村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优势。在乡村建设中,要先明确城乡差异所在,了解乡村的文化、特色,乡村居民的信仰和需求等。在制订乡村建设方案时,既不能完全模仿城市,也不能标准、统一地进行规划,应当从社会、人文的角度深入研究各地区农村发展历史、艺术文化等,在保留乡村原本特色文化和艺术的基础上,制订乡村发展建设方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作者:胡燊 单位:农安县烧锅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