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以国家和省市对新型城镇化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新型城镇化结合度日益提升,文章从新型城镇化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结合的迫切需求开始,以宁波市的具体实际为例,论述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存在问题以及高校更好地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型城镇化;人才培养;科技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省市对新型城镇化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又有了新的要求,提出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提供了许多机遇。地方本科院校与研究性大学比,人才培养更具有应用性,与高职类院校比,学科基础更扎实,这些高校把市场需求作为导向,适应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既推出了地方特色又激活了高等教育的市场活力。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培养服务城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适应性人才,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向服务地方转型,办学向多元化类型转型,将大大提升办学水平。因此地方高校应将校地合作办学理念切入到教育教学相应环节,形成资源共享的管理运行机制,深入推进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双赢共利、协同创新、合作发展,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突显应用型教育类型的特点,利用人才培养和基础人才供给,特殊的区位优势等领域的高匹配性,形成与学术研究型院校、高职类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不同的交叉、互补服务,或更好地激发合力,强化自身特色发展之路。
1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地方高校结合的现实需求
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与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也与城市化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依托县级类城镇作为重要载体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是位于地级市地区,对于服务新型城镇化在地域上占据着先天优势。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城镇绿色生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大方向,粗放型的农村经济必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迫切需要,首当其冲的是对新型现代化农民与现代化农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报告中指出,五年里,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镇,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处于县级类城镇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自觉担负起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的责任和使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区域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布局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区域性特点很明显,能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大批具有极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支骨干力量,也是提升城镇文化品位的强力支撑。宁波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4%,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基本确立,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城乡二元体制基本破除,基本建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试验区、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创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规划体制改革引领区。目前宁波共有16所高校,其中4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本科生约7万左右,根据宁波国家新型城镇化2020年发展目标,地方高校要在共享发展的理念引领下,大力发挥文化、科研的优势功能,切实与周边地区发展紧密相结合,进一步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信息化、生态化、智能化、集群化管理多方转变。
2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由于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城市规模小,布局结构散,辐射功能弱,特色优势不明显,体制机制不完善,与城市定位不相匹配等问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还存在不少瓶颈,宁波市现有的几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2.1人才输送不均匀
向地方输送的人才分布不均,近郊的多,偏远的少,新型城镇化无法得到很好的整体统筹推进。根据浙江省2017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6届毕业生普遍选择在地、县级市就业,只有约10%的毕业生选择去乡镇、农村就业,其中在农村就业的只占1.5%左右。
2.2学科设置欠合理
专业设置相近、热门专业过多、与城镇化所需产业或特色产业发展不太适应,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度有限等。目前几所高校中管理类、计算机类、土木工程类、新闻传播类学科偏多,而宁波属于港口城市,许多乡镇都临海,几所院校中涉海类专业和学科很少,仅两所院校的交通运输工程和环境工程学科有部分涉及;另根据宁波城镇台风、雨水较多的特点,宁波市近两年正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据了解仅有一所院校有相关防灾减灾工程学科专业。学科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生长点问题值得重视。
2.3行业教师比重少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均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校快速发展中,教师队伍量的扩张较大,引入教师以学历为主,对有行业企业从事资历要求不高,比重偏少,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偏弱;从各校历年的社会培训及服务统计来看,院校之间不平衡,多的一年有100多次,少的仅为个位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师业务素质与社会地方脱钩现象。
2.4校地合作待深入
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就近服务”主动性还有待于加强,家门口的资源没有充分共享,浪费现象严重,普遍存在着地方院校希望与县市政府、省市政府部门、知名企业合作,地方希望与名牌院校、省外985、211院校合作,校地、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广度不够,面向城镇、面向小微企业合作点面不够,如宁波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80%以上的项目设计来自同济大学等知名院校,而本地高校的团队参与仅为其中的一小部分。签约后推进计划实施经常因为各种原因搁浅,战略合作短期化现象比较普遍。
2.5科技转化需提升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宁波4所院校中一所属于多科性教学研究型高校,其余三所均为多科性教学为主型高校,以教学为主体的高校,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科学研究方向偏基础理论、实验室级别的为主,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不够,社会辐射力不强。2016年宁波市教育局对各高校重要科技成果转化的统计中,4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转换成果仅为21项,而宁波大学一所学校就有33项(引自《宁波市2016年高等教育发展报告》);部分院校重点实验室中,涉及产学研合作的项目数量和补助总额有下降趋势。
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策略选择
地方高校在推进城镇化服务时应着重考虑:坚持以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的目标,在这个目标导向下,主动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科学技术教育、多规融合信息联动的需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提高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学校的发展定位要明确立足本地,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关联;人才培养目标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推进研究性教学和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学科设置、专业建设需进行仔细认证,在专业综合改革上,努力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相协同,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建设学科、设置专业,不断深入了解区域对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实际需求,形成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创新共享、推进绿色和谐发展。
3.1探索符合实际对策,认真找准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服务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紧贴社会需求,探索和分析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规律,挖掘符合本区域实际的发展对策,从人才需求的特点出发认真思考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及时满足地方的发展要求;尝试融入区域经济以及构建城镇群的功能定位,在服务中起到引领的作用;积极把学校打造成所在地域的人才培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传承中心,努力发挥高等院校集聚人才、激发活力的作用;围绕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延展学校和地方合作的经度和纬度;多方面协商多方位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寻求共识及最广泛的社会支持,扩大学校影响力。宁波市浙江万里学院在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确立学校总体目标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其办学内涵之一的“服务型追求”就是以服务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体现“地方需求、地域特色、地缘优势,错位发展”。学校近年来积极发挥原有农业类院校的优势,通过人才、信息、技术、品牌等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一批紧贴地方实际的行业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3.2培养应用实践人才,提供合理人才支撑
应用型本科院校有进行一定数量的研究生教育,也设置适量的高职类教育,但主体是应用型本科教育。(1)招生来源:地方高校招生一般以本地区生源为主,外省生源大约只占20%-30%左右,应适度再扩大外省生源比例,有利于推动地方文化交流、多维思想撞击及人才活力度。(2)专业设置: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以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为主导,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针对地方需求,对办学规模、服务面向、学科专业发展作好一定的前瞻性设定,大力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优化地方人才结构,为推进地方城镇化发展贡献力量,如浙江万里学院93%的专业为直接面向行业产业的应用型专业,紧贴市场需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专门设置了区域经济学。(3)专业评价:建立专业发展评价监测和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的机制,组建由教授代表、行业企业专家、区域产业部门专家、地方部门人员构成的校地合作委员会,加强对专业设置和建设的宏观指导,开展校内专业评估和专业诊断,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4)实践教学: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加大教师到地方性政府、行业企业、农村挂职锻炼或技术指导的选派力度,加大教师在企业行业的实践经历,优化应用型师资队伍的结构比例,做大做强双师型队伍,积极引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在实习实训中等某一方面有突出特长,能适应教学教育工作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3.3传承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城乡文化交流
在当前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高校特有的先进文化传承传播功能在新的时代特征下需要发挥更强大的能量。城镇化步伐加快,必然涌现许多新的就业方向和用工需求,农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就势向城镇转移,社会对就业者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宁波市从2015年开始实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宁波市政府、各县市区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与地方互动,通过参与重大项目、社区教育、新农村建设等,多渠道、多途径改善和提升地区文化品位,提升新城镇居民的文化素养。(1)文化建构机制:帮助地方政府及时向社会解读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新政策、新变化,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解读国家政策法规的能力,提升实际操作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浙江万里学院长期举办农民进高校、镇村干部培训班,就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村金融合作、现代经营理念树立等方面因地制宜地开展理论培训,提升地方基层干部、农民现代化业务水平、法制意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成立宁波智能制造学院,围绕宁波市综合规划目标积极为地方政府、企业提供咨询。(2)文化下乡服务:积极主动地组织团队为城镇化的文化建设服务,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塑造和养成,把外部景观改造与内化人的心灵有机结合,推广、传播经济、法律、文学、艺术等社会文化知识,帮助广大农民、居民传承原有城镇文化记忆,崇尚新时代新文化,繁荣地方优秀文化,提升城镇文化品味,推进人们对城镇化观感、体验度的改变,形成丰富的人文意义、文化价值。(3)文化创新建设:以文化创新、文化重塑影响区域文化建设,以高起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切入区域经济发展,减少农村、城镇、城市之间文化的差异,加速城乡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协助城镇规划,帮助村镇居民打造良好的社区文化,配合村镇组织在卫生、安全、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文化知识普及,提高村镇居民的文化修养和生活质量。
3.4围绕创新驱动战略,主动服务地方发展
地方院校主动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是省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要求,也是所在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对地方院校的客观要求,学校应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形成专业与行业联动,适应性与发展性兼顾的发展模式。(1)服务空间向下辐射:主动走出校门,聆听地方需求,在新型城镇群建设和新生中小城市培育计划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一类一策”“一镇一项”培育计划及政策提供科技智力服务,贯彻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具体途径,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宁波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到:要构建教产协同创新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活高校发展动力,深化校地共建机制,加强高校与县(市)区、高新区、产业集聚区合作办学,增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宁波工程学院在奉化设立研究院,结合奉化实际,培育贯穿农业、工业、旅游等多领域的产业链,以项目引进人才,以科技解决难题,以成果孵育产业。(2)科技团队促进发展:根据农村实际需求,组建省市科技特派员团队,进驻村镇,发挥高校智力帮扶作用,加快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增强农村科技供给能力。宁波工程学院结合宁海前童镇,组织学院设计团队为前童镇岭南村提供旧村改造、园林绿化等设计和施工支持;浙江万里学院科技团队与象山高塘岛乡共建美丽乡村,为高塘岛乡6000亩湿地打造业态规划。(3)专家人才主动服务:派出相关专家、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紧紧围绕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切实解决技术问题,包括科技项目研究、开发和转化等方面的问题,狠抓深化落实,推进科技帮扶项目,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农村的新模式,真正做到科研项目为农村农业经济建设服务,产出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晶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