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业科普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技期刊助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
摘要: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及快速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智库功能,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养殖与饲料》《长江蔬菜》等农业科技期刊为例,根据其不同定位,挖掘其办刊特色,探讨了科技期刊助力我国科技创新的具体路径: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主题策划出版,掌握尖端学术动态,快速宣传科技创新活动,更好地吸收优质稿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产学研平台,关注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更好地服务农业产业;发挥科普宣传作用,传播行业专业知识,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促进高科技成果的传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关键词:科技期刊;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主题出版;产学研平台;新媒体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如今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环境与生态约束趋紧等。由于农业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不强,加之各国对“农业技术芯片”保护和贸易争端日益加剧,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1]。作为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的繁荣促进了我国国防、科技、建设、工业、农业等领域相关技术的快速转化和应用。农业科技期刊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报道农业新成果、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2]。为积极融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本文选取湖北省内3本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养殖与饲料》《长江蔬菜》,根据其不同定位,挖掘其办刊特色,探讨了科技期刊服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路径,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及快速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和提升科技期刊的智库功能提供参考。
1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主题策划出版
科技创新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落地。科技期刊的作用是紧跟学术前沿,及时、准确地反映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3],通过刊发相关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方法、理论的文章,可以感知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信息,从而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决策部门、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和落实环节、为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应用提供参考[4]。对于学术期刊来讲,在争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应特别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在刊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可通过挖掘自身特色,扩大期刊品牌影响力,加强主题策划工作,争取高影响力作者及高水平稿件,促进期刊高质量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属于学术期刊,聚焦于综合性农业科学领域研究。学报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国家重大研究方向和区域发展需求进行选题策划,及时报道了校内外的各项重大科研成果,为这些成果的传播、成果转化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比如,铸就华中农业大学“六个一”品牌的6个院士将本人从事科研的首篇论文和团队的主要研究成果都首发在学报上。学报报道的“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湖北白猪研究”“根瘤菌类菌体繁殖能力”“波利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等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2021年学报加强了主题出版工作,在选题策划、栏目创新、专家约稿、特色封面设计、优先出版、新媒体传播等方面不断突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依托本校优势学科资源,积极关注农业的科研动态,追踪重点项目的进程,走访国家重点实验室,同领军学术人才保沟通交流,快速发表本领域前沿学术成果,在农业绿色生产、种质资源开发、粮食安全、科学施肥、生态保护、环境治理、食品安全等领域进行相关专题策划,邀约高质量论文。开辟快速通道,稿件录用后优先出版,同时在微信公众号相关学术论文的宣传介绍,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加精美插图及短视频等方式在学术社群进行大力推广,提高论文的关注度。此外,学报还为特色专题文章量身设计精美封面,并开辟版块介绍优秀创新团队。现已出版4个特色专题栏目:柑橘产业研究、油菜产业研究、长江经济带绿色农业和马铃薯产业研究,还发表了一批高水平作者的文章。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的《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营养健康:黑米主食化未来可期》[5]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后,阅读量达2269次。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发现《我国柑橘产业经济研究进展》《水稻生产碳中和现状及低碳稻作技术策略》《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分析》等[6-8],这些论文刊发不到半年时间在中国知网的下载量均超过500次,为专业读者带来了丰富翔实的学术信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传播成效。
2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科技期刊不仅扎根学术研究,同时服务行业产业,与全产业链的上下游都联系紧密,但作为第三方平台又具有客观中立的属性,由科技期刊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是非常合适的。科技期刊通过紧跟行业热点、举办行业论坛和展会、开展产品评选及组织技术考察团等活动助力行业交流合作,可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因此,科技期刊已成为在行业和企业中“看得见”“摸得着”“说得上”“用得上”的重要成果创新传播平台和宣传平台。由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养殖与饲料》杂志,是我国畜牧类技术期刊。面向“三农”,传递畜禽水产和饲料科技信息,交流生产、经营管理和致富等先进经验。该刊通过媒介内容、行业活动等不同形式,将养殖及饲料领域科研院所专家、管理部门领导、农技服务人员、农民等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人群聚合起来,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一是面向管理部门,协助宣传国家行业政策,上传下达[9];二是面向基层农户、农场和合作社,分析市场现状并预测行业走势,为企业营销和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宣传优秀技术和产品,扩大企业经济效益;三是面向广大农民,提供科学健康养殖和用药指导,同时将农民的需求反馈给管理部门和企业,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武汉种猪拍卖展销会和中国规模猪场智造高端论坛是该刊成功打造的2张亮丽名片。截至2021年7月18日,种猪拍卖会已成功举办19届,主要是产品展销与种猪竞购,吸引了养猪、饲料、兽药、动保、器械等名优企业参展及相关人员到访。展销猪种包括杜洛克、长白、大白、巴克夏等。猪场智造论坛则通过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的企业精英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我国养猪业创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为养猪业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贡献智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为产学研合作平台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2021年第三届中国规模猪场智造论坛围绕“智控非洲猪瘟,智造未来猪场,智造生猪产能,智造创新价值”主题,首次以“互联网+”举办会议,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罗锡文和姚斌)通过互联网做视频报告,众多高校知名学者和龙头企业代表纷纷就非洲猪瘟和疫情的叠加影响下的行业痛点、焦点问题做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主题报告。现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企业家等300多人参会,该论坛线上直播访问量突破12万人次。该会议新闻分别获得新华社、湖北日报、腾讯大楚网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现代农业科普创作探析
摘要:农业科普工作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农业科普创作是将深奥、抽象的农业科学知识、科学原理转化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传播,以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和公众农业科学素养,是农业科普工作的源头。笔者从创作的选题、创作队伍的组建、创作手法、传播渠道以及存在问题和建议5个方面进行讨论。创作选题要分析了解受众目标与受众需求;组建包括科学家团队、科普创作团队与媒体渠道在内的协作团队;创作时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注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创作技巧以及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借助互联网扩宽科普作品传播渠道。文章最后就如何改善农业科普工作的激励机制与培养专兼职科普创作队伍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普创作;选题;创作队伍;创作手法;信息化
0引言
农业科普创作是农业科普工作的源头。农业科普创作是将深奥、抽象的农业科学知识、科学原理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传播的创造性劳动。其呈现形式大致包括科普展教品、科普图书、科普挂图、科普游戏、科普讲义、科普视频、科普动漫、多媒体交互等[1]。随着国内农业高新科技以及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科普创作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科技新成果不断问世,自然学科之间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日益明显,多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各异等[2],这些变化都是当前农业科普创作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国内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科普创作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杨文志[1]针对现代科普创作的基本理念进行了研究,余子真[7]、张天慧[8]、陈玲等[9]、李正兴[16]从科普创作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探讨,肖云[11]从联网时代下的科普融合创作模式进行了探讨等。但针对当前农业科普创作的研究尚属于薄弱环节,故笔者基于多年三农科普工作经验,以如何应对当前科普创作面临的挑战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科普创作过程中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创新思维和互联网思维,并具体从创作的选题、创作队伍的组建、创作手法、传播渠道以及存在问题和建议等5个方面提出认识与看法,以期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1农业科普创作如何选题
选题是科普创作顶层设计,是关键步骤,它几乎统领创作的全过程。在农业科普创作选题时,应先考虑农业科普的受众特点和科普目的,充分了解受众的科普需求,选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1受众特点与科普目的
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发展现状、面临问题
我国现有科技期刊4800余种,其中仅360种左右来自民族地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占比不到8%;期刊的学科分布比较全面,涵盖理、工、农、林、牧、医、地质、天文等领域;学术类、技术类、综合类、科普类期刊各有侧重;办刊主体中,高校学报占多数,其次为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少数科技期刊为企业创办。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也逐渐普及了电子版等版本。
(一)2014年CSTPCD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部分地区分布
根据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数排名前三的地区是北京、江苏和广东,分别是66999篇、46555篇和31481篇。民族地区科技论文数以5个自治区为例,排名最高的是广西为9296篇,最低的是西藏230篇,5个自治区科技论文总数为23931篇,比全国排名第三的广东省还少7550篇。我国民族地区的科技期刊整体上排名较靠后,无论是论文数还是比例均较低。
(二)2013—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基金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数变化情况(CSTPCD)
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2013—2014年基金论文数比最高的是北京、江苏、广东,5个自治区排名较靠后,单纯从基金论文比上看,差异不大,但从基金论文篇数看,差距极大。排名第一的北京基金论文篇数为40688篇,排名最后的西藏仅168篇。5个自治区合计16289篇,比排名第三的广东少2622篇。
(三)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基金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数变化情况(SCI)
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拓展稿源思考
摘要:基于部分优秀科技期刊的做法与我们的工作体会,从提升、推广、求新等角度提出当前时代背景下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拓展稿源的思考。提升主要指提升服务质量,可以从提升投稿体验与编校质量等方面入手;推广主要指实现服务的手段,可以从立足主办单位进行有效宣传推广、面向全国进行精准宣传推广、丰富宣传媒介等方面入手;求新主要指更新办刊思路,本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可以从优质的知识服务、知识新闻—文献协同传播、错位竞争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稿源;精准定位;拓展
随着2018年国家关于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简称破“四唯”)[1]的开展及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印发,破除“唯论文”行动具体到了破除“唯SCI”上[2],这为中文科技期刊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唯论文”并不是摒弃论文,而是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即优秀论文[3],而优秀论文需要优秀的载体。2019年起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4-5](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核心目标,针对中国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传播、服务全产业链上的关键短板,系统构建了支持体系。由此可见,我国的科研环境得到了一定优化,人才的评价指标更客观,科研等学术活动逐渐回归本质,高质量的中文科技期刊拥有了与外文期刊公平竞争的平台。然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很多优质稿件都流向了“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这使得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稿源不足等诸多困惑。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拓展稿源,并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出于办刊初心,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办刊主动性与积极性,谋求期刊高质量发展,这是一种对作者和期刊负责的担当意识。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必须努力总结并探索提升思路,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以质量和特色吸引更多作者投稿。本研究基于对部分优秀“卓越计划”和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的分析与我们的工作实际,从更好地服务作者的初衷出发,从提升、推广、求新等角度提出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吸引稿源的几点思考。
1提升服务质量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同类科技期刊之间的竞争激烈,特别对于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而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较低,在吸引优秀稿源方面优势欠缺。这类科技期刊如果能在服务上有所提升并彰显自身优势,也能吸引更多作者关注,从而获得更多优质稿件。
1.1提升投稿体验。出版科技期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作者、促进学术交流。作者的投稿体验、读者的阅读体验[6]是反映科技期刊服务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科技期刊编辑可以从作者角度换位思考,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本文通过对一些口碑、影响力均较好的科技期刊的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新形势下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提升投稿体验及阅读体验的几点思考。1.1.1做好投稿前的引导工作编辑部如果根据自身收稿情况为作者提供投稿前的参考,可避免无效投稿,节约作者、编辑部时间。在这方面,领军期刊《园艺研究》(《HorticultureResearch》)做得很好。2020年6月,《园艺研究》编辑部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题为《〈HorticultureResearch〉受青睐与“不待见”的文章》,关于“什么文章投上来肯定被拒稿呢?”“什么样的文章会被考虑”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的引导,作者在投稿中就会更有针对性,避免了盲目的尝试性投稿。对于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这样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可以节约大量审稿时间,使编辑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提升工作中,加速期刊周转。1.1.2缩短审稿周期审稿周期是作者在投稿中考量的重要因素。作者一般会在投稿前通过已投稿作者或编辑部了解审稿周期,因其长短直接影响作者的投稿决策、投稿体验及对期刊的评价。目前不少优秀科技期刊通过多种方法缩短审稿周期,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点:1)提高初审判断力与效率。不少优秀科技期刊由专业编辑人员严控初审,此过程可淘汰大部分内容、题材、学术性等不合要求的稿件,仅将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稿件提交外审,避免部分作者的无效等待。2)控制外审时间。在审稿环节中,外审用时最长且最不易控制,同时审稿周期因外审专家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以《江苏农业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为例,当前不仅外审周期较长,而且最长与最短审稿周期之间的差距较大。这是提升期刊服务质量的主要问题,原因在于审稿专家队伍不固定、专家评分数据库不完善、编辑未充分发挥督促作用等。因此可以先从这几点寻找突破,同时严格执行“一催二等三替换”的做法,对于超期的专家,催审后如再次超期未审,则替换为其他专家。1.1.3优化稿件退修流程稿件的退修过程反映了期刊编辑的专业性与效率性,是作者投稿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需要编辑部用心优化。目前,许多优秀期刊通过设置规范可控、内容—格式同步修改的退修流程,使工作更加高效。对于《学报》而言,当前的稿件退修过程存在周期长短不一、编辑与作者交流的效果差异较大等不足。参照其他优秀期刊的经验,可以试行如下优化措施:由编辑部根据稿件的不同处理状态(初修改、需要返修、反复修改后仍不理想)拟定统一的编辑—作者沟通模板,避免编辑将私人情绪传达给作者;拟定严格退修时间,对于超期作者及时催促其修改;设置邮箱、微信、QQ、电话、官网留言等多样化的沟通渠道,提升沟通效率。
1.2提升编校质量。编校质量是衡量科技期刊办刊水平的标准之一[7-9],是编辑能力建设的重要考量指标,高水平期刊一定是在编校质量上对作者、读者负责的期刊。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寻求自我提升不能好高骛远,应该从扎实做好编辑出版工作开始,以高水平期刊为目标,逐步提升,才能得到作者认可,吸引更多稿源。通过分析部分优秀期刊的经验,我们认为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可尝试如下提升措施:1)制定具体的编校规范。根据各个期刊的学科特点,结合实例制定专业、统一的编校质量规范,客观地评价编辑的工作质量。2)与同类高质量期刊编辑部进行深度交流学习。通过深度的交流学习,可以从细节上促进期刊编校质量的提升,对于处于上升期的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获得先进经验知识的捷径。3)完善线上互动与知识共享平台。2020年年初的肺炎疫情,对于各个期刊编辑部的应变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居家办公、线上办公、云审稿、云校对、云会议等成为2020年上半年编辑工作的特征词汇。各个期刊纷纷采取多种途径维持编辑出版的常态。以《学报》为例,云校对的尝试,不但节约了纸张与时间,而且办公地点灵活;校对稿的电子化也方便了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在此过程中还规避了一些易出现的排版问题。今后,还可以进一步完善线上互动与知识共享平台,实现实时、共享、可参与等多种功能,更好地服务编辑出版工作。
学术期刊对社会热点的响应探析
摘要:目前,科技类学术期刊对社会热点存在关注不足、响应不够的现实问题。结合《中国环境科学》对社会热点问题专题征稿的实践,总结出实施所需4方面内容:了解与期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确立征稿范围、建立征稿的快速响应机制和按约定时间刊出。并对专题征稿成效及其成功与不足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以为其他科技期刊的社会热点问题征稿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类学术期刊;社会热点问题;专题征稿;响应;关注
学术期刊以传播科学研究领域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加快成果转化,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服务科学发展为目的,因此,学术期刊既是学术新思想汇集和交流的平台,又是专业人士与决策群体中传播研究成果、发挥政策影响力的有效载体[1-2]。学术期刊特别是科技类学术期刊要考虑社会效益,把承担社会责任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3]。然而,我国大部分科技类学术期刊从业者并没有意识到学术期刊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意义,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不足,导致科技类学术期刊社会效益严重不足等问题[4]。如今,国家发出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科技类学术期刊应当转换办刊理念,在关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本文结合《中国环境科学》几次社会热点问题成功约稿的实践,探讨学术期刊如何快速约稿,对社会热点问题快速响应,进而实现科技类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
1专题征稿组织实施
1.1了解与本期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要做专题征稿,编辑首先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关注行业网站、相关部委网站或公众号,可以筛选出出现频率较高、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中国环境科学》身处环保行业,主要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官网、中国环境保护网、中国环境报官网、绿色和平网站及生态环境部公众号等信息来源渠道。这些渠道的信息非常多,甚至非常庞杂。编辑想要从中筛选到成功的征稿主题,既需要长期关注,通过分析取舍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又需要通过判断,将信息在合适时机推出。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5]。2017年12月15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刊载《关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公告》[6]。2018年1月,经过国内外各大网站对“固体废物问题”文件的转载,公众对涉及洋垃圾的固体废物问题有了广泛的关注。编辑意识到“固体废物”这个议题已经是社会热点,确立了“固体废物”这个议题。2017年2月20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中国获得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的主办权[7]的消息。2018年,生态环境部网站陆续了关于大会筹备方案、承担单位等具体实施文件。2019年2月28日,生态环境部网站正式启动大会筹备工作的通知。有媒体评论称“生物多样性”将成为环保领域新的关注热点[8]。经过2019年两会的部长问答及其他媒体的转载,生物多样性问题在短时间内受到环保行业的关注。因此,编辑部确立了“生物多样性”这个议题。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被正式印发。《纲要》要求在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9]。2018年2月12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通报称,国务院已于近日批准了长09江经济带11省(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10]。2018年4月25日,主席乘船沿长江进行考察时强调,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11]。2018年12月10日,生态环境部在官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2]。编辑部看到国家对于长江经济带环境问题的重视,于是确立了“长江经济带”这个议题。2018年7月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听取全面深化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13]。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编辑意识到“无废城市”将成为这几年固废领域的热点。另外,上海市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行垃圾分类。不仅上海,全国各地民众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讨论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是,编辑部确定“垃圾分类”作为新的热点议题。
1.2确立主题征稿范围。对应“固体废物”这个热点议题,围绕“固体废物”相关的“固废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管理、循环经济”,编辑部在2017年12月与清华大学固体废物研究所的相关老师展开联合征稿活动。2018年2月初,《中国环境科学》网站和公众微信号了专辑征稿通知。征稿时间3个月,共征集到相关稿件45篇,经过审理后最终录用22篇。由于部分稿件达不到专辑刊发要求,需要返修,因此于当年10期和11期分别于专栏发表。经过此次专题征稿,《中国环境科学》不仅收获了不少的高水平作者,而且部分作者转化成了审者,扩充了期刊的审稿人数据库。专题征稿做到了一次征稿,多个收益。有了“固体废物”专题征稿的经验,对于“生物多样性”议题,在生态环境部2019年2月28日宣布“《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启动后,编辑部在2019年3月8日迅速主题征稿,范围涉及“生物多样性理论和应用研究”。因为《中国环境科学》之前较少涉及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议题,所以征稿时间设定为5个月。最后征集到20篇相关稿件。经过审理,录用8篇,并在2019年10、11、12期陆续刊出。针对之前确定的“长江经济带”和“无废城市”这2个议题,同时于2019年3月8日在期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主题征稿启事。“长江经济带”专题主要涉及与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研究,征稿范围涉及“长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长江流域污染防治等”,征稿期限3个月,共收到28篇投稿。经过审理,录用8篇,并于2019年11期起陆续刊出。“无废城市”征稿范围涉及“工业、农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等细分方向,征稿期4个月,共征集稿件14篇。经过审理,稿件质量均达不到刊发水平。由于这方面的研究主题较为新颖,加上国家刚刚项目方案,稿件征集也遇到很多困难,因此还需要再接洽相关研究单位,落实稿件征集。对于“垃圾分类”这个议题,编辑部于2019年10月16日开始在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单位网站征稿启事。“垃圾分类”这个议题内容涉及范围较窄,之前鲜有研究者从事相关研究,考虑多方因素,最终确定“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关键技术,分类垃圾处理系统成本核算,垃圾分类运输及处理过程的污染物排放监测分析,垃圾分类监督管理制度研究”等细分方向。征稿期设定为5.5个月,最终收到投稿19篇。经过审理,录用5篇,按计划于2019年7期刊出。
1.3建立主题征稿快速响应机制。征稿启事发出乃至作者投稿后,编辑部要在安排好期刊正常出版工作的情况下,做到尽快处理、及时反馈。在2018年开展“固体废物”专题征稿的时候,编辑部委托了清华大学固体废物研究所的老师集中收稿。在征稿过程中,负责收集征稿的老师简单筛选了符合征稿要求的稿件,在征集结束后统一转到编辑部送外审。由于稿件征集时间为3个月,有的投稿作者3个月没有得到处理意见,等外审意见返回时,作者已撤稿。吸取这次征稿的教训,在其他专题征稿时,会提前在征稿启事中提醒有意投稿专题的作者在文章题目前加上专题的名字,通过期刊的投稿系统进行投稿。这样既可以区分哪个是专题来稿,也可以缩短稿件等待集中处理的时间,基本可以做到对专题投稿的文章及时处理。对于稿件的快速处理,编辑部只是解决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得依赖于找到合适的审稿专家。在每次主题征稿开展前,编辑部会跟相关领域专家先沟通,了解其投稿或参与审稿的意愿。然后,经过网站公告、期刊微信公众号及私下专家沟通,征稿消息在相关专业领域有了一定的热度。在收到投稿后,编辑部就可以快速找到乐于审稿的专家,便于稿件快速审理。专题征稿一定要按照征稿启事的时间约定按时出版。如果不能,要提前作出说明。在征稿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作者会打电话或发邮件确认专题的发表时间,这说明大部分作者是看中刊发时间才进行投稿。遵守时间约定按时出版对维持期刊声誉也很重要。在我们的征稿实践过程中,除了按约定时间出版,如果个别作者急于发表,可以提前安排知网优先出版,尽量保证发表时间短于正刊其他的时间。
争创一流科技期刊的对策
科技期刊自诞生以来,就肩负着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任,具有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的社会功能[1],在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过去的100多年中,80%以上的世界科技创新成果都首先发表在科技期刊上[2]。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增强,我国学者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8年排在世界第2位,国际论文被引频次排名世界第2,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在世界第3位[3]。但是,绝大多数最新科研成果首发在国外英文科技期刊上,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期刊数量偏少[4]。若要改变“中国人撰写发表—中国人花钱在国外出版—中国人再花钱购买阅读版权”的怪象,将优秀论文刊登在祖国的期刊上是科技期刊编辑的时代使命[5]。在河北省登记注册的科技期刊共有108种,覆盖理、工、农、医、交叉学科等领域,在和记录科研成果、推动学术交流、倡导学术争鸣、激发创新思维、引领学科发展前沿、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河北省的科技创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与建成科技创新强省的战略目标相比,当前河北省科技期刊的总体发展规模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推动河北省科技期刊繁荣发展,增强科技期刊科技创新、学术引领能力,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承接了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调研课题“河北省科技期刊发展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文献搜集、现场调研、专家论证等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客观地分析了河北省科技期刊发展现状,深刻地剖析存在问题,并借鉴国内优秀科技期刊发展经验,提出了河北省科技期刊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建设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目标的对策建议。
1河北省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1.1期刊数量实现历史性跨越
目前,在河北省登记注册的科技期刊共有108种,但1977年以前仅有27种,目前的期刊总量比改革开放前增加了81种,是改革开放前的3倍。在108种科技期刊中,省内主管74种(68.6%),中央部委主管34种(31.4%),中央部委主管期刊占比居全国之首。在108种科技期刊中,第一主办单位分布在84个部门,其中高等院校主办期刊36种(33.3%),科研院所主办期刊24种(22.2%),学/协会、基金会主办期刊19种(17.6%),省属企事业单位主办期刊17种(15.8%),信息中心主办期刊11种(10.2%),其他1种(0.9%);主办3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共有6家,主办2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共有12家,主办1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共有66家。在108种科技期刊中,属于非法人编辑部的期刊共80种(74.1%),属于企业法人的期刊共19种(17.6%),属于事业法人的期刊共9种(8.3%),可见,具有法人治理期刊仅占1/4。河北省最早创办的科技期刊是1917年的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创办的《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友会杂志》。
1.2期刊覆盖学科比较全面
108种科技期刊中,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8种(7.4%),理学类期刊5种(4.6%),农学类期刊10种(9.3%),医学类期刊26种(24.1%),工程类期刊42种(38.9%),科普期刊2种(1.9%),其他类期刊15种(13.8%)。其中高校学报类期刊26种,占科技期刊总量的24.1%。绝大多数科技类期刊为学术类期刊,也包括一部分技术类期刊,涉及到工业、医药卫生、地质勘察测量、建筑工程、石油煤炭、物理化工、农林牧渔、水利水电、计算机网络和电子技术、材料等领域,期刊覆盖学科相对比较全面。
1.3期刊经营状况尚可维持
名茶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地理标志,为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的7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之一[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2003年10月17日,分别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而拉开了全球文化遗产的保护序幕[2-3]。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来,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在我国形成了高潮[2-3]。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叶的种植与饮用历史起源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叶地理标志资源与茶文化遗产资源[4-12]。湖北是茶圣陆羽的故乡,为我国茶叶的主产省份之一,具有丰富的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10-12]。笔者就该省名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展开论述。 1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1.1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截至2011年10月15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对湖北65种传统特产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65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包括茶类8种:邓村绿茶、龙峰茶、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英山云雾茶、薤山叠翠、老君眉茶、羊楼洞砖茶(洞茶)(表1)。 1.2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 截止2010年12月31日,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湖北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商标42件,其中茶类6件:大悟绿茶、英山云雾茶、恩施富硒茶、伍家台贡茶、恩施玉露、宜都天然富锌茶(表2)。 1.3湖北名茶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截至2011年10月15日,农业部共登记了湖北传统特产的农产品地理标志28种,其中茶类5种:鹤峰茶、圣水绿茶、伍家台贡茶、武当道茶、屈乡丝绵茶(表3)。 1.4湖北名茶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一般为“有形文化遗产”,相当于日本、韩国的“有形财”[13-14],也就是物质文化遗产。我国41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湖北2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234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湖北91处。11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湖北5个;18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湖北9个;16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湖北5个。在湖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薄弱环节。该省所受关注的与茶文化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仅为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泉寺及铁塔,我国历史文化名村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玉泉寺是泉仙人掌茶的原产地,泉仙人掌茶为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羊楼洞村是我国青砖茶、米砖茶的原产地,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羊楼洞砖茶(洞茶、湖北青砖茶、湖北米砖茶)的原产地。 1.5湖北名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除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家和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登录制度[3]。但我国现有的34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与茶文化无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湖北茶文化方面的项目仅有传统戏剧阳新采茶戏。《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茶文化方面的项目有:仙人掌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宣恩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五峰采花毛尖茶制作技艺、武当道茶炒制技、远安鹿苑茶制作技艺、采茶戏。其中,前5项均为绿茶制作技艺,远安鹿苑茶制作技艺为黄茶制作技艺,而采茶戏属传统戏剧(表4)。 2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对策 2.1进一步挖掘与整理名茶的地理标志因素、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名茶,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因此,应深入研究该省各种名茶地理标志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特征,揭示其地理标志特征,为名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挖掘与整理湖北名茶(尤其是地理标志名茶)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研究茶文化遗产,从而丰富该省茶文化,促进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2完善名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 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湖北名茶第一品牌”采花毛尖茶、著名蒸青绿茶玉泉仙人掌茶、著名黄茶远安鹿苑茶、著名红茶宜红茶、著名花茶咸宁桂花茶等,尚未实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②该省所有国家地理标志茶均未建立国家质量标准;③国家地理标志茶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情况很差;④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相对较小。因此,该省需要从地理标志申报、质量控制、专用标志使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等方面,完善名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 2.3加强名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湖北具有丰富的传统茶制作技艺,尤其在蒸青绿茶、黄茶、红茶、米砖茶、青砖茶、桂花茶等制作方面。然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技艺类中并无湖北茶文化遗产项目,有些名茶制作技艺甚至尚未列入《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因此,应加强收集与整理名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宜红茶、咸宁桂花茶、羊楼洞砖茶(青砖茶、米砖茶)、鹤峰茶、圣水绿茶、屈乡丝绵茶、英山云雾茶、恩施富硒茶、宜都天然富锌茶、大悟绿茶、老君眉茶、薤山叠翠、龙峰茶、邓村绿茶等名茶制作技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仙人掌茶、恩施玉露、宣恩伍家台贡茶、五峰采花毛尖茶、武当道茶、远安鹿苑茶等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加强该省名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4加强名茶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p#分页标题#e# 湖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薄弱环节。该省所受关注的与茶文化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仅有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泉寺及铁塔,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其中,前者是以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的名义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等方面名茶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同时加强申报茶文化方面的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 2.5领衔申报蒸青绿茶技艺、砖茶技艺两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蒸青绿茶是我国古代最早发明的一种茶类,比炒青的历史更悠久。到了唐代,蒸青绿茶制法已逐渐完善。到了明代,出现了红茶、黄茶、黑茶、白茶,到了清朝,才出现青茶(乌龙茶)[6]。我国蒸青绿茶为数不多,主要有湖北恩施的恩施玉露、湖北当阳的玉泉仙人掌茶、江苏宜兴的阳羡茶,然而,自唐代日本从我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湖北第一历史名茶”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唐代茶圣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10-11]。砖茶(蒸压茶、边销茶),是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砖茶可以分为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康砖茶等[7]。砖茶中历史悠久的有湖北产的青砖茶与米砖茶(羊楼洞砖茶、洞茶)、四川产的康砖茶、湖南产的黑砖茶与茯砖茶、云南产的普洱砖茶等。其中,赤壁市羊楼洞米砖茶是唯一用红茶为原料做成的砖茶。湖北是茶圣陆羽的故乡,产茶历史相当悠久,加之其拥有的蒸青绿茶恩施玉露、玉泉仙人掌茶、边销茶羊楼洞砖茶(青砖茶、米砖茶)等历史名茶的古老制茶技艺,因此,该省应领衔申报蒸青绿茶技艺、砖茶技艺两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6申报“芭蕉侗族恩施玉露茶叶文化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试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GIAHS),是一项旨在明确传统农业系统及其相关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文化和知识体系的国际性项目[15-16]。我国自2005年开始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全球GIAHS的16个试点中,我国数目最多(4个):浙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县“侗乡稻鱼鸭系统”,但没有与茶文化相关的试点。茶文化是中华重要文化遗产。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叶种植与饮用起源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遗产资源。“湖北第一历史名茶”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原产地恩施州芭蕉侗族乡,具有独特的茶叶农业系统。因此,“芭蕉侗族恩施玉露茶叶文化系统”应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试点。 2.7实施名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重保护 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保护的研究工作目前相当薄弱。例如: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epub.cnki.net/Grid2008/brief/index.aspx)中,题名同时有“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的论文,现仅检索出11篇。然而,客观上地理标志、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有些名茶,具有地理标志、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存的特性,为三者的共同载体,如羊楼洞砖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本身就是工农业品牌类非物质遗产,其砖茶制作技艺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原产地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是我国历史文化名村,为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湖北传统名茶资源,应该实施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重保护。 2.8基于茶叶的地理标志、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发展与繁荣湖北茶文化产业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作中心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力推文化产业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茶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茶文化是茶产业开发的翅膀,茶产业是茶文化的依托和载体。因此,湖北应该依托茶叶地理标志、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出版茶文化书籍,表演采茶戏与传统茶制作技艺,保护茶叶的地理标志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茶文化博物馆,加强茶文化研究,开展茶文化旅游(尤其是茶农农家乐)与文化教育等,从而发展与繁荣湖北茶文化产业。 3结论与建议 湖北具有丰富的名茶地理标志资源,现有茶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种:邓村绿茶、龙峰茶、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英山云雾茶、薤山叠翠、老君眉茶、羊楼洞砖茶(洞茶);茶类国家地理标志商标6件:大悟绿茶、英山云雾茶、恩施富硒茶、伍家台贡茶、恩施玉露、宜都天然富锌茶;茶类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5种:鹤峰茶、圣水绿茶、伍家台贡茶、武当道茶、屈乡丝绵茶;与茶文化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泉寺及铁塔,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湖北茶文化方面的项目仅有传统戏剧阳新采茶戏。《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茶文化方面的项目有仙人掌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采花毛尖茶制作技艺、武当道茶炒制技、鹿苑茶制作技艺、采茶戏。 基于对名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笔者建议:①进一步挖掘与整理名茶的地理标志因素、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②从地理标志申报、质量控制、专用标志使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等方面,完善名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③收集与整理名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名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加强该省名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④加强名茶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申报茶文化方面的物质文化3.5科普园科普教育实践园以生态农业科技展示为主题,以农业展示区的日常工作为主线,组织介绍农业历史、现代农业技术,以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为目的。设置植物嫁接和植物领养功能区,让有兴趣的学生体验自己动手实践的乐趣。如用山葡萄或贝达做砧木,通过嫁接育苗提高葡萄根系的抗寒性;经济植物嫁接到盐生植物上种植等。此外,还可在园内设置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农业资源展示园区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各农业资源展示区内的果实可在科普教育园内进行销售,以实现其经济价值。#p#分页标题#e# 4前景展望 海河教育园区可以直接为农业资源展示区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农业资源展示区也可以成为高校科学成果转化的孵化基地。高等院校与附近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相互交融和整合,使海河园区真正成为实现资源共享、培养人才、促进科技转化、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农业资源展示区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海河教育园内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使各农业功能区科学组合,各种模式物尽其用;同时,也是对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一种保留和恢复。最终达到充分利用和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等农业资源的目标,为海河园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基础,必将产生巨大的效益。园区内各功能区中多蜜源植物,如梨树、海棠、油菜花等,因此可在园区内养殖蜜蜂,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在各展示园的景观特色上,各专类园应以主题植物为底色,充分利用主题植物营造景观。但是,因为许多属种只有乔木,没有灌木,或者相反;又有许多属种只有落叶树,没有常绿树,所以仅用主题植物配置的景观,难免会显得比较单调与呆板。为了增强各专类园的观赏效果及形成景观特色,需要适当辅助种植一些彩色、优美的观赏植物。 笔者通过研究海河教育园区生态环境,提出了主要利用天津耐盐碱植物构建农业种质资源展示区模式,既可合理利用现有高含盐量的盐碱土地资源,改变海河教育园区的生态环境,又可据此打造天津特有的景观地域特色,极大地提高广大师生的学习及工作效率,从而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科研及休闲的好地方,可谓一举多得。海河教育园区盐碱地农业资源展示区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其脆弱的生态系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恢复并使其进入演替阶段,因此,必须做好近期、中期、远期的长远性绿化规划,切不可急功近利。规划初期可以强耐盐碱的乡土植物作为先锋材料,辅以一定的工程改土措施,慢慢地改土、降盐后,再增加植物品种,逐渐达到农业资源展示的目的。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分析探讨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省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推动全省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科技强省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协调发展。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推动把科学普及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增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调发展的行动自觉,加大科学普及工作力度,努力实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探索“科普+乡村振兴”“科普+文明城市创建”“科普+旅游”等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科普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联动发展。建立协调联系机制,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动、部门行业互动,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层组织、科学共同体、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活力,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联动发展、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