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业工作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推广工作视角下农业技术论文
一、香格里拉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作态度不端正、资金不足等方面严重加大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难度。
在真正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因为对其推广缺乏明确的了解,不能与其积极地合作。加之农业的“弱质产业”和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使农业科技服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上经费得不到保障,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日渐弱化,边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从而造成大多数乡镇的农业推广部门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服务难以就位
。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仅仅是向农民提供技术的过程,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被动消费者,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要更新观念和进行机构创新,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把服务领域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3.农民文化程度低,农业技术难以普及。
农民的学历程度不高,对其也是难以接受,农技推广的主要范围在农村,村民住宅分散,为这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香格里拉县农民文化素质更低,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比较差,农业科技难以普及。
关于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的农业论文
1.森林植物检疫的定义及内涵
森林植物检疫是为了确保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林业生产的安全,由政府法定的机构,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林业以及产品在流通前、流通中和在新的地点种植或确认使用地点后所实施的一系列预防森林危险性以及有害生物的传播的综合性管理措施。森林植物检疫的目的是要防止危险性森林有害生物通过人为活动(贸易或非贸易的)进行远距离传播,保护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林业生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森检工作所针对的有害生物是指那些危害严重,防治困难,主要通过人为活动进行远距离传播、国内尚未发生或虽有发生但分布不广的森林有害生物。目前青浦区森林植物检疫的工作职责和范围。
2.森林植物检疫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2.1做好森林植物检疫有效防止境外有害生物的传入
在自然生态链中,生物的分布都是有地域性的,一种危害性生物从原生地传播到另一个地区,由于自然屏障的限制,单靠生物自身的能力是很难办到的。还有一种是由于人为的原因,指人们进行贸易或非贸易性活动。这些传播人为是关键,有很多危险性生物具有隐藏性潜伏在植物以及产品的内部,或者附人体外表、衣物上,在货运或者邮递,把他们带到了另外一个新地方。有害性生物一旦进去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加上有合适的寄主生物,就会避开了原产地天敌的制约,在新地区很快机会定殖下来,高速繁殖,泛滥成灾。如何能解决这类问题,就要做好植物检疫的工作。把好质量关,在引进优良的林木和花卉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防止有害性生物的传入。提供引种检疫的一些数据。
2.2开展森检工作是保障林业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病害虫的影响。森林害虫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从新苗、种苗,到幼林然后成林,时时刻刻都会有病虫害的可能,轻者影响林木的成长质量,重者直接导致林业大片枯死。森林植物检疫是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必须要落实进行,它可以有效的阻止森林有害性生物的进入,消灭在产地之内,减轻预防工作的难度和成本,更是确保了种苗的质量和造林的成活率;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预防任务,也是从根本上能消灭病虫害的有效方法。目前青浦区病虫害检疫方面的形势。
机械管理工作中农业机械论文
一、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机械驾驶人员对农业机械管理的认识存在偏见
结合工作经验,很多农业机械所有人认为该设备是自己购买的,属于私有财产,为此他们对有关部门的管理存在排斥情绪,不服从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办理相应的手续。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操作,为此驾驶人员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他们就会出现疲劳驾驶的现象,这样对于农业安全生产构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据有关数据统计每年因为疲劳驾驶农业机械设备而造成的农业财产损失呈现上升趋势。甚至一些农业机械设备操作者没有接受过相关部门的培训,存在无证驾驶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在偏远农村地区比较普遍。
(二)农业机械管理体系不健全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土地经营权改革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农村开始实施合作经营模式,土地的流转形式越来越多,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为此需要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以此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基层组织缺乏的农业机械设备管理部门,整体看我国的农业机械管理体系还不完善:一是我国农业机械管理人员技术不高,比如基层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人员缺乏对机械设备基本常识的认识,导致他们在管理中缺乏有效地管理措施;二是我国管理部门的职能不明确,很多政府机构的监督管理部门被一些企业所兼备或者不被政府管理者所重视,结果导致结构的名存实亡。
(三)缺乏足够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完善的保障机制
农业机械设备无论研发、推广以及使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单单依靠农民自身的能力是没有办法实现农业机械设备的广泛推广的,其必须要借助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才能实现。虽然当前我国为推广机械设备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建立了财政补贴购机制度,但是这种制度缺乏常态化,导致农民对该政策的具体内容缺乏认识,例如具体的购机补贴标准在每个地区是不同的,这样导致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缺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政府部门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小议农业推广学位论文质量
有悖于农推硕士将来主要在农业和农村发展领域从事技术研究、技术推广与应用的潜在就业前景。农业政策研究类论文比例偏高,占到样本的40%,此类论文大多偏重于基础理论研究。而应当作为农推硕士论文写作首选类型应用研究类和技术示范与推广类论文分别占17%和24.5%,对于重视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侧重于农业实际应用的农推硕士来说,这两类论文的比重明显偏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农业推广硕士的论文写作重点还是应放在农业生产技术的开发、转化与推广应用上,立足于应用性而不是学术研究性,这是相比于农学硕士而言,农推硕士所独有的特点。
论文内容。部分论文选题不合适,所研究的问题范围过大,对于一篇仅需三万字左右的硕士论文来说,题目涉及问题大、多、广,反而哪个问题都说不清楚,造成论文内容宽泛,既没有进行深度系统的分析,也无法得出有现实借鉴意义的深刻结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论文"大而不实",小而不深",即论文选题过小,论文题目是学员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或生活区域的现实问题来设计的,这就需要学员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获取第一手资料,来作为论文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支撑。但事实是由于自身条件困难或对论文的不够重视而没能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结果导致论文既没有理论创新点也没有解决好实际问题,且对其他地区缺乏普遍借鉴意义。研而不究,有的论文整篇都是对调研或实验数据的简单罗列,并没有用相关理论或先进技术手段来进行分析,论文难度不够,内容不够饱满,不能得出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论文外在形式。学位论文都有规定的形式标准,以便保证学生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论文的学术质量。从现有论文样本来看,学生论文结构不完整、不严谨的情况仍存在,论文中缺少引言的、没有英文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过少的问题相对较多;论文格式不规范,论文整体结构排版缺发统一标准,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标注方式五花八门,论文中的图表、文字排列不符合要求,字体、字号等细节问题处理上过于随意;有的论文篇幅过短,内容过简单,达不到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应有的份量,且各部分内容繁简安排不当,主要内容不突出。
一、论文质量问题的原因探究
1.缺乏专门针对农业推广硕士制定的论文评审基本要求和指标
农业推广硕士在我国实行的晚,如何更好的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各培养单位都还在探索当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推论文,各自的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并没有一个统一可以执行的方案,不同类型论文在论文选题、论文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也不明确,这既不利于培养单位对论文进行有效的评审,也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以参照。很多农推硕士培养单位只是简单套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论文评审标准偏重于学术研究,不适合农推专业学位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特殊要求。因此农业推广硕士论文无论是外在写作形式上还是内在硬性质量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问题。
2.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位论文质量过程保证体系
农业推广论文质量问题研究
本文作者:王文君 上官新晨 徐明生 杨武英 周志娥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1999年设置的一种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新的专业学位,它是对全日制农科研究生教育的一种补充,我国部分农业院校从2000年开始招生。其目的是根据特定职业的需要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对于我国的“三农”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具有直接的关系和重要的意义。因此它与全日制研究型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由于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处于初创阶段,在培养过程中也必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的特点进行了说明,并对我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特点
由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在生源、入学方式、学习方式、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全日制农科硕士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决定了它有自己独特的培养特点。主要有:(1)自由性较大。大多数在职研究生都为单位上的技术、管理骨干,工作较忙,必须在自由的时间中进行学习,其自由性较大;(2)年龄跨度大。同一届的学生年龄相差很大,造成了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我们发现我校的学生年龄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只有20岁;(3)专业对口性较强。对于推广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一般都是本着“干什么,学什么”,具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在我校就存在着许多选修课程的开设都是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综合而成的;(4)学习方式不同。相对于学术型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校课程学习时间一年至一年半而言,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在校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半年,时间更短;(5)学历结构差别大。从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有些学生是本科毕业,有些则是大专毕业,还有的是中专毕业后通过函授获得大专文凭,这样就决定了他们的知识层次存在较大的差异性[1]。
二、我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委员对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制定较为统一的培养方案及教育管理制度,如全国的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相对固定,注重实用性,整体性、综合性[2]。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设立的目的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根据该目标,其论文的质量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综合应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难度和工作量;是否提出了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所提出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能否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的基本要求。从这些基本要求出发,农业推广硕士主要培养的是“实践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有别于我国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论文评审的基本要求。但从目前存在的现状来看,在培养目标上,两者有着明确的区分,但在论文评审时,却存在着两者论文评审要求混淆的情况,有许多学校,特别是许多地方院校没有明确的推广专业学位的论文评审条例和要求,严重制约了推广专业学位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如何把握学位论文的开展和写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选题过于学术型。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和培养目标看,是为了培养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实践型”。但目前大多数学位论文还是以学术型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部分学生为本科学历,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也较强,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从事学术性论文的研究;部分指导老师具有较多的研究课题,需要学生参与并通过学位论文来完成;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第二导师也是从事科研工作,这样也会导致学术型论文的比例偏高。李占华等[3]报道,该校2005年前通过答辩的农业推广硕士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有69.7%为学术型论文。我校目前获学位的论文中也有近70%为学术型论文。
农业院校环境论新思索
本文作者:刘婷 吴鹍 黄懿梅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农业推广硕士教学培训提升策略
本文作者:宋智芳 盛建东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农业推广硕士是我国新设置的农业教育领域的专业学位之一,2000年6月成立了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并于同年试点招生,具有特定农业职业背景,面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和教育尚处于探索之中,开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工作的研究,有助于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为进一步完善农科研究生教育体系打下坚实基础。2010年,从中央到各地方省市、社会各界,对新疆的发展均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新疆发展面临大好机遇,新疆现代化农业也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已经显现出令人惊喜而振奋的“新疆效率”。新疆农业的大发展不仅为自治区也为全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证,同时,为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新疆农业提供智力支持,提高农业各领域现有人才素质,显的及其重要。
一、扩大招生规模
目前我区农业推广系统中普遍存在人员学位、学历偏低的现状,大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农业推广、管理和科研工作的人数较少,加之对农业推广硕士招收对象的条件要求较高、学费较贵,致使生源的数量匮乏。扩大招生规模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树立正确认识,加大宣传力度。面向社会、面向农业部门、面向基层,广泛阐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打消考生与用人单位的等级顾虑,吸引更多的优秀在职人员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农业推广硕士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与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的一种专业学位,与MBA、MPA、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等同属于一类型的学位,是一种正规的研究生教育,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只是培养方式、知识与能力要求等方面有所差异,不能说谁高谁低,谁优谁劣。
其次,面向经济主战场,积极与政府部门或企业合作,开展“联合办学”或“合作培养”,解决学员的学费问题。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全部来自本自治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要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近年来,新疆人才流失相当严重,面对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提高各农业领域骨干人才素质,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提供智力障。只有招生规模扩大,才能在充足的生源中择优录取,保证生源的质量,提高培养质量。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农业科技期刊稿件初审工作
农业科技期刊是传播农业科研成果、促进农业科技交流的载体,是农业各学科科技信息的交换中心,其承载着传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在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农业科技期刊因来源可靠、数据准确、论证充分、结论明确、查询方便等特点,是农业从业者获取目标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作为期刊学术质量、编校质量的把关人,其综合职业素质及工作能力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办刊水平。稿件初审工作是科技期刊编辑对作者的投稿质量做出初步判断的环节,是稿件“三审制”的第一道把关环节,初审效率直接影响着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效率,初审质量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水平。
一、稿件初审主要任务
科技期刊编辑进行稿件初审主要有四个任务:第一,基础评价,即稿件是否为科技论文,是否符合本刊办刊宗旨,稿件内容是否在本刊刊登范围内,稿件中是否存在政治性问题、涉密问题等。第二,对论文的学术质量进行评价,即对论文的真实性、创新性、科学性进行评价。第三,对论文的写作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文字质量、撰写格式和规范化程度、写作水平等[2]。第四,编辑要在以上审读结果的基础上,及时写出初审报告,并对稿件提出取舍意见和修改建议。如果编辑收到投稿后能快速、准确给作者提供反馈意见,不仅有利于稳定本刊的作者群,而且对复审工作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二、稿件初审工作内容
(一)判断稿件是否符合本刊办刊宗旨与刊登范围
编辑收到投稿后,要在仔细审读稿件的基础上,从文章题名、摘要、标题、图表等方面判断稿件是否为科技论文,是否符合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否在本刊的刊载范围内。农业科技期刊虽然基本不涉及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其政治思想问题往往隐藏在图表或字里行间,编辑人员要强化自身政治敏锐性,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初审时应谨慎对待与处理稿件中的政治问题、疆界问题等[3]。如遇病虫害方面论文,要核查是否为检疫性病害或虫害,通过查找参考文献、与作者交流、咨询专家等方法判断是否有涉密内容。对不符合本刊办刊宗旨、不在本刊刊载范围内或有其他不能上刊原因的问题稿件做退稿处理,写好退稿信。退稿信应对文章给予公正的评价,详细说明退稿原因,同时,可给作者介绍一下本刊的办刊宗旨与论文主要刊登范围,真诚欢迎作者如有符合本刊办刊宗旨的文章能继续投稿。对于研究方向与期刊刊登范围相近但又存在疑义的稿件,及时提交编辑部主任或专职副主编处理,也可通过请教专家或其他方式确定稿件的处理意见。
(二)判断稿件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