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业创业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业学校的创业教育建议
创业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自从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ylesMace教授开设《新创企业管理》,创业教育的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2l世纪,创业教育将成全球性产品,同时成为争取智力、学生和实习生的产业,创业教育将继续成为专业和不断发展的学科。我国在1999年《面向2l世纪的教育振兴计划》中,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教育部门开始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创业教育的正式启动。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很多高校包括农业高等院校就开展了创业教育的探索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农业院校先后进行了创业教育的研究,通过专业设置“宽口径”、创业培训班、“学分制+辅修专业”等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校还积极支持有关科研的工作,形成了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在新时期,高等农林院校应积极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各类人才。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提出促进农林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1、发展我国农业的需要。农业领域的创新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农业领域的创业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劳动力合理转移,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加快城镇化的重要措施。同时农业领域创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农业领域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需要转化,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有效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辐射产生新的经济链,带动综合国力的提高。 2、建设高等农林院校第三使命的需要。KaHoMok(2005)提出,香港各大学正逐渐将它们的使命由单纯的研究和教学向第三使命转变:通过使大学更加具有创业能力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下,农业高等院校也需要明确它们在创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从而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有用人才。这也有利于农业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真正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变成果远离市场和实践的尴尬。 3、市场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的需要。中小型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主体。创业教育是满足这一发展的需要。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培养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和创业者。美国创业教育着眼于“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并以造就最具有革命型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我国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创业人才,农林高校作为农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单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有用人才。 4、提高学生能力需要。新时期大学生的特征也决定了创业教育的必然性。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研究表明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面对压力的缓解能力相对与多子女家庭或贫困家庭学生来说较弱,他们强烈缺乏创业情感、意识和创业能力。就业难进一步造就了他们面临更大的挑战。大学教育是学生进入社会的缓存,必须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农业领域需要创新和奉献。高等农林院校在学生培养上必须兼顾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的培养,特别是态度,学生对未来事业的热爱、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将决定人才的优劣。创业能力是学生学习的第三本护照。 二、高等农林院校创业教育的模式 1、开设《创业学》。目前很多农业高校开设《创业学》,尽管形式各异,有的是和就业辅导结合,有的就是简单的选修课,有的作为基础课,但这一形式最普及。创业已成为学生讨论的主题,在课堂上很多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创业学》的教学和方法有很大提高,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不断丰富,SYB(StartYourBusiness)以及KAB(KnowAboutBusiness)进入课堂。 2、课程改革以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主题,很多农业高校加强课程改革,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核方法的创新。如南京农业大学的《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就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主体进行教学,学生围绕一个产品从创意、产品说明书、网站说明书、网站比较、网站设计、网站策划书写作逐步推进,最后均形成了可行的网站策划书。很多课程同时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调查,学生以小组单位进行调查,回来后结合理论分析。同时很多经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试验平台实现24小时开放,学生可以随时访问《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会计学》等实训软件,提高实践能力。 3、SRT项目、社会实践和创业项目并重。很多高等农林院校设置SRT(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强调科研为主的同时,同时也大幅增加学生创业的SRT项目,从而满足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自2002年以来,南京农业大学每年拿出200多万专款资助SRT计划。创业大赛已成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在整个项目中,学生团队由各相关专业组成,实现产品的设计到市场化运营,取得很好的效果。社会调查也成为学生实践的重点,很多学校资助学生,深入农村、乡镇、农牧场、工厂、企事业等单位进行假期调查,出版了农村调查论文集。 4、创业实验班。南京农业大学于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开办了第一期“创业人才实验班”,开设的课程共5门,计10个学分,分别为《小企业管理》、《小企业财务》、《小企业市场营销》、《风险投资》、《创业专题》。由有关教师组成团队教学,同时还积极寻找和聘请校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顾问,实践证明,学生反映强烈。其他农业高校也积极开展了培训班的探索。 5、提供基地。很多高校还提供创业基地,学生可以在基地内开办企业,进行真正的实战。有条件的高校还提供专门的创业楼,很多将实验平台和创业结合,同时要求企业进入支持相关平台建设,从而实现“全真”环境。 6、开设专题讲座。很多高校利用校友资源为学生举办各类讲座,很多创业成功人士走进校园进行演讲。目前很多讲座不仅是学者,更多的企业家开始走入校园。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每年开设的将近百个,很多校友亲身体验为大学生介绍创业经历。#p#分页标题#e# 三、农业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 1、加强团队教育。当前在校生独生子女已是主体,这一批大学生最大的特征就是团队意识差。据观察,在学生分组作业时,小组的协调往往有很大困难,需要老师做很多工作才能协调。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过多强调自己的权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较少理会他人的意见和顾及他人的利益,即使对亲生父母也是如此。对大多数创业来说,特别到农村创业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投入,需要一个有效的团队,这一点的缺乏将会使创业成功的机率降低。团队教育应成为核心。通过创业教育,使得大学生深入了解农业项目的商业化,提供机会让他们到农村实践锻炼,将增加他们的创业动机和合作精神。 2、干中学。大卫•库伯(David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学习圈: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活动(体验),依次循环。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个理论已经成为很多培训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核心理论,包括体验式培训。体验式学习理论对设计和开发终身学习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对企业如何转变为学习型组织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西方很多管理者认为,这种强调“learningbydoing”的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学习模式。创业教育是一种体验学习,学生通过做项目,体验反思,学习理论,进一步应用。这样可以改变学生上课目标混乱、为了考试上课、考完统统忘记的现象。 3、加强体验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从教育的角度讲创业教育主要是改变被教育者对创业的理解,只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做好由简单的接受者到创业主动者的改变,才能启动他们学习的马达,主动获取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由于扩招,师生比不平衡,很多学校就是课堂教学,原有的实践名存实亡。社会上有人戏称大学生“电脑种庄稼”,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结合实践获取知识。创业教育强调体验教育,让学生亲身去创业,而不是简单的理论,这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补充原有教育的不足。 4、以项目带动专业学习。项目式教学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发展,GülE.Okudan和SarahE.Rzasa(2006)通过对教学总结,提出项目式教学促进了学生创业知识和技能在领导、动机、创新、交流、团队和商业发展计划的写作,而且发展了有关鼓励创业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农业高校有很多成果,创业教育可以结合成果转化进行,当然需要创业教育和现有教学相结合,可能考虑更灵活而不是简单的补充一些课堂教学,可能需要专业的老师平时辅导,学生以团队开发项目,适当集中一些教学的形式。 四、促进农业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1、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校行为,而且还是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行为。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国家和地方应共同设立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并对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 2、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处于科研的需要创业学科不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创业研究在很多高校处于很弱的地位,其研究也处于低人一等的位置,因为很难有高的研究成果和项目。可能要加强对有关师资的支持力度,改革考核方式,保护教师积极性;大力引进兼职教师;大力和企业加强联系,增加兼职教师队伍。 3、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创业教育。从实践来看,项目教学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方式,创业教育越来越多是以行动为导向,强调“干中学”,但这可能和现有的教学和大学文化冲突,因此要加强项目式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寻找一种和现有教学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真枪实弹代替理论,让学生将所学运用起来。 4、加强现有创业设施的共享。创业设施和试验需要大量投资,建议加强高校间联系,共享有关平台,又有利于提高效率,同时交流有关成果,更好地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5、引入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在体验中接受培训的特殊教育方式,可以补充正统教育的不足,加强学生团队和合作精神,要通过拓展训练的开展,在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干中学的理念,要求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组织和引导他们结合工作学习和人生经历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从而使教与学由传统的相互对立变成了高度统一。
谈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实践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苏南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现代农业、农村改革和城乡融合等发展进程明显快于其他地区,粮食亩产效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比和农业农村信息化覆盖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等指标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2020 年,苏南五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 16 万元,是苏中的 1.2 倍、苏北的 2 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669 元,是全省平均水平(24198 元)的 1.4 倍,是全国平均水平(17131 元)的 2 倍。苏州吴江区地处太湖东岸,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农耕、蚕桑、渔猎等农业文明历史悠久,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近年来,吴江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引领,精心雕刻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交织共鸣的新江南水乡风貌,努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积极建设符合地方发展实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队伍,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一、吴江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队伍的实践
构建人才培育长效机制。一是优化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总揽大局、协调四方的战略核心作用,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业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机制。2019 年以来,累计选聘 14 名村(社区)书记进事业编,提拔 10 名村书记到镇、街道领导岗位。近三年累计选派 5 批 90 名年轻后备干部到上海、浙江等地学习,与上海、浙江的 27 个毗邻村实现兼职委员全覆盖。二是完善支持人才成长成才制度体系。制定完善《村干部职业化管理体系建设“1+N”系列文件》《吴江区基层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吴江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乡土人才培养激励办法》等系列文件,营造农业农村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制度环境。三是强化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动态管理。实时完善相关制度,对于在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政策实施中发现的户籍限制过严等问题及时进行适当调整,对享受政策的各类农业农村人才定期开展动态复核。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体系。一是培育引领型乡土人才。聚焦农业科研、农技运用、农业生产等领域,培养具有较高创新水平和经营能力的引领型农业农村人才,以入选江苏省第二批乡土人才“三带名人”的胡毓芳、“三带能手培养对象”的方利峰、盛亚荣、周建忠等优秀人才为代表。二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培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截至 2021 年底,全区累计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达 1410 人。培育集聚了一批乡村治理、农业专业、能工巧匠、文化传承等多类型的乡土人才,涌现了 1 名省“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25 名省“千名领先”村(社区)书记。三是培育农业农村专业人才。通过与高校开展定向培养合作,打造具有农村区域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市场开拓意识、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高素质农民队伍。2020 年、2021 年共完成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定向招录签约 71 人。2021 年开展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1477 人、农民创业培训 360 人。创新新型人才培育模式。一是青年农场主培训。每年选送 5—15 名 40 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到省农业农村厅委托的专业院校进行为期三年的培养,重点对其进行创业孵化培训。二是新型生产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每年组织 200 名左右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等到省农业农村厅委托的各类专业院校学习,进行农业经营主体规范管理、创新创业政策扶持等培训。三是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送出去”是指有序分批组织新型职业农民代表赴国内外农业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交流;“请进来”是指依托区内 2 家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田间学校)和 3 家苏州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实训基地为主阵地,聘请农业院校教授、农业专家、种养能手来吴江进行技术指导和互动式教学。强化人才培养载体支撑。一是推动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以“农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类合作社为重点,通过强化指导、优化扶持、示范带动,有效提升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截至 2021 年底,全区拥有农民合作社 449 家,其中国家级 4 家、省级 6 家、市级 11 家、区级 38 家(按最高级别统计),列入政府优先扶持合作社名录 76 家。二是引导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出台《苏州市吴江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及《实施细则》,引导支持产业现代化升级。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 2 万—10 万元的奖励。对组织建设互联网或实施各类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农业经营主体,财政给予 30% 的补助。对成功获评国家级、省级、市级休闲创意农业奖项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 5 万—20 万元的奖励。截至 2021 年底,吴江正式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 2011 家,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 250 多家,其中省级11家、市级17家、区级205家(按最高级别统计)。三是强化创新创业配套支持。提供农技服务、金融信贷、惠农补贴、农业保险、土地流转等政策服务,大力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2021 年投入各类扶持农民创业就业能力提升资金 1.2 亿元。对于取得相应学历后从事农业生产者,政府给予一次性的学费补贴,并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单位或个人定额社会保险补贴,2021 年向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发放社保补贴额约 230 万元。
二、当前吴江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 人才队伍面临的问题
从业人口结构难以支撑现代化人才队伍持续发展。农业从业人员整体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等特点。抽样调查显示,农业从业人口中高中以下学历占八成,且年轻群体占比较小,多以45—60岁为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成长空间有限。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人才队伍呈趋弱态势。近年来,由于待遇缺少吸引力,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呈现日渐削弱态势,部分乡镇的基层农业技术人才的实际在岗率不到 6 成,仅有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也不完全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培育专业化程度不高。除了相对基数和范围较小的全日制学历培训之外,各级组织的培训多以相对笼统的综合性、基础性知识为主,分类分层的专业化培训较少,且“动手”式教学运用较少。农业农村人才评估促进机制不够灵活有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较为粗放,主要看学历、看证书,定性认定的成分较多,定量认定的成分较少,对农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项目考评等评定机制和方式也不够灵活,许多从事农业的实干人才既缺少精力也不擅长写文章。
三、进一步优化吴江农业农村现代化 人才队伍的路径思考
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附力。一是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升级发展。重点结合自身优势,优化整合区域内农业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生成提速,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是充分保障农业农村发展权益。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稳妥谨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维护、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的合法权益。三是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高品质推进“魅力大运河”和“美丽湖泊群”特色田园乡村组团等建设,加强农村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等民生设施建设,通过全面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提高人才吸附力。建立健全涉农人才政策体系。一是强化涉农人才政策倾斜力度。以《吴江区高技能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吴江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以及吴江新一轮人才创新创业“55352”工程等政策为依托,探索对农民合作社聘用人才的奖励机制。持续开展涉农人才定向培养和新兴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充实高学历专业化人才资源库。深入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树立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先进典型。二是探索创业担保政策机制。加大对农民创业的补贴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创业社保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开业补贴等多种形式的政策扶持。三是强化定制化政策落地。鼓励各乡镇结合自身产业优势特点制定农业科研人才专项计划,吸引专家、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大学生等返乡下乡开发农业农村资源。创新专业人才培育方法。一是深化职业化培训供给侧改革。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趋势,继续与扬州大学和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定向培养计划,根据生产经营型、专业技术型、社会服务型等不同类型的专业型人才特点,打造个性化菜单式课程体系。二是创新专业化实训孵化机制。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方式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积极引导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实习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探索“高校 + 专家 + 基地 + 培育对象”的新型职业农民孵化模式。三是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交流平台建设。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协会”“青年农民论坛”等协作交流平台,实现信息、产品、资源和渠道等优势叠加整合,深化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交流,促进合作共赢。完善人才评估和激励机制。一方面,科学构建评估体系。从基本从业素质、技能熟练程度、生产经营能力等方面建立科学的指标权重体系,增强认定的综合性、权威性,强化“持证优先”相关政策支持,提高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含金量。另一方面,完善“以赛代评”“以项目代评”的评价机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认定等技能评价制度体系,组织农民参加各类农村创业创新大赛、职业技能竞赛,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对符合条件的直接认定相应技能等级,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破格评定相应技能等级的制度空间。
农业高职院校一懂两爱人才培养
[摘要]“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保障,农业高职院校应主动担当起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的光荣使命。通过对“一懂两爱”重要论述的深入理解,从“一懂两爱”内涵剖析入手,对农业高职院校培养“一懂两爱”人才提出了建议,包括:加强农业高职院校农情教育、深化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营造校园农业农村就业创业浓厚氛围和多渠道、多举措培养。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一懂两爱”;人才培养
一、前言
早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2017年10月,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018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期间,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再次强调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农村工作队伍建设;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提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更是重要保证,农业高职院校有着服务“三农”办学的天然基因,肩负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神圣使命。
二、“一懂两爱”内涵
懂农业,一是要懂我国农业定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农业人口的国家。近年来,我国产业不断调整变化升级,但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的地位没有动摇,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发展其他产业经济的同时,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兴则农村兴,农业旺则农村旺。二是要懂农业多面性,既要懂农业生产技术,又要懂农业产业转型。从事“三农”相关工作,必然会遇到农业生产问题,不懂农业生产技术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首先要掌握农业生产领域相关的基本技能。从事“三农”相关工作,仅仅了解农业生产技术还不够,要能科学预测当前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农(副)产品市场需求,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围绕需求转型,给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这就要求能够在农业产业转型问题上因地制宜、思路开阔,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能经验融会创新。简言之,懂农业产业转型,就必须懂农业发展基本规律,注重可持续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爱农村,一是要立足农村实际。农村要有新气象、新变化,了解农村现状,统筹考虑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避免生搬硬套,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寻求差异化和创新。二是要有“双心”。既要有热爱农村的真心,又要有改变农村落后的恒心。爱农村,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层面,关键要落在实处,要有致力于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的闯劲、干劲和毅力,面对农村环境脏乱差、农村建设无规划、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滞后等“老大难”问题,要沉得下心、扎得下根、干得成事。要能够大胆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子,对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传承、乡村休闲养生等新产业、“互联网+”等新业态积极拥抱,依托当地资源育特色、依托当地特色壮产业,破解农村好资源变不成好产品、好服务难题,打造宜居富饶乡村。爱农民,一是要关心关爱农民。农民是“三农”问题中的能动主体,农业要有奔头、农村要有看头,关键在于农民要有盼头、有劲头、有干头。关心关爱农民,不仅要做好党和国家三农政策的传播者和解读者角色,让农民快速知晓并掌握有关“三农”各方面政策,打通政策传递最后一公里。不仅如此,还要把农民当作亲人看待,愿意静下心、沉下身倾听农民心声,深入了解农民所需,能设身处地为农民所想,及时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振兴。2013年在山东省农科院召开座谈会上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志2016年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帮助农民致富,关键在于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20年是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但这与乡村振兴新征程、新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只有大力激发乡土人才活力,通过调动农民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争当致富标兵,努力形成人人有一技之长、户户有致富途径、村村有支柱产业的良好局面,才能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三、农业高职院校培养“一懂两爱”人才建议
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路径
摘要:阐述了太原市百村百期万人脱贫攻坚农业科技培训的基本情况、主要效果,分析了其对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的推动作用,提出通过搭建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开展农业新技术应用推广、组建技术创新服务团队进一步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工作。
关键词:农业科技;科技培训;创新载体;太原
农业科技创新载体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比较完备的组织形式,能够研制、开发农业科技成果,或有一定获取、传播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和条件,从而促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各类组织或实体[1-4]。从2016年起,太原市科技部门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开展“百村百期万人脱贫攻坚农业科技培训”,主要针对太原市的娄烦县、阳曲县这两个贫困县,按照“精准、协同、梯次”的原则,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以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开发和生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使贫困户贫困人口能学习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科技素质、促进贫困地区早日脱贫。实施脱贫农业科技培训对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起到了很有力的推动作用。
1脱贫攻坚农业科技培训的基本情况
自2016年11月起,太原市星火技术发展中心针对娄烦县、阳曲县这两个贫困县进行脱贫攻坚农业科技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蔬菜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生猪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技术;露地蔬菜病虫害防治;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核桃种植和低产改良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旱地西红柿无公害栽培技术及蔬菜病虫害防治;马铃薯、谷子、玉米等大田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中药材栽培技术;果树整形与修剪技术;猪、鸡、羊的新型养殖技术;畜牧饲料的种植和加工技术等。
2脱贫攻坚农业科技培训的主要效果
太原市星火技术发展中心通过实地调研娄烦县和阳曲县农业生产需求实际,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为贫困户解决种养殖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高农户的知识技能。引导贫困人口接受新知识、新技术,为脱贫致富添砖加瓦。采用专家集中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引进示范技术,在各个关键环节着重强化技术指导,逐步在当地建设起规模化、标准化的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宣传,利用多种传媒平台和手段,以点带面,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相结合的技术线路进行实施。同时,把科技农业知识、实用技术通过培训技术资料发放到了农户手里,解决了农户们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受到了广大农村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摘要:在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福州市科技特派员、涉农企业、个体户、星创天地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福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应用不理想、政策落实不到位、创新主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创业服务平台不完善等问题。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福州市地理环境特点和现有的科技创新资源,提出发展多元化生态农业经济,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完善信息咨询服务等以强化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现代农业;调查 0引言 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和老区苏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福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在“三创”平台建设、人才培育、以及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效,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是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战略区域建设的重要城市,聚集着福建省大量的科技创新资源。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服务对象、专家团成员、以及相关企业和创新创业平台等进行较为详细的调研,查找分析福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乃至整个福建省现代农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调查对象说明 调查对象包括“中心”下辖福州市科技特派员办公室管理的福州市科技特派员、以及相关的派出单位和服务对象,由“中心”主导的福州市科技下乡服务对象、专家团成员、以及与“中心”有业务关系的星创天地、众创空间等构成。调查范围涵盖福州市100%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业服务平台;100%科技下乡服务对象和专家,约20%的福州市科技特派员以及对应的派出单位和服务对象。涉及的经营主体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种植户、个体养殖户、生态农庄等。 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2.1创业服务平台逐步完善福州市市级以上众创空间中涉及农业创新创业的已超过50%,入孵的企业及团队创新创业方向涉及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方面,涌现出一批针对地方特色农产品创新创业的众创空间,如印象连江众创空间将连江特产与旅游资源结合,福清的京东专门为当地农产品特别是水产品的加工销售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推进星创天地平台建设,出台了《福州市星创天地管理办法(暂行)》,截至2019年底,福州市共有国家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6家、市级19家。星创天地建设初具规模,并逐步覆盖至福州市所有涉及农业产业的县(市)区。星创天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围绕地方特色农业开展人才培训、创业辅导、技术对接、产品营销等。 2.2科技创新主体稳步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市29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908亿元,比增7.2%。2019年新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37家;新增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6家,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20家,市级农业类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家,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15家。同时强化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工作,定期取消监测评价不合格的龙头企业资格。 2.3农业科技化成效凸显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36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103个科技示范主体;福州市数字农业农村平台一期工程列入市大数据委2019年建设项目;全市累计建设星源和光阳蛋业2个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一)、飞思农业等8个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数量位居全省第一)、19个省级物联网应用基地、63个市级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鼓励农业相关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挖掘和辅导有条件的农业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省率先探索深远海装备养殖,“振鲍1号”“振渔1号”“福鲍1号”3个养殖平台的养殖试验进展顺利。2.4培训体系初步建成构建“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每年可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5000人次,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超50000人次。2019年共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596人,参训人员均已录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系统,并从中择优选派188人参加省级培训。另一方面,全市还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7个项目县均已研究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和扶持办法,去年全年共计认定702人。 2.5科技特派员制度着力推行2018年,福州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开展创新创业服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农业科技创新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为强化科技特派员管理,制订了《福州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福州市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截至2019年底,福州市共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631人、省级467人,实现科技特派员乡镇全覆盖。2019年,福建有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智慧农业农村平台”等13个企业的项目获得福州市科技物派员后补助项目立项支持。 3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3.1成果本地转化应用不理想农业技术成果在本地应用存在障碍,调查发现不仅是福州高校、科研院所新技术成果在本地落地转化存在问题,而且一些成熟的技术在本地应用也存在阻力,一些农业技术存在“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即技术的研发生产在本地,主要的市场在外地,在福州的销售几乎为零。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①信息渠道不畅。82%的技术供给方和75%的技术需求方都认为找不到合适的对接对象,是当前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障碍。②信任问题。68%的技术供给方认为存在付出的技术成果得不到期望回报的顾虑,85%的技术需求方表示存在技术是否真正能有效应用以及技术后续服务能否跟上等疑虑。③经营者缺乏长远规划,偏向“短平快”盈利模式。约9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短期效益是考虑应用新技术的重要因素。以农科院张艳璇教授的生物防治技术为例,该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福建省外有广阔的市场,产品主要生产基地在福州,但是在福州推广却不尽如人意,据该公司业务负责人统计,超过90%的业务发生在省外。 3.2政策落实不到位调查发现,虽然福州每年对农业科技创新相关政策进行大量宣传、咨询、以及辅导等工作,但是相关政策落地“遇冷”,难以发挥实效的问题仍然存在。①相关政策宣传不到位。73%的被调查农业类企业,以及个体农场、养殖户,对农业类如星创天地建设等相关创新政策不够了解,甚至一些受调查对象表示完全不知道有这些政策。②一些企业经营者申报意愿不强。调查发现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对相关政策有一定的了解,担心由于申报程序麻烦、需要前期投入等原因,申报相关项目、补助存在得不到实惠的顾虑。③项目申报不熟悉。超过70%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缺乏专门人员研究相关政策,对政策细节如企业是否符合申请条件、如何申请等问题知之甚少,缺乏专人归整申请项目补助所需的材料。 3.3创新主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总体而言,福州涉农企业、个体户、创业团队等创新主体,技术创新能力偏弱。以涉农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00家,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如农副食品加工业、制品制造等企业数量仅占约3%。①核心技术不够先进、知识产权数量偏少、高新技术产品收入不足等问题成为涉农企业无法成功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拦路虎”。②一些企业负责人偏向“立竿见影”的技术,对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见效的新技术兴趣不大,客观上阻碍了农业科技技术创新。③与电子信息等IT行业不同,福州农业类企业主要分布在乡镇,且企业规模不大,从业人员和经营者多为当地的农民,有些甚至是残疾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偏爱传统管理和销售模式,缺乏相应创新,对于淘宝等网络销售工具的使用尚处于初步熟悉阶段。④缺乏科学市场调研,产品创新与社会需求出现脱钩。福州市企业还以提供原始粗加工的农产品为主要发展方向,对福州“一餐制”和“小家庭”此类适量而精致的半成品需求相背离。 3.4创业服务平台不完善福州市目前虽然有星创天地、众创空间等涉农创新创业平台,但是在平台运行、分布等方面仍不够完善。①平台空间分布不均,如罗源等拥有显著特色农产品的地方却缺少相应的创新创业平台。②平台使用效率不高,一些涉农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缺少创业团队,有平台无团队来创新创业的现象在县区较为普遍。③入孵团队大都从事简单的食品加工和包装推广等工作,高科技创业的创业团队不多。④平台管理落后,盈利模式不清晰。一些平台的经营者不知道如何利用平台聚集资源,如何开展服务,仍然困惑于“平台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等基本问题。此外,福州“山多地少”的地理特点,村与村空间距离较远,交通不够便利等客观原因,导致平台辐射范围受限。 4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着力发展多元化生态农业经济福州市多山、临海的客观地域特点决定在农业产量及种类上较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难以占据优势,未来福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应在“比较优势”上发力,转变单一分散的农业经营模式,注重从需求端出发,突出发展地域农业产品特色,如粗犷型的林业经济、精致的农业半成品、育种选种基地等等。加强区域分工优势,将发展优良海港、高速陆上交通网和大数据交互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强化运输和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冷藏、包装、仓储、物流及经销,细致农业分工,逐步形成多业态规模化现代农业格局,将农业向多样化产业链扩大。严禁各类如放火烧山、毁林开荒、过度开垦等破坏自然生态结构的行为,提升可持续性养地能力,同时注意避免因频繁复种套种、灌溉不当等方式引发损害土壤地力等情况。 4.2完善农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一是完善创业服务平台。以星创天地、涉农众创空间认定为抓手,以当前农村土地集体入股工作为契机,鼓励以村为单位建设星创天地,将土地交给专业的管理团队打理,科学指导,规范当地农民生产创业。鼓励星创天地、涉农众创空间入孵团队,围绕地方特色农产品,开展深加工研究、品牌塑造营销、以及开发符合现代生活习惯的新产品等。将书记、县长、镇长等官方“带货”营销模式,与平台创新创业有机结合,“带货”直播同时,以典型案例为抓手,宣传当地的“三创”平台,以及创业精神,让更多的当地优秀青年回乡创业。二是着力构建农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以新型研发机构为载体,科技项目为推手,积极引导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服务机构等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积极搭建科研机构与农业产业组织间的合作与交流平台,推动农业生产与研发、市场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以创新链带动创业链和产业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应用。 4.3优化科特技特派员制度建设福州市科特派管理网络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对全市科技特派员的统一管理。规范科技特派员对象服务范围,强化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体系,着重在农业产业市场综合考量、技术加工、产品营销等深度领域的服务上有效发力。鼓励科研特派员到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进一步放宽科技特派员资金的使用范围,实行完全“包干制”,只要通过考核,允许由科技特派员按照开支范围自行安排使用,根据实际情况聘请其他领域专业人才共同提供服务。同时着手建立科技特派员信用档案,对于故意套取资金的科技特派员应进行失信联合惩戒。设立专门针对农业产业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对科研特派员参与的项目予以重点跟踪,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投资支持。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加大科技特派员的培训交流,及时吸取新经验,加以学习扩展。 4.4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构建人才培育体系,积极引进农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载体,积极引进国内外领军人才和创新型团队,符合相关条件的,按既定政策给予年薪资助。加强对农业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家的引进,并享受当地政府人才引进待遇。立足于本市情况,着手建立本土人才培养体系,有方向性地培养本土创业人才。加大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培育力度,培育一批高层次、高水准的新型农业人才,打造优良的高端人才优惠政策环境,提供高层次农业高新技术人才智力保障。将培育重心倾斜到35岁以下本土创业青年,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归集专业人才教育、技能电子档案等,实现人岗匹配,促进优秀人口反流农村创业。 4.5加强农业技能培训结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尽快探索建立新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进行多维度的评价。鼓励定期从基层乡村、农科院校、涉农企业中筛选考核优秀农业人才纳入本市人才库。突出强化技工院校人才选拔,提倡以赛促选的方式,挖掘有潜力的新生代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进一步加大网络培训的占比,网络培训中要辅以大量可参考性的案例,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加入模拟平台方便互动训练,以更好地增加真实体验,提升考核培训效果。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打造特色的培训链,如面向农业产业方向的“创新特色产业+培训”,面向农产品网络销售的“电子商务+创业培训”,面向高级农业技术人才的“高端研修+培训”等。定期组织有发展潜力和带头示范作用的农业初创企业经营者进行研修学习,实地考察,同时邀请海外、省外专家评审,对培训体系和标准进行评估,对培训合格人员实行认定,建立健全档案。 4.6强化农业对外创新合作一是强化我市各县(市)区之间的交流合作,由于农产品的地域属性,我市各县(市)区农产品特色明显,各县(市)区各创新产业平台之间特色也不尽相同。建议以涉农众创空间为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强化创新创业资源互通,优势互补。二是通过构建山海协作平台,推进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内农业创新创业合作。根据闽东北各地的气候条件、资源特点等统一规划可以辐射整个协同发展区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如发挥福州气候优势,设立闽东北选种育种公共服务平台。三是进一步深化两岸合作。组织我市各有条件发展现代农业的各村镇主要负责人、涉农企业负责人、以及种植和养殖个体户到来榕创业的台湾农业技术人员和优秀农民开办的农庄、企业等学习交流。相关部门对台湾农业技术人员和优秀农民创业进行补助时,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福州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以强化对福州现代农业的带动和升级。 4.7完善信息咨询服务一是技术推广体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建设乡镇一级、村一级农技小型推广基地,以更近距离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指导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同时也可以作为联络点收集汇总企业及当地农户等的需求。通过科技特派员、科技下乡等现有的技术推广体系,推广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二是加强政策宣传与辅导。通过科技特派员、科技下乡等,强化对农业科技创新政策的推广、普及、和解读等。以涉农项目、补助申报等为抓手,引导符合要求的科技中介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平台开展政策咨询,项目申报协助等。 作者:倪添灵 单位:福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乡村振兴下城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探究
摘要: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盐城市把农村人才振兴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实施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政策建设一流农技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本文根据盐城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深入分析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剖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新时期加强农业农村领域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更好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村人才;建设现状;做法;问题;建议;江苏盐城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加快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盐城市大力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实用人才和农村村干部3支队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1.1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实现新发展,全市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带头人在内的新型职业农民达56.93万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2.12万人,其中认定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208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及认定规模均居全省前列。积极开展涉农中专学历教育、创新探索中高职衔接教育、探索开展定向合作委培,全市累计开展大中专涉农学历教育3216人,培育规模全省领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不断提升。全市职业农民连续获得全省十佳新型职业农民、全省产业发展带动之星、江苏省最美乡村兽医等殊荣,1名农民经推荐申报“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资助项目”,盐都夏吉萍、大丰邵林、亭湖仇春辉等一批创业能手涌现,成为带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优秀职业农民典型。
1.2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发展迅速。2017年以来,全省组织实施乡土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三带”行动计划,全市结合地方实际,部署实施盐城市乡土人才“百千万”培育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培育100名“三带”名人、1000名“三带”能手、10000名“三带”新秀。目前,全市入选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13名、“三带”能手31名、“三带”新秀150名;确定全市首批乡土人才“三带”标兵56名、“三带”能手364名、“三带”新秀841名,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领头雁。2018年,盐城市出台《盐城人才新十条》,其中专门设立乡土人才项目专项,涵盖证照帮办、用地优先、税费减免、贷款倾斜等帮扶举措,对“三带”能力强、带富效果好的优秀乡土人才,最高给予20万元项目资助。近2年,累计发放资金2000万元,培植了循环生态养殖、设施花卉、林果采摘等500多个乡土人才创业项目。
1.3村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一是通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充实农村干部队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一部署下,连年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创造优质服务环境,引导更多人才到基层、到农村建功立业。2016年以来,全市共招募140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充实农村干部队伍。二是依托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平台,对愿意扎根基层和服务群众的退役军人进行基层工作专项培训,培训合格后按程序选聘到村(居)委会任职,保障薪酬待遇,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条件成熟及时推荐使用。三是通过定向委培,为村干部队伍培养后备力量。盐都区、亭湖区政府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定向招收立志回盐城农村服务的本地高中毕业生,开展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东台市积极响应国家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民职业教育的要求,探索学历提升新模式,在全省创新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全市招收学员87人,毕业后取得成人中专、大专双文凭,不断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新生力量。
乡村振兴下涉农专业集群建设探索
摘要: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元发力。为了担当乡村振兴的重任,职业院校要立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之功能,主动担责、主动融入、主动升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为例,介绍如何做强涉农专业集群,赋能龙江乡村振兴的思路、模式和经验。
关键词:乡村振兴;专业集群;产教融合
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成为全党意志和共同行动,这一战略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服务方向和发展方向。黑龙江省是国家的战略粮仓,粮食总产约占全国的10%,商品粮率达80%,居全国首位,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索农业现代化路子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近年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以服务龙江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安全战略为己任,围绕农业生产、加工、管理、贸易等产业链条,全面优化升级涉农专业群,形成了与龙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相匹配的优质专业体系。同时,深化改革,在产教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骨干专业群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日益攀升,更好地服务了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农业创新发展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现了内涵发展和服务能力的双提升,引领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2017年,学院跻身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前列,2019年获批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群获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立项。
一、精准定位,服务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建设五大专业集群
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深深融入到农业产业发展中,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才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近年来,黑龙江省面临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结构、转方式、稳增长、提效益的严峻挑战,农业转型发展对农业和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提质升级的迫切要求[1]。学院坚守乡村办学62载,始终坚持“立足乡村办学、倾心于农业职业教育、零距离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主动融入产业体系,聚焦“绿色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智慧农业”发展需要,全面优化升级涉农专业集群。学院立足服务国家战略粮仓建设和龙江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紧紧围绕国家和龙江农业发展战略需要,基于“贸工农结合、种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建设了现代农业、现代畜牧、绿色食品、农业经济贸易、农业信息技术等五大专业群,确立了“根植农业,瞄准需求,服务发展,争创一流”的专业群目标定位,着力培养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精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2]。通过涉农专业群的建设,将学院打造成区域内现代农业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成为涉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心、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和优质资源共享中心,积淀形成了“学校在农村、课堂在田间、教研在基地、成果进农家”的办学特色。
二、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寻求发展的突破点
产教融合是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所在,学院以职教集团为依托,创新了校企、校校、校地合作机制,有效破解了乡村办学地域的劣势和农字的弱势,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院在产教融合的大视野下跳出“学院”办农职,牵头成立了黑龙江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与农业企业、农业行业、农业协会、农业市县、典型农户(合作社)之间建立密切的发展合作关系,整合农业产业链条相关方资源,搭建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平台,发挥学院上联农企下联农户的技术和人才支撑作用,发挥协同攻关效应,打造多方参与的战略联盟[3],创新了“农场+农企+农职+农协(科研院所等)+农户(合作社)”“校农结合五联动”产学合作模式,资源、人员、技术、项目和文化互融,与区域行业企业融合发展,做强“研创服”平台。携手行业企业共建了现代农业技术服务、绿色食品分析检测、食用菌3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区域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农产品全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以及菌糠循环利用、野生菌人工驯化栽培、草腐菌综合开发等技术研究与优质品种推广。重点建设了4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4个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5个省级大师工作室等平台,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多功能实训基地,携手行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链相关企业服务区域产业提质升级和技术革新。指导宁安、东宁等县级政府开展县域农村职教综合改革试验,与中职学校合作开展“2+3”“3+2”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创新了校企共融、校校共长和校地共建机制,实现了与农业产业链条相关方的联动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双赢。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
摘要:课题组介绍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资源库建设保障措施。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聚焦新农商、新农人等紧缺的职业领域,努力打造“能学、辅教”具有前瞻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以满足学生、教师、企业员工、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用户的需求,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对策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围绕国家农业产业发展战略,服务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升级和业态创新等高端产业,对接“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等农业产业发展趋势,聚焦新农商、新农人等紧缺的职业领域,构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资源库,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对接“1+X”证书制度试点,开发符合相关标准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资源,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和认证体系,打造“能学、辅教”专业资源库,满足学生、教师、企业员工、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学习者五类用户的学习与培训需求,重点建设“五库三平台一馆一站”。
1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1.1聚焦产业高端,建设具有前瞻性的“五库”资源
1.1.1专业信息库在充分了解行业企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行业企业职业能力要求,确保人才培养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建设具有前瞻性的专业信息库,主要包含专业概况、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专业诊改等,用于展示专业建设基本情况,为高职院校培养适合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经济管理人才提供可资借鉴的标准和范例,引领我国高职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建设与发展。主持单位联合参与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全国性专业调研,聚焦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和新产业、新业态,创新管理新模式新方式的需要,制定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为高职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提供指导。1.1.2课程资源库通过专业调研与分析,结合乡村振兴、“互联网+”农业等行业发展趋势,对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聚焦“云物大智移虚”(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经营管理产业高端,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开发优质专业课程,兼顾普适性和前瞻性等设计原则,高标准建设27门优质标准化课程资源,分层建设结构化课程资源。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模块,课程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进行分类,尤其关注核心课程资源建设,核心课程资源是当前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对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课程设计进行合理化安排,不断地优化和完善资源库[1]。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程建设内容中,展现“三教改革”成果。1.1.3素材资源库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资源库按照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结合各子项目的具体特点,设计并建设颗粒化程度较高的资源。素材资源库本着边建设、边使用、边充实、边完善的原则进行建设[2],涵盖文本类、演示文稿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和虚拟仿真类等素材,其中视频类、音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资源占比高于50%。知识点或技能点以“微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抽象的管理概念、复杂的业务流程及管理任务场景再现等以“虚拟仿真”为主要表现形式。素材资源库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合理,实现资源冗余,能够满足各类用户自行搭建个性化课程的需要,为实现教师智慧云上教学、学生自主泛在学习,为农企员工、新农商与新农人培训等提供载体和媒介。1.1.4行企信息库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服务于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产业发展需求,专业资源库在充分调研行业企业的基础上,建设行企信息库。帮助教师、学生、企业、社会学习者、农民等用户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行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及职业岗位等相关信息。也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对接标准进行管理水平升级。用户和企业可通过平台实现信息交流互动,为专业产教深度融合,密切校企合作打下良好基础。1.1.5技能训练库伴随企业的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是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将技能训练资源纳入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是十分必要的[1]。资源库建库团队整合企业资源,围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的核心业务能力,校企合作开发大数据思维与应用技能、企业战略思维与运营技能、品牌意识与培育技能等技能训练任务,提升学习者实践能力。
1.2对接行企标准,搭建育训结合的“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