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业创新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3篇
农业科技创新篇1
摘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紧密相连。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增强农业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协同创新是由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创新行为。其中,创新要素是合作的基础,多个主体的创新动力及其合作行为是协同的根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整合资源,激发活力。文章通过对蒙阴县蜜桃产业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现状进行总结,结合蒙阴县实际情况分析了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乡村农业科技创新的建议和对策。这就需要加强高层次的宏观设计,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策略;整合中观层面的创新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品牌化建设;优化微观机制协同,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优化微观机制协同,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生产型农业向科技型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成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指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企业、新型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和政府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对知识、技术、资金、设施等创新要素进行整合,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行动同步优化、知识互惠分享和绩效系统优化的过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不仅包含创新主体内外的协同创新,还涵盖产学研一体化和单项的协同创新。其中,创新要素是合作的根本,多主体的创新驱动及其合作机制是协同的重中之重。相较独自创新而言,协同创新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的同时,能够实现人、财、物等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共享,发挥创新主体的合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增强农业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基于此,本文在剖析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要素、动力机制及其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处沂蒙山区的蒙阴县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路径。
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及其动力机制
1.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由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构成。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是指参加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等过程的机构和人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公司、高校与研发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资源要素是指应用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过程的主要生产资料,包括资金、产品、环境、技术、知识等。
1.2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论文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为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对农业经济管理方法、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以及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实现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对于激发农业科研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有促进作用,同时,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社会的进步也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1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方法的创新
现在的社会已经发展为一个信息全球化的信息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各行各业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也逐渐的在实施信息化的方针。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对农业经济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我国虽然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农业整体的状态有所改善,但是我国还面临着新科技技术的挑战。因此,我国应该创新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对农业经济管理实行信息化的管理。
2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
农业经济发展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农业经济产生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农业经济管理比较落后造成的。实现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是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我国农业在科技技术环节还比较薄弱。要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拓宽农业资金的来源,如果单单依靠国家的农业科研资金来发展农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农业部门要扩大农业资金的来源,确保有更多的资金来购买先进的科研设备,为更好的研发农业新产品创造条件,通过研究出来的作品,获得更多的资金进行农业的科研,实现农业科研资金的可持续战略,达到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的目的。
3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
要想实现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就要树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意识,客观的对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用创新的眼光来看待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以往传统模式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严重的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新技术的实施中,有的农民因为受到了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还是按照原来的施肥方法对所种植的农作物施肥,对新推出的科学技术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因此,要注重对农民思想的教育,帮助农民实现思想的转变,让农民接受新的科学思想,正确的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种植农作物。
校中厂厂中校模式下畜牧兽医论文
1走出去、把教室搬到工厂,创办“厂中校”
(1)从2010年至今,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先后与中粮集团、温氏集团、天津宝迪集团、北京德青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河北万雉园农牧有限公司等6个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畜牧生产企业进行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开设“订单培养班”,学生在校内学习2年后,即将“教室”搬到畜牧生产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学生“边学边做、学工交替”直至毕业,开创了具有畜牧兽医专业特色的“厂中校”。
(2)非订单培养班实行2.5+0.5的学年分配
即在校内学习2.5年,剩下0.5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自己将来毕业后要去的企业“顶岗实习”。全系学生都要有至少一次暑期“顶岗实习”经历,即利用暑假时间去企业实习。暑期“顶岗实习”的企业可以是系部推荐的,也可以是自主选择的。
(3)通过创办“厂中校”,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岗位需求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职业经验的获取,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实现学生实训、就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这种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使企业由此得到了自己急需的人才,学校也解决了相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学生提前实现了预就业,真正达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的目的。
职业教育培训中扶贫高质量发展探索
【摘要】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在该实施方案中对职业教育给予充分肯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具体实施方案中的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中,就有一点是说要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同时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中,就有一点是说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职业教育培训还有助于缩小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差距,增加社会资本,增进社会福利与公平,降低犯罪率,消除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那么,如何利用企业和学院各自的优势,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为国家培养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本文就围绕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应用研究探索职业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训;高质量;扶贫
一、引言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在该实施方案中对职业教育给予充分肯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在具体实施方案中的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中,就有一点是说要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自2019年开始,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职业院校在10个左右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中,就有一点是说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被认为是促进国家和组织经济增长的一个积极因素,也是劳动者不断丰富知识、更新和提高职业能力、提高人力资本、保持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职业教育培训还有助于缩小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差距,增加社会资本,增进社会福利与公平,降低犯罪率,消除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那么,如何利用企业和学院各自的优势,提高职业培训质量,为国家培养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本文就围绕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应用研究探索职业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路径。
二、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应用研究
本论文以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高校与职业院校一般课题(经费自筹)“提高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质量探索研究”的研究为基点针对职业教育培训在“精准扶贫”中的问题,探索职业教育培训在精准扶贫中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1.“中建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班”实践性应用研究项目: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十八大”以来,众多学者开始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研究,并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这些文献主要是以系列重要讲话和成长历程以及工作经历为素材,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基本原则以及方法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和著作进行梳理和归纳,对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现状所呈现的“两大素材来源,四个主要方面”特点进行阐释,并简要评述,对未来的研究加以展望。
关键字:;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综述
在报告中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这是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和牢牢嘱托,体现着党和国家对我国青年同志成长和发展的高度重视。青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而在诸多教育内容中针对青年同志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了其中的关键一环。长期以来,同志极为重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状况,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非凡的智慧和魄力,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个人魅力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为了顺应时代要求,做好理论创新工作,众多学者开始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并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将在对现有文献和著作的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现状所表现出来的“两大素材来源,四个主要方面”的特点进行阐述和评析。
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两大素材来源”
系列重要讲话和成长历程以及工作经历,是当前学者们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两大素材来源。
(一)重要系列讲话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主要素材
基于现存材料分析,当前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见。截止到2017年10月,通过知网搜索,以“”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章只有48篇,其中博硕士学位论文6篇,期刊42篇。根据对这些文献的整理,我们发现这些文献大部分都是基于执政以来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的,学者们热衷于以这些重要讲话为蓝本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探究。学者们认为,系列重要讲话寓意深邃、内涵丰富,其中蕴藏着大量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资源,是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极为重要的素材[2]。因此,他们将《谈治国理政》《深入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之江新语》等著作作为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素材库,抽丝剥茧,从中提取出有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分,从而梳理归纳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高校校园大学生网络文化论文
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模式的影响
1.校园网络文化是提升大学生学习效力的有效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以极快的速度走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通过为在校学生提供优秀的网络服务和网络教育平台,帮助大学生形成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途径。
(1)学习理念的更新。
校园网络文化更新了传统教学理念,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权威提出了挑战。互联网加速了知识的“裂变”,大学生抱着质疑、批判的精神去领会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成果集成了校内各种优秀资源,校园BBS论坛、人人网、博客等,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在讨论交流中体会浓郁的学术气氛,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此外,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多以班级授课为主,通过共同学习的方式培养人才,但这种方式容易产生“模式化”人才,即过分注重共性而忽视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进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形式从学生的主观意愿和主观喜好出发,注重学生的志趣培养。通过网上获取信息及网络教学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教育渠道,大学生可以从浩如烟海的资源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内容,在完成学校规定的专业课学习任务之余,丰富自己的个性化学习,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在关于选择你最喜欢的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的问卷调查中,有42%的大学生选择师生论著(人物专访、成果推介、科创心得),有66.2%的大学生选择影视作品(视频新闻、校园DV),有59.2%的学生选择文艺原创(小说、随笔、摄影),有52%的学生选择高教集萃(大学讲坛、名家新论、高教研究),选择动态信息(新闻消息、通知公告)的占64.8%。可见,大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的个性化选择是丰富多样的,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从根本上颠覆了高校传统学习理念。
(2)学习途径的变革。
传统的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纸介书本,而在当今社会,网络则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新途径。首先,丰富、详实的校园网络信息资源为大学生学习资料查询提供方便快捷的便利条件。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中下载文献、报告、考试真题的形式,直接、快速地获取学习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在关于毕业论文参考资料的选择上,有65.8%的大学生选择校园网上的网络文献资料,有25.8%的人选择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6.8%的大学生会自己积累书面资料,1.6%的学生由他人提供资料。这足以说明校园网络对大学生学习资料的查询帮助是巨大的,其所承载资源的广泛性、丰富性,及查找资料的便捷性,节省了大学生查找资料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网络博客的广泛使用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有效形式,大学生可以通过个人博客发表学术言论,总结学习心得,交流学习经验。内容丰富的大学生博客已经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通过互通博客,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调查博客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时,有42.6%的大学生认为博客对提高写作能力有较大帮助,62.2%的学生认为博客能够促进个人对某些领域的不断学习与思考;65.2%的学生认为博客能够共享学习资料和交流学习方法;认为博客能够记录收获,促进个人进步的占60.2%,还有14.6%的人选择其他意义。可见,网络博客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知识交流的重要途径。最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网上查询浏览提供了便利条件。教育系统方便学生及时查询课程设置情况;考务系统的成绩查询功能,方便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考试信息;图书馆的中国知网系统为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资料。调查显示,有83.8%的大学生会自觉主动地登录考务系统查询成绩,经常登录考务教务系统的学生也高达67.8%。可见经常关注、浏览校园网络文化的服务系统已成为现时期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要手段,这种学习途径的变革在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
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发展
摘要: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新型工业化城市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具有培育新型工业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以绿色、创新引领生态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统一的作用。东营市位居黄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具有黄河口湿地生态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东营市由资源型城市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转型的重要选择。东营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加强城市生态文化理论政策研究、科学制定生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挖掘开发历史文化中的题材资源、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打造生态文化产业链,以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为突破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生态文化产业;生态文化;文化产业;新型工业化城市
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文化产业迅速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并呈现出集群式、跨越式发展态势。在中国,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7—2015》就确定:将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要利用文化产业增强山东省的核心竞争力。[1]《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在确定“十三五”发展的目标时提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文化产业品牌”[2]。因此,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对生态文化在学术界也有一定的研究,但生态文化产业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在百度中甚至就没有“生态文化产业”这一词条,知网中相关主题的论文不足30篇。对于生态文化产业的内涵只能从“生态文化—文化产业—生态文化产业”的逻辑来理解。生态文化是研究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为了利用地球上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总和。[3]关于文化产业的内涵,大众化的认识是指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及相关产业的总称,其涉及九个行业三个层次,包括新闻、出版、影视、艺术服务的核心层,网络文化、文化休闲娱乐及其他文化服务的外围层,文化产品、设备的生产及销售等的相关层。[1]关于生态文化产业的内涵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邓显超[4]、张文娜[5]、江泽慧[6]等认为,生态文化产业是以生态资源为基础,以文化创意为内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森林(竹、花、茶等)文化产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等为表现形式,以提供多样化的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的文化产业。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本文将生态文化产业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文化产业是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市场引导下,以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以生态文化为创意来源,体现生态文化理念,以为社会公众提供实物形态的生态文化创意产品和可参与、可选择的生态文化服务为主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活动,具有文化创意、绿色生态、产业经营、融合发展的特征。这一内涵的概括,一是确定了生态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二是界定了生态文化产业的范围,即它是众多文化产业中以“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的部分,体现出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主旨;三是阐述了生态文化产业的保护生态资源、提升生态意识、增加生态消费的功能;四是阐明了生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独有的特点,即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性、可参与性、对自然生态的友好性及对人类道德情操的陶冶性等。目前,中国以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为题材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产品逐渐增多,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很好地启发了大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网络、旅游、休闲娱乐、广告会展等新兴生态文化服务活动在各地普遍开展,相关的文化产品、生产设备的开发销售也极大扩展了生态文化产业的内涵。对此可以从生态型和产业型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生态角度来看,生态型文化产业虽然在形式上属于文化产业,但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例如以自然生态文化为题材、传递生态关怀和生态责任意识的广播影视作品《森林之歌》《山林的呼唤》,以传播生态文化信息为题材的生态网络和动漫产品《天堂飞鸟》,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生态演艺产品《印象云南》以及城市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景观设计等,都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观察、思考、摹仿及生态型艺术作品和工艺产品的再创造。从产业形态来看,生态文化产业内容上虽具有生态文化属性,但它不同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在其生产上仍属于产业,具有直接的生态经济效益,具有经营的属性。文化产业主要是由市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按市场机制自负盈亏,靠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生存发展。[1]例如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文化的生态旅游、生态休闲养生、茶文化产业等,都是通过自然生态景观游览、相关的生态文化艺术品营销、生态动植物科普知识展览、饮食、住宿等一系列生态文化产业来服务的,都是以共同实现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文化效益来生存发展的。
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难题
作者:张启江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引言法伦理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如今,即将步入“而立之年”。学界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研究对象以及价值立场等基本范畴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①,渐趋形成诸多研究热点。就此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此来大致勾勒出学科研究近三十年的发展轨迹,同时审视问题,直面困境,展望未来,于此,应该不只是学科理论研究的自觉,更重要的是以期在此基础之上,全面审视学科的基本命题,恰当地评价学科对现实问题的回应能力。
一、关于学科的名称、性质与地位
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对学科名称、性质与地位的确立与认同,事关学科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同时,也是标识并坚守自身研究阵地的首要命题。就法伦理学而言,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更需直面它。
(一)名称的源与流自1984年“法学伦理学”名称诞生以来,曾出现过“法律伦理学、制度伦理学、法制伦理学、伦理法、社会主义法伦理学”等诸多流变形式。无论名称各异,实为只是研究的视角不同而已。因为从研究成果的内容来看,无论是探讨当下法律制度的正义价值诉求与道德品性、还是追溯我国古代法律的固有伦理属性,抑或是为了突出学科的交叉之特性,甚至也并不排除研究者为了从自身理论研究的需要(如以示区别等)出发,而为此冠于多样的名称,但始终没有改变学科以“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为理论特质的基本属性,名称的流变经过近三十年的论争,在学科名称上,学界基本趋向统一的称谓:法伦理学。其间,无论论证的视角存在何种殊异,还是理论内容结构上存在多大的不同,但至少在形式上学科名称的统一,让学科研究阵营犹如一支获得了统一番号的战斗部队,客观上为学科研究起到了统一思想、树立旗帜的效果,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维系学科研究的“第一推动力”。
(二)学科性质(派生来源学科)相对于学科名称而言,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上,学界的共识已成:法伦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1],只是存在“边缘交叉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分歧。不过,在学科派生来源学科上,学界观点各异。主流观点认为学科是法学与伦理学交叉形成。不过在主流之中,仍存在不同的声音。有学者认为法学与伦理学两门学科交叉不只是形成了法伦理学,而是“法律伦理学和伦理法学两门学科”,而且认为“‘伦理法学’的侧重点是法学,它是研究伦理现象中的法律问题,如伦理关系中的法定因素等;‘法律伦理学’虽然涉及这些问题,但其侧重点是法律现象中的伦理道德间题,诸如法的伦理蕴含等。”。主流观点之外,有人认为,虽可以将“法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或法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但从学科交叉角度而言,应该把“法伦理学”视为法学与伦理学(哲学)的一个交叉学科。[2]另外,有人认为在确立学科性质与地位的问题上,应超越法学与伦理学或者哲学学科的限制,因为客观上存在这样的困难:“在知识和学科高度分化的时代,而法学和伦理学分属于各自相对独立、封闭的体系内,加之从事法伦理学研究需要具备充分的法学和哲学的知识”,故应超越学科的限制,法伦理学应属于“一门跨越哲学和法学的新兴的交叉学科”[3]。可见,虽法伦理学属于一门交叉学科的学界共识已成,但在其派生来源学科问题上分歧犹在。这是因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研究对象的固有特性之所在,更何况是“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整体性研究态势增强,各学科之间的碰撞对话与交互共生,呈现出一幅各科知识的网状勾连图景。[4]”因此,对于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出现不同的观点,完全在情理之中。不过,学界的共识,若从国家学科、专业部类规范的层面,仍值得甄别。据1997年国家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来看,伦理学属于一级学科哲学部类下的二级学科,而法学与哲学同属于一级学科层次,因此,学科由法学与伦理学交叉形成则存在此种错位:法学(一级学科)与伦理学(二级学科)在学科分类层面上不具有同等学科层次。尤其是国家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学科的分类采取了大学科的分类模式,取消了既往关于一级和二级学科的划分,增强了学科的包容量,此举更是为学科的派生来源学科拓展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虽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倡导大学科的分类模式与导向,但伦理学属于哲学学科部类下的子学科以及法学与哲学同属同一学科层次的客观现实并没有改变,因此,上述错位并未因此而消除。交叉学科不仅仅只是一个学科概念,更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回顾学科的发展进程,无论是学科研究范畴与价值立场、学科的理论资源,还是理论范式与核心概念,几乎都指向法理学与伦理学,因此,学科的派生来源学科应定位于此,而非其他,如此,才能符合国家学科、专业部类的规范,同时也可疏解学科交叉错位的尴尬。
(三)学科地位与归属法伦理学派生学科来源问题不仅衍生出交叉错位的尴尬,同样也面临着学科的身份归属问题。因为学科地位与派生来源学科并不是两个问题,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次。学界在学科是伦理学研究之下的应用伦理学研究,还是法学研究的分支学科上,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学科应归入法学(法哲学)研究范畴之列,属于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法哲学、法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并列[5]。因为“作为跨学科研究而言,就学科的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而言,应将法伦理学归入法学范畴。”相反,有人认为法伦理学应归入伦理学的研究领域[2]。因为“法律伦理学应是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如同经济伦理一样,法律伦理学研究的是人类法律现象中的道德问题,其落脚点应在道德而非法律上。[6](P106)”所以,它既是广义的应用伦理学,又是狭义的应用伦理学[7]。客观而言,如果从研究队伍的专业学科背景以及研究平台来看(详述内容见后),现实则是法学界关注得少,伦理学学者关注得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学科至少成为了应用伦理学研究的热点,而非法学的。可见,在学科归属问题上,非常明显地存在学科研究“定疆划界”的阵地意识。如果“我们并不相信有什么智慧能够被垄断,也不相信什么知识领域是专门保留给拥有特定学位的研究者的”![8]那么,学科归属于法学也好,伦理学也罢,这并不影响其存在的客观意义。学科交叉正确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创造性地进行学科间话语的迁移,即将一门或多门学科的学术话语,作为引领性或导向性的理性成果,向新的研究领域移植过去或嫁接过来,以解释研究中的新现象,并由此建构新体系[9],而不只简单的停留在“归谁所有”的初级命题的争论上,因为无论是从学科研究的孰先孰后的事实来看,还是从研究队伍的专业学科背景以及研究平台而言,都无法清楚地确定学科属于哪一个学科固有的领地,其本身就是学科科际整合的产物,具有交叉性、共融性与双栖型。如果局限于学科研究的阵地意识,对于学科的未来发展有害无益。毋庸讳言,法伦理学正是在学界关于学科名称、性质与地位的论争进程中,以一门交叉学科应有的姿态,稳步地向前开拓自身的研究进程及其领域,不断拓展法理学与伦理学的研究空间和方向。#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