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调查报告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药调查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药调查报告

教育实践论文:环境教育实践思索

本文作者:郭旋芬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东凤中学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现严重的资源“赤字”。况且资源的再造力差,速度慢,能源物质不能重复,当今世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草原和森林资源、水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的状况及其森林破坏、草原退化、物种绝灭、耕地锐减、淡水紧缺等资源问题都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加强资源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资源保护,节能减耗,对培养资源生态观具有发展意义。

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状况,已经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各种因污染而产生的疾病相应增加;亦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加强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爱护大自然,使学生产生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在校内班级开辟环境意识墙报、黑板报,使之图文并茂,披露污染事件、不环保行为,表扬环保行动;开展环保诗歌、漫画、美术的创作活动。大力宣传,使人人由我做起,以班级为单位列举生活中的环保措施,如:节约学习用品、节约水电、爱花护草、参与美化、绿化活动等,促使全民环保意识的觉醒并促使人们共同关心环境、保护环境。

组织学生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附近的公园、河道、水塘、街道进行课外调查,了解其污染程度;组织学生参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环境监测站等有突出环保成就的单位,把各种活动的现状作比较,使学生感到环保光荣,污染浪费可耻。让学生写成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

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生物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在课堂上进行环境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贯穿于新课、复习、练习、成绩考核等环节之中,如:蜘蛛结网捕虫减少农药污染,青蛙每天可吃农业害虫达二百六十多只,促进生态平衡,减少采用农药可避免破坏生态结构等。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生态平衡意义。课堂教学动用电教设备,展示我国珍稀野生生物资源和重点自然保护区,扩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也理解我国并非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引起学生关注资源问题。

结合“环境日”、“地球日”、“爱鸟日”等节日举办知识竞赛,结合“植树节”开展植树、爱花护草等活动。邀请自来水厂、环境监测站、环保所的技术人员就关于“污染与健康”、“环境污染及防治状况”等方面,作知识讲座;展示“污染与治理”、“人口素质与计划生育”等各种内容的图片,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环境意识。

阅读全文

农村作文教学探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要求写作有创新。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面对农村学生时,他们生活圈子窄小,见识面不广,学生家长知识水平偏低。因此,写作文成了农村学生的焦虑,一写作文就喊头痛。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平时积累的素材少,言之无物;二是一些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使学生惧怕习作。如何激发农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我认为,只要教师好好把握农村特有的优势———乡土性,着重培养农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农村学生作文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一、积累写作素材

1.体验农村生活

学生生活在农村,帮助家里干些农活是经常的事,我想这正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于是我鼓励学生回到家中动手做家务,并把做家务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如指导习作《洗衣服》时,就地组织一次洗衣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其中的苦与乐,然后引领学生回忆,抓住哪些情节进行细致描写。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学生的习作才会呈现出盎然生机!

2.观察农村变化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宽敞的马路旁,高楼林立。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工业废水污染了河流,农作物滥用农药等。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不久我便收到学生写的各种引人沉思的调查报告,如《小鸟在哭泣》,《我是小鱼,请别再伤害我》……这次的写作既为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又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拓展写作素材

阅读全文

民国期间海南岛粮食不足的成因

 

自古以来,海南岛的粮食问题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1]据有关资料,1952年全岛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632万亩,亩产60公斤,总产38万吨。到1992年达到203.65万吨,[2]创历史最高水平;人均占有量由1978年的216公斤,提高到303公斤,全岛粮食首次实现基本自给。1998年粮食产量230.12万吨,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比1952年增长3.08倍。但如果比较50多年以来海南人口的增长,以解放初的250万人口和今日的八百多万人口来对比,则3.08倍的增长也就无形地消失了。就总体来说,时至今日,海南省还是一个粮食有缺口的省份。粮食生产对一个地区而言,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有人会说:地区经济发展了,有了钱,从外部输入粮食不是一样吗?可以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粮食是大众必需品,和平时期或世界粮食丰产的年份,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世界形势有变化,或者世界的粮食歉收,那么每个人的生活,乃至于生存都是问题。所以,经济发达的日本,其粮食的生产一直是其确保的任务,日本的大米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从这个意义上看,海南的粮食问题就不是一个小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民国时期,海南粮食不足问题尤为突出,集中地反映了海南岛粮食生产的特点及显现问题。目前,学界对这个研究不多,笔者在这里做一个初步的研究,向学界请教。   一民国时期海南岛粮食的生产状况   民国时期海南岛的粮食生产大致包括三类,即稻米、番薯和杂粮(主要是豆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对民国时期海南岛的耕地面积、粮食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做一个初步的研究。关于民国时期海南的耕地总面积的记载,缺乏原始资料与数据,没有一个系统、详尽的统计数字,因而呈现着极为混乱的局面。接下来,笔者综合各种资料做一个比较。《改订海南岛志》①说:全岛“可耕地约80万町步,②农田面积有25.5万町步。”[3]382即有耕地25.5万公顷。《海南岛建设论》说:“本岛的农耕地如前述约占全岛面积的10%左右,但其中的水田面积,在各种资料中记载并不一致。台湾总督府《海南岛农林开发参考资料》第七号中称在十万町步左右;同资料第一、四、十七号说389,500公顷;林永昕《海南岛热带作物调查报告》说有4,269,400亩(约合284626.6公顷);民国三十年琼崖统制局的《琼崖各县米粮生产消费调查》则说有3,822,400亩(约合254826.6公顷),但实际的种植面积会少一些。广东省建设厅农林局《重要作物统计表》则认为有293,690町步。[4]   据日文资料《关于日本人在海外活动的历史调查第29册———海南岛篇》(以下简称《海南岛篇》)的记载:海南岛“农耕地中水田387,500公顷,旱地74,700公顷”;[5]这样合计有耕地46.22万公顷。不过这个数字是日本人按海南地图所标示的土地类别来计算的,当然不会很准确。所以,其编者也指出:“这只是地图中所标记的面积,据推算每年实际耕种的实用面积有27万,旱地也有五六万,相对于全岛面积实际耕作面积被认为比13.48%要更少”。据广东省政府的调查报告,海南岛十三县农用地总面积3,852,700华亩,①农家户数有38,530户,一户平均9.9华亩,而广东省全体户平均为12华亩,全国户平均为20华亩。另外,在岛内最多的是崖县平均18.08华亩,昌江县户平均仅2.87华亩。这些耕地面积的数字也是依据图上测定推算的结果,它也可以从下表的贝斯科教授的调查表中的数字得到说明。2519平方公里约合251900公顷,即为25.19万公顷。我们注意到,所谓“3,852,700华亩”即合25.5万公顷。同上资料也记载:海南岛耕地中水田1126平方公里,旱田1157平方公里。以此折算,则海南耕地中水田有11.26万公顷,旱田11.57万公顷。   上述的数字也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数字,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每年海南岛粮食的种植面积,变化应当是比较大的。如1935年是海南粮食丰收的一年,这一年的耕地面积就很大。据广东省农林局的调查,1935年海南主要粮食作物面积及产量如下:据上表所显示的数字计算,1935年海南粮食生产中,稻米的面积为29.14万公顷;番薯的面积为7.11万公顷,合计36.25万公顷。最大宗的粮食作物产量中,稻米42.56万吨,番薯类17.5万吨。   其次,我们考察一下海南的水稻栽种面积和水稻产量。海南岛地处中国的最南部,稻米是本岛的主要食粮,因而水田是耕地中主要的耕地。和上面所提到的情况一样,民国时期海南岛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也一直没有准确的数字。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根据相关的资料进行一些类比研究。据日文资料:当时海南岛全岛水田总面积不超过8万町步,[8]也就是说,合约8万公顷,即120万亩。“本岛缺乏灌溉水利的旱田与水田各占其半,据1935年《中华民国统计提要》,耕地总面积二万五千一百八十九公亩中,水田一万二千六百五十六公亩,旱田一万二千五百三十三公亩”。[3]3821亩相当于6.667公亩,据此计算,则全岛水田只有3778亩,所以这个数字不可信。   我们对历年来海南的粮食产量进行比较,“1949年海南粮食播种面积只有42.1万公顷,产粮37.9万吨”。[9]从上面的比较可以认为上表的29万公顷的数字大致是可信的。由于没有每年的稻米产量的统计数字,所以研究者对海南稻米的产量,都是根据稻田面积,特别是水田面积来计算。在抗战胜利后,李恭宇在《开发琼崖议》中说:“就产量而言,全岛产米总额,未曾作精密的调查与统计,故缺乏正确数字可考。”据一般估计,战前米产总额,年一千万余担左右。民国二十三年广东省政府曾调查琼山等五县米产情形,其数字如下(单位:元,币种:大洋):以米产总额与人口总数相较,似尚有不敷之数。据琼崖专署估计,平均每年仰给暹[罗]米、越[南]米供给,当在二十万担以上。”[10]   再次,我们研究番薯和杂粮的生产情况。因为岛内稻米的不足,必然要有补充,故有番薯、杂粮。特别是番薯,因为单位产量大,生产期短,因而是海南稻米的极大补充。30年代,广东全省九个区中,杂粮产量最多者为第九区,即海南部分。从中不难看出,海南岛是广东中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从粮食的生产也反映了其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其情况如下:[7]9012,526,645担合约62.6332万吨。1936年“海南岛的番薯生产,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全岛普及性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为31,758町步,相当于耕地总面积的11.7%”。[11]可以认为,海南的番薯种植面积大致在3万到5万公顷的程度。据徐俊鸣教授的研究:“海南岛的农作物,除了水稻之外,蕃薯是最重要的。一年四季都可以栽种,产量(折合稻谷)占粮食的五分之一。”[12]#p#分页标题#e#   二海南岛的缺粮问题与进口粮食概况   民国时期海南岛,“虽然米是海南岛居民的主要粮食,但由于岛民的农业技术尚未摆脱原始农业的状态,全岛米的产量不能满足其对米的需求,每年从泰国、法属印支输入大量的米。虽然输入量依年份不同有所差异,但多的年份达170万元,少的年份也输入额达100万元。”[5]30   《海南岛志》也说:“……全琼所产谷米,不足自给,每年由安南、暹罗、安铺各地进口米价,其数达二百万两(黄金)①以上。地广而土沃,尚须仰给于外,则其田野之不辟,人事之不勤,概可知矣。兹将最近四年间米之输入担数,列表如下在一些日文资料中,有更加详尽的资料。据解放初期的调查,“海南历年来粮食不能自给自足,每年要倚赖外地支援,在抗战前每年生产稻谷约850万担,番茨约414万担,每年调入粮食量,据海关统计:由1911年至1939年间,每年输入洋米17万担,最多的一年,曾达87万担,此外由省内各地调入的每年平均达1.8万担至2万担,另面粉3万多担,杂粮类(主要为豆类)3万多担。抗战前每年依靠外粮接济数,大致为25万担,战后据伪农林局1947年的统计:稻谷产量853万担,年消费量1,062万担,计不足209万担。解放以后稻谷产量逐年增加:1952年比1936年增加19.8%,1954年已比战前增加45%。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对粮食的需要日益增加,据海南粮食处的统计:1954年由外地运入的粮食仍达196万担,其中稻谷32万担,生产仍赶不上实际需要。”[14]   民国时期的广东省是一个粮食不足的地区,而与海南毗邻的雷州与钦州地区也是缺粮地区。有资料说:雷州地区“粮食向来不足自给”;钦州地区“在过去(指解放前)是粮食不足地区”。钦州地区在解放后才有粮食外调;而雷州地区在1954年还由外地调入59万余担粮食。[15]45在民国时期,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广东由于有地缘以及经济的优势,所以即使其粮食存在着不足,对其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可以说也是有限的。但海南不同,海南是经济落后地区,粮食的输入对地方财政而言,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其突出的表现是在抗战时期,日本人侵占了海南岛的主要都市和沿海地区,同时切断了海南和岛外的经济往来,即华侨汇款不能顺利地流入岛内;同时外地的粮食也不能顺利地进入;此外,日本人为维持其军用粮食的生产,又夺取了海南岛沿海的土地,造成海南岛的粮食生产进一步下降。故而在日军侵占海南岛时期,造成了海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粮食恐慌。而抗战之后,岛内又处于内战之中,粮食问题就更加突出。   三民国时期海南岛粮食不足的原因   造成民国时期海南粮食不足的原因比较多,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民国时期,随着海南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人口的增加,粮食的消耗越来越大,粮食的缺口也就越来越大;这一时期海南岛热带作物产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占有了一些原本是生产粮食的耕地;此外,民国时期,岛内的战乱不断,也是一个原因。但是笔者认为,民国时期海南粮食不能自给的本质原因,还在于海南岛农业自身存在着许多弱点。   海南岛粮食生产的落后,究其原因,技术的落后是其主要方面。《海南岛志》中指出:“本岛农作物,以地燠故,品类繁杂,而耕耨节侯,亦与内地迥不相同,兹将本岛现有作物,及将来可以栽培者,述之如左。(一)稻有水稻、旱稻二种。水稻种于低湿之田,普通旱造于大雪前后播种。大寒立春之间插秧。夏至小暑之间收获,晚造于芒种前后播种,大暑立秋之间插秧,霜降立冬之间收获,亦有于晚造收成后,随种一造,至明年二、三月收获者,是为一年三造,但以种二造为多。此等耕作次数,皆因其地之肥瘠,及农民之勤惰而异,非天然限制也。米有糯、粳之分,色有赤、白两种。普通播种,一斗收量一石至二石不等。上田一亩,收谷三石,中田二石,下田一石。方之台湾一亩收五六石者,实膛乎其后。”[13]277-278直到“1949年水稻种植面积505010亩,总产34827.25吨,亩产仅63公斤。”[16]   农业技术的落后可分为二个方面。一方面是水利设施及农具的不足和落后,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海南岛是以稻米生产为主的地区,取水是关键性的,但据解放后的统计,全岛只有水车125部。沟渠也不多。《海南岛全貌》:“水田除使用溪谷的小池之外,灌溉多以人力,或水车行之,他无引水的设施,用肥仅有少量的牛粪及花生壳,地力消耗殆尽,农夫就自然地放弃此地的使用”。[17]解放后,中山大学地理系徐俊鸣教授在《海南岛》一文中指出:海南岛有可能有一年三熟、四熟的条件,[12]但同时也指出:“不过,海南目前还是一年种一次水稻的最多,一年种二次水稻的次之,而一年种三次水稻的还很少。原因一部分是由于水源缺乏,一部分是人力的不足”。[12]其中人力的不足,是因为灌溉要求大量人力。“解放前,水利设备缺乏,建设的农田水利仅有65宗,其中已完成的有50宗,未完成的有15宗,受益农田共19万市亩。工程本属草率,又不重视管理,致大部残破已失去效用。各地农民除用水及用很简单的水车灌溉或造临时水坡外,没有其他灌溉工程,每年种植时期均赖天雨”。[14]335我们考察这65宗水利设施的建设,发现实际上就是日本侵占海南岛时期所建设的设施。换言之,在整个民国时期,除此之外,没有兴建过一宗大型水利设施。由此可见,海南岛水利设施的缺乏。在解放初“全岛六百万亩耕地,只有一百万亩有水利灌溉设备,其他经常处于自然灾害的威胁中,特别是旱灾的危害最为严重。因此,水利是海南岛农业增产的关键”。[18]   陈植在《海南岛新志》中也说:“尝考海南之所以引为严重问题者,厥惟民食之不足,而食粮问题,如从稻作之改良,水利之改进着手,则其增产,绝非难事”。[19]另一方面是良种及栽培技术的落后。在良种及栽培技术方面,一直没有大规模的良种引进和栽培技术的普遍培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政府的注意力不在于此;二是基础教育薄弱下的农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的不足,即人们所说的“惰农”问题。[20]抗战之前,海南一直没有专门的农业学校,只是日本侵占海南岛期间,日本人创立了两所农业学校,但时间都不长。从上面的表格的情况,可以看出,即便如此,人数也只有200多人而已。抗战胜利后,为发展海南农业,1946年秋,本地人士曾桐春等创立私立海南农业专科学校,设有农艺、畜牧2个班,1946-1947年先后招收二期学生,每期共80人,每个专业1个班。1948年合入私立海南大学农学院,有农艺、畜牧、农经3个系,每个系1个班,每班约30人。私立海南大学1951年初停办。此外,还有1946年创立了国立琼山高级农业职业学校。[2]351-354#p#分页标题#e#   其他如化肥、农药方面,技术的落后也是显而易见的。民国时期海南的化肥使用记录极少,只是在一些从事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园中有少量的使用,再就是在日本侵占海南岛期间,日本的农业企业有过使用的记录。而一般农民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据《琼山县志》的记载:“1952年,本县农民开始使用化肥。1953年,开始使用化学农药‘666粉’”。1952年琼山县化肥的供给量是116吨,而且只有氮肥,1954年才开始供给磷肥,1960年开始供给钾肥。[16]336琼山是海南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所以它的情况有相当的代表性。上个世纪50年代徐俊鸣教授在《海南岛地理》中认为,海南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在于三点:其一是“垦殖指数小,荒地尚多”;其二是“复种指数小”;其三是“耕作粗放,单位面积产量甚低。”[21]   笔者认为,此三点,都可归属于农业技术落后的范围。综上所述,民国时期造成海南岛粮食不足的原因,固然有政治等方面的干扰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当时的海南岛社会生产自身存在着多种问题,如现代的意识、文化的发展、对外交流的扩大等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在今日也存在于海南社会中,因而我们进一步研究民国时期海南岛的粮食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对今日海南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

阅读全文

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研究

[摘要]

近些年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破坏;而农村环境污染往往被忽略,因此本次调查以江苏沭阳农村为例,实地考察江苏沭阳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及环境污染现状,深入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环境经济学为基础,探寻农村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农村经济;环境污染;环境经济学;最优经济选择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农村人口约有6.7亿人,占50.3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当前由于农村居民在环境保护知识方面的匮乏及政府的措施不到位,农村环境恶化状况已相当严重,笔者以江苏沭阳农村为例深入调查当地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考察当地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环境现状,以此深入探讨沭阳农村经济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环境经济学为基础,探寻农村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

1江苏沭阳农村居民收入来源

1.1农业种植包括露天大棚种植

阅读全文

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研究

[摘要]

近些年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破坏;而农村环境污染往往被忽略,因此本次调查以江苏沭阳农村为例,实地考察江苏沭阳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及环境污染现状,深入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环境经济学为基础,探寻农村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农村经济;环境污染;环境经济学;最优经济选择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农村人口约有6.7亿人,占50.3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当前由于农村居民在环境保护知识方面的匮乏及政府的措施不到位,农村环境恶化状况已相当严重,笔者以江苏沭阳农村为例深入调查当地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考察当地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环境现状,以此深入探讨沭阳农村经济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环境经济学为基础,探寻农村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

1江苏沭阳农村居民收入来源

1.1农业种植包括露天大棚种植

阅读全文

海洋生态保护途径

 

海洋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摇篮,汉字“海”的象形结构寓意着人类的母亲是水,由此看出古人对海洋的敬畏和重视。地球上海洋面积约占星球总面积的十分七,它为地球生命提供的生存空间是陆地范围所能提供的三百多倍。但是,随着工业时代以后人类经济的飞速发展,陆地上的资源日益贫乏,海洋因其丰富的资源储备,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原本平静的大海不再平静,全球海平面上升、石油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水缺氧等各种海洋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一、海洋生态现状   (一)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对能源的不断追求。进入工业文明后,人们对化石能源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之而来的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这使得全球温室效应愈发严重,直接加剧了海平面的上升。太平洋上许多低地岛国以及大陆沿海地区因此面临着将被海水淹没的威胁。2001年11月,美国地球政策研究发表的相关报告指出,由于海平面上升,在未来50年内,南太平洋岛国图卢瓦将遭海水淹没。为此,1.1万国民被迫逐步移民到新西兰。图卢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为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而举国迁徙的国家。在水城威尼斯,由于全球变暖,在过去的100年里,威尼斯的海平面上升了23厘米。威尼斯的常住人口已经从20世纪50年代的15万人减少到现在的5.8万人。进一步的数据表明,如果今后不能有效遏制海平面上升的话,到2100年,水城威尼斯将不复存在。   (二)海洋环境污染程度愈发严重   工业时代以来,人们向海洋排放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损害污染了海洋环境,造成大量问题。有关海洋污染的事件层出不穷。其中,石油泄露尤其引人关注。2002年11月,“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海域沉没,造成严重石油泄漏。长达400公里的海岸线遭到毁灭性污染。2010年4月“,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沉入墨西哥湾。这一系列层出不穷的悲剧对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据统计,每年因油轮失事而泄露进海洋的原油约有100万吨。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陆地废弃物也被丢进海洋。中国沿海城市每年平均向海水排放100亿吨污水。巴西每天至少有500吨未经处理的有机污水和50吨重金属污染水排入里约热内卢市的瓜纳巴拉海湾。根据《黑海正在死亡》的调查报告统计,多瑙河沿岸的城市每年排入黑海的废料中约有60吨水银、50万吨氮、4万吨磷以及4500吨铅等大量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不但使黑海走向死亡,而且对于多瑙河沿岸的居民生命构成了威胁。在《寂静的春天》一书,著名的环保先行者蕾切尔•卡森中描述了滥用农药等化学药剂给环境造成的毁灭性影响。“河流死亡了,然而我们却正在容忍让农药通过河流和直接向海边沼泽地喷洒而进入海水”。“最令人震惊的是不仅是空气和大地,河流和海洋也都受到了有毒物质的污染。”除此以外,核污染更是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从1946年到1958年,美国在马绍尔北部的比基尼和埃尔威托克两个环礁上爆炸了67颗原子弹和热核弹。其中最大的一颗是1954年3月1日在比基尼岛上爆炸的“亡命徒”,相当于750个在广岛投放的原子弹。在《大海环绕》1961年修订本的前言中,蕾切尔•卡森提醒人们关注放射性废物对海洋的污染。她写道“:放射性元素一旦倾投入海就无法收复。一时之错便成千古之憾。这真是一件荒谬的事情,作为生命之源的大海现在竟然受到产生于它的一种生命形式———人类的活动的威胁!威胁,在针对生命本身。”“由于我们自己的破坏,留给我们的时间和选择都不多了”,海洋生命渗漏殆尽之时,便是地球毁灭之日。针对海洋环境日益糟糕的状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将海洋污染列入威胁人类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三)海洋面临物种多样性危机   由于人类大量捕捞以及严重的海洋污染,曾经拥有丰富物种的海洋,如今面临物种多样性危机,人类的渔业资源也随之减少。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刊登文章警告说,由于过度捕捞和工业污染,海洋生态环境正遭到严重破坏。据科学家们估计,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到2048年,在海洋中将难以捕捞到鱼类。世界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过度捕捞,海洋鱼类的数量下降了约有60%。与此同时,珊瑚礁、红树林、湿地等作为海洋生物繁殖的理想场所,目前也都受到各种破坏。据统计,世界上约有62%的珊瑚礁处于将要退化的危险中,原本栖息于其中的生物数量正在不断减少。   二、海洋生态破坏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当前,海洋生态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海洋生态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海洋资源的争夺   随着人类的开采,陆地资源越发贫乏,人们把目光转向海洋,针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特别是在有争议海域尤为突出。美国学者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指出:就像中世纪欧洲掀起的圈地运动一样,如今,世界各国也正努力把海洋“圈”起来。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有240个海上边界尚未商定。围绕着对渔业、石油、天热气等资源的争议,世界各国不断展开各种方式的博弈来争夺尽可能多的领海。日本海争议、东海大陆架争议、南海争议等等各种国际争端不断出现,海域冲突日趋激烈。正像1979年蒙得维亚宣言所宣称的那样,各国对其领海所有权的声明,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其海洋财富的所有权。   (二)海洋灾害   日益糟糕的海洋生态环境,引发了一系列海洋灾害,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海平面上升造成土地流失,公路、房屋等设施被损毁,沿海地区的经济不断遭受重大损失。海水入侵则使得地下水咸化,人们日常饮用的水源质量因此而下降。土地盐碱化造成农作物减产,威胁农业生产。而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海洋飓风,更是造成全球每年上百亿的损失。海洋生态系统的危机加剧导致的灾害还体现在海洋荒漠化现象。世界上第二大咸水湖咸海从20世纪的6700平方公里萎缩3400平方公里。而我国沿海湿地面积较之于20世纪,总面积已经减少了一半。湿地所拥有的调节气候等生态作极大降低,许多湿地物种濒临绝迹。#p#分页标题#e#   三、海洋生态保护的发展   (一)海洋生态保护的发展   随着海洋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环保人士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海洋。各种生态文学、生态批评以及环保组织开始应运而生。1962年,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书中描写了由于滥用农药而造成的严重环境恶果。这被看做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1971年,“绿色和平组织”宣布成立,其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保护海洋生态。在联合国的支持下,世界各国展开对话,通过了一系列利于海洋环境保护的公约。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公约》,为人们的海洋活动制定了法律规范,同时也为保护海洋环境奠定了基础。2009年,联合国设立了首个“世界海洋日”,希望世界各国都能够关注海洋,爱护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摇篮。   (二)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的对策思考   1.淡化人类主体意识,加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   人是在自然中生成的,人类和海洋同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整个世界是一个互动互依的关系性有机体。在古代,人们对自然怀着崇敬和惧怕的心情,人依附屈从于自然。然而进入工业时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然逐渐被“祛魅”。在人类面前,大自然变成了一个随时可以取用的仓库,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为征服、对抗。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引发了近代以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作为生命之母海洋也难逃劫难。而当前我国要保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协调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这首先就要从改变人们的观念开始,改变传统工业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方式,淡化人类主体意识,变征服关系为互依共存的协调关系,自觉按照生态规律调整人类行为,开展海洋生态道德建设,把道德范围由人扩大到自然,才能让人们重新尊重自然,爱护海洋。   2.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保护海洋生态提供政策保证   为了进一步制止海洋生态被人为破坏的势头,有必要对人类自身的行为予以法律规范。只有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才能够真正为我国进行海洋生态保护打下基础。必须明确各级有关部门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的责任,明确各企业的污染连带责任,实行“生态经济补偿制”。定期对企业的污染指标进行评估,超出指标的企业对污染带来的损失附有补偿义务。同时,奖励对海洋生态做出保护的单位和个人。这样,才能够为保护海洋生态提供政策层面的保证。   3.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直到2007年我国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海洋经济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数产业还只是对海洋资源进行初级利用。渔业比重在海洋产业结构中比重过大,很多地方存在着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忽视长远的海洋生态效益。   因此在开发海洋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贯彻市场导向原则,在开采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海洋生态不受损。在进行效益评估时,批判性的使用经济学专业理论,把伦理和生态哲学融入到利益格局中,改变过去的单一的经济指标的评估模式。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同时兼顾长远利益。改变过去的唯经济利益的线性目标,实现传统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由“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转变,把生态指标融入经济指标中,保证海洋资源的再生和长久利用。

阅读全文

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要:目前,由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现象发生,所以生态环境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必须加强对其的保护力度。本文针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探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出的问题提出具体地解决措施,从而进一步研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获得收入和发展农业规模,不断地滥砍滥伐和滥用农业,造成了土地沙漠化和土地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为了让人类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农业生产过程性不恰当的操作会对农业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怎样的危害,下文我们将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分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农业的发展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和人类的需求,并且对后代的生活环境和发展需求产生危害的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差异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并经营的方式,保护了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也满足了人类对农业产业的需求。总而言之,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了这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让自然资源可以持续为人类提供需求与服务,让人类在地球上实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二是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减少资源的浪费。

2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2.1耕地资源被破坏。耕地资源是土地资源和农产品生产的核心,在农业产业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然而由于我国人口的不断加剧,对粮食生产量的需求日益见长,导致耕地资源被破坏、农产品质量不高和土壤退化等问题发生,耕地资源被破坏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1.1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对土地的占用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耕地面积的占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几年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偏向郊区发展,使得城郊的优质耕地资源被占用,根据数据表明,自从20世纪以来,城市建设占用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比如交通道路的建设、能源水矿的开采等都大量占用了耕地面积,导致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1.2水土流失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耕地水土流失的面积高达4540要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4.26%。造成水土流失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事因为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森林草地和不适合开采坡度的不断开垦和破坏。水土流失导致耕地资源退化,比如土壤干旱缺水、肥力下降、耕种层面浅和土壤沙漠化等现象,严重破坏了耕地资源和质量。2.1.3耕地污染我国耕地污染来源主要是工业的废气、废水、废渣,也就是通常说的“工业三废”。每年工业都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和废弃物到耕地里,导致土壤受到严重地污染,其中由污水灌溉引发的土壤污染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当前我国的污水灌溉区已经有20-30多个了,污水灌溉面积大概74万公顷,工业每年排放污水量高达300多亿立方米。其中有80%以上的污水没有经过系统地处理,存在很多重金属成分,农业灌溉水质严重超标,将污泥用来施肥也对耕地资源完成了污染。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耕地受到“工业三废”污染的面积已达400多万公顷。除此之外,一些化学农业的随意使用导致了土壤结块、肥力降低等问题。并且农业薄膜的使用也不规范,由于其不能自然降解,完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以上问题都是导致耕地污染严重的原因。

阅读全文

乡村振兴视野下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乡村振兴的目标与内容主要在于农业的持续、稳步发展,这是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强化农业支持和引导,切实提升农业生产力,实现绿色生产、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选择。当前,亳州农业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诸如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能力不高、农业资源环境影响、资金投入不足及人才流失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亳州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具体应当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当地农业资源保护政策,深化改革农业补贴政策,并制定具备针对性的农业人才保障政策,由此才能切实推动亳州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亳州;农业发展

亳州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始终致力于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促进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亳州市处于安徽省西北部,被称为安徽经济发展的洼地,人均GDP近十年始终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据统计,2016年人均GDP达2.07万元,排名处于全省倒数第二位。尽管亳州是农业大市,“小麦亩产千斤市”、粮食总产量达100多亿斤,是全省粮食生产的“领跑者”。然而,这种以高产为目标的传统生产模式,必将致使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不断产生,甚至将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导致相应的农产品销售困难。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农产品供给体系结构失衡所致。

一、亳州农业发展政策现状

“三农”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问题是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这一政策引导下,亳州市为农业发展制定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引导方针。具体如下所示:2017年3月,亳州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市委书记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批示精神。会议内容指出,要想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需要从以下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应当针对产品结构加以优化,大力促进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二是需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大力培育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由此才能真正有效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还应加快农业科技园和食品产业园建设,强力推进产业招商。三是对经营结构加以优化。通过政策指导、技术帮扶、资金扶持等综合手段,以此来培养现代化的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等农业经营新主体,积极引导扶持合作社成立联合社;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的组织发展模式,由此来打造现代生态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地。四是加速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重点是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在区域范围内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严抓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建设工作,打造全新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同时还需加强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大力推广节水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转变。五是加速改革步伐。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机制,强化土地确权登记,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此外,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离不开财政的支持。从微观层面来说,要实现安徽省亳州市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除了明确的政策指导规划之外,还需要经济保障。针对这一特征,安徽省政府推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该政策解决了亳州市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同时提出了农业补贴制度,将农业补贴对象向新型农业主体倾斜,强化了亳州市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乡村振兴视野下亳州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农业结构欠合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