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学专业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在非农学专业开设的改革与探索
摘要:新农科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涉农人才,如何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何为乡村振兴计划提供人才,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农学概论”课程在农业院校的非农学专业开设,旨在普及相关农业知识,并将所学专业与农业有效结合。对课程内容体系、教师团队、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与探索,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师授课质量,补充拓展了相关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反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关键词:农学概论;非农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农学概论”是一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介绍农业和农事活动的课程,从农业发展史、作物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生长与生态环境关系、作物生产现代化、作物生长安全化、农业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等方面介绍作物生产与农业。20世纪80年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率先开设“农学概论”课程,至今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农业院校均开设该门课程。根据课程开设专业和教学目的的不同,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程,有些则设为通识选修课程。课程面向专业主要有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经济管理、园艺、植物保护等,因不同专业侧重知识体系不同,授课重点难点不同,学生吸收掌握情况不同,故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经过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对知识理解浮于概念上的死记硬背,缺乏理解,背过考过之后忘记了大部分内容,对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立体深入形象化的理解,只有陌生的概念;其次,课程内容重复枯燥,缺乏新意,没有与时俱进,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涉足少,很少带给学生最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再次,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乏生动性和创新性,传统的板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科技进步,难以完成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和生动化讲解,无法实现对教学内容深层次、多样性的教学。现阶段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开设主要针对涉农的非农学专业,如何让这些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相关农业知识,如何系统地、有效地、生动地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一直是课程不断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改革进行了总结,探索出一系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以期顺应新时代农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趋势,为乡村振兴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一、“农学概论”课程特点及内容完善
(一)农学概论的课程内容及特点
农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为植物保护、园艺、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的本科生讲授,涉及学生多,专业广,专业之间差异大。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课程内容涉及植物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植物生理生化、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等学科领域,课程内容繁复,辐射面广,章节之间缺乏关联。课程内容实践性强,联系生产实际比较紧密,而对于现今很多城市或农村里长大的学生而言,从事农业生产经历经验很少,对课堂上讲授的很多知识缺乏具体、形象和直观认知;课程主要针对非农学专业,上课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一些专业基础知识的铺垫,导致对一些概念、定义和生产环节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学习该课程是为了把农学相关知识与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让专业知识与农业知识交叉融合达到最优效果,例如课程所学知识与农业机械化、农业生态等相融合,使农业机械更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用农业生态保护指导农业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生产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这样才能使学科之间融会贯通,非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对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二)农学概论课程内容完善
农业推广学教学革新实践思考
本文作者:傅雪琳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多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该学科属于农业科学中一门重要的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是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生产实际、农民生活改善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知识体系。通过学习《农业推广学》课程,能够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以专业知识为“点”,以广泛的农业生产经营的多方面因素和需求为“面”,点面结合,科学而有效地从实际出发解决具体问题。因此,以大农学类不同专业的专业课和《农业推广学》课为依托,培养“T”型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农学专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因此,《农业推广学》课程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多年来,为了紧密结合农业人才培育和农业发展对推广人才的需要,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农业推广学专业课、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从课程讲授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1][2]。
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实际,体验实践和理论的差异,巩固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开展推广工作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尝试对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农业推广创新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以及对“三农”的认识与理解等均显示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展以案例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
《农业推广学》课程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推广理论部分和推广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以行为改变理论、沟通理论、系统理论、传播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组织管理学理论为主。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除介绍各个理论本身的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这些理论在农业推广活动中的指导意义与实际应用。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列举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其中能够应用什么理论以及如何应用该理论指导具体的推广工作,目的是使学生会初步“纸上谈兵”。例如,在讲授行为科学的需要层次理论后,教师列举一个项目在某地推广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面对不同推广地区和千差万别的推广对象——农户,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来了解如何做好推广工作,最后得出该理论对推广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结论,即在农业推广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农民的实际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开展相应的推广工作。这样,将枯燥的理论与现实事件融于一体,相互支撑,相互印证,使学生乐于学习和接受。该课程实践部分的内容围绕我国农业推广内容与方法、推广组织与体系建设、推广人员素质与职责、推广的环境条件等进行讲授。由于这些内容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讲授,有更多的生动案例(包括正反面的实例)能够在相应章节加以举证和分析,启发学生结合实际灵活学习。
二、开展专题讨论,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讨论课是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辨明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它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有裨益。实践证明,讨论课在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气氛的改善等方面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在《农业推广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主题开展课堂讨论。教师提前2-3周布置任务,一般以国内农业推广体系或其他方面的改革热点作为话题,学生成立讨论小组,组员分工查阅资料、准备讲稿、制作幻灯片,到规定的讨论课时间每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演讲,然后由教师和其他学生提问和质疑,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准备的认真程度、讨论内容、口头表达以及幻灯片制作质量等综合打分,同一小组内不同学生按照贡献大小的排序在成绩上有所差别。例如,在对2005级农学专业(农业生物技术方向)与2005级蚕学(蚕业资源与生物技术方向)共三个自然班学生合班上课时,开展了一次课堂讨论。
涉农行业人才培养对策探究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农业产品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和农业技术对外交流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构建农业对外合作的保障。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涉农行业人才的特殊要求,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应用脱节,缺乏校企合作实践,学习中忽视语言的民族属性,农业信息化资源匮乏等问题掣肘了涉农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进程。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提出建构涉农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涉农行业;人才培养
2013年,我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作为中国新时期的战略规划,“一带一路”战略辐射整个欧亚大陆,开启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农产品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出口额多年一直处于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同比增长5.7%,总额为2300.7亿美元。基于我国农产品国际化的发展需求与农产品企业国际贸易的拓展需要,涉农复合型人才是构建农产品对外贸易体系的重要保障。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涉农行业人才的要求
“一带一路”横贯亚、欧、非三大洲涵盖6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分属于九大语系中的近60种语言,民族成分多样,宗教信仰各异,地缘政治复杂。“一带一路”加速了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技术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了农产品出口额稳步增长,农产品对外贸易与涉农产业的相关发展也对中国涉农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通晓涉农行业国际通用语的使用特点。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技术交流中广泛使用。涉农产业与农产品贸易存在着大量的农业用语英语专业词汇,且农产品在交易过程中受实际情况影响较大,涉农行业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过程中,为了保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交流的顺畅性,要求从业人员储备大量农业英语专业词汇。涉农行业贸易要求从业人员在学习储备过程中针对农产品介绍,农业合作,涉农经济谈判,及农产品相关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各个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积累与学习,掌握农产品对外贸易英语的使用特点。
2.了解国家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发展态势。为了实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六年聚焦三农问题,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扶持下,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相关生产力都均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三农政策会直接影响涉农产业对外贸易与农业技术对外交流,因此涉农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对国家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预判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对外贸易不仅需要对农产品本身、交易双方企业背景与生产能力等进行相关专业的语言介绍,更会牵涉到对农产品对外贸易活动的背景与国家政策深层解读。
“高原特色植物生产”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高原特色植物生产是农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特色鲜明、知识覆盖面广、实践应用性强,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满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分析植物生产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并结合应用型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的办学优势和涉农院校特色,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置、教学实践安排等方面探索“高原特色植物生产”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对社会培养合格的农学应用型人才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族院校;植物生产;教学实践;高原特色
学、实验室和田间实践教学、成绩考核、产学研联合等诸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调动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积极性,提升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意识,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民族类高等院校特色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为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原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高原特色植物生产”具有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该课程涉及的植物和作物种类较多,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较为庞杂,部分教师难以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学生难以对植物生产的相关理论知识理解透彻[8]。因此,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仅采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方式,以教师自身为教学的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整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均采用“老师跟着教材讲、学生跟着老师记”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理论,忽略实践,在传统上被称为“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这种“只有讲课才是传授知识”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将课本知识从开学讲到期末,将每一个知识点“讲得深入、讲得透彻”。诚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个别学生临时掌握知识,但是这种忽略实践的单一讲授形式,一方面使得师生互动少,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所以课堂氛围十分消极和压抑;另一方面,“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单调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深刻,从而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1.2成绩评价体系不完善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等方面受传统大学影响,存在着向研究型大学“趋同”现象,致使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僵化、人才培养“既上不了天,也立不了地”,处境十分尴尬,所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河套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院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立足学院实际,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立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理念;培养目标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将面临改革与转型压力。河套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院校,其面向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工程、管理等一线需要,培养专业特点突出、技术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立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并就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缩短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差距、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索。
一、人才培养理念
(一)指导思想
坚持品牌立校、特色发展、创新驱动、重点突破的转型发展思路。
(二)发展思路
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性教学思考
[摘要]
本文探索了“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和要求。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掌握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发现和理解课程所涉及的众多不同专业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拥有驾驭众多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发挥启发和引导作用,确保研究性教学获得显著效果;要求学生以“主角”的心理定位,主动、独立地完成研究,积极、自信地进行公开展示和辩论。
[关键词]
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教学
一、前言
人类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的时代。农业信息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科学有机结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信息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的典型案例。我国农业生产正面临着耕地面积逐年下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农业从业人员数量短缺等诸多挑战。应对这些严峻挑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由以定性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定量为主的标准化、信息化发展方向转变。农业信息技术为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农业信息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1]我国对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目前,仅有扬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个别高校在农学、植物保护等专业开设了农业信息技术方向。[2-3]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既精通农业科学,又擅长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严重缺乏。[3-4]如何快速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性教学摈弃了教师的强灌性传授,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6]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或引导,在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主动发现。目前,全国高校已经在一些学科进行了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和实践,逐步认识到研究性教学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7]然而,“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却鲜见报道。
二、“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
农业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为了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和运作方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组成要素和模式类型是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组成要素中一般强调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忽略了研究生分类培养中应该突出的内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往往套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没有考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目前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该在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实习实践环节等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充分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避免模仿学术学位人才的培养模式。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对容易、实际培养环节与生产应用结合紧密以及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时间往往长于专业硕士,从而导致学生和社会认为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低于学术硕士,有些学生不愿报考和接受调剂,工作单位接收研究生就业时也不能正确对待,造成一些错误的理解,使得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识和重视不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促进研究生分类培养环境的形成,加强社会宣传,提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知。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
种业领域作为新增的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点是北京都市种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北京农学院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修订培养方案,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
(一)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其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等主要领域相联系,因此,课程设置应与其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需设置”,并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技能侧重应用型的特点。应该注重应用型课程,相应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做到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需要。我校农业推广硕士种业领域主干课中开设的《种业产业化》课程,即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课程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要把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案例研究、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农产品加工技术教学设计
【摘要】农产品加工技术是涉及粮油产品加工工艺和果蔬加工工艺的应用型课程。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极快,传统的高等教育在教学资源更新、师生交流等方面面临挑战。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本文讨论如何将传统高等教育中的优点与互联网的特点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高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加工技术;教学设计
《农产品加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是以物理、化学、机械工程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农产品利用、加工理论、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和综合应用的一门学科。它以粮食、果蔬等农产品为原料,根据其物质构成、组织特性、理化性质和利用途径,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加工制成各种初加工和精加工产品,以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延长农产品保质保鲜期,降低生产成本等目的。课程内容具有理论综合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中互联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相互结合也日益增多,“互联网+传统行业”,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的产物[1]。“互联网+”并不是将互联网和各个行业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促进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进行的融合[2]。在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后,“互联网+”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互联网+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APP就是互联网与传统零售产业的结合,“淘宝”APP的产生和在大众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零售产业的发展。而“互联网+教育”是借助Internet工具对课堂教学优化,对教学方式与学习思维模式的创新[3]。互联网在大学校园普及性广,而“互联网+教育”可以利用互联网互动性强,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育存在的时间空间限制性强、面授课程课时少、广度不足等缺点,使课程更加具有个性化,摆脱“课程需在教室进行”的框架。
1农产品加工技术教学设计改革的背景
1.1农产品加工工艺学的重要性
湖南农业大学是湖南省内唯一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高等学校。“春耕现代农业实验班”是为了推动本科生多元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而开办的特色农学教育。专业课程涉及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农产品加工技术》是其中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分为粮食和果蔬两大板块,课程的开展意在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加工原理及其应用,传达新的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对农产品加工的兴趣,是农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领域的桥梁之一。且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解决“三农”的“金钥匙”,是学生认识和了解“三农”的窗口[4]。
1.2农产品加工技术教学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