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技能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学专业技能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学专业技能

职高课程设置农学论文

摘要:研究农村中职教育,我们要更多地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下功夫。学校要以对国家、家长和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为目标开设课程。

关键词:职高;农学;课程;设置

职业教育的地方性特点历来被大家所认可,但在现实中却常常被忽略。纵观农村中职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中职学历教育在中华大地应运而生。几乎县县都有中职学校(职业高中),学校开得较多的是涉农专业,可课程呢,数、理、化、文、史、地、外样样齐全,专业课仅相当于普通高中的副科。到后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几乎校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这对农村普及计算机应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学生的就业情况就不尽如人意了。再到后来,打工成为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法宝。在城市用工企业的“引导”下,各校开设的专业五花八门,课程设置计划成为摆设。尤其是近年来在半工半读和顶岗实习的引领下更是乱套,学校成了企业招工的中介机构。目前,我国农村中职教育只看办学规模,不看教学规律;只顾企业需求,不顾自身发展,客观上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这导致了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无序混乱。2011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指出:“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因此,学校要以对国家、家长和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为目标开设课程。“普高有高考,职高有大赛”“文有‘文明风采’,武有技能大赛”,我校职高学生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为“做人”“就业与创业”,可见职高学生德育和技能的重要性。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品行上还是很纯朴的,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校的很多班主任就认为农学的学生比其他班好管多了。因此,我认为,为了切实保证农学专业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就要保证学生能动手、会动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专业课程在量上的保证

在量上的保证是指在专业课的设置上要保证数量。学校只有开足专业课程,才能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才有可能保证学生的就业与创业。专业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其中专业理论课教学时间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每周安排4~6课时;专业技能课第一学期每周安排4~6课时,第二学期每周安排6课时,第三学期每周安排8课时,第四学期每周安排8~10课时。第四学期,学校应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一是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核,让他们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安排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参与专业实习。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应以实用性、基础性和灵活性为原则,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毕业后参与相关行业就业的竞争能力和为学生今后创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专业课程在质上的保证

在质上的保证是指在专业课的学习时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可以按学生人数的多少来设置专业教师。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笔者建议:每一门专业技能课在实作时,每20人必须有一位实作教师。否则,学生容易偷懒,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也得不到保证。专业理论课在传授时,一是注意知识的深浅度,宜浅不宜深;二是必须加强实作课。实作课可以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专业理论课宜浅显,课程数量可以少开;专业技能课和实验实作课宜多开,每节课的内容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深。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我从事多年的农学专业的教学经验来看,在技能课上,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以视频教学为辅,多看别人的成功经验。但是,学生光看也不行,别人的技能不会变成自己的,还必须动手。(二)教师演示要慢,要讲得详细,技术要领要到位。(三)教师不仅仅要演示,同时也要学生看到老师的技能所要达到的高度。(四)学生动手时,每组必须有老师监管,或是每组要有先后顺序,力求安全。(五)出现了小的安全事故必须及时处理。(六)学生的技能也不能因噎废食,出现问题就不练了。学生的技能还是要严格按大纲或高考要求来做好的。(七)学生的技能器材和工具用完后要进行有效管理。

阅读全文

工程教育认证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建设

摘要:指出了为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各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应该转变观念,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角度出发,加强与国际接轨,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各种高等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战略为背景,以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证过程中建立的教育体系为例,着重探讨了高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核心实践能力的具体制定和考核方式及考核时间安排,提出了建立与之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水利水电工程;考核方式

1引言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根本任务是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应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而专业建设是我国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根本基础,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同时,专业建设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大学的办学水平、办学定位和办学思想。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各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国各个高校的专业建设应该转变观念,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角度出发,加强与国际接轨,以国际化的标准,引导工程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持续提升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结合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证过程中建立的教育体系,重点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核心实践能力的具体制定和考核方式及考核时间安排,建立与之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等内容。

2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中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

2.1专业核心实践能力内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专业制定培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内外部需求和条件,包括学校定位、专业具备的资源条件、社会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等。专业应通过各种方式使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专业教师)了解和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在培养目标的内涵上达成共识。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学院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提出了适合本专业熟练掌握的5种核心实践能力、基本掌握的10种核心实践能力、初步掌握的15种核心实践能力。其中熟练掌握的5种核心实践能力分别是:①测绘能力;②设计计算能力;③项目建设管理能力;④工程运行管理能力;⑤试验研究能力。基本掌握的10种核心实践能力分别是①:工程地质资料应用能力;②绘图、识图能力;③水工结构计算能力;④水力计算能力;⑤水文资料分析、计算能力;⑥渠系建筑物设计能力;⑦地基稳定计算及基础处理能力;⑧水电站设计能力;⑨施工组织及管理能力;⑩泵站规划设计能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初步掌握的15种核心实践能力分别是①工程经济分析能力;②工程方案评价能力;③常用材料鉴定能力;④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能力;⑤资料收集、分析能力;⑥水利法规运用能力;⑦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能力;⑧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评价能力;⑨灌排系统规划设计能力;⑩钢结构选材及计算能力;?瑏瑡外语应用能力;?瑏瑢项目监理能力;?瑏瑣水工建筑物观测能力;?瑏瑤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控能力;?瑏瑥水工建筑物的除险加固能力。基于以上要求,为了使毕业生达到本方案确认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核心实践能力,参考教育部通过的《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专业规范》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专业规范规定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主要知识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筛选和确定了本专业的15门专业核心课程。

阅读全文

涉农行业人才培养对策探究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农业产品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和农业技术对外交流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涉农行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构建农业对外合作的保障。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涉农行业人才的特殊要求,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应用脱节,缺乏校企合作实践,学习中忽视语言的民族属性,农业信息化资源匮乏等问题掣肘了涉农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进程。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提出建构涉农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涉农行业;人才培养

2013年,我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作为中国新时期的战略规划,“一带一路”战略辐射整个欧亚大陆,开启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农产品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出口额多年一直处于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同比增长5.7%,总额为2300.7亿美元。基于我国农产品国际化的发展需求与农产品企业国际贸易的拓展需要,涉农复合型人才是构建农产品对外贸易体系的重要保障。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涉农行业人才的要求

“一带一路”横贯亚、欧、非三大洲涵盖6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分属于九大语系中的近60种语言,民族成分多样,宗教信仰各异,地缘政治复杂。“一带一路”加速了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技术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了农产品出口额稳步增长,农产品对外贸易与涉农产业的相关发展也对中国涉农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通晓涉农行业国际通用语的使用特点。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技术交流中广泛使用。涉农产业与农产品贸易存在着大量的农业用语英语专业词汇,且农产品在交易过程中受实际情况影响较大,涉农行业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过程中,为了保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交流的顺畅性,要求从业人员储备大量农业英语专业词汇。涉农行业贸易要求从业人员在学习储备过程中针对农产品介绍,农业合作,涉农经济谈判,及农产品相关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各个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积累与学习,掌握农产品对外贸易英语的使用特点。

2.了解国家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发展态势。为了实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六年聚焦三农问题,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扶持下,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相关生产力都均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三农政策会直接影响涉农产业对外贸易与农业技术对外交流,因此涉农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对国家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预判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对外贸易不仅需要对农产品本身、交易双方企业背景与生产能力等进行相关专业的语言介绍,更会牵涉到对农产品对外贸易活动的背景与国家政策深层解读。

阅读全文

清末农业教育开展思索

本文作者:吴玉伦 单位:焦作大学校长办公室

发轫于清末的中国近代农业教育至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已获得规模有限的初步发展。无论沿农业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还是从教育沿革的轨迹进行评判,近代农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并对其后的农业生产和教育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近代农业教育于清末产生的社会背景

传统的中国农学是一种“经验农学”,是强调天人合一,用“阴阳协和,五行相生”的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在非电热机械农具时代,这套理论是有成功之处的。与此不同的是,18世纪的西方确立了一套全新的“实验农学”体系,通过对动植物个体乃至构成生物体基本单位的细胞进行解剖分析,利用人为控制的有限环境来进行农业生产过程的模拟实验,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和抽象出生物个体的生长规律,以此来指导现实的农业生产[1]。由于生产实效的明显优势,“实验农学”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单纯的农业技术之外,近代以来,外来势力把中国作为倾销其过剩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的基地。凭借攫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帝国主义列强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将侵略的触角伸进广袤旷远的农村,中国农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日益加深。加之国内人口增加、天灾频仍,终使芜秽不治,蓬蒿没路,国用匮绌,民生日蹙,农业生产日益走向衰败的边缘。经济困境与内外交困的社会处境相交织,促使一批启蒙思想家和开明士绅重新体认农业生产的政治经济地位,从而形成了新形势下的“农本意识”。和以往不同,此时的“农本意识”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纳为其重要内涵,不仅肯定农业生产的政治经济地位,更强调利用新型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对西洋“农器便利,不用耒耜,灌水皆设机关,有如骤雨”[2](P1419)的先进生产方式倾慕不已。孙中山在《农功》一文中,也积极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改良中国落后的农业生产。以光绪帝一系列关于农业变革相关谕令的颁布为标志,近代农学从知识启蒙开始上升为国家意志,以实验农学为学科体系的近代农业教育、科研得到官方的认可,并得以逐步实施推广。在教育领域里,封建专制教育空疏腐朽的颓势至清末未减,形式完备的教育制度已徒具虚名,各地官学和书院不过是科举入门的阶梯。学校管理日渐松弛,昏聩之师滥充其数,捐纳生徒滥厕其间。科场考试更是丑态百出,剽窃诡随,倩枪顶替,通融关节,贿赂公行,曾一度起过积极作用的科举制度,日久生弊,积弊成俗,破屋漏舟,无可修补。与针砭科举相交响的是呼吁改革传统教育、建立新式教育。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行以达知、明体达用,“读书者实事求是”[3](P240);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变器不变道”;资产阶级改良派笃信“农、商、矿、林、机器、工程、驾驶,凡人间一事一艺者,皆有学”[4](P109)。这一切都预示着穷途末路的传统教育必将迎来蜕变重生的新机遇。在实践层面,从洋务教育起,声光化电等反映西方近代文化基本内容的科技知识,步履艰辛却势不可挡地挤占着为孔孟经史所垄断的教育地盘,延续了一千三百年、以科举选士为核心的封建教育体制,最终在这场转型中未能逃脱分崩离析的历史命运。受“欧风美雨”的浸渐,出于对自身传统的反思,新式教育逐渐崛起,新式教育类型之一的实业教育应运而生。1904年颁行的癸卯学制,把中国教育送入早期现代化的轨道,由张之洞、罗振玉主持设计的这套学制定位“农工商各实业学堂,以学成各得治生之技为主,最有益于邦本”,使几千年来一直为儒家正统教育所鄙视和排挤的农业教育,被正式纳入国家颁行的学制体系。近代农业教育在上述一系列因素的促动下扬帆起航。

二、近代农业教育在清末初步发展的基本脉络

清末,近代农业教育处于起始阶段,其类型大致有三种:农业留学教育、大学堂农学科和隶属实业教育领域的各级各类农业学堂。遣员放洋,取石他山,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奠基之措。农业留学教育方面,1896年清政府首批派遣的13名日本留学生中,有1人学农;1897年浙江蚕学馆派嵇侃赴日本东京西原蚕业讲习所学习蚕丝理论和技术,以后又派毕业生方志澄、朱显邦赴日本学习。1903年京师大学堂派31人留学日本,学农及学农艺化学各1人;1905年山东派24人赴日,其中习农学者10人,同年农工商部派30人去日本学农。留日学生还创办有《农报》、《农桑》和《中国蚕丝业会报》等刊物,研究推广农业技术。从1909年起,清政府选拔赴美留学179人,其中13人学农,他们中有邹秉文、竺可桢、过探先等人,后来成为农林教育界的著名专家。据不完全统计,1011年,中国农科留学生日本112人,欧洲各国12人,美国51人。尽管数量十分有限,去向也以东瀛为主,但农业留学教育开阔了学生视野,汲取了他人经验,也为早期近代农业教育的开展储备了师资。京师大学堂的农学课程和之后成立的农科大学,是清末时期层次最高的农业教育。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维新运动的成果之一。1903年,《奏定大学堂章程》将大学堂分八科,其六为农科大学,农科分四门,分别为农学门、农艺化学门、林学门、兽医学门。京师大学堂早期只设农学课程,1905年,作为八个分科大学之一的农科大学开始筹建。1911年11月,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罗道庄校舍建成,农科大学迁至新址,罗振玉任校长。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当时农业教育中规格最高者,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对各地各级农业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担任农业教育主角的是隶属于实业教育系统的各级各类农业学堂。1904年颁行的癸卯学制,在普通教育的两翼设计了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实业教育包括农、工、商等门类,农业教育分高、中、初三个层次。事实上,在正式的教育制度文本形成以前,农业教育的实践早已展开。创办于1896年的江西高安蚕桑学堂,被一些学者看作近代农业教育、乃至职业教育的开端。戊戌以前成立的农业学堂还有遵化农算学堂、江宁农务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温州蚕学馆、杭州蚕学馆等。

阅读全文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应用

摘要: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虚拟化、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通过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园林规划设计的实践教学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园林规划设计;人才培养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园林规划设计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美术基础、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制图、设计初步、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场地分析能力、策划能力、设计能力、方案理解能力等职业能力,能够承担各类居住区、风景区、公园、植物园、庭院、道路、广场绿地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即以教材为核心,围绕主要知识点进行理论讲授,然后通过一个规划设计作业完成实训环节。以上教学方法虽然具有知识系统化、全面化的优点,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1传统授课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仍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授课模式都是先讲理论,而抽象概括的理论不免空洞,缺乏感染力。尽管目前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大量图片加以展示说明,但学生仅从图片上仍难以理解和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在实践中比较盲从,不能将理论知识与设计实例相结合,因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思考、探究、创新的能力。

阅读全文

农业推广学教学革新实践思考

本文作者:傅雪琳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多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该学科属于农业科学中一门重要的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是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生产实际、农民生活改善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知识体系。通过学习《农业推广学》课程,能够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以专业知识为“点”,以广泛的农业生产经营的多方面因素和需求为“面”,点面结合,科学而有效地从实际出发解决具体问题。因此,以大农学类不同专业的专业课和《农业推广学》课为依托,培养“T”型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农学专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因此,《农业推广学》课程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多年来,为了紧密结合农业人才培育和农业发展对推广人才的需要,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农业推广学专业课、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从课程讲授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1][2]。

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实际,体验实践和理论的差异,巩固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开展推广工作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尝试对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农业推广创新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以及对“三农”的认识与理解等均显示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展以案例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

《农业推广学》课程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推广理论部分和推广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以行为改变理论、沟通理论、系统理论、传播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组织管理学理论为主。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除介绍各个理论本身的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这些理论在农业推广活动中的指导意义与实际应用。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列举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其中能够应用什么理论以及如何应用该理论指导具体的推广工作,目的是使学生会初步“纸上谈兵”。例如,在讲授行为科学的需要层次理论后,教师列举一个项目在某地推广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面对不同推广地区和千差万别的推广对象——农户,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来了解如何做好推广工作,最后得出该理论对推广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结论,即在农业推广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农民的实际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开展相应的推广工作。这样,将枯燥的理论与现实事件融于一体,相互支撑,相互印证,使学生乐于学习和接受。该课程实践部分的内容围绕我国农业推广内容与方法、推广组织与体系建设、推广人员素质与职责、推广的环境条件等进行讲授。由于这些内容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讲授,有更多的生动案例(包括正反面的实例)能够在相应章节加以举证和分析,启发学生结合实际灵活学习。

二、开展专题讨论,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讨论课是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辨明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它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有裨益。实践证明,讨论课在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气氛的改善等方面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在《农业推广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主题开展课堂讨论。教师提前2-3周布置任务,一般以国内农业推广体系或其他方面的改革热点作为话题,学生成立讨论小组,组员分工查阅资料、准备讲稿、制作幻灯片,到规定的讨论课时间每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演讲,然后由教师和其他学生提问和质疑,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准备的认真程度、讨论内容、口头表达以及幻灯片制作质量等综合打分,同一小组内不同学生按照贡献大小的排序在成绩上有所差别。例如,在对2005级农学专业(农业生物技术方向)与2005级蚕学(蚕业资源与生物技术方向)共三个自然班学生合班上课时,开展了一次课堂讨论。

阅读全文

“高原特色植物生产”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高原特色植物生产是农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特色鲜明、知识覆盖面广、实践应用性强,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满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高原特色植物生产”课程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分析植物生产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并结合应用型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的办学优势和涉农院校特色,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置、教学实践安排等方面探索“高原特色植物生产”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对社会培养合格的农学应用型人才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族院校;植物生产;教学实践;高原特色

学、实验室和田间实践教学、成绩考核、产学研联合等诸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调动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积极性,提升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意识,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民族类高等院校特色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为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原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高原特色植物生产”具有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该课程涉及的植物和作物种类较多,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较为庞杂,部分教师难以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学生难以对植物生产的相关理论知识理解透彻[8]。因此,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仅采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方式,以教师自身为教学的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整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均采用“老师跟着教材讲、学生跟着老师记”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理论,忽略实践,在传统上被称为“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这种“只有讲课才是传授知识”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将课本知识从开学讲到期末,将每一个知识点“讲得深入、讲得透彻”。诚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个别学生临时掌握知识,但是这种忽略实践的单一讲授形式,一方面使得师生互动少,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所以课堂氛围十分消极和压抑;另一方面,“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单调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深刻,从而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1.2成绩评价体系不完善

阅读全文

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文章以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为例,梳理工程背景下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困境及思考其出路,探索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的路径及实践。

关键词:人文素质;大学语文;工科院校

大学语文承载着高度的人文性,高等学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目的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进行传承并发扬光大。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具有同质性,培养大学生善学善行的品德、拓展大学生爱国爱家的人生格局,激励大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是教育部在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作为工程背景下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应在大的环境下顺势而为,把是否全面落实和渗透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

一、工程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

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来实现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教育部、高教司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教育目标。工程背景的高等院校应精心设计大学语文课程,统筹兼顾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并把人文素养培养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把大学语文开设为高校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及人文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和当代自然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发展方向相适应,培养出更多综合素养高的高质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1]。高教司文件强调的“综合素养”就是人文素养,要求综合素养与自然、人文等专业相结合,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2]。就工科院校而言,应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实际,河北工程大学工程特色明显,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农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及历史学11个学科门类。各个门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工科等应用型学科可以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敢干、肯干的品质,鼓励学生到艰苦地方去开辟新天地;理学在校企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管理学在可尝试实际实习的岗位中,引导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转变为行动。农学经常在试验田中培种育苗,培育种苗过程中的湿度、温度的测量,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医学在实际管理论教学中引导学生塑造奉献精神与医者仁心的品质,并在临床和具体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文学滋养人的灵魂,利用好专业优势,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践行,对假恶丑的鞭挞和遏制,同时也引导学生肩负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法学专业则教育学生在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利益的同时,鼓励学生树立法律信仰,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而作出努力;艺术学教学鼓励学生在艺术设计上的大胆创新精神;教育学在教学上更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历史学教学方面,在对文物博物馆进行历史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包括学习精湛的文物修复技术等。这虽是一份清苦的工作但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因此工程背景下的高等院校,把工科教育教学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是高等院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备综合素养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工程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实环境中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工科高等院校存在一定程度的重视专业技能、轻视人文素养培养的倾向,很多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就是汉字书写,都认识汉字,不需要教,可以自学,很少有学生去揣摩其中的深意,认为自己将来是靠测量、土木工程、机械、化工等专业技能吃饭,大学语文无关紧要,没什么用,不学也不影响什么。还有学生认为,大学语文的那些“老古董”中学阶段就接触过,都知晓,不需要花时间再学习。诸如此类的想法,在大学生群体中是很普遍的。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人文常识掌握不足,即便学习,很多时候也是为了考试。这些人文知识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内在的人文素养,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多数工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只是传授文化知识而谈不上是人文素养的培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