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学专业概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在非农学专业开设的改革与探索
摘要:新农科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涉农人才,如何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何为乡村振兴计划提供人才,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农学概论”课程在农业院校的非农学专业开设,旨在普及相关农业知识,并将所学专业与农业有效结合。对课程内容体系、教师团队、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与探索,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师授课质量,补充拓展了相关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反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关键词:农学概论;非农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农学概论”是一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介绍农业和农事活动的课程,从农业发展史、作物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生长与生态环境关系、作物生产现代化、作物生长安全化、农业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等方面介绍作物生产与农业。20世纪80年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率先开设“农学概论”课程,至今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农业院校均开设该门课程。根据课程开设专业和教学目的的不同,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程,有些则设为通识选修课程。课程面向专业主要有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经济管理、园艺、植物保护等,因不同专业侧重知识体系不同,授课重点难点不同,学生吸收掌握情况不同,故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经过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对知识理解浮于概念上的死记硬背,缺乏理解,背过考过之后忘记了大部分内容,对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立体深入形象化的理解,只有陌生的概念;其次,课程内容重复枯燥,缺乏新意,没有与时俱进,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涉足少,很少带给学生最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再次,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乏生动性和创新性,传统的板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科技进步,难以完成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和生动化讲解,无法实现对教学内容深层次、多样性的教学。现阶段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开设主要针对涉农的非农学专业,如何让这些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相关农业知识,如何系统地、有效地、生动地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一直是课程不断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改革进行了总结,探索出一系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以期顺应新时代农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趋势,为乡村振兴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一、“农学概论”课程特点及内容完善
(一)农学概论的课程内容及特点
农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为植物保护、园艺、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的本科生讲授,涉及学生多,专业广,专业之间差异大。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课程内容涉及植物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植物生理生化、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等学科领域,课程内容繁复,辐射面广,章节之间缺乏关联。课程内容实践性强,联系生产实际比较紧密,而对于现今很多城市或农村里长大的学生而言,从事农业生产经历经验很少,对课堂上讲授的很多知识缺乏具体、形象和直观认知;课程主要针对非农学专业,上课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一些专业基础知识的铺垫,导致对一些概念、定义和生产环节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学习该课程是为了把农学相关知识与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让专业知识与农业知识交叉融合达到最优效果,例如课程所学知识与农业机械化、农业生态等相融合,使农业机械更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用农业生态保护指导农业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生产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这样才能使学科之间融会贯通,非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对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二)农学概论课程内容完善
高等农业院校设置农业保险研究
摘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人才的供给必须遵循人才需求的市场规律。目前,社会对保险及农业保险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在学科领域方面,农业保险还处于空白。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对在高等农业院校设置农业保险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业保险专业;必要性;可行性
一、设置农业保险专业的必要性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的平稳和持续发展关系着整个社会和国家经济的稳定。[1]在保障和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保险可作为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补偿灾害损失的重要方式,与政府防灾救灾体系形成互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源于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随着人们保险知识的不断增强,很多经营者会考虑利用保险、规避风险、降低损失。但是由于对保险知识掌握的不够或是信息的不对称,致使他们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为了能够事先对潜在的风险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从而适时投保,事后能够对损失进行正确的评估并获得合理的赔偿,这些经营主体迫切需要专业的保险人才为他们提供服务。(2)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匮乏。保险业是我国21世纪朝阳产业中的朝阳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大量内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增设,以及外资保险的不断进入,市场对专业保险人才的潜在需求急剧增长,预计至2020年,中国保险从业人员将递增至1200万人。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显示,2015年,我国保险高级管理人才需求超过5.8万名,高级保险精算人才需求超过700名,保险核保人才需求达到1.3万名。而在2015年,高等院校的专业保险人才供给不到1.3万名,保险人才的缺口达到4.5万。其中,农业保险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农业保险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大量具有农学、林学、畜牧、水产养殖、气象、经济及金融、保险、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专门人才。但现实是,有着丰富农业保险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现有农业保险从业人员中,往往是懂保险的人不熟悉农业,而熟悉农业的人又不懂保险。目前农业保险人才的极度匮乏,尤其是懂核保、理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3)农村、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各种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直接面向“三农”,可为“三农”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但是,由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比较大,导致农业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风险增加、向农业领域贷款的意愿降低。鉴于此,这些金融机构的发展也需要农业保险人才,尤其需要既懂管理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保险人才,来进行资信评估、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增加收益,促进发展。鉴于社会对保险及农业保险人才的需求缺口,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现有的办学资源,培养大量既懂农业又精通保险的农业保险人才迫在眉睫。
农业院校环境学概论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环境学概论”是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后续专业兴趣培养起着基石作用。该课程是所有专业课的综合,知识覆盖面广,且容易与其他专业课程产生重叠,授课时间安排紧凑,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佳。因此,课题组对“环境学概论”课堂教学方式、内容和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旨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环境的技术型和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环境学概论;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农业院校
农业院校环境学科专业是介于食品安全学科、农学及管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一门既跨学科又具综合性的庞大科学体系,它的核心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研究对象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初注重自然环境的演替,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现,现在开始关注的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学校是环境保护教育、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中高校在培养和输送专业环保人才方面肩负着光荣的使命。高校在广泛普及预防环境恶化、治理污染环境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措施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环境学概论”作为环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明显的导引作用[1],对非专业学生的环保知识普及,对学生的环保素质培养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引导学生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辩证的思维和积极的行动措施,关注环境保护,参与环境保护[2]。“环境学概论”甚至决定学生踏入社会就业的方向,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有效途径。“环境学概论”自然成为农业院校环境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安全与工程、环境工程及生态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环境类专业入门课。该课程内容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1],涉及专业学科领域知识多,与后面的专业课内容重叠太多,学生的兴趣不浓厚,造成教学难度大。如何让学生对环境学科产生兴趣,入门课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对“环境学概论”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社会实际意义。课题组结合目前“环境学概论”的实际情况以及以往教学体会,特别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授课方式革新
课堂教学关乎学生出勤率高低、专业兴趣的培养等,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课题组从多年“环境学概论”教学和实践经验发现,我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我们应强化课程质量观,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构建自主学习制度,适当减少教师授课学时,提高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要求和强度;建立学习小组制度,由组长协助主讲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结合的自主学习及多形式学习,强化授课对学生课外阅读、作业、讨论、实践等内容的指导和考核评价。我们应从教师角度尝试多种授课方式,试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具有扎实知识的社会环境类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可以案例为主题形成模块式的小节,集成优化翻转式课堂、板块式课堂及传统教师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模式,建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科前言—案例分析—研究成果展示—专业引导”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热爱从事的环境类专业。授课方式从传统的教师讲解改变为学生分组讨论提问为主,教师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模块,然后根据模块分节让学生相互交换问题,从不同角度讨论污染发生的起因、危害和解决途径,让学生感受环境污染给我们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及未来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这种研讨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和模块式教学方式给授课教师增加了备课的难度,教师不能像以往一样把教学PPT事先准备好,而要根据授课教师第一堂课对“环境学概论”的前言分析和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来准备后续课程。
(二)考核方式的改进
新农科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分析
摘要:在新农科框架下进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旨在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潍科在比较分析国内多所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探索新农科框架下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路径。潍坊科技学院立足寿光市的产业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专业资源,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此,潍坊科技学院探索建设“通识教育课加新农科框架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强化专业实践课程建设。
关键词:新农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复合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该计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年,新农科建设奏响“三部曲”:“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新理念;“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将从微观层面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综合教育部等部门对新农科的论述并对比第一版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可以认为:新农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农科与理、工、文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根本目的是“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思想指导下,潍坊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潍科)扎根寿光大地,在新农科框架下探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
二、国内普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是我国高校传统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两个专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998年这两个专业合并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0年,我国开设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共有约65所。本科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内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包含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但因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特别重要,单独列出。)。其中,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基本能够反映出一个专业的建设情况。因此,本课题组选取国内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19所院校本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此了解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农业机械化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摘 要: 农业机械化专业的主干课程通常包括 《农业机械学》、《拖拉机构造》等课程,其实验环节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 “新农科”概念的提出和执行以及农业机械新的发展方向,这些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也需要相应改革和更新。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在分析几门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改革的途径提出了几点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农机专业; 主干课程; 贯通式体系
引言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我国农业机械工程领域培养人才的对口专业,其专业课程的布局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的专业基础,而其中的实验环节既是理论课的延续,又是理论课的升华[1],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养成的第 1 个实践环节,因此实验教学是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专业人才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这样的共识,近年国内各高校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在制定和修正培养计划时不断加大实践环节占比,而且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学时比重在课程总体学时不断压缩的同时基本维持不变。以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为例,核心主干课程 《农业机械学》的总学时由 72 学时压缩至 64 学时,而实验学时的比例均保持在 30%以上。随着农业机械朝自动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农机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包括实验教学在内的课程教学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的挑战,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升级和革新[2]。本文在分析以 《农业机械学》和 《拖拉机构造课程》 为核心的几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农业机械化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途径提出了几点见解和建议。
1 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山东理工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目前主要包含实验环节的主干课程有 《农业机械学》、《拖拉机构造》、 《机械制造工艺学》、 《自动机械设计》、《机电系统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以及 《工程测试技术》等。在这些课程当中,除前 3 门的总学时分别为 64 学时、56 学时和 64 学时外,其它课程基本为总学时 32 学时,其中实验教学为 4 ~ 8 学时不等; 而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考虑到设有单独的实习环节,其实验教学只有 4 学时。这些课程的主要实验内容大多是认知性实验、元部件的拆装实验和部分特性与性能测试实验等。实验教学在时间安排上采用紧密衔接课堂教学的方式,实验与授课穿插式同步进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讲解、指导和答疑解惑;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后,每人需要上交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给出实验成绩,最后以约 20%的比例计入课程的总成绩中。目前,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以及实验效果评价方法较为传统,需要采用更新更好的策略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增加实验的知识与能力收获; 实验设备更新缓慢、数量偏少,不能很好地与时俱进、与农机智能化的趋势接轨,且每位学生的动手机会有限; 各课程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关联与贯通,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较为零碎,难以形成一个完整连贯的体系;部分课程 “农”的含量比重偏低,未能突出体现农机专业特色、服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
2 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路径
课程教学改革下景观设计论文
1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城市景观设计课程系统地讲授了城市景观的含义、研究领域、景观设计的要素、景观设计的基础、景观设计的方法等知识,研究运用地形、植物、建筑、水体、景观小品等构成要素,依据科学、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巧妙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把握人对生态、社会、经济及审美等方面的要求,着力塑造能够在感官方面和和情感上给人以感染力的景观效果。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城市景观设计的专业语言、设计意义、特性及程序方法等基础知识,并通过案例分析、实地参观提高学生的景观设计能力。
2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景观设计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尽管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但是由于园林专业在本校开办时间较短,受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影响,教学大纲将城市景观设计概论课程列为理论讲解课程之一,观念的影响、以及认识的偏差直接导致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发生变化,严重制约着课程的教学水平;另外,学生对于纯理论知识的接收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于设计方法、设计创意、设计理念等核心内容的讲授也基本属于纸上谈兵。
2.1“理论灌输”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课堂教学中讲解不足100分钟,就认定课程节奏安排不合理。这充分说明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深深影响着现代教学模式。当高校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而非中学生,大学生拥有年轻的体魄、拥有创意与头脑、渴望知识的拓展与扩充,一味的灌输只会适得其反,难以收到预期的目标,偏离了“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
2.2景观设计课程大纲设置存在偏差
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议
摘要:
贵州理工学院作为新成立的理工院校,由于管理、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本文从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调研问卷和贵州其他高校管理通识教育课程模式两个方面分析问题,建议设置专门管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人文社科部,并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必修课。
关键词:
人文;通识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一、贵州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调查问卷
加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理工院校意义重大。贵州理工学院成立于2013年,由于学科设置的局限,同时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况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类课程往往被忽略或者置于不太重要的位置。那么,理工科学生是如何认识这类课程的呢?我们承担的贵州理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课题《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专门制作了问卷调查,对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看法做了了解。本问卷印发了80份,收回有效问卷75份。为了防止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流于应付,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同学,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基础。本问卷共设计了5道题,分别是:(1)你认为理工院校需不需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说明理由;(2)你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课?(3)你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学到什么?(4)你如何看待《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它存在什么问题?或者你建议如何学习?(5)谈谈这学期你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收获。本问卷第1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意愿,第2题是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及态度,第3题的目的是为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设置合理的理工科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第4题主要是因为目前贵州理工学院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偏少,在已经开设的课程中,《大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作用。总结其中的不足,有利于为今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提供一些良好的借鉴。第5题是了解学生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效果,为改进今后教学设计积累经验。第1题74人认为有必要在理工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理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1人认为不需要,理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没有多大关系。第2题70人认为国学热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一点国学。第3题69人认为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可以学会如何做人,了解一些古代经典著作的思想。第4题50人认为有必要继续开《大学语文》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可以提升人生修养,陶冶情操。同时有15名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设置过分单一,老师讲课形式过分单一,手段不丰富,应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尤其让学生到讲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第5题有71名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了解了许多儒家经典,提升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学习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简单统计,我们发现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认识到开设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今天,由于网络资讯的发达,智能手机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的学习。无论他们的学科背景是人文学科,还是理工科,网络文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冲击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以往埋头学好单一学科的专才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在多元文化的价值冲击下,每个人迫切需要一种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在现代社会立足。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以往大学曾经充满富有活力的精神氛围,现在则已退化为单纯的学院。严格指定的课程免去了个人自己摸索道路的风险。可是,没有自由的风险,就不会有独立思想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只能获得技术专家的技能,或许还有广博的知识,即成为一个博学之士,但不是一个探险者———这成了普遍的人才类型。今天的人们已不在博学者与探索者之间做出区分,这个事实是科学衰落的一个征兆。”雅斯贝尔斯指出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大学学科的过分细化,导致了科学的衰落。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以灌输方式为主的传统教学,这也是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一些学生建议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主题演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往《大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老师唱独角戏、课程结构过分单一,不能结合学生当下情况的问题。我们认为对理工科学生不能以文科生的标准教学,需要从理工科学生的实用主义角度思考问题。在理工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学生文科基础薄弱,而专业课程繁重,作业任务多,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是为了扩充知识,提升人文修养,怡养性情,甚至很多学生是以放松心情的目的学习这类课程的。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文科专业研究型学习存在很大不同,不正视这一点,在课程设计上必然会存在偏差。如何让课程变得富有魅力和吸引力,如何让人文类课程能够寓教于乐,是理工院校从事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老师必须思考的。教和学作为矛盾的两面,必须统一在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目的上。以往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适应老师,这样的方法对专业学习固然可行,但对于通识教育类公共课程来讲,在实际操作中就很难行得通。另外,不少学生对严格的试卷考试体系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二、贵州省内几个院校关于通识教育的管理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1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不同的方向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包含普通金融专业的全部核心课程之外,再加设了与专业方向相关的核心专业方向课程,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多了“专才”的菇码,这种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增强了专业核心竞争力。而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大都以系为单位隶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只是作为普通专业而不分具体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也只能是最基础的专业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只学了皮毛,期望能更深人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
1.1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科研与教学不能有效衔接
金融学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然而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任何在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另外,由于金融学博士相对比较稀缺,但高校门槛友都要博士学位,因此农业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原专业并不是金融专业,甚至也不是相近的专业。其他专业对口的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却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只能是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农业院校的课题大都属“农口”,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平台的缺乏,几乎没有纯金融的课题,参考大部分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基本都围绕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方面,结果就是科研脱离教学,不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也不能及时将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反馈给学生。
1.2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实践教学包括三部分,实验教学、基地实习和毕业设计。农业院校基本上都建设了金融模拟实验室,但硬件因缺少投人普遍存在服务器落后,计算机老化的现象。就软件来看,证券投资分析软件比较成熟,但要购买相关的实时资讯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很多院校为了节省经费就采取压缩实验学时的办法。而商业银行和保险等相关软件虽有产品,但其开发还处于摸索阶段。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保密性比较强,实习单位接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接收也不会对实习生进行业务操作的培训,更不会让学生亲自上岗操作。金融学专业虽为农业院校的非核心专业,但招生人数却远远高于其核心专业,因此在毕业实习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只能由非金融专业的教师作为其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这就造成“学”与“用”不相匹配,学生用四年的时间学习金融,而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却是非金融领域,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
1.3学生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