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安全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机安全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机安全论文

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1.建立高素质的农机操作人员队伍

在实际农机生产过程中,由于农机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或强行操作等导致的农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严格把关。比如,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应严格依据《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加强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健全现有的考核制度,可对其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对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应吊销其驾驶资格证,努力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机操作队伍,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性。

2.管理部门做好对农机安全事故的处理

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及时赶到并对事故进行处理。有关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秉公办事,本着以责论处的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一般来说,车辆与行人之间的安全事故责任认定起来较为容易,而若是拖拉机载人安全事故,其事故责任认定起来则较为复杂。切不可一味地让拖拉机驾驶人员承担全部责任,这是十分不客观的,应充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对驾驶员和搭乘者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给予农民群众深刻教训,避免随意搭乘等情况的发生。

3.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和农民群众的安全教育

不管是农民群众还是农机操作人员,普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和农民群众的安全教育。具体来说,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并将其纳入到总体规划中,针对不同农机操作人员进行不同培训,比如对还未上岗的操作人员实行岗前培训,对已经上岗的操作人员实行在岗培训等,通过这些措施来有效地提升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于普通的农民群众,要加强对其的安全意识宣传,可通过建立专门的宣传队伍,开展安全宣传大会等措施来对农民群众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杜绝搭乘拖拉机等危险行为的再次发生。

4.加强对农机生产的监督,建立农机的定期检查制度

阅读全文

农机期刊编辑综合能力的提高

我国虽是个农业大国,但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较低。农业机械化是多种资源要素整合的载体,只有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才能全方位推进农业现代化[1]。因此,作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力推动者,我国农机期刊从业人员任重而道远。近年来,出版行业面临整体转型,数字化出版兴起,纸质媒体类农业科技期刊的生存压力增大;再者,我国拖拉机年增量2008年达高峰值187.6万台后,总体年增量逐年减少,2013年还出现负增长,某些地区某些机型已至饱和[2]。拖拉机手数量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期刊的征订,农机行业期刊发行压力明显增大。全国能做到自收自支乃至盈余较丰的农机行业期刊屈指可数。因此,为谋求期刊持续稳定发展,杂志社首先须提供可口的农机化科技食粮,其次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但是,许多农机杂志社编制有限,编辑人员须身兼数职,什么活都得“捡得起”,因而,提高农机期刊编辑综合能力迫在眉睫。农机期刊编辑亟待提高的综合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1出版能力

农机期刊编辑为提高自己的出版能力,应时刻注意学习最新的出版专业知识,了解出版动态信息;为做好农机化专业期刊,更应了解农机行业发展动态[3],了解行业期刊出版情况、稿件质量、常设栏目、办刊动态等,以博采众长。农机期刊编辑不仅应经常浏览国家农业农机化发展方针政策(如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知晓出版行业新的法律法规,以敏锐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包括出版行业和农机行业);还应广泛与农机行业期刊互相交流样刊或有关信息,尤其要关注几家重点农机刊物,看看人家在报导什么、刊登什么、研究什么、展示什么、倡导什么,从而发现自家刊物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进而调整和确定哪个领域、哪一方面、哪个专题值得“发声”或重点深入报导。农机期刊编辑只有具备“面向大农村、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眼光,才能使期刊“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紧紧抓住农机化发展“热点”,才能稳定读者群,赢得读者的“掌声”。总的来说,同其他行业期刊编辑一样,农机期刊编辑应具备以下能力。

1.1组稿和专题

(专栏、专刊)策划能力农机期刊读者对象可分为:农机管理者、农机科研人员、农机院校师生、农机使用操作人员(尤其是拖拉机手)、农机维修人员、农机合作社成员等。上述人员中,前三者学历相对较高,编辑部来稿多由这些人员撰写;后三者学历相对较低(个别人员除外),但这部分人的农机使用操作或维修经验丰富,一旦投稿,其稿件实用性强,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所以,农机期刊编辑应针对上述对象,努力提高组稿和专题(专刊)策划能力。一方面应与农机科研、管理人员保持联络,熟悉他们的工作内容、研究方向、管理范围,有针对性地组稿或向其约稿,推出每期“专题”(专刊);另一方面应鼓励基层农机人员积极撰稿,可发征稿函,组约短小精悍、实用性强的稿件,也可要求其就某一新技术或新机具谈谈应用效果、使用效益及改进建议等,甚至可以建立杂志社通讯员队伍[4],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写作讲座,为其写稿投稿提供指导。编辑部对优质来稿,可不收版面费,且稿酬从优[5],以吸引优秀作者,争取优质稿件。专刊策划能力是农机期刊实力和期刊编辑能力的重要方面。如出版能力、出版时间许可,农机杂志社可适时推出专刊,如《农机市场》2018玉米(籽粒)青贮收获机械专刊、2018粮食烘干机械专刊等。期刊报导要有深度,编辑对专题(专栏)策划能力是关键。如《当代农机》编辑部策划的“公司报导”专栏,《农机市场》编辑部策划的“企业平台”专栏,让一些著名农机企业以各自特色“亮相”,既是全国实力型农机生产厂家的缩影,又是农机行业趋势的集中反映,成为期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农机生产企业的集中报道还促进了期刊的广告营销。

1.2编校能力

许多农机期刊为技术类期刊,不像学术类期刊的读者对象学历相对较高。农机期刊读者对象的学历分层明显,高端者为博士、硕士毕业生,如农机院校师生、农机科研机构人员、农机管理部门人员,低端者为小学、初中毕业的基层农机手、操作工;因此,编辑在内容选择、论文格式、期刊版式、国际标准采用等方面与学术期刊有很大的不同。农机期刊来稿中既有严谨的农机科研论文、农机化管理学方面的篇幅较长的论文,也有短小精悍的农机使用操作维修经验交流文章,还有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介绍、农机界工作动态或农机化发展信息、趋势等。农机期刊编辑应学习研究几家著名农机期刊的出版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编校能力,将刊物做成“活泼、生动、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农机工作者喜爱的产品。正因为读者对象、论文内容涵盖面不同,农机期刊论文格式、期刊版式也与学术期刊迥异:不少农机期刊文章标题、正文字体并不统一,如《当代农机》《农机市场》《农机科技推广》;有的农机期刊没有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等;不少农机期刊文后参考文献较少;除《农机使用与维修》等个别农机期刊外,许多农机期刊没有doi号。农机期刊编辑应取长补短,努力使自家刊物或呈现生动活泼的一面,或呈现严谨的一面,要针对自刊的读者对象,展示期刊特色,使读者“喜看爱订”。又如关于国际标准的采用,农机期刊编辑既要遵守国家出版法律法规,即科技期刊必须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文化水平差异及中国传统计量单位深入人心且沿用至今这一具体情况。就拿农田面积(农作物种植面积)来说,按出版法律法规规定,必须采用“hm2”,而现在许多农机期刊考虑到农民在记录和计算农作物种植面积、田块大小、单位面积产量效益等数据时,都采用“亩”作为单位,许多农机管理部门收到来自基层的统计数据,也是以“亩”为计量单位的,上述这部分人在阅读农机期刊时,看到“hm2”,或不熟悉或不熟练,知道“1hm2=15亩”的,也往往要对期刊论文中涉及的数据作一换算,不像“亩”那么直观。这就产生了必须遵守出版法规执行国际标准计量单位与中国农村实际流行做法之间的矛盾。这时,农机期刊编辑既应严格遵守规定,又要为读者顺畅阅读提供方便:如文中第一次出现“hm2”时,在“hm2”后注明“1hm2=15亩”,或在亩后面注明(1亩=0.067hm2),如《当代农机》;也有正文中全部采用“亩”作计量单位,但在文前或期刊版权页等处明示“本刊常用单位符号及换算”的,如《农机科技推广》。这类矛盾在学术期刊中几乎没有。农机期刊编辑一定要提高灵活应变能力,在不违背硬性规定的前提下,采用农民读者和农机从业者喜闻乐见、更接地气的表述形式。

阅读全文

农业机械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摘要:农业机械科技成果转化是夯实我国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从农业机械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现状等方面入手,查摆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力求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业机械;成果转化;现状研究

0引言

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推进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科研机构、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平,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方面的动力机械如电动机、内燃机、拖拉机等,以及与动力机械相配套的各种农机具[1]。《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科技成果转化定义为: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换而言之,农业机械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把应用在农业上的工程机械类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切活动;或者说是朝产业化方向依次递进的过程。其表现形式就是从实验室成果向小试成果、中试成果,直至产业化的发展和培育过程。

1新时代农业机械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自十八大以来,多次在重要会议中对农业现代化问题发表重要论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2]。”“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3]。”2017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将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产业化作为发展重点纳入其中;2018年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更是将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整体水平,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显示出党中央大力发展农业机械装备的信心和决心。

1.1农业机械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突出亮点和实现途径

阅读全文

农业装备与农业技术的革新

一、国内外现状

欧美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已经全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目前,发达国家农业装备朝着大型化、多功能、高效率和复式联合作业方向发展,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智能化和操作自动化,并广泛采用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和柔性制造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从粮食生产机械化向全面生产机械化的过渡,并正在快速进入以信息技术应用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高级阶段。建国以来,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巨大发展,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并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当前,我国农业装备研究的重点是:研究高性能农业机械与装备、农机农艺相融合技术,利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实现农业机械作业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开发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机械与装备,研究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刚刚进入农机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发展水平落后了20~30年。主要表现为:1)农业机械化刚刚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全国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5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支撑和引领农业现代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2)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粮食生产尚未实现全面机械化,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多数经济作物的机械化作业仍处于起步或空白。3)农机装备技术水平低,性能差,产品结构简单,总体技术相对落后,国际市场竞争力弱,被国外技术和国际大公司挤压,面临严峻挑战。4)原始创新匮乏,共性技术供给缺失,农业机械装备领域的现代设计方法和室内模拟实验条件及方法还不够成熟,现代设计方法与试验条件滞后,产品开发生产周期是国际水平的2~3倍。5)农机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与农业机械大型化、农业机械作业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6)国内农机行业中小甚至微型企业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缺乏创新性强的大型企业,高新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一些高性能、高技术含量和高效率的产品还长期依赖进口;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严重缺乏。7)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低、基础弱,农产品原料品质难以保证,每年农产品收获后损失达数百亿元,加工增值潜力巨大;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问题较严重。8)农业装备与技术行业领军人物及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缺乏可持续创新的能力。

二、发展方向

近十几年来,围绕主要粮油作物重要环节生产机械关键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但是,在水稻和玉米机械化生产装备技术、大马力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方面,还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实际的迫切需要。

1拖拉机方面

目前,我国拖拉机功率分布不合理,中小功率产品占绝大多数,大功率产品比例偏低,缺乏特大功率产品,使得农业机械化作业的优势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大马力拖拉机的关键零部件技术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与广泛采用电喷发动机的国外产品相比,国内发动机在增压器和中冷器的可靠性上尚未完全过关,而电控技术的缺失使拖拉机整机控制缺少了一个重要环节;国内传动系在功能上仅仅是由滑动齿轮过渡到啮合套,这与国外同步器、动力换档、无级变速以及静液压传动的配置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在液压系统方面,国内主要是开式半分置式液压系统,甚至目前无力位调节的分置式液压系统还呈上升趋势,这与国外的闭式负荷传感液压系统以及电子反馈的悬挂系统也呈鲜明的对比;在操纵与控制系统上则存在更大的差距,与国际上已经普遍采用的电子和液压操纵控制相比,目前国内拖拉机主要还是以机械杆件控制为主的操控系统,少数的电子控制也是孤立和简单的开关控制。

阅读全文

船舶焊接缺陷及质量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海上经济贸易越来越频繁。作为将船舶有效组接的技术之一———船舶焊接技术在实际船舶的制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船舶焊接中,仍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论文针对船舶焊接的缺陷及质量管理做出了分析,在实际分析中主要从船舶焊接常见的缺陷,及船舶焊接质量管理办法和强化船舶焊接质量管理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船舶;焊接;缺陷;质量管理

1引言

船舶焊接技术是现代化船舶制造中一项关键的技术,要想保障船舶航行的设备安全,就应该在实际船舶的制造中,加强对船舶制造中的技术应用研究,只有保障了船舶制造中的技术应用,才能够将船舶制造实现安全性管理。为此论文进行了船舶制造中的焊接技术应用研究,通过对焊接技术中的缺陷分析,从而进行了提升船舶焊接质量管理的办法,并且进行了船舶焊接质量管理的注意事项分析,希望通过论文的分析,能够全面提升船舶焊接中的缺陷管理,加强船舶焊接中的质量管理,从而全面提升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2船舶焊接中常见的缺陷类型其缺陷形成原因分析

2.1焊接气孔

焊接气孔,是在船舶焊接缺陷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缺陷,之所以会出现焊接气孔,是因为在实际焊接的过程中,熔池中的气体没有完全溢出,熔池就已经凝固,因此这种背景下,就会导致成型的焊接缝中,出现孔洞,这些孔洞在实际船舶焊接缺陷中,是以表面气孔和内部气孔两种形式而存在的[1]。由于气孔的存在导致船舶焊接的横截面减少。降低了船舶焊接中的接缝处安全强度,同时由于船舶焊接中存在气孔,使得在实际船舶焊接过程中船舶的美观性受到了破坏。按照我国船舶焊接缺陷的要求规定,在实际船舶的焊接作业中,外板以及仓口是不允许存在气孔的,在其他位置的焊接中允许存在的焊接气孔个数不能超过两个。

阅读全文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问题分析和策略

摘要: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在于农业产业的兴旺,而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文章在调查研究与文献信息分析等基础上,对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加大政策资金保障力度、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创新人才引育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温州市

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后,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将依赖于农业农村的科技创新,依赖于乡村的全面振兴[1-4]。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三农”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才能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现总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5-8]。温州市作为浙江省的铁三角之一、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三农”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农业科技创新仍面临严峻形势。笔者对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1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根据温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及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行动方案要求,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新阶段、新形势和新要求。“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也是温州市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温州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方面,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给全球农业发展和贸易格局带来了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对粮食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前途和人民福祉[9-10];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智能、融合、绿色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变革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生物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对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产生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影响[11]。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度和质量成色直接取决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十九大将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速至2035年,浙江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唯有以突破性思维、超常规力度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短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为此,“十四五”浙江必须扛起“三地一窗口”的使命担当,以农业科技现代化为路径,不断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浙江力量。

2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保障不够

阅读全文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办法浅谈

摘要:针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当前毕业设计环节中出现选题单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难以监控、毕业设计质量不高、论文答辩言不达意等现状,笔者根据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近几年的毕业设计情况,提出了采用提前做好安排、提供规范的毕业设计论文模板等多种解决办法,以解决相关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解决办法

1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掌握知识、技能及其运用能力的综合性检验;是一次全面考核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综合专业知识、设计能力、加工能力和个人专业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1]。同时,也是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对本专业在优化教学计划和教学改革方面具有指导性意义[2]。

2“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

2.1学生技能单一。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综合了理论知识、软件运用能力和加工技能。通过近两年该院“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情况来看,选题难度不好把控,学生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生在软件绘图和加工技术方面不一定强,加工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理论基础又较薄弱,在基础理论、软件运用和加工技能都很全面的学生很少。所以在选题方面给指导教师带来很大困惑,能写设计说明书的学生加工不出零件,能加工零件的学生写不出设计说明书;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毕业设计形式高五花八门。由于人才应用市场要求“数控技术”专业学生需具有操作机床、编制加工工艺、编写加工程序和造型设计等综合能力,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现代岗位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偏离了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2.2选题单一问题该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主要由指导教师提供,也有极少数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水平创新设计课题。这种主要由教师提供课题的方式,一方面对学生不一定合适,学生不一定感兴趣,甚至实用性不强;另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写不出有价值的毕业设计论文。

阅读全文

农业科技跨越拓展思索

本文作者:韩永廷 单位:中共蚌埠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教授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文件聚焦农业科技,提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一、转变农业科技投入方式,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

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离不开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把农业科技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各种资源和各类人才进行基础性研究攻关。同时,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基金,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竞争力,保障我国农业安全。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2009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6%,而世界平均水平超过1%,发达国家普遍在2%-3%之间。因此,要加大投入总量,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局面。要发挥政府财政的主导作用,建立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的要求,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特别是要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要着力转变财政投入方式,逐步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中非竞争性投入的比例,建立完善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优秀农业科研人员和优势农业科研团队的长效支持机制,为农业科技进步创造良好氛围。同时,要突出财政投入重点,优化投入结构,从注重农业产中研究向注重产前、产中、产后合理配置转变,使育种、栽培与养殖、病虫害防控、设施设备、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等各环节都得到有效支持;从注重科技研发向注重研发与中试示范并重转变,使科研成果能够尽快完成熟化和大面积示范,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农业科技创新要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要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一)加快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化。技术集成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形式。农业技术集成化强调的是多项技术的联动创新和配套运用。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仅仅依靠单一技术的突破是不够的,必须整合科技资源,选择对农业发展关联度大和带动性强的多项农业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为此,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并把这些技术集成组装运用于现代农业建设之中。当前,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正在向绿色、安全、营养、健康、休闲、生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生物质能源、海洋农牧场、生物材料、农副产品等相关技术领域正成为现代农业科技新的生长点,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在这种形势下,农业科技需要密切追踪前沿,不断拓宽视野和领域,着力培育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应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把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生态环境更好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