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耕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下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一、用农耕文化积极价值推进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的意义

农耕文化是我们国家的普通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留下的精神瑰宝,是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的精神载体。在历史的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茁壮成长起来,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农耕文化。中国优秀农耕文化的价值和营养一直滋养着我们祖祖辈辈的人民,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情感的表达。农耕文化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农耕文化对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农耕文化具有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熏陶功能、审美功能等四个方面。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农耕文化如何走进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视野的问题。一直以来,我们的校园文化中侧重宣扬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等,体现中国优秀农耕文化的方面很少。因此,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将农耕文化积极价值融入到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之中,应该是当前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的教学内容符合时代要求的体现。对于今天的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一优秀文化资源的积极价值,使其对我们的校园文化发挥重要作用,是我们每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和每一名校园文化工作者应该研究的话课题。

二、用农耕文化积极价值推进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路径

将农耕文化积极价值进行充分的挖掘,并进入深度的融合。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1.要把农耕文化与校园文化第一课堂相融合,坚持学以致用。

伟大领袖曾经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开展校园文化与中国优秀农耕文化教育融合的主阵地。在课程设计的各个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将农耕文化的优秀内容融合到课程、讲课、考核等等各环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时刻注意将我们社会主义最优秀的文化,与我们国家农耕文化积极价值相结合,培养当代大学生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出发,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自觉的把弘扬农耕文化积极价值植入自己的行动之中,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优秀的农耕文化来指引自己的实际行动。

2.要把农耕文化教育与提升师资队伍素养相融合,坚持与时创新。

阅读全文

通识教育视域下农耕文化的传承

[摘要]伴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当下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具有中国历史文化色彩的农耕文化,其传承和保护必须从原有的学者式研究中走出来,在通识教育的视域下走进大学本科教学,培养大学生对农耕文化研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对该文化的自觉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通识教育;农耕文化;传承保护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农耕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毫无疑问,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但是,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农耕文化的一些表现形态常常被贴上“落后”“愚昧”的标签,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中对利益的重视,很多优秀的农耕文化形式面临着后继无人,逐渐走向衰亡的尴尬局面。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传播和研究的重要载体和组织机构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农林院校,必须改变原有的农耕文化传承研究的学者模式,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广大青年学子可以认知和学习的人文素养知识,培养大学生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意识。

1农耕文化的界定及研究情况

1.1农耕文化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

随着农业文明社会的形成,农耕文化便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相关政权的更迭,还是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的哲学思想,无不体现着农业和农耕的社会影响力和内在的文化基因。从农耕文化的特征研究来看,彭金山教授总结出农耕文化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哲学意蕴,这也进一步体现出了农耕文化在生产、生活、政治、道德、文化方面的精神特质。从规定性研究来看,张永丽教授对农耕文化的界定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农耕文化,则是指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即小农意识,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等。广义的传统农耕文化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是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的总和。从农耕文化的地域性研究看,其中的农耕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汉民族的中原农业文明研究,还将视野放宽至青藏高原的农牧文明、西南的梯田文化、北方的游牧文化、东北的狩猎文化、江南的圩田文化、蚕文化与茶文化等,这可以说是将农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丰富和充实的体现,同时也说明农耕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基于以上的研究,笔者认为,农耕文化应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重要载体的系列活动,包含了相关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文化教育等内容的意识形态性文化。

1.2农耕文化研究的成果丰富

阅读全文

旅游开发下农耕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

摘要:传统农耕孕育民族文化,保护传统农耕也即保护民族文化。贵州境内尚存一定数量的资源禀赋极高的传统农耕存留区,在不改变其自然变迁趋势的前提下,其存续前景不容乐观。对此,应通过农旅融合手段重构传统农耕的活态传承机制,进而重构民族文化可持续传承机制。依托价值观照、过程收益、主客共享等运作要素,农旅融合促成了传统农耕活态传承机制的构建与运行。通过促发主动保护、促成活态传承以及促进良性变迁,农旅融合又促成民族文化可持续传承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关键词:农旅融合;传统农耕;民族文化;商业开发;活态传承

截至目前,贵州境内尚存一定数量、规模不等的传统农耕活态存留区。在后工业时代,活态传承的传统农耕体现极高的资源禀赋和旅游开发价值,是促进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贵州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保障。

1 传统农耕与民族文化的内生关系

总体上,传统农耕是构建民族文化的基因库。贵州的传统农耕,目前仅存山地耕牧型以及丘陵稻作农耕型两大类。其中山地耕牧型传统农耕存留区的分布相对零散,且每一片区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荞麦、高粱以及洋芋等旱地作物,牧养的牲畜则以山羊与肉牛为主。整体上,贵州的传统农耕还是以稻作农耕为主。不同的农耕类型孕育不同的民族文化。例如,同样是苗族,地处贵州西部山地牧耕型传统农耕区的苗族支系,无论是在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还是歌舞文化方面,都与地处黔东南丘陵稻作农耕型传统农耕区的苗族支系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

1.1 作为民族文化孕育基础的传统农耕

传统农耕体系形成本身,即是民族文化的孕育过程。世代相传的传统农耕与民族文化是合二为一的。一个区域的传统农耕影响和形塑该地民族文化特色。在贵州的黔东南地区,两大主要少数民族苗族和侗族的建筑文化都体现传统稻作农耕需求。例如黔东南州常见的苗族传统建筑吊脚楼,中层用来住人,最上层用来储存粮食谷物,最下层则用来堆放农耕器具等杂物,也用来关养耕牛以及其它能提供粪肥的鸡鸭猪鹅等家禽牲畜,一切都与传统农耕相关。稻田养鱼在贵州黔东南州的农耕存留区也极为常见,这直接影响和形塑了该地区有关鱼类的独特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也与传统稻作农耕合二为一,一些常见的民族节日,要么是耕作前以祈求风调雨顺为主题的,要么是收成后以庆祝丰收为主题的。

阅读全文

农耕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已从视觉方面的观赏逐渐上升到与环境的互动式体验。如何将独特的传统农耕文化融入景观设计,改善千篇一律的景观现状,提升景观内涵,突出景观的地域特征,是景观设计师亟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农耕文化;景观设计;应该手法

改善人居环境,满足现代人对环境的需求,是景观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这一问题,可追溯到我们的自身文化根源——农耕文化,而如何使农耕文化底蕴与现代景观设计相融合,[1]可以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观设计手法来体现,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5种应用手法。

1借镜

借镜,不是原样照搬,是将传统农耕文化中的适宜元素符号、人物、图像等,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参考、汲取,从而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3]农耕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进行长期生产生活的智慧的结晶,是构成农耕文化的重要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可通过铺装这一设计要素,利用地面浮雕和铺装形式结合,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夏至”“谷雨”等节气名称,以文字雕刻的方式体现在铺装材质上,或将节气谚语雕刻在景观柱上。在景观设计中,将农耕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雕塑的形式体现出来,以人物雕塑为中心,营造宽敞的休闲广场,并配置休憩设施,供人们参观、敬仰。这样既可以营造主题性的景观空间,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又使得传统农耕文化实现更广泛的传播。

2保留

保留,是保留农耕文化中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生活中的物质要素及活动等。结合景观场景,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设计,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删减和增加,从而提升景观文化内涵,突出地域特色。在景观设计中,可保留原场地中的特色场景,如传统民居、传统村落布局形式、生产农田等。在此基础上对琐碎的细节杂物可适当删减,对于突出主题的元素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化,从而更加体现场景的文化主题。如传统村落中的戏台、宗族祠堂等建筑。通过现有的保留建筑,结合与建筑性质相关的祭祀、节庆等民间习俗活动,删除不相关的细节部分,突出地域文化。结合场地保留建筑功能,提供相应的景观空间。如在民俗文化主题的景观设计中,提供祭祀、节庆等活动场地和观演空间,举行传统的民俗活动,再现当时的劳动情景,提升景观的文化内涵。

阅读全文

传统农耕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摘要: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蕴含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但是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面临城市化冲击、外来文化冲击和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等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社会实践研修,优化教育传播设计。

关键词:传统优秀农耕文化;高校思政教育;意义;困境;路径

国务院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困境和路径三个层面来探讨如何让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1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记忆与情感纽带。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增加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有助于高校老师高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1.1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特别重视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2017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务实与和谐等特点决定在其乡村振兴中能促进科技、社会与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是传承文化的圣地,高校学生中有不少来自农村或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如果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有计划地了解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将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费孝通看来,文化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1]。传统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流传久远,蕴含了丰富深刻的哲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指明了方向。如《齐民要术》“种谷”篇记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曰:“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这些阐明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观都体现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此外,传统农耕文化蕴藏和谐思想对大学生成长极具启示意义。东晋陶渊明描绘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自然美景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孟浩然描画的宜居美景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智慧不仅让我们感受传统农耕文化旺盛的生命气息,还启示我们要保护好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正如阿尔贝特·施韦泽所说,中国文化体现了人类的生态智慧,是最丰富的和无所不容的哲学[2]。这些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意蕴深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必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阅读全文

原生态文化发展价值理念

作者:余达忠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原生态文化热

原生态文化,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文化发展中不能绕过的一个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后期,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了大型实景歌舞《印象•刘三姐》,它以桂林的真山真水为舞台,让当地农民尽情欢歌曼舞,向广大游客推出了一部带着浓郁泥土气息的实景舞台艺术,被评论为“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表演。2000年后,张艺谋另一作品《丽江•印象》在云南丽江的表演也获得成功,首次将地方民间歌舞推向市场。受其影响,一时间,许多民间歌舞、戏曲以此为模式,摒弃人工舞台,摆脱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表演规则,将艺术表演复原为展现生活本身。这些艺术表演成功进入电视和荧屏,和千家万户见面,给人们带来了自然清新的感受。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将那些还原生活,具有原汁原味乡村风格的音乐歌舞称为原生态艺术。

新世纪伊始的原生态艺术热,有两场演出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必须要提及。一是2004年,杨丽萍在上海首演获得巨大成功的《云南印象》。整台歌舞主要表现的是云南的民族文化,演员主要来自民间,许多是直接从田间地头走来的,是道道地地的少数民族村民,他们所表演和演唱的,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从舞台布景,到演员的服装服饰,到演员的造型,到演员用以表演的乐器,到演员演唱的音乐歌舞,都是对乡村文化的直接复制,给人土得掉渣的感觉。从《云南印象》开始,这种区别于专业演员表演的艺术被称为原生态歌舞,获得了艺术界的普遍认同。二是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顺应潮流与民意,在“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作为中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分的民歌的“原生态唱法”被给予和美声、通俗、民族唱法并列的地位,正式列入艺术序列。随着中央台的现场直播,原生态在中华大地流行开来,由原生态歌舞,扩展到原生态艺术、原生态文化,进而,再扩展到生活中的各方面,出现了原生态旅游、原生态饮食、原生态服饰、原生态住宅……原生态由文化和艺术中的一个词汇,变为一个彻底大众化的词汇。

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与文化都表现出严重的一体化倾向。然而,文化的一体化却并非人们所乐于接受的,衡量文化发展繁荣的标准并非一体化,而是多元化、多样化——正如生物的多样性维系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提保证。为重建本土文化,延续传统,抵抗现代化所带来的文化同质化,同时也为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人们开始抢救、保护、重视本土原生态文化。另一方面,对现代人而言,在习惯了享受的、奢侈的、占有的、征服的现代生活方式之后,农耕时代早中期孕育的原生态文化代表了人类的一种古老的、古朴的、简约的、自然的和绿色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多元化生活的视角和可能性。于是,作为根植于本土,根植于本土文化生境和历史传统的原生态文化,便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人们关注,形成原生态文化热。

二、原生态文化是农耕时代的生活方式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与自然的界限还极其模糊,还处在“物我不分”、“万物齐一”的蒙昧阶段,对于自然怀着深深的恐惧和盲目的膜拜,这个时期建构的文化是极其简单粗糙的,属于人类原始文化阶段。这个阶段创造的文化,在当下生活中已然不存在,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原生态文化。进入农耕社会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心智的进步,出现了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思想者,如巫师、歌者、预言家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盲从变为顺应,人类不再盲目地依赖自然,直接从自然中获取资源,而是学会顺应自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劳动,在自然中进行再生产,创造属于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据此,我们可以将原生态文化视为农耕时代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悠久朴拙的农耕文明,是原生态文化繁衍滋生的丰厚土壤。农耕社会的特征,在很大方面限定和决定了原生态文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归纳为五点。

阅读全文

文化遗产畜牧业论文

一、畜牧业文化遗产的区域划分

(一)分布区域不同

农业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农业化,是有机体生产过程,农业生产不可在大范围内逾越自然地带而存在。我国地域辽阔,跨越数个自然地带,从中国的东北到西南,从完达山开始,越过长城,沿吕梁山,经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东麓,东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区,濒临海洋,气候温暖湿润,原生动植物多为森林型,产生了以农耕为主的农业;西北部分则深居内陆,高山峻岭,远离海洋,气候波动影响大,干旱且多风沙,原生动植物为草原型,发端了饲养家畜为主的畜牧业。我国草原畜牧业主要集中于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西部、北部天然草原分布面积较大的省份;农耕畜牧业则广泛分布于东部、南部种植农业大省,在气候、交通、劳动力资源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它们在历史时期内的分布大体与自然地带的分布相吻合。

(二)经营方式不同

经营方式的差异是农耕区畜牧业与草原区畜牧业最为明显的区别。我国传统农耕区农户定居,以村落形式集中居住,就家庭为中心经营畜牧业,分散圈舍养殖,或以定居点为中心小范围游牧。因农耕的需要而饲养畜禽,规模不大,因此需要的养殖技术较为简单,对管理要求不高,病害往往是制约因素。草原区畜牧业普遍水热条件较差,难以满足定居的生态需要,多以游牧为主,活动范围大,往往可远至上千公里。由于气候的波动性,草原区畜牧业不确定因素很多,如天气、饲草料、疫病、食肉野生动物侵袭等都可能成为制约因素,对养殖知识及生产组织水平的要求很高。为了对抗风险,减少生产的边际成本,因此草原区畜牧业不以小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而是以氏族或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生产,家畜虽私有,但内部多有分工。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化生产,单个放牧单元的家畜规模可达成千上万。

(三)农业经济地位不同

畜牧业在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地位也有显著差异。农耕区畜牧业的目的多是对种植业进行完善和补充,其目的在于提供农耕系统的养分循环、役用畜力需求、改善生活等方面。如南方地区饲养的耕牛,不是为了肉用,而多是用来耕田、负重。故传统农耕区种植业可脱离畜牧业而存在,而畜牧业则不可脱离种植业,是从属地位。畜牧业则是草原区农业生产的支柱形态,几乎是游牧民农业收入的全部。畜产品既是游牧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同时由于游牧农业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需要通过畜产品来交换农区的茶叶、粮食、手工业品等生活必需品,所以畜产品也是牧民的生活来源。

阅读全文

古代农耕用具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摘要:黑龙江地区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拥有适合农耕的天然地理环境。在历史、地理、人文、文化习俗的影响下,传统农耕用具发展呈现多样化,使作物丰收,也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效益。

关键词:黑龙江;农耕用具;生产;经济

1黑龙江农耕用具文化发展历史

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人定居于此,当时的主要农耕器具是刀耕火种。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留下来的耕种方式,先是用石斧,后来用铁斧砍掉地面上的树木、枯根、草木,经过数天晒干后用火焚烧。被火烧过的土地会变得松软,用树木灰烬作为肥料,播种后就不再施肥,但是只能种1a,而后换地播种,这样的播种方式很不实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得到了农民的一致认可,不需要农民手动翻土,只需拉好缰绳,控制好牛的前进方向。但是铁犁牛耕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直至西汉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铁犁牛耕作为农耕用具动力和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对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发展影响至深。汉朝官府垄断铁器经营,也限制了农民对铁犁牛耕的使用,当时一头牛的价格相当于一百石粮食,所以大部分农民也没有实力使用铁犁牛耕,多数还是以锄头等工具作为主要农耕用具。锄头是我国劳动人民农耕劳作中使用的一种工具,在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使用简易锄头,随着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到来,锄头的演变也多种多样[1]。汉朝以前,人们用石头锄耕作农作物,到了汉朝以后,由于石头做的锄头不结实,所以把石锄头改成了铁锄头,耐用性就大幅度提高了。到了清代晚期,出现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耕作效率也大幅度提高。此后,中国农耕进入了成熟阶段。到了21世纪,农耕用具的发展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已经从手动耕作变成机械耕作,农耕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

2农耕用具的改良对黑龙江农业经济的影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黑龙江省率先完成了由狩猎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向农业转型,主要变化是工具从木头、石头发展为铁器、金属,耕种方式由原始的刀耕火种转变成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正是战乱年代,粮食问题成为主要问题,在战争的推动下,农耕用具得到发展,铁器和牛耕得到普及,各种农耕器具和耕种方法不断改良[2]。当时,主要以户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冶炼铁器和青铜制造等手工业迅速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遍推广,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分工。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产量大大提高,货币也顺势出现,成为农业交易的主要形式。秦汉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时代,为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农业经济打下了夯实基础。秦王朝以农业开发为重点,农耕经济作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生产力,但是当时的农耕生产方式单一,基本只能解决温饱,所以农民开疆拓土进行农业生产,以保证生产的粮食足以养活当地的百姓。秦朝设立专门机构,把土地给贫民耕种,派官吏管理农田,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发农业,使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汉朝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汉朝的农业发展更为专业,官府设置农仓,用来屯收获的粮食。每年都要上报,同时交由官仓存储,官仓在农作物价格低的时候,高价买进,在农作物价格高的时候,低价卖出。汉朝重农抑商的思想政策,使当时的百姓家家种田,生活富裕,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加快了农耕用具的发展。铁器代替了石器,牛犁代替了人,耕作方式得以改变,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当时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几乎与中原地区持平,粮食产量增长,农田增多,农耕发展进入了繁荣时期。呈现出“沃野千里,谷稼殷积,牛马街尾,群羊塞道”的壮观兴盛景象[3]。清朝晚期开始大力发展农业,工商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的发展,兴办农业教育,大力培养农业人才,创办农业学堂成为一项国策。农业科开设农具、害虫等14门课程,推动农业学堂和教育的快速发展,根据当地农闲情况,灵活地开展教育。农民学习耕种知识,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同时,为了改良传统农耕技术,引进农作物品种与新型农具,黑龙江省还开办了省级农事试验场,农耕用具与农业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促进现代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留传统农耕的精华,吸取现代农耕的先进技术,实现传统农耕与现代农耕相结合。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产量第一大省,每年生产出我国近1/10的粮食。因此,粮食安全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的同时,保证耕地质量不断提高[4]。

3农耕用具发展与改良的现实意义

阅读全文